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模式
icon
Search documents
“胖”都来“蹭”胖东来,跟成功学大师“蹭”马云合影,有啥不一样?【炮老板品牌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1:12
最近啊,你要说商界零售圈最火的,除了雷军雷总的SU7,估计就是河南许昌的胖东来了。火到什么程 度?不光是消费者排队去朝圣,我瞅着,各种"学习胖东来"、"借鉴胖东来模式"、"胖东来精神xx分 舵"的说法也开始冒头了。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名字、装修风格、甚至服务细节都开始有意无意地向胖 东来"看齐"。 咱圈里人把这种现象叫啥?一个字——"蹭"。"胖"都想来蹭"胖东来"的光。 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我干知识产权和品牌这行多年的一些经历。这种"蹭"的现象,说实话,太常见 了。每当一个品牌、一个模式火起来的时候,后面准保跟着一堆"致敬者"、"学习者",当然,也少不了 那些打擦边球的"模仿者"。 一、"蹭"是强者的"勋章",但别指望"蹭"成强者 在我看来,一个品牌能被人"蹭",恰恰说明它牛,它火,它在某个阶段达到了一个让同行羡慕甚至嫉妒 的高峰。 你想想,谁会去蹭一个无人问津、半死不活的牌子?没人蹭,说明你还不够"亮"。 我经手过不少品牌维权的案子,也帮很多企业做过品牌战略。我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天天喊着被人仿 冒、被人抄袭、被人"蹭流量"的,往往都是各个行业的头部品牌,或者至少是某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LV、Gucci的假货 ...
打粉只是其中一个很细的一环,重点在商业模式
Sou Hu Cai Jing· 2025-05-15 08:33
打粉只是其中一个很细的一环 我是胖张 很多人就知道如何打粉,如何获取客户,如何搞流量,但他不知道商业模式,不知道如何营销,不知道产品,他一样赚不到大钱,我个人认为,打粉,私 域,它只是整个商业模式当中极其细小的一个细小环节 打过来的粉,精不精准,还有这些粉能不能转化,以及粉丝如何销售,卖什么产品比较好,以及让粉丝持续复购买单,这些全是这一个项目当中的很关键的 一环,你不能说就打个粉就行了,打个粉,你有那些粉没有用,最多卖粉,但卖粉它不能刚好配对好你的后端甲方,你只能不断的变换收粉的人,这种是极 其不稳定的。 真正的打粉厉害的,是将整个产品,整个项目,整个链路全部打通的,这才是高手,你别和我讲你只会打粉,那个没有用,但凡我身边说他打粉厉害,我没 见到一个说赚大钱的,我身边赚大钱的一般是他们营销也厉害,产品也厉害,而打粉只是他们获取客户的一个细小一环节的这些人。 这些人才是大老板,我讲一下我这边非常不起眼的一哥们,他是如何做的,他只是把流量,作为其中一个很细小的版块而已,他现在主要是做护肤品的,这 哥们一年三个多亿,你看着这人一点都不起眼。 说实在的,走在路上,你都不知道这哥们一年搞几个亿的,首先这哥们的客户群体 ...
Manus免费开放注册:下一个AI爆发时刻来袭?
3 6 Ke· 2025-05-14 03:48
曾炒至10万的Manus免费开放注册了。 符合这两年AI资讯一贯"阶段性沉默、点状式爆发"的传播特点,仅是一则50余个字的资讯,相关话题热度便不断飙升。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个被称为"创造了AI Agent 的DeepSeek时刻"的产品,曾在一夜爆火后,因为邀请码一度炒到5位数,陷入了是靠着营销号带节奏 的"饥饿营销"的争议,此后声量渐歇。 5月12日晚上11点,Manus发布公告表示,Manus即日起向所有人开放,无需等待;所有用户将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奖励,同时,用户每天还能免费获得300 积分(相当于一次使用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目前国内其他AI搜索产品,如DeepSeek、Kimi、元宝等几乎都是0门槛、完全免费开放的,而Manus的任务规划、决策和输出生成都 需要消耗积分,任务越复杂或越长,所需的积分就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使用次数。 不过,目前Manus开放的仍是国际注册,中文版本还在开发中。 不管早期评价多两极分化,大家对"终于能用上Manus"这件事的期待值还是拉满了。 用起来怎么样? 两个多月前,在Manus推出前夕,Manus创始人之一的张涛对这个新产品的定义是:" ...
