消费行业

Search documents
187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报业绩 A股盈利增速由负转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10 17:19
Group 1 - As of July 10, 2025, 187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have disclosed their half-year performance forecasts, with 139 companies expecting profit increases, accounting for 74.33% [1] - The "profit growth king" Huayin Power anticipates a maximum profit increase of 4423%, leading a group of companies with significant profit growth, primarily in sectors like electricity, semiconductors, and pharmaceuticals [2][4] - A total of 38 companies are expected to report half-year profits exceeding 500 million yuan, with Industrial Fulian leading at an estimated profit of 12.158 billion yuan [3] Group 2 - Huayin Power's substantial profit increase is attributed to highe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lower fuel costs, with expected net profit ranging from 180 million to 220 million yuan [4] - Lixun Precision, a leader in high-en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emphasizes its resilience in a volatile environment and plans to enhance its global manufacturing services through strategic resource allocation [4] - Overall, A-share profitability is stabilizing, with a 3.63% year-on-year increase in net profit for Q1 2025, indicating a recovery from previous declines [5]
中外资机构热议下半年投资机遇
天天基金网· 2025-07-07 05:50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发动关税战、地缘政治冲突和AI技术革命等影响下剧烈 震荡。进入下半年,机构对全球市场前景有何展望、如何制定资产配置策略,备受关注。 中国基金报邀请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 正,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安联投资亚太区高级经济师汤继成,博时 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 等机构人士,共同探讨下半年的投资机遇。 下半年继续看好中国股市 中国基金报:下半年如何调整A股及港股投资策略? 程实: 下半年A股和港股或大体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假设估值维持在目前的合理区间,基本 面改善带动盈利预期增速上调,中国股市仍有一定上行空间:南下资金放量可望带来A/H溢价 收窄;新消费板块凭借高质价比及产品创新,获得资金青睐;以5G产业链、机器人供应链、 国内LLM替代、落地前景和进度靠前的人工智能应用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 益。 王昕杰: 资金对中国科技资产的热情,叠加经济增长回升,大概率会形成由科技行业向更广 泛行业传播的效应。受益于政策稳定、增长回稳及对外开放持续扩大,A股对海外资金的吸引 力将继续加大。 我们将坚持 ...
拆解多个流量平台打法后,为何长期活下去要创造自己的红利?
3 6 Ke· 2025-07-04 09:02
当然,偷流量、不断找流量洼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品牌要在夹缝中活下去,既要深度判断不同平台在品牌成长中扮演的角色,还要微妙平衡好在平台 中流量组合,不陷入路径依赖,更需要发掘出自己品类和创始人IP的红利点,成为细分第一或者唯一。 这些都是2025严酷流量环境给到品牌新的命题。为此,在不久前,浪潮新消费联合20多个细分头部品牌创始人组织了一场闭门会,其中一个议题便是围绕 「付费流量时代,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的取舍之道」展开。 抖音电商、小红书、视频号,是今年品牌最关注的增量战场。但投流成本吞噬半数毛利,达播&中介大幅抽成、退货率最后再砍一刀,这些都压得品牌喘 不过气来,可依然还在想方设法获得流量。 总的来说,流量打法正在变得愈发复杂和要求更综合的运营能力,短期投机行为放在整体注定要损了夫人又折兵,但变量中的机遇也层出不穷,那就非常 需要你研究透自己的用户群体,更系统地把握流量运行规则,还有不断吸引住用户的产品和内容创新能力。 一切并没有走向固化,新的流量吸引维度仍在不断展开,也导致大家始终对这块保持强大兴趣。浪潮新消费回忆和提炼现场部分创始人关于此议题的分 享、感悟,具体信息和细节都已脱敏,希望对消费行业中依然 ...
★六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扩消费"19条" 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3 01:55
证券时报记者秦燕玲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着力提升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加 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强化消费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的金融支持、加强基础金融服务优化消费环境 等方面提出19条具体举措,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提升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是《意见》的重点部署内容。 在信贷支持方面,《意见》强调,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确保覆盖 经营成本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自主理性定价,合理适度扩大客户支持范围,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增 强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意见》还明确要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包括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用好用足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对其余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给予相 应支持等。 值得注意的是,"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是今年5月宣布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的组成部分。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再贷款工具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 ...
央行等六部门发布19项举措 全面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4 18:12
央行等六部门发布19项举措 全面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6月24日发布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 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以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业内专家表示,《意见》明确当前金融支持消费增长的方向和重点,全面构建支持提振消费的多层次金 融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类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有利于满足 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融资渠道发力 《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 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 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为提升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意见》提出,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 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信贷支持方面,《意见》提出,发挥信贷支持主 ...
