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买卖

Search documents
超2万亿元逆回购本周到期,央行国债买卖公告“缺席”引热议
Di Yi Cai Jing· 2025-07-01 14:15
6月国债买卖操作大概率并未重启。 随着跨季资金需求逐步消退,央行于7月1日迅速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策略,精准调控流动性。当天,央行 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40%不变,同日有4065亿元逆回购到期,最终实现净 回笼275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首周,公开市场流动性面临较大回笼压力,逆回购到期规模超2万亿元,其中7月4日 到期量高达5259亿元 。 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后续将根据资金面变化灵活调整操作,通过加大投放力度或启用其他货币政策工 具,确保市场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与此同时,国债买卖操作重启话题持续引发市场热议。 在季末资金季节性收紧背景下,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以缓解流动性压力充满期待。然而,6月 30日,央行未按惯例发布当月国债买卖操作公告,打破市场预期。结合央行此前将买断式逆回购公告时 间从月末调整至月中的变化,市场推测国债买卖操作信息披露规则或已同步调整为"随做随公布",并据 此判断6月国债买卖操作大概率并未重启。 7月1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启新一月的资金调控序幕,当日开展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 率维持1.40%不变,因当日有4065亿元逆回购到期,最终 ...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 保持流动性充裕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4 16:25
今年上半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灵活把握公开市场 操作力度和节奏,及时熨平财政税收、政府债券发行等短期波动因素,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刘琪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 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6月初,央行在 官网增设了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表,这一举措使政策更加透明,有效引导并稳定市场预期。 多位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望在适度宽松方向进一步发力,年内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国债买卖 操作也存在重启的可能。 多种工具协同呵护流动性 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年初以来,央行已通过降准、结构性工具投放及灵活调节流动性等手段,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点聚焦科技创新、绿色 发展及中小企业融资等关键领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下半年,我国货币 政策有望保持宽松取向,预计年内仍存在一次降息的可能,幅度或在10个基点至20个基点;另外可能 ...
央行精准调节年中流动性 多重工具护航资金面平稳运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04 03:12
6月3日,人民银行开展4545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8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755亿元。这一操作标志着货币政策由5 月底的净投放转向中性调节,展现出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精准把控。 有关人士表示,此次资金净回笼符合市场预期。随着月初考核因素消退,市场资金面已自然转松。央行将继续综合运用逆回购、 MLF等中短期政策工具,确保银行体系年中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央行已通过多维度措施筑牢流动性安全垫。5月15日实施的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叠加5月MLF超额续作等操作,向市场 释放了充足的流动性。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指出,虽然6月作为传统信贷投放大月,银行缴准规模季节性增加可能对流 动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央行完善的工具箱支持下,资金面平稳跨季无虞。 当前,央行已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流动性调控体系:长期依靠降准、国债买卖提供稳定支持;中期运用MLF、买断式逆回购 等工具保持合理充裕;短期借助7天期逆回购熨平临时波动。在确保总量平衡的同时,央行更加注重结构优化,通过结构性工具 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市场普遍预期,若有必要,央行将继续通过降准等方式释放长期流动性。同时,根据一 ...
央行精准调控 年中时点流动性料合理充裕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03 20:34
● 本报记者彭扬 6月3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由5月底的净投放转为净回笼。根据人民银行公告,当日,人民银行开 展4545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8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755亿元。 "人民银行实施资金净回笼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月初银行考核节点已 过,资金面转向宽松。人民银行还会综合运用抵押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 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引导银行体系年中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从近段时间操作看,人民银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非常明显,如5月15日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 性、5月MLF操作加量续作等。人民银行接连"出手",向市场释放了充足的流动性。 在必要时,不排除人民银行将进一步采取降准等措施的可能,进一步释放长期流动性,确保年中乃至下 半年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水平,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国债买卖操作有望适时重启。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人民银 行将继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 复操作。 陈兴认为,后续资金面转紧的压力不大 ...
