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an Qiu Lao Hu Cai Jing
icon
Search documents
郑州银行:以金融之力,勾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地的关键年份,对于郑州银行而 言,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坚持"三服务"定位,全力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商行,郑州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三服 务"定位,在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领域精准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在这一年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金融行业挑战重重,但郑州银行积极应变,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和高 效的执行能力,在资产规模、信贷投放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到 6763.65亿元,同比增长7.24%;存款总额成功突破4000亿元大关,增长率达12.07%;贷款总额增长至 3876.90亿元,增速为7.51%。 此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郑州银行紧跟国家战略,聚焦"五篇大文章",加速提供高质量金融 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资产增速抬升,夯实发展根基 在市场信贷需求趋于疲弱、净息差持续收窄、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郑州银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 展潜力,其规模体量稳步增长,资产、存款、利润增速稳步抬 ...
解码绿城中国2024年报:房企标杆的“硬核”成绩单
而这一次,三十岁的绿城再度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绩单。 3月28日,绿城中国如期公布年度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586.46亿元,较上一年提升20.7%,刷新历史 新高,毛利突破200亿元大关,物业销售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据悉,伴随着杭州桂冠东方、北京沁园、上海前滩百合园等优质项目确认结算,2024年绿城中国物业收 入结转面积同比增长2.5%达635.21万平方米,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也在2023年的每平方米19456元 进一步提升到每平方米23145元,助力公司取得营收、毛利同时提升的优异成绩。 优质项目的成功兑现离不开销售端的发力。财报显示,年内绿城中国累计实现总合同金额2768亿元,稳 居行业第三,自投销售1718亿元、权益销售1206亿元,行业排名均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2024年绿城中国累计实现总合同金额2768亿元,位列克而瑞操盘口径下行业第三,进一步夯 实地产"第一梯队"的位置。 当然,在绿城中国的2024年年报中,还出现了诸多亮点。譬如,公司去化工作进展显著,降本增效稳步 实施;财务方面,公司延续了一贯稳健,安全属性突出;此外,基于对核心城市布局叠加产品品质优先 的站位,也让 ...
各项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宇通客车2024年业绩彰显龙头领跑实力
截至2024年末,宇通客车累计出口客车超11万辆,产品批量销售至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新能源 技术突破与全场景解决方案布局,宇通在客车产销规模、出口份额及技术标准制定等领域稳居行业龙头 地位。 全场景定制产品 驱动全球市场增长 2024年,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旅游客运市场结构性回暖以及城乡交通一体化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我国 客车行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客车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行业共销售6米以上客车126064 辆,同比增长33.39%,彰显了客车行业的加速回暖和广阔前景。 2024年,宇通客车在国内市场通过精准布局与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公交领域, 针对适老化需求推出7米、8米零后悬低地板车型及10米单层城市观光车型,大幅优化载客能力与场景适 配性,助力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在公路市场,聚焦续航焦虑与性价比痛点,发布11米、12米长续航纯 电车型,同步启动6米、7米中小型纯电产品研发,形成覆盖城乡客运、短途接驳的全尺寸产品矩阵。 在巩固国内新能源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宇通客车加速推进全球化高端产品矩阵升级:针对欧洲、亚太 等核心区域差异化需求,完成T14欧洲版、英国版等公路车型 ...
华为2024年实现营收8621亿元,智能汽车收入暴增474%
3月31日,华为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实现 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降28%,主要因2023年处置荣耀业务的高基数影响。 分业务看,终端业务方面,华为2024年终端业务收入3390亿元,同比增长38.3%。手机市场份额显著回 升,据根据调研机构 BCI 给出的报告,2024年1-12月全年,华为以18.3%的销售份额,取得中国手机市 场第一的地位。Canalys数据则表明,2024年华为全年出货量4600万台,年增长率达37%。 智能汽车方面,华为与四大车企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生态,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智能部件年发货量 突破2300万件,边际成本显著优化。2024年该业务收入263.53亿元,同比激增474.4%,首次实现盈利。 鸿蒙智行全年交付量超43万辆,问界系列车型贡献显著,其中问界新M7全年交付19.7万辆。 ICT基础设施业务方面,作为传统压舱石,华为2024年ICT业务收入3699亿元,同比增长4.9%,占营收 42.9%,继续维持收入占比第一业务的地位。 云计算与数字能源业务方面,华为云计算2024年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24.4% ...
