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规芯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汽联手新紫光,共组车规芯片“高端局”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3 06:53
5月16日,中国一汽与新紫光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官方信息,双方将在国产芯片应用、供应 链资源建设、联合技术攻关、芯片产业生态建设等维度展开战略合作,并聚焦车规芯片的关键技术、设 计制造等领域,力图强强联手实现突破。 相比消费类芯片,车规级芯片的要求更为严苛,产品需经受振动、冲击、极端温湿度及粉尘等苛刻环境 外,还需具备抗干扰、防黑客攻击等特性,更要稳定运行15年以上。 这些要求构筑了车规芯片较高的技术壁垒,也使得其产业生态相对集中。在国际市场,英飞凌、博世、 意法半导体等集团企业成为了汽车芯片的主要玩家,而在国内市场,同样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新紫光集 团则被寄以厚望。 今年上海车展上,新紫光旗下紫光展锐发布了其新一代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平台A8880,CPU性能提升 3倍,AI算力提升高达8倍。而在域控领域,紫光同芯的THA6系列产品也在车展亮相引发关注。作为国 产车规 MCU 阵营中的高端产品,THA6 Gen1 系列已在多款主流车企实现量产应用,而THA6 Gen2 作 为中国首款创新性采用Arm Cortex-R52 + 内核打造的车规级实时MCU,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已广泛 应用于量产项目。 近年 ...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闭幕 车企抵制无序内卷 共建智慧生态布局海外市场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08 17:03
本报记者 刘钊 6月7日,为期两天的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 主题,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吉利控股集团等在内的主流车企及产业链企业高层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 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浪潮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以《汽车与道》为题,阐释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汽车始终离 不开四个轮子与物理定律的根基。"他提出"车道、人道、天道"的"三道"理念,呼吁行业尊重产业规律,摒弃投机思维。吉利通 过全球并购与"根文化"战略,构建覆盖高端至大众市场的品牌矩阵,并宣布不再新建工厂以优化全球产能利用率。"汽车产业 是马拉松,耐力和基本功比短期速度更重要。" 岚图汽车CEO卢放进一步呼应了"长期主义"的实践路径。"创新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耐得住寂寞。"他以岚图30小时直播展 示底盘耐久测试为例,强调技术研发需脚踏实地。同时,岚图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构建全场景防护体系,并推动用 户从"接受者"转为"共创合伙人",以差异化竞争突围同质化困局。 中国汽车"出海"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成为论坛 ...
欧洲芯片,不死心
虎嗅APP· 2025-06-02 14:08
以下文章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邵逸琦 半导体行业观察 . 半导体深度原创媒体,百万读者共同关注。搜索公众号:半导体芯闻、半导体产业洞察,阅读更多原创 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 (ID:icbank) ,作者:邵逸琦,题图来自:AI生成 2022年,欧盟推出《欧洲芯片法案》 (EU Chips Act) ,提出 到2030年将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制造 市场的份额从当前的不足10%提升至20%。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象征着欧洲希望在数字经济 和技术主权方面摆脱对亚洲与美国的过度依赖。 当时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还表示,欧洲约占全球芯片产量的10%,实现市场份额的翻 倍并不算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时间过去近三年,围绕该法案的争议和批评也愈发明显。项目推进迟缓、生态薄弱、战略目标 不切实际等问题,引发了多家欧洲主流媒体的质疑。 但与此同时,欧洲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先进设备、功率器件、RISC-V架构以及吸引国际巨头方面, 欧洲半导体产业仍在努力构筑自己的价值链与战略纵深。 欧洲芯片法案的现实困境 其实在法案提出的2022年,就有不少人认为,20%的目标过于不切实际了。 他们表示,这 ...
博通集成连续三年亏损 产品销售规模尚在爬坡
资料显示,博通集成专注于无线连接芯片的研发,为智慧交通和物联网提供全系列的无线连接芯片和人 工智能平台。作为无线连接芯片领域的技术平台,博通集成拥有包括Wi-Fi、蓝牙、2.4GHz、5.8GHz、 ETC、DECT、NFC、GPS、北斗等各种不同的无线连接协议和技术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博通集成最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业绩持续亏损,2022年到2024年,博通集成净亏损 分别为2.38亿元,9402.76万元和2472.49万元。 2024年,博通集成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17.49%;净亏损2472.49万元。博通集成表示,去 年公司积极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持续推进Wi-Fi、蓝牙芯片、车规芯片等新产品研发,同时公司加大市 场拓展力度,努力推进相关产品的去库存工作。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幅度约达 18%;就业绩亏损原因,博通集成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规模尚在 爬坡过程中,当期尚未实现盈利。 据了解,博通集成所在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及产品迭代速度较快。芯片设计公司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同时对市场进行精确的把握与判断,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 ...
