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

Search documents
腾讯莉莉丝鹰角库洛带头:一轮多达59款产品的“狂轰乱炸”来了
3 6 Ke· 2025-07-09 02:16
放在以前,暑期档向来是一年里新品战况最为惨烈的时段,但对比2024,今年大家那股针尖对麦芒的火药味反倒收敛了不少。 从今年49家厂商放出的59款产品来看,即便2025暑期档依旧大作扎堆,可相较于去年同期的《三角洲行动》《绝区零》《燕云十六声》《黑神话:悟空》 等一众爆款,今年暑期档的确少了一些能够"一锤定音"的产品。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跟2024年游戏行业"研发收缩"的趋势离不开关系——据游戏那点事统计,2024年大概有7成(67.6%)的上市游戏公司降低研发费用。 如果把这批厂商合起来算,那平均每家的研发支出更是有着2成(20.79%)的同比减少。 好在,24年的"研发收缩"趋势对25年市场大盘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如果现在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25年这59名暑期档"选手",就不难发现其中仍有不少 具备爆款相的潜力新游。 借此机会,我们也来好好唠一唠2025年的暑期档,看看都有哪些产品能够在这个"游戏小年"突出重围。 | | | 2025年暑期档新品 | |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及制图:游戏那点事 | | 厂商 | 产品 | 游戏类型 | ...
解密南下: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港股资金跟踪
2025-07-07 00:51
解密南下: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港股资金跟踪 20250706 摘要 2024 年南向资金大量流入推动港股牛市,2025 年一季度南向资金净流 入约 4,000 亿人民币,其中散户占比下降,机构占比显著增加,改变了 过去三年散户主导的局面。 2016 年至 2023 年,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近两年创历史新高, 持股规模占港股投资者比重从 2024 年初的 13.5%升至 2025 年二季度 末的 20.7%。 机构加速投资港股受益于港股资产的稀缺性,尤其是在类通缩环境下, 高收益资产及顺应 AI 浪潮的科技板块成为投资重点。险资偏向银行和非 银板块,公募和 ETF 则更关注科技板块。 在宏观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预计港股稀缺性资产仍具吸引力,机构端仍 有增配空间。2025 年上半年南下规模已达 6,800 亿人民币,全年有望 超过万亿。 险资可能成为南向资金的最大增量来源,预计 2025 年全年险资南下规 模有望超过 3,000 亿人民币。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基金及修改合同,预 计全年实际增量可能达到 2000-3,000 亿人民币。 静态测算目前存量港股通公募未来还有 3,000 亿理论增配空间,没有资 格 ...
TOP3!嘉实基金领跑 超50只产品回报超30%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10:17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章敬宇 伴随政策持续加码和AI浪潮崛起等诸多因素作用,今年上半年市场迎来显著的结构性行情,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 多个主题轮番表现。公募基金权益投资峰回路转,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有产品脱颖而出。根据Wind数据,在剔除今年成 立的次新基金后,纳入统计的4434只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只含主代 码)上半年整体获得6.89%的平均收益。 头部基金公司再度彰显出厚积薄发的实力,整体表现可圈可点。近期,在国泰海通证券日前发布的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 榜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嘉实基金最近两年和最近一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名均位居大型公司第3名(3/13)。从近一年回 报看,嘉实基金旗下超50只(56只,子份额合并计算)产品近一年回报超30%,其中33只超40%,更有22只超50%。(数据来 源:Wind、截至20250630) 日前响应政策号召,嘉实基金又推出了首批科创债ETF产品,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简称:科创债ETF嘉实,认 购代码:159600)将于7月7日重磅首发。该ETF的推出,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科创企业融资 ...
