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

Search documents
美元体系的内在困境:金融权力能否撼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1:19
从贸易战到被称为"广场协议2.0"的"海湖庄园协议"发布,这背后是否暗示着美元体系陷入了困境? 2024年11月,被称为"海湖庄园协议"的一份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旨在通过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安全保护费等手段,重构全球 经济治理格局。 2025年7月5日,在"2025中美贸易战略重构研讨会"上,12位国内高校专家学者围绕"'海湖庄园协议'对全球经贸重构的影响与中国应对"展开深入探讨。多位 专家对"美元体系的内在困境"做了分析和解答,并回答了美国金融权利能否被撼动这一关键问题。研讨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京报社和全国高校国际贸 易学科协作组联合主办。 美元的金融地位并非由贸易差决定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指出,美元地位的核心逻辑不取决于美国贸易的顺逆差,而是由制度输出能力、军事安全承诺与资产稳定供给三者构 成。 主办单位:对外 hi 承办单位:对外 N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摄/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黄新飞表示,美元储备地位的内在困境,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后,美元向全球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必然造成持续的贸易与经常账户 赤字,"美元的需 ...
五矿期货早报有色金属-20250711
Wu Kuang Qi Huo· 2025-07-11 01:03
有色金属日报 2025-7-11 五矿期货早报 | 有色金属 铜 有色金属小组 吴坤金 从业资格号:F3036210 交易咨询号:Z0015924 0755-23375135 wukj1@wkqh.cn 曾宇轲 从业资格号:F03121027 0755-23375139 zengyuke@wkqh.cn 张世骄 从业资格号:F03120988 0755-23375122 zhangsj3@wkqh.cn 王梓铧 从业资格号:F03130785 0755-23375132 wangzh7@wkqh.cn 刘显杰 从业资格号:F03130746 0755-23375125 liuxianjie@wkqh.cn 陈逸 从业资格号:F03137504 0755-23375125 cheny40@wkqh.cn 国内商品氛围较为高涨,铜价在美国征收高关税预期下震荡运行,昨日伦铜收涨 0.23%至 9682 美元 /吨,沪铜主力合约收至 78590 元/吨。产业层面,昨日 LME 库存增加 975 至 108100 吨,注销仓单比 例提高至 37.9%,Cash/3M 升水收缩至零附近。国内方面,精炼铜社会库存量环比周一 ...
特朗普确认8月1日起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 铜价应声飙至历史高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3:20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三确认,将从8月1日起对铜进口正式征收50%的高额关税,此举被视为其推动本土金属产业复兴的最新举 措。特朗普在周二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提前释放信号,次日通过社交平台进一步明确关税生效日期,并批评前几届政府导致美国铜市场影响力衰退。他强 调:"这项50%的关税将扭转拜登政府的轻率决策,美国必须重建主导性的铜产业。" 此次铜关税是特朗普政府近期系列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此前,美国已提高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并暗示更多行业性关税正在筹备中。与此同时,白宫正与数 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协商国别关税方案,相关措施同样计划于8月1日同步生效。特朗普特别指出,铜是国防部使用量第二大的战略金属,涉及弹药等关键国防 产品生产,但当前美国铜供应仍高度依赖进口,主要来源国包括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 为应对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美国生产商和贸易商近期加速调整供应链布局。部分企业已将交货地点转移至夏威夷和波多黎各,以缩短装运周期。事实 上,自今年2月特朗普首次提出加征铜关税计划以来,美国金属进口量已创历史新高,贸易商试图通过提前交付获取关税生效前的价格差额利润。这一动向 反映出市场对政策落地后成本上升的普 ...