锚定“五篇大文章”,渤海银行2024年报里的坚守与蜕变
2024年,在存贷利率下调与"报行合一"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时期。在 此背景下,银行能否锻造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培育出更多成长"节",成为检验其经营韧性的关键标 尺。 作为国有金融机构,渤海银行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扎实推进"九大银行"转型战略。该行聚焦"产 品、客户、渠道"三大维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实现业务突破的同时,更为自身发展锻造出坚实 的"节"。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度报告陆续披露,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业,其业绩表现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 点。 3月26日晚间,渤海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从经营角度来看,"稳中向好"无疑是渤海银行带给 市场的初印象。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攀升至18438.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1%;营业收入 录得254.8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94%;净利润为52.56亿元,增长幅度达3.44%,达成了营收与净利 的"双增长"佳绩。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自2024年起,渤海银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发力方 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布局"新质生产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换股方案落定,湘财股份、大智慧双双“一字涨停”
Group 1 - The core point of the news is the merger between Xiangcai Co. and Dazhihui, where Xiangcai will absorb Dazhihui through a share swap, leading to Dazhihui's delisting and dissolution [1][2] - Xiangcai Co. will issue 22.94 billion shares at a swap ratio of 1:1.27, increasing its total share capital to 51.53 billion shares [1] - Post-merger, Xiangcai'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New Lake Holdings' stake will dilute from 40.37% to 22.4%, while Dazhihui'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ill hold 17.28% of Xiangcai [1][2] Group 2 - Xiangcai Co. is primarily engaged in the securities service industry, while Dazhihui is a leading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 with over 10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 [2] -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Xiangcai reported a revenue of 1.549 billion, down 16.52% year-on-year, and a net profit of 146 million, down 2.93% [2] - Dazhihui's revenue for the same period was 518 million, down 5.42% year-on-year, with a net loss of 201 million, indicating a shift from profit to loss [2]
累计套现超18亿,美的和小米的10年联姻大戏落幕
美的与小米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两家公司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达成战略合作,旨在顺应移动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家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也意味着,这种合作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联 动,更是战略层面的布局。 然而,近些年来二者间的直接竞争日益激烈,这似乎也为此次美的清仓小米埋下伏笔。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资本运作,也让美的庞大的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在何享健家族的布局下,资本运作早已经成为美的 攻城拔寨的利器。 投资小米十年后,美的选择清仓小米股票。 3月28日晚,美的披露其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美的于2024年清仓了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至 此,美的持有小米集团股票期末账面价值归零,这也意味着美的对小米长达十年的投资结束,美的累计 套现金额超18亿元人民币,获益超5.6亿。 清仓小米获利5.6亿 通过清仓小米,美的赚了5.6个亿。 2018年7月,小米上市两年后,美的开始减持小米。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美的套现小米8.76亿元, 2021年和2022年小米集团股价大幅下跌,美的集团选择了持仓不动,2023年进一步减持5918万元,2024 年更是以超过9亿元的金额完成最后一轮抛售,最终实现完全退出,以 ...
标杆│韵达福建石狮网点“升级”,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
800万重金投入,只为更快、更稳、更安心 走进位于福建省石狮市某物流园的韵达石狮网点新场地,4800平方米的标准高台库,宽敞明亮,整洁有序。库内一套崭新的环线自动化集包设备正在高效运 转,一件件包裹在传送带上穿梭,井然有序。 "以前可不是这样。"网点负责人郑学文笑着回忆道,"之前用的是旧设备,分拣效率跟不上,特别是遇到客户大促的时候,我们也着急。" 2025年1月,郑学文经过与团队商量后,决定投资800余万元对网点操作能力进行全面升级。"现在这套设备,最高一天能处理50万票,就算在业务旺季,也 能轻松应对60万票的揽收操作量!"郑学文信心满满地说。" 这套设备,不仅"跑"得快,还很"聪明"。30个供包台全部采用动态称重,能够有效降低前端包裹重量差异带来的误差;辅线供件采用叠层机,避免在业务旺 季包裹空转,最大程度提升了整体供件效率。 此外,为了匹配新场地高效运作的需求,石狮网点对车辆运力进行了全面升级,购置了9辆全新的9.6米货车,取代了原有的老旧车型。同时,还引进了最先 进的自动卸车机,让包裹卸货时间大幅缩短。 "过去人工卸一车服装包裹需要45分钟,现在用卸车机只需15分钟,效率提升了六七成!"郑学文自豪地 ...
锐成芯微两度“梦碎”IPO后,“卖身”概伦电子
3月28日,概伦电子披露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锐成芯微")的控股权。 公告显示,初步确定的交易方包含锐成芯微的实控人向建军、成都芯科汇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成都芯丰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海南芯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叶飞、朱鹏辉、沈 莉、天津盛芯汇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锐成芯微的股份有半数以上。 对此,概伦电子解释称:因参与认购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 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发生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据了解,概伦电子的资本运作一直较为频繁。在其上市前就曾并购过4家EDA企业,分别是博达微、 Entasys、芯智联、Magwel,并且还投资过东方晶源、泛利科技、上海思尔芯等多家公司。实际上,对 于EDA企业而言,这样的资本运作已是常态。EDA三巨头Synopsys、Cadence、西门子,便是通过持续 的并购扩张,才拥有现在的行业地位。 根据IPnest 2023年报告,锐成芯微的模拟及数模混合IP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无线射频通信IP和嵌 入式存储IP分别排名中国第一和中国大陆第一。 业绩方面, ...
拟并购贝特电子,扬杰科技复牌跌超7%
3月26日,扬杰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贝特电子")100%股份。 27日复牌后,扬杰科技股价跌超7%,收盘报46.25元/股,市值为251.3亿元。 根据预案,扬杰科技本次发行股份的价格为36.25元/股,暂未表明具体发行数量。股份发行后,扬杰科 技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不会发生变化,仍为扬杰投资和梁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标的贝特电子曾冲刺创业板IPO未果。2023年6月,贝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得受 理,当时计划首发募资5.5亿元,估值约11.87亿元。然而在发出第二轮问询后,贝特电子于2024年8月撤 回了上市申请。 资料显示,扬杰科技与贝特电子同属电子元器件行业,但两者细分领域有所不同。贝特电子以电力电子 保护元件产品为主,客户包含汽车电子行业、光伏行业、储能行业等行业的下游领域。 目前贝特电子无控股股东,股东韩露、刘汉浩、易鹏举、 黄卫平及卢志明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合计持有贝特电子39.35%股份,是贝特电子的实控人。 据了解,电力电子保护元件是用于保护电力电子设备免受过流、 过压、过温等异常情况损害的一类电 子元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