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Search documents
为了搞钱,GP们究竟玩得有多花
Hu Xiu· 2025-07-12 04:30
全员募资 这个倒不是啥新玩法了,特别是在一些腰部和尾部机构,全员募资基本是标配。 只不过这两年,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募资难度加大,全员募资愈演愈烈,甚至迭代出了很多新玩法。 比方说,之前听说的某机构全员募资KPI: 投资经理不低于500万元; 一年完不成降级,两年完不成辞退。 当然了,这个只能算是一般操作,星哥听说过一个非常牛逼的玩法: 某新兴的"百亿机构",公司招了近100个IR,然后给IR定募资任务,按天考核,三个月不达标走人。 你要不说,我都怀疑这是个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全员FA 这也不是啥新东西,顺手做FA,是很多投资人重要的副业收入来源。 但是投资机构自己下场做FA就不那么常见了: 全员强制跟投 关于全员跟投是好是坏,之前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强制跟投是跟投项目嘛,毕竟谁看好项目谁跟投倒也算合理。 不过随着外部募资越来越难,有些没有节操的机构就盯上了员工的口袋,把强制跟投玩出了各种花样。 投资VP不低于1000万元; 投资总监不低于2000万元; 合伙人不低于5000万元。 一方面是不符合监管要求,因为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大家还是要脸的,能躺着赚管理费为 ...
港股通(深)净买入39.41亿港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11 15:27
7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0.46%,报收24139.57点,全天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7.44亿港 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7月11日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819.9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7.44亿港元。 具体来看,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186.68亿港元,成交净卖出21.97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633.23 亿港元,成交净买入39.41亿港元。 成交活跃股方面,沪市港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中,中州证券成交额为85.75亿港元,成交金额居首; 其次是国泰君安国际、巨星传奇,成交金额分别为83.76亿港元、51.63亿港元。以净买卖金额统计,美 团-W净买入额为4.02亿港元,净买入金额居首,该股收盘股价上涨1.18%。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阿里巴 巴-W,净卖出9.13亿港元,收盘股价上涨1.84%。 深市港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中,成交额居首的是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金额31.31亿港元;其次是中州 证券、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分别为31.15亿港元、22.84亿港元。以净买卖金额统计,有7只股为净买 入,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净买入7.30亿港元,该股收盘上涨1.84%。净卖出金额最多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上涨2.9%,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Jin Rong Jie· 2025-07-11 12:40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 (港股通非银,931024)上涨 2.9%,报3900.59点,成交额613.34亿元。 从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金融占比100.00%。 资料显示,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 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特殊情况下将 对该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如果香港市场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 业市值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十并纳入港股通范围,将在其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 入指数。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当港股通范围发生 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港股通资格时,将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7.55%,近三个月上涨38.24%,年至今上 涨30.42%。 据了解,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 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 ...
港股上市后募资超IPO,同行企业为何境遇分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11:27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出色,大盘指数录得双位数涨幅,跑赢全球不少股权市场。 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股,不少新股在招股阶段已录得数百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后表现更是蒸蒸日上,例如蜜雪集团 (02097.HK)、宁德时代(03750.HK)等上市后股价飙升。 新股市场热闹非凡,上市后募资活动也愈发活跃。Wind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7月11日,港股市场上市后募资规模达到1,644.18亿港元, 已超越IPO募资规模1,235.64亿港元。而且,仅仅半年的上市后募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上市后募资规模的两倍,见下图。 其中,配售为今年主要的上市后募资手段,募资规模达1,569.85亿港元,占了95.5%。 今年以来,上市后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两大造车厂商比亚迪(01211.HK)和小米集团(01810.HK),均在3月份宣布配售计划,募资总额分别 为435.09亿港元和426.00亿港元。 比亚迪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补充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小米则将配售所得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实力,以及用于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有意思的是,完成配售之后,比亚迪和小米的股价继 ...
3500点新起点如何布局?盘点A股下半年投资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1: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富国基金 ,作者前瞻布局 富国基金 . 关注富国基金,获取富国基金独家专业又有料的投资资讯,富二姑娘为您提供专业服务。富国基金,投资未 来 · 在一起。 市 场 总 是 充 满 惊 喜 —— 时 隔 8 个 月 , A 股 重 新 站 上 3500 点 , 机 器 人 、 创 新 药 、 光 伏 等 赛 道 表 现 活 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数反弹,更是"政策暖风+产业升级+资金重构"三重共振下的新起点。 站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不禁要问:AI应用爆发在即,哪些公司能真正兑现业绩?创新药出海加速, 如何捕捉下一个10倍牛股?港股估值洼地,持续吸引南向资金,哪些资产被严重低估?下面特别梳理 了主流券商研究所2025下半年最为关注的投资主线,助力客官把握市场脉搏,在新起点上,实现高效 布局! 展望2025下半年:市场主流投资机会在哪里?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A股上半年的震荡如同为下半场蓄力的弓弦,三大力量正悄然拧成合力: 政策底的"加法效应",政策已从"托底"转向"发力"、盈利周期的"V型曙光"刺破阴霾、全球科技的"同 频共振"更添变数。对于当下的市场,我们普遍认为它更像是"五月的麦田":政策是阳光, ...