主流媒体客户端经营变现如何破题?这场大咖对话“端”上干货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03:55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恒 记者 杨雪情 李佳子/文 记者 宋亚猛 时硕 李思翰 宋若旻/图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如火如荼,各大客户端如何做好经营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新场景新模 式?如何求新求变? 7月3日,"端"上干货——2025主流媒体客户端顶端交流会正式启幕。正值顶端新闻成立四周年之际,来 自国内主流媒体客户端、传媒界刊物、行业自媒体、学界及河南各地市宣传、网信、新闻媒体等单位的 160余位嘉宾相聚郑州,共话行业发展。 顶端新闻经委会委员兼营销中心总监宋戈以"中国顶端创作者MCN"与"中国顶端传播渠道MCN"两个板 块引入分享,"我们以两个MCN为原点,进行经营产品的探索和延伸,逐渐形成了平台+政务商务服务 的经营模式。" 在第一场圆桌论坛环节,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广西云、纵览传媒、极目新闻、潮新闻等媒体负责人围 绕"经营"主题,"端"上各自实践的干货。 官媒新玩儿法:整合营销、海外传播、MCN满是料 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总编辑赵永平认为,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到"推进媒 体深度融合",再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各家媒体一路走来,可能感受到最难的问题就是怎么赚 钱,这可能也是很多 ...
山东国资A股6月市值盘点:54家市值增长,山东黄金涨近70亿
Da Zhong Ri Bao· 2025-07-02 02:52
6月,83家山东国资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增长172.86亿元。其中,54家市值增长,1家持平,28家市值减少。 山东黄金(600547.SH)以近70亿元的市值增长位居该月山东国资A股公司市值增长"TOP1";油气股山东墨龙(002490.SZ)的表现同样出色,股价月涨幅 超60%。 兖矿能源(600188.SH)、山东高速(600350.SH)、青岛啤酒(600600.SH)该月市值蒸发排在前列,分别缩水了41.73亿元、37.86亿元、33.4亿元。 山东黄金市值增长近70亿元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6月市值变动 | Wind二级 | 实际控制人名称 | | --- | --- | --- | --- | --- | | | | 【单位】亿元 | 行业名称 | [日期] 最新 | | 600547.SH | 山东黄金 | 69.76 | 有色金属 |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000977.SZ | 浪潮信息 | 28.41 | 硬件设备 |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600918.SH | 中泰证券 | 23.69 | 非银金融 |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 ...
历史新高的美股,正在考验投资者对欧股的信仰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30 06:25
然而,投资者重新涌入美股科技股。Putnam Investments首席投资官Shep Perkins表示:"第二季度,我们 看到市场回归了传统剧本。" 美股反弹削弱了投资者对欧洲转向策略持续性的信心,尽管今年整体而言欧洲股市仍略微跑赢美股。 欧洲势头显现疲态 尽管2025年欧洲股市整体仍领先美股——Stoxx Europe 600指数今年上涨7%,标普500指数涨幅为5% ——但欧洲近期表现不佳加剧了投资者担忧,担心该地区未能维持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国防和基础设施 支出计划所创造的势头。 SLC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Dec Mullarkey指出: 标普500指数第二季度大涨10%,远超欧洲股市涨幅,美股例外主义论调终结? 近期,华尔街从关税动荡中强势反弹并创下历史新高,显著缩小与欧洲股市的差距。标普500指数第二 季度飙升10%,远超欧洲Stoxx 600指数不到2%的涨幅,也跑赢其他主要全球指数。 欧洲的问题始终是盈利、盈利、盈利。你可以质疑美股估值,但这些股票有坚实资产负债表 支撑。欧洲交易更具投机性,取决于德国等国是否真正落实基础设施计划。 美股的出色表现令市场大跌眼镜,此前投资者普遍预期 ...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最近三年(2022-2024年)的人均GDP对比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3:06
上IMF的官网看了下数据,网址如下: https://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NGDPDPC@WEO/KOR/JPN/TWN 简单的总结是这样的,2021年日本人均GDP还领先韩国和中国台湾。 2022年日本人均GDP被韩国超过,同时2022-2024年连续三年被韩国超过。 而在2024年,中国台湾的人均GDP也超过了日本。 应该说,日本这些年的颓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不如新加坡就不说了,2024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经低于港澳台+韩国了。 2021年人均GDP: 日本40160美元,韩国37520美元,中国台湾33240美元。 2022年人均GDP: 韩国34820美元,日本34080美元,中国台湾32910美元; 就以泰国市场为例,在中国和美国的电动汽车进入前,日系汽车处于无敌的状态,2021年,日系车在泰市场占有率接近90%,前五名全部是日企。 韩国35560美元,日本33850美元,中国台湾32340美元。 2024年人均GDP: 韩国36130美元,中国台湾33440美元,日本32500美元。 日本处于颓势的核心是先进产业一个没抓住,像韩国和台湾就受 ...