深度|央行新框架,对利率有何影响?——货币知识点系列之二【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21 14:59
报 告 正 文 央行推进的货币政策改革已近一年,除了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不断向"价格型"转变以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也趋于频繁。那么,货币政策框架如何创新?结 构性工具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改革之下市场利率有哪些变化? 核 心 观 点 央行推进的货币政策改革已近一年,除了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不断向"价格型"转变以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也趋于频繁。那么,货币政策框架如何创 新?结构性工具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改革之下市场利率有哪些变化? 货币政策新框架,有哪些变化? 到目前为止,央行基本形成了质押式逆回购投放短期流动性、买断式逆回购投放中短期流动性以及MLF、存款准备金率和二 级市场买国债来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流动性供给期限结构。从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 ,央行每日调节短期流动性的量价来调控资金利率,这是操 作目标的实现,集中在狭义流动性层面; 另一方面 ,央行通过实现操作目标,间接影响广义流动性层面的中介目标,不过目前从政策利率传导至实体融资成 本效率降低,是价格型调控机制的主要障碍。 结构性工具,使用现状如何? 货币机制传导不畅主要在于政策利率下降也难激发内生融资需求,资金无法转化为实体的投资和消费 ...
从银行视角解读25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5-15 08:12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银行 证券研究报告 从银行视角解读 25Q1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事件:2025 年 5 月 9 日,央行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银行视角下,对于 2025Q1 报告,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 预计短期内央行不会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将继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基于以下三点分 析,我们认为立即重启的必要性不大。 其一,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避免重启后加大债市收益率短期波动,进而 提升中小银行利率风险,仍为央行重要考量。 其二,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和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4 月以来外部扰动加剧, 10Y 国债收益率再度回落至 1.6%-1.7%的低位区间,在这一水平,我们认为 央行存在托底需求,因此也不会轻易恢复操作。 其三,视市场供求状况,虽然存在重启国债买入以配合二三季度政府债供给 放量的需求,但考虑利率风险和其他可替代工具,立即重启的必要性不大。 2. 从央行释放信号中看贷款定价的"底线思维" 央行细化减点区间分布,或意在传达贷款定价不应过度减点的信号。本次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 引导MLF回 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
news flash· 2025-05-09 10:01
金十数据5月9日讯,目前,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储备充足,期限分布更趋合理,长期有降准、国债买卖, 中期有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各类结构性工具,短期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临时隔夜正、逆 回购,MLF的工具定位更为清晰,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余额也显著下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 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形成与其他工 具各有侧重、又共同维护流动性充裕的立体工具架构,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 引导MLF回 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的基本定位 ...
1.2万亿元!央行,最新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4-30 15:32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4月30日发布公告称,4月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方式开展了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为3个月(91天)7000亿元、6个月(182天)5000亿元。当天,央行还发布公告 称,在4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鉴于4月分别有1.2万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当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5000亿元。结合4月央行中 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5000亿元,当月结束了去年10月以来央行持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操作过程。 4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续作,并不意味着央行正在收紧市场流动性。"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降准和央行中期流动管理管理工具之间存 在替代关系。"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指出,央行将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引导市场流动性稳中向 宽。 | 真間限 | 操作量 | | --- | --- | | 3个月 (91天) | 7000亿元 | | 6个月(182天) | 5000亿元 |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及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 ...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news flash· 2025-04-30 09:08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相关链接 ...
8000亿元!央行,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03-31 12:36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3月31日发布的两则公告显示,今年3月,央行开展了8000亿元公开市场买断 式逆回购操作,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因3月有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当月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1000亿元,继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国债买卖操作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 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今年3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小幅净投放1000亿元, MLF净投放630亿元,保持中长期资金净投放,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今年以来,央行继续用好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综合买断式逆回购 操作与MLF操作看,央行在1—3月分别净投放中长期资金9050亿元、4000亿元和1630亿元,一季度合计净投 放超过1.4万亿元。 近段时间,银行体系资金面维持偏紧状态。3月以来,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持续处于 1.7%上方,自3月27日持续高于2.0%,明显高于政策利率。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年初以来资金面趋紧的背后是 央行出于稳汇率、防利率风险、防空转的考量。央行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