3.5亿辆汽车背后的“后市场江湖”,在“最好的时代”遭遇“最难的考题”
Hua Xia Shi Bao· 2025-05-14 00:09
新能源汽车的畅销也导致产业格局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边是传统燃油车后市场在平均车龄突破6年后进入 维修保养黄金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000亿元;另一边是新能源车催生的"三电"维修、电池回收等新兴领 域,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迅猛势头。这种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跃迁。 汽修门店的老张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不禁感慨道:"如今这新能源时代,汽车保养项目和以往可大不 一样了,频率明显降低了不少。"他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传统燃油车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等易损耗 部件,这是保养里的常规项目,也是汽修门店的重要业务来源。可新能源汽车却不同,它采用电力驱动,内部机 械结构相对简单,这些易损耗部件基本不需要定期更换,保养的频次自然就降了下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北京报道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4月,新能源渗透率达51.5%,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在这样的背 景下,汽车后市场也从"边缘配角"跃升为拉动内需的核心引擎。从维修保养到改装文化,从金融保险到房车露 营,这一涵盖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万亿级市场, ...
高盛:中国互联网巨头Q1业绩前瞻,市场关注哪些重点因素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13 13:19
5月13日盘后,京东集团-SW(09618)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收入人民币3011亿元,同比增长 15.8%;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8.9亿元,同比增长52.73%;基本每股收益3.76元。表现略 超高盛预期。高盛预计京东零售第一季度收入增长势头将延续上一季度,集团净利润为 105 亿元人民币 (利润率 3.6%)。 鉴于本周中国互联网巨头集中发布财报,高盛于5月12日发布业绩前瞻报告,来看看详细内容: 高盛预计腾讯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即营销服务收入,高盛预计增长 18%)有望超预期;京东零售第一季度 利润可能超预期(高盛预计同比增长 28%);阿里巴巴 3 月季度财报表现稳健,淘宝 - 天猫客户管理收入 (CMR)持续增长,云业务加速发展,符合市场预期(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受季度内商品 / 服务消费趋势延续(今年至今商品服务消费表现良好)、AI 云业务加速发展以及腾讯游戏 业务稳健增长的推动,高盛预计大型股整体财报结果健康,第二季度展望积极(高盛预计 3 月季度:腾 讯集团同比增长 10%/ 阿里巴巴 CMR 收入同比增长 9%,调整后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分别同比增长 16 ...
全行业“狙击”红果
3 6 Ke· 2025-05-13 05:01
流量狂飙的红果,是懂点兵法的。 从入场时间看,红果短剧并没有明显的先发优势。2023年8月正式上线时,在当时小程序短剧已坐拥40 亿市场规模。 两年时间,红果短剧通过免费短剧(观看 3-5 秒广告解锁剧集)模式,实现月活人数过亿,坐上了短剧 APP第一的宝座,更有赶超"爱优腾"之势。 如今,红果又将战略眼光瞄准了"组建联盟"。虽然年初与爱奇艺的合作洽谈不欢而散,但4月24日,芒 果TV已经正式确认与抖音集团旗下红果短剧正式达成系列合作。据披露,双方将推出行业首个"双平台 分账+联合运营"模式。 不过,短剧归根究底是一场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争夺,而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商业化能力。那么红果短剧 还能狂飙多久?红果短剧会是先甜后毒的毒"果"吗? 再次盯上周杰伦跑通了短剧的路子 进入2025年,短剧市场几乎集体哑火,唯独红果一枝独秀。从《好一个乖乖女》,到《老千》,再到 《家里家外》......红果几款爆剧播放量均突破了10亿。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3月数据:截至2025年1月,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活跃用户规模高达1.66 亿,断层式领先短剧APP排行榜,第二至第五名则分别为:河马剧场(3766万)、繁华 ...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APP· 2025-05-12 13: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匹夫老六说财税 ,作者匹夫老六 匹夫老六说财税 . 我印象里这些年是看过几个公众号延伸出来的项目的。 以前的公众号,跟现在其实是有挺大区别的,以前是没有什么"推荐""看一看"的。就是他的内容是闭环的, 只有关注的粉丝能看到,然后就是通过转发朋友圈啊,微信群啊,进行传播。 