汽车芯片盛会,即将开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3 01:12
· 5月14-15日,"第十二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暨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发展论坛(AEIF 2025)"将于上海召开。 大会以 "筑产业生态 与机遇同行" 为主题,围绕汽车前沿性、关键性和颠覆性技术突破,邀请行业重磅专家、学者、企业领袖 分享汽车电子产业趋势、技术热点、创新路径与应用场景。 大会设置 1 场高峰论坛、1 场供需对接、3 场专题论坛,1 场产品展示,届时将有超千人到场 。 为更好地推动上下游紧密联系,打造创新生态新风向。今年组委会将进一步扩大整车和零部件厂商的覆盖面,给予有实力的优 秀汽车芯片企业更全面、多样的展示机会,与整车以及Tier1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 扫码报名参会 # 参会指南 AEIF 2025 会议签到 PART. 1 展商、VIP&住宿嘉宾签到 5 月14日 10:00-20:00 参会代表签到 5 月15日 8:00-9:00 | 日期 | 时间 | 活动名称 | 地点 | | --- | --- | --- | --- | | 5月 14日 | 10:00-14:00 | VIP、展商报到&布展 | 铂尔曼酒店三楼序厅 | | 5 月 14 日下午 | 14:00-15:00 | ...
关税调整下的半导体行业:短期红利与长期博弈——日内瓦会谈后的产业链重构与技术竞合
是说芯语· 2025-05-12 10:23
一、政策框架与执行机制的双重变奏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90天缓冲期 (至2025年8月12日)为双方预留谈判空间,若未能就剩余10%关税达成共识,24%税率可 能卷土重来甚至加码。 敏感领域保留 :半导体设备、AI芯片等仍被排除在关税减免之外,美国通过"实体清单"和出口管制维 持技术封锁,例如应用材料公司对中国14nm以下刻蚀机出口仍需逐案审批。 非关税措施联动 :中国暂停稀土出口限制,美方则重启关键设备出口许可审查,形成"关税换技术"的 隐性交易。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的关税调整协议,本质上是双方在科技霸权与产业安全间的阶段性妥协。根据 联合声明,美国对华半导体相关关税从最高145%降至30%(保留10%基准关税并暂停24%叠加关税), 中国同步将对美反制关税从125%降至10%。这一调整并非单向让利,而是包含 结构性豁免与动态博弈 机制 : 二、产业链成本重构与市场格局分化 关税调整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呈现显著的 结构性分化 ,既带来短期成本红利,也加剧长期竞争压力。 (一)短期成本改善与供应链修复 设备采购成本下降 美国暂停24%关税后,中芯国际进口EUV光刻机、刻 ...
中芯国际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
是说芯语· 2025-05-10 02:55
以下文章来源于土人观芯 ,作者土人观芯 土人观芯 . IC公司运营高管,探讨关于半导体的一切,聊聊半导体公司的运营,半导体技术的科普,以及半导体板 块的投资。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昨天也就是5月9日,中芯国际就前一天发布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举行业绩说明会。 中芯的业绩其实是还不错的,公司单季销售收入22.47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1.8%,毛利率为22.5%,与 上季度持平,产能利用率达到89.6%,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但是公布业绩后股价大跌,主要的原因是 Q2的业绩指引不太好:预计销售收入环比下滑4% - 6%,毛利率处于18% - 20%区间,出货量将保持相 对稳定,不过平均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公司分析,由于二季度设备折旧持续增加,导致毛利率预期较一季度有所降低。毛利率的指标,同行永 远会对比台积电,台积电的毛利率是55%。中芯的毛利率为啥只有台积电的一半不到,主要是先进制程 弱,这块是台积电最赚钱的业务。另外一个原因,是中芯的资本开支巨大,导致的折旧摊销很高。 | | 2025 年 | 2024年 季度比較 | 2024年 年度比較 | | --- | --- | ...
新能源车终极战场!2025上海慕尼黑大咖密谋"智"变出行
半导体芯闻· 2025-03-19 10:34
走向汽车芯片国产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自主化率已提升至15%,但在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 域控制器、智能座舱SoC等关键领域,仍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产业拐点下,由半导体行业观察会主办,上海慕尼黑电子展组委会提供 略支持的2025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论坛将于4月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N5 馆 M50 会议室盛大 幕。 本次论坛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的核心议题,邀请了整车厂和Tier1,以及芯驰科技、黑芝麻智能、士兰微 10余家头部企业,围绕电动化平台架构、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三大技术主线展开深 研讨,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面对这一挑战,国内外半导体企业、整车厂及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加速布局,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自主创 新。先进制程、高性能计算架构及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技术升级的关键方 向。 在2025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论坛上,我们将围绕智能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创 新、智能座舱与车载AI交互、新能源动力系统的芯片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将汇聚整车企业、Tier 1供应商、芯片厂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加速演进,车规域控制器千亿蓝海虚位以待
梧桐树下V· 2025-03-17 10:24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诸侯割据"的分布式,渐进走向中央集中式。 整车厂商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来提升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功能、新产品, 导致单车ECU数量激增, 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由于算力分散、布线复杂、软硬件耦合深、通信带宽瓶颈等缺点已 无法适应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架构迈向中央集成已成大势所趋 ,广汽、小鹏、理想、吉利等多家车企 都在进行整车电子架构的快速迭代。在此过程中,域控制器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决定整车综合性能实现和安 全可靠性的核心,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产替代需求急迫,抢占中央域控制器"卡脖子"领域 最新的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通常以 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中央域控制器芯片三颗大SoC芯片 组 成,前两者分别负责自动驾驶相关任务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央域控制器芯片则起到总揽作用,负责跨域协 同、全局数据整合分发及功能实现。 在市场竞争格局上,三者目前都呈现出被海外厂商垄断的格局,不过近几年国内已有不少厂商布局智能驾驶芯片 和智能座舱芯片,如 地平线、黑芝麻智能 等已在智能驾驶中低算力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部分整车厂也纷 纷成功自研智驾芯片; 芯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