先通国际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公司生产线是否实际投入使用及相关合规性情况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11 11:09
据招股书披露,先通国际是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的领跑者及领导者,致力于开发及商业化具有成为中国 首个上市、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的放射性药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5月16日),先通医 药的管线聚焦肿瘤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并包括15项资产(包括四种核心产品,即 XTR008、XTR006、XTR004及XTR003)。 7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7月4日—2025年7月10日)。证监 会要求先通国际补充说明公司生产线是否实际投入使用及相关合规性情况、国有股东标识办理进展情况 以及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据港交所5月 26日披露,先通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601995)、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同时,证监会要求先通国际说明关于新增股东:(1)请说明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嘉兴垚通、茅台金石入 股价格的合理性,该等股东入股价格与同期新增股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 明确结论性意见;(2)请说明新增股东茅合金石与保荐人中信证券的关联关系是否影响中介机构的独立 性,是否 ...
36氪出海·港股|锦江国际赴港上市:出海十年,为何至今难盈利?
3 6 Ke· 2025-07-11 11:04
手握全球最多门店,海外业务却连续五年亏损超23亿——锦江国际正带着这组矛盾数据叩响港交所大门。 2024年6月29日,锦江国际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一旦上市成功,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集团将成为国内首个同时在 A 股和港股挂牌的酒店企 业。 锦江国际,一个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略显陌生的名字,但它旗下的霓虹招牌却几乎无处不在——锦江之星、麗枫、喆啡、维也纳、希尔顿欢朋,从快捷酒店到 中高端市场,这些品牌构成了中国人出行住宿的日常选择。 从海外业务来看,截至去年末,锦江国际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仅在法国就拥有773家酒店,在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另有近400家门店。 锦江国际的出海路径颇具代表性,同时此次赴港募集的资金也将主要投向海外扩张、债务优化和运营资金补充。业内有人认为,锦江国际的赴港上市动作不 仅是锦江自身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更可能成为国内酒店集团掀起港股上市潮的信号。因此,我们试图将锦江国际作为一个赴港募资的样本,解析港股资本 如何激活其海外版图。 靠并购狂奔的10年 锦江酒店的源头可追溯至1935年上海长乐路的一家川菜馆。 1994年登陆 A 股时,它还只是区域性酒店企业。最早的出海 ...
全球第一!港股上半年IPO募资额超1070亿
FOFWEEKLY· 2025-07-11 10:00
对接需求请扫码 每日|荐读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峰会: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报名启动:汇聚中国力量! 热文: 一纸新规,炸出一级市场的管理费焦虑 热文: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另外,交易所买卖产品是近年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香港目前共有逾210只相关产品上市。截 至5月,相关产品合共管理资产规模近5100亿元,日均成交额约400亿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当局会加强向海外市场推介香港金融市场的工作。他本周出访韩国首尔, 向当地基金界、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介绍有关在香港上市集资、交易所买卖基金和数字资产等 的最新发展。 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7月6日表示,港股势头持续向好,新股市场活跃,今年上半年共完成42宗首次 公开招股发行,合共集资额逾1070亿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
两大利好来袭!高盛唱多亚洲股市:重申增持中日韩,上调港股评级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1 07:21
由Timothy Moe领导的策略师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即使关税税率可能略高于当前基准预期,对基本面增 长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不如市场在二季度初所担忧的那样严重。 此外,高盛将港股评级从低配上调至标配,主要基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带来的美元走弱预期。高盛策 略师团队认为,港股将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此前在去年11月将港股下调至低配。但自那时以来,恒生指数和MSCI香港指数均 已录得至少18%的涨幅。 高盛上调亚洲股市前景展望,认为关税政策的确定性增强以及宽松货币环境将为该区域股市带来利好。 该行将港股评级从低配上调至标配,预期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的美元走弱将令港股等市场受益。 高盛强调,盈利增长将成为推动区域股市回报的主导因素,区域股市14倍的前瞻市盈率与"宏观模型公 允价值"保持一致,为未来收益提供了合理的估值基础。 7月11日,高盛策略师团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称,将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12个月目标价上调3%至 700点,预计美元计价回报率达9%。 该行认为,更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关税政策的确定性增强是推动此次上调的主要因素。 高盛认为,菲律宾也是对美联储宽松政策"最积极敏感"的区域市场之一 ...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7-11 07:13
行业报告 | 行业点评 非银金融 证券研究报告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事件: 2025 年 7 月 11 日上午,券商指数(801193.SW)上涨 3.96%,多元金融 指数(801191.SW)上涨 2.37%,上证指数上涨 1.05%。 一、本轮行情和"924 行情"外部政策催化存在显著差异 (一)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11 月 8 日期间(以下简称"924 行情"),总量政 策是行情演绎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外部政策的驱动因子集中出现,着眼于宏观预期 的改善包括但不限于: (1)9 月 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货币+财政+资本市场工具"三箭齐发; (2)9 月 26 日,政治局会议明确通过"稳楼市稳股市"实现"稳预期"的目 标。 (二)本轮行情中,政策"化抽象为具体",剑指"结构性改革"。潜在的催化 因素包含: (4)7 月 1 日,中财委会议明确整治低价无序竞争的"反内卷"式供给侧改革。 二、外部环境差异带来未来行情演绎方向的差异 第一,此次上涨"内生动力"占据主导。"924 行情"以"外部催化"为主导, 此次突然性的外部政策刺激较小。我们认为,此次行情政策并非密集,而是缓步推 动市场形成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