21社论丨协调好创新与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8 22:50
Group 1 - The current consensus in the market is to combat "involutionary" competition through legal and market measures, stabilizing market prices and promoting the orderly exit of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1] - The complex causes of "involutionary" competition include local governments using industrial policies for inter-regional capacity investment competition, leading to overcapacity and price competition in related industries [1] - The shift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al economy, with a focus on developing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1] Group 2 -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have coexisted in China, with industrial policies being necessary for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but they should be based on competitive policies [2] - The experience of Japan suggests that an overemphasis on industrial policies can lead to low growth,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a balance between industrial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during different growth phases [2] - Dur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hase, the main drivers of economic growth are innovation and the market's ability to shift resources from low productivity to high productivity sectors [3] Group 3 - The need for a coordinated approach between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ies is crucial to avoid asset bubbles and ensure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3] - When industrial policies are misused by local governments for quantity-based expansion, it can lead to "involutionary" competition, reducing corporate profits and hindering innovation investment [3] - Establishing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fair competition and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4] Group 4 -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central government-led industrial policies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4] - A well-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local governments from undermining fair competition rules [4] -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can help avoid the distortion of industrial policies into tools for regional competition [4]
特朗普将签署“大而美法案”,“现在美国人更应该担心了”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4 13:58
观察者网消息,经过多轮鏖战,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于当地时间7月3 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获得通过。 不出意外,特朗普将在当地时间7月4日如愿签署该法案,将其作为美国独立日的"献礼"。 大规模减税和新增开支所产生的窟窿,部分将通过削减社会福利来填补,这也是该法案备受争议的一点。 批评者指出,美国企业和富人阶层将从该法案中受益,低收入人群则成为最大输家。 另一方面,越滚越大的美债"雪球",也引发外界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对美国人来说,现在才是最应该感到担心的时刻。"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观察者网说。他表示,从美国国 内来看,"大而美法案"会恶化其经济环境,增加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从全球范围来看,该法案在国 防、能源等领域的布局,会加剧国际地缘政治争斗。 具体而言,特朗普在2017年推出的《减税与就业法》中的大部分减税措施将被"永久化",并扩大企业税收 优惠,包括将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法案将延长或增加针对企业投资的其他税收 优惠,如新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 长达887页的法案堪称美国近年来最 ...
特朗普把“大而美”法案作为美国独立日献礼?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4 11:44
前几天聊了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冲突,导火索就是这个"大而美"法案。 这个法案实际上就是美国政府未来几年的预算计划,现在这个计划就等特朗普签字了,甚至作为独立日献礼。那为何它会让美国两党彻底 割裂,甚至让共和党内部也有几名议员"叛变"? "大而美"法案到底包含哪些关键政策? 这个法案或者预算计划,全文长达940页,据说民主党为了拖延投票,甚至让参议院秘书要当众读完这个计划书,一共读了16个小 时。。。 这个法案的核心点一共有这几部分: 1. 税收政策:给所有人减税了,但富人收益更多 上一篇我说到这个政策给富人和中产减税了,其实给普通人或者穷人也减税了,实际上确实是给所有人减税了。 按照专业的说法,就是永久化2017年减税政策:将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企业税减免(最高税率从35%降至21%)和个人所得税减免(最高 税率37%)无限期延长。新增免税项:服务行业小费及加班费免税(个人上限1.25万美元/年),惠及数百万低收入从业者。 不过,对海外的税会增加,根据国际税收报复条款(第899条):对征收"不公平外国税"(如数字服务税)的国家加征5%-20%附加税, 可能引发贸易冲突。 减税,相当于美国政府收入减少了,总要从其他地 ...