创始人一定要掌握绝对控制权,以防被自己人踢出局
创业家· 2025-06-25 10:02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牛文文 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我们见过很多创业者被踢出局,市场上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过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创始人出局的公司不值钱。 但一个创业者最怕的是: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i黑马 问题是,好多创业者等不来这一天。 不是岁数大,而是公司没了你就是人家活得更好,而你自己确实也搞不起来了。 所以, 创始人一定要掌握绝对的控制权,很多创业者都吃过这个亏。 这里,认真给大家推荐一下: 你一手创办的公司,自己被赶出去了,人家离开你反而干得更好,你还没机会东山再起。 更惨烈的是,你再弄个小儿子(新公司),去掐死大儿子(原公司)。 人最好不要这样,这个太痛苦。 但是你必须掐死,不掐这口气咽不下,你也活不好。 要我说, 我们应该学一下乔布斯。 你再去创办一家新公司,等原来的公司不行了,你再回去救他嘛。 这就是乔布斯的故事。王者归来对不对? 7月4日-7月6日, 黑马北京大课 当AI浪潮席卷千行百业,如何在产业变革中重构组织能力、抢占产业升级先机? 我们将邀请企业组织、人才、激励专家、齐聚北京,带你了解数字化人才培养与敏捷架构设 计。 课程详情如下 ↓↓↓ ...
关税事件后,如何抓住贸易摩擦背后的经济必然?
混沌学园· 2025-06-20 06:51
本周六( 6 月 21 日),混沌学园特邀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带来重磅新课《抓住偶然背后的必然 —— 贸易摩擦中的经济形势》。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突然推出 "对等关税" 法案,对世界各 国加征进口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税率一度飙升至 125% 。 这场看似突发的贸易摩擦,实则是全球经济失衡 40 年的必然爆发。 从 4 月的关税拉锯战到 5 月日内瓦会谈的紧急降温,再到 6 月中美伦敦磋商的微妙博弈,短短两个月间,全球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 这场看似戏剧性的关税博弈,其实是当宏观逻辑遇上现实博弈,并引发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美国在全球化中扮演唯一逆差国角色? 为什么中国作为顺差国反而手握更多牌? 当 "挖坑填坑" 的凯恩斯主义遇上 AI 时代的产能革命,宏观经济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这位横跨国际机构与顶尖投行的宏观经济专家,将用 "思想统治世界" 的哲学视角,拆解贸易战迷雾下的经济必然逻辑,为创业者、投资者揭开大国博弈 的底层密码。 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月卡 观看本课程和 600+ 主题课 宏观分析的 "反常识" 革命 国家不是放大版的公司 "成功的商人不懂宏观经济。" 诺贝 ...
Bill Guerley谈美国一级市场问题:僵尸独角兽、估值失真、IPO困境、公司不想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6-14 02:13
作者:MD 出品:明亮公司 近日,知名投资播客 Inv est Like the Best 再次邀请到 Be nchmark 的合伙人 Bill Gurley,全面 讨论 了当下美国一级市场的现实问题,以及 AI企业目前的估值和投资矛盾。 在访谈中, Bill剖析了当前风险投资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与挑战。 他指出,MegaFund的崛起使得资金 规模成倍增长, 早期和后期投资界限模糊, 巨额资本推动了大量 AI和科技独角兽的诞生。然而, 这些公司中存在大量"僵尸独角兽",即融资巨大但增长乏力、真实价值存疑的企业。 Bill强调,当前 市场中,无论是GP、LP还是创始人 ,可能 缺乏准确标记资产和主动修正估值的动力, 导致账面价 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激励机制错位。 在访谈中, Bill 还分析了零利率环境下的投资(投机)环境,资本过剩延长了公司 "存活期",使得 本应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依然存在,市场竞争格局变得异常复杂。与此同时,IPO和并购窗口的关闭让 大量资本被 困 在一级市场 , LP的流动性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名校捐赠基金也不得不通过发债或抛 售私募资产来应对资金压力。 Bill 还 认为, AI浪潮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