促消费!央行等六部门发布19条举措加强金融支持
Wind万得· 2025-06-24 10:28
6月24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夯实宏观经 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 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近日中 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导金 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 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 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意见》指出,要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强 化结构性货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t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news flash· 2025-06-24 09:07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 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力度 金十数据6月24日讯,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 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鼓励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措 施,支持更多消费领域贷款投放。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应用,优化线上消费信 贷产品申请、审批和放款流程,提高消费融资便利度。 ...
Mark Newton:美股年内仍有上涨空间,标普或冲击6650点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03:31
南方财经记者 周蕊 纽约报道 上周,中东局势升级导致国际市场大幅震荡,美股三大股指回吐了此前的所有涨幅,标普500指数6000 点得而复失。截至6月13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跌1.32%,报42197.7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 跌0.63%,报19406.83点;标普500指数周跌0.39%,报5976.97点。 就在5月,美股标普500指数录得了自1990年以来最强劲的表现。然而中东"黑天鹅"还未突袭时,市场已 关注到诸多潜藏风险: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美元面临结构性贬值压力、全球资金出现轮动迹象。叠加 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高企、技术面和宏观面的交错信号,令许多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在问一个问题:当前 的市场,是继续"上车"的黄金时点,还是即将开启跳水的关键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6月6日在纽约专访了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全球宏观技术策略主管Mark Newton。在本次对话中,他就标普和纳指的技术图形作出了研判,分享了他对科技股估值的看法,也 分析了美元、能源板块、贵金属等市场热点。他认为,尽管短期或有震荡,市场仍然处在向上的主通道 中,华尔街对冲基金或将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加速" ...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从市场复盘角度讨论向上突破震荡区间的条件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08 12:01
以下文章来源于申万宏源策略 ,作者申万宏源策略 申万宏源策略 . 我们强调体系性、实战性 一、从市场复盘角度讨论向上突破震荡区间的条件:历史上,熊市结束、牛市未立阶段,往往 会有一个震荡区间。向上突破这个区间后,往往就是牛市主升浪。所以,突破条件基本和牛市 确立条件一致。我们继续提示,2025Q2-Q3 A股总体处于震荡区间内是大概率。等待天时地利 人和,启动更大级别行情。 924以来A股指数中枢上台阶,确立了新的震荡区间。突破这个震荡区间的条件该如何设定? 我们从市场复盘角度做讨论:历史上熊市结束后,2005年、2009年市场直接演绎了牛市行情。 而2010年之后的A股市场,熊市结束,都未直接确立牛市,而是形成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宽幅震 荡区间,包括(震荡市时间范围):2012年12月-2014年11月,2016年10月-2017年8月,2019年2 月-2020年7月。我们看到,2014年11月和2020年7月都是牛市基本确认的时点。2017年8月后的 上涨行情只持续到2018年1月。2017年8月是2015年公募新发行高峰产品净值第一次回到水位线 上的窗口。如果基本面政策面配合,2017-18年行情可能有更 ...
淄博消费维权“立规矩”了!投诉举报处理迎来新标尺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21:45
在淄博, 不管是吃烧烤还是日常消费, 遇到烦心事儿想投诉举报咋办? 别担心! 咱淄博给基层市场监管所"立规矩"了! 《市场监管所投诉举报快速处理规范》这个团体标准,正式在全市实施啦!这部由张店区市场监管局公园所具体"操刀"、凝聚基层经验的新标准,目的就 一个:让大家维权更快、更顺、更满意! 痛点得解决 以前处理起来,各地标准不太一样、快慢也不统一,有时回复简单随意,甚至同一个问题处理结果不同,容易让群众不满意,还可能引来重复投诉或 者"民告官"。 为啥"立规矩"? 群众有期待 大家盼着市场监管部门办事更快、服务更好。这次就是在原有"2135"(2小时分派、1天响应、3天反馈、5天办结)快速机制上,再提速、再规范,真正 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看这三点就明白! 投诉量多压力大 基层所扛起了全市75%以上的投诉举报处理任务。光张店区,作为中心城区和"淄博烧烤"主战场,投诉量连年看涨:2022年2.7万件,2023年冲到3.6万 件,2024年也有3.5万件! 接到投诉举报,马上行动,绝不拖延! 办事要规范 流程怎么走?多久办完?怎么跟您沟通?文书怎么写?这些统统定好"硬杠杠",避免随意性。 结果要闭环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