就是说那个时候,没有算法推荐,不会说给你推荐算法觉得你想看的文章,传播难度是比较大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粉丝,相对是比较值钱的,那会给公众号估值,基本都是基于粉丝画像进行估值,基础的 一个多少钱,然后再细分,按年龄段、性别、地域、账号类型啊等等。 一个专业做财务顾问、尽职调查的匹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匹夫老六说财税 ,作者:匹夫老六,原文标题:《我做尽调这些年(五十五)-又当 又立的KOL》,头图来自:AI生成 最近的更新频率降低了好多,实在是工作太忙了。其实今天也没计划写的,后来实在是想吐槽一些自媒体 博主的奇葩言论。但是纯吐槽又显得很无聊,索性写一写以前看过的自媒体商业模式,然后顺便吐槽一下 又当又立的kol吧。 就拿公众号举例子吧,因为实际上微信公众号算是第一波自媒体红利,以前很多互联网项目,还有什么App 啥的,或者 ...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Hu Xiu· 2025-05-12 00:11
最近的更新频率降低了好多,实在是工作太忙了。其实今天也没计划写的,后来实在是想吐槽一些自媒 体博主的奇葩言论。但是纯吐槽又显得很无聊,索性写一写以前看过的自媒体商业模式,然后顺便吐槽 一下又当又立的kol吧。 就拿公众号举例子吧,因为实际上微信公众号算是第一波自媒体红利,以前很多互联网项目,还有什么 App啥的,或者什么内容社区一类的项目,都是公众号起家的。 当然也有更早期的一些论坛贴吧一类的博主,也做内App。 我印象里这些年是看过几个公众号延伸出来的项目的。 以前的公众号,跟现在其实是有挺大区别的,以前是没有什么"推荐""看一看"的。就是他的内容是闭环 的,只有关注的粉丝能看到,然后就是通过转发朋友圈啊,微信群啊,进行传播。 就是说那个时候,没有算法推荐,不会说给你推荐算法觉得你想看的文章,传播难度是比较大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粉丝,相对是比较值钱的,那会给公众号估值,基本都是基于粉丝画像进行估值,基础 的一个多少钱,然后再细分,按年龄段、性别、地域、账号类型啊等等。 我实在是记不住那会多少钱一个粉丝了,不同的账号类型,粉丝价值差别很大的。 我都想不起来,那会最初一批的公众号,他们都怎么变现的了。估计就是微 ...
财报会说话:真实的茶饮出海现状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1 16:14
以下文章来源于霞光社 ,作者唐飞 霞光社 . 赋能企业全球化 近两年,茶饮行业出现了一个显著趋势——出海。 于是我们可以在全球多地街头看到中国品牌的影子。在马来西亚的中心商业区,年轻人会举着印有中文 Logo的奶茶杯自拍——杯身上"蜜雪冰城"的汉字与背后的摩天大厦形成奇妙的组合;茶百道韩国首尔 建大站的新店外,排队的消费者经常超过50人,即便到了晚上10点,店门口依然人头攒动;而在伦敦 考文特花园,奈雪的茶推出英式司康搭配东方茶,这种"本地化改良"策略使其海外门店复购率高达 45%。 图片来源:小红书@大美。 数据显示2028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将突破1.1万亿美元,2023-2028复合年增长率提升至7.2%。而在 茶饮盛行的东南亚,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201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4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19.8%,是全球主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2024年中国新茶饮品牌的海外征途已进入深水区。 "千帆齐发"的出海盛景背后,实则是供应链、文化适配与商业模式的终极对决。本文通过解码港股上市 四大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的海外生存法则,揭示那些年报数字里没说 ...
高毅资产卓利伟:从需求变化到供给创新,消费行业的结构性分析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5-09 07:10
高毅资产管理产品持有人请关注并注册"高毅资产客户服务",查询持有资产、产品净值,获取更多产品资讯。 3月,高毅资产合伙人、首席研究官卓利伟在高毅资产投资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消费行业的结构性分析》的主题演讲。 卓利伟通过宏观框架和微观案例的分享,深度复盘了消费行业过去几年的变化与创新,并分享了未来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变化。他认为,经过过 去几年持续的积累与创新,中国消费行业已发生很多重要的新变化, 中国将是消费规模与生产规模并重的独特经济体。 需求分层、技术迭代、 产品创新、国产品牌崛起、情绪价值需求显著提升、供应链深度整合与渠道重构,正在形成消费者需求变化、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持续演化。 卓利伟指出,这其中有很多投资机会,但投资者要跳出"升级"还是"降级"的二元叙事,在"分级"中捕捉结构替代与产品创新,这个过程中已有部 分最优秀的企业正在构建持续进阶的系统能力。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数据来源:世 界银行 中国是高储蓄国家,过去5年居民储蓄存款从90多万亿上升到近160万亿(尽管有分布不均的问题),在过去几年经济相对不景气的环境中, 居民家庭整体的资产负债结构与现金流状况得以显著改善,这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