中美激烈博弈,欧洲感受恐慌,中国稀土优势为何能经久不衰?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22:51
三. 中国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控制,实现了稀土产业的集中化管理。2011年后,中国政府将100多家稀土企业整合为6家国有企业,2022年又进一 步合并为中国稀土集团,控制了全球30-40%的稀土供应。这些国企在国务院直接监管下,通过生产配额和出口限制有效控制全球稀土价格。 例如,中国通过慷慨的信贷支持稀土企业,提前投资导致供应过剩,从而压低全球价格,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市场进入。2024年1月至7月,钕镨 (NdPr)价格下跌20%,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尽管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投入巨资试图打破中国的稀土垄断,但成效有限。原因在于中国通过低价壁垒和技术优势,构筑了难以逾越的 竞争壁垒。例如,2011年,日立金属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稀土磁铁工厂,但因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最终于2020年关闭。澳大利亚的公司 虽在2025年5月实现重稀土生产,但受限于供应过剩和价格低迷,其盈利能力仍难以与中国竞争。 中国的稀土霸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十年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的结果。以下是其成功背后的三大支柱: 一. 稀土开采与加工的技术壁垒极高。尽管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并不稀缺,但其分离与提纯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中国自1980年代从法国引 ...
黑龙江出台17条新政支持航空航天产业
news flash· 2025-07-03 11:3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制定印发了《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根 据《措施》,黑龙江省将支持航空装备整机做强做优做大。支持航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项目引进等方 式加快整机产品适航取证和开拓市场。对取得航空器和航空发动机整机产品型号合格(接受/认可)证 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按取证产品年度销售收入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航空器整机单个型号奖励最高 1000万元,航空发动机整机单个型号奖励最高500万元。同时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航天领域 建成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根据科研支撑能力、开放共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等情况按相关规定每 年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成功发射入轨投运的卫星(含卫星平台、离子或霍尔推力器和高通量载荷 等)按销售价格的5%给予研制企业奖励,单个设备不超过100万元,每户企业每年奖励合计最高2000万 元。 ...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复兴工业,美国需要借鉴中国经验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3 08:48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要像中国那样竞争,就应该如中国那般建设。"美国《外交事务》杂志7月1日 发文,剖析了中国制造业成功的秘诀。文章指出,中国在电气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产业集群、供应 链整合等方面成就显著,美国若想在竞争中取得类似中国的成果,就需要借鉴中国在组织和动员经济生 产方面的丰富经验,从而制定具有美国特色的产业政策。 文章称,长期以来,中美竞争被视为全球经济中两个角色相反的国家之间的较量:中国是世界主要生产 国,美国则是世界主要消费国。然而现在,两国都试图向对方的角色靠拢。问题在于:是美国能更快地 找到替代中国的产能,还是中国能更快地找到替代美国的消费需求。 《外交事务》提到,中国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电气化进程。 大约20年前,中国启动全国高铁网络建设计划,同时也不得不建设相应的电力基础设施来支持其运行。 后来,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投资进一步提升了电力需求,进而催生更多电网更新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 建设。 电动汽车产业的兴起,又反过来催生了一个完整的先进电气化供应链,包括电池、永磁体和储能系统。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不仅投资前沿技术,也持续建设电网基础设施。这一决策收获了丰厚回报。 ...
楚卡里斯:面对战争与变局,欧洲必须重塑自身DNA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4:08
2025年5月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希腊欧洲与外交政策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楚卡里斯(Loukas Tsoukalis) 在以"中欧50年:变化世界中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圆桌研讨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想从欧洲的视角谈谈当前的大局。多年来,特别是在布鲁塞尔,人们一直期待通过多边机制、共同法律以及更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打造一个开放而强 大的欧洲经济体。欧洲希望借此发挥软实力,毕竟硬实力并不是我们的优势。这是当初的理想和设想。 然而,这些梦想逐渐变成了噩梦。我们不仅见证了经济相互依赖的增长,也曾期盼享受二战结束后带来的和平红利,但现实却令人痛心——战争又回来 了。我们的邻近地区发生了两场战争:乌克兰冲突和中东加沙局势,这两者都直接影响着欧洲。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规则逐步崩溃,国际机制日益弱化,与美国的关系变得激烈而复杂。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欧洲必须重新思考并定义自己 的目标,以及与世界交往的条件。这对欧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毕竟它既不是民族国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欧盟需要变革自己 的"DNA",这听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非常困难。 让我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