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Search documents
万亿资金腾挪的背后,泛红利ETF的喜忧参半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8:07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19年基金行业万人空巷的场景?如今在经历了"阵痛期"之后,基金行业似乎又迎来了它的另一次浴火重生,只是 这次的方向和之前似乎有所不同。 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5年4月,中国ETF市场迎来了一场规模的大变革。非货币ETF总规模从2023年末的1.85万亿元一路飙升至3.89万亿 元,增幅高达110%。 ETF市场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3.31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区间:2024.01.01-2025.04.01 为何这次有所不同 与2019年的盛世不同,彼时明星基金经理风光无限,市场上也多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本次的"万亿资金腾挪",机构投资者已然成为绝对 的主导力量。数据显示,股票ETF机构持仓占比达到62.14%,债券ETF的机构持仓占比更是高达84.90%。 其中,国资机构和保险公司成为主要增量来源,2024年下半年,国资持仓规模达到1.0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224亿元;保险资金持 仓规模为2607亿元,增幅达1132亿元。 泛红利ETF成为机构主流 一方面机构资金积极布局核心宽基,2024年对300ETF、500ETF的增持规模高 ...
无风险利率1时代:低利率“围城”下,普通人的收息思路
天天基金网· 2025-06-24 11: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教你挖掘基 ,作者冰姐 教你挖掘基 . 投资理财有方法,我们手把手教你挖掘牛基~ 五年前,银行大额存单4%的利率曾让百万本金每年稳享4万元利息,足够支撑低物欲的长 期"躺平"。 而如今,同样的100万,年利息收入已缩水至1万元出头。 这个扎心的对比,正是低利率时代给普通人上的第一课——关于"财务自由"的叙事已经被彻底改写。 定期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而广义货币供应量仍在跟随GDP的正向发展滚滚前行。 如果在1990年将能在北京置换8平米住房的1万元存入银行,即便以能跑赢通胀的"CPI+1%"的收益率滚动至 今,其购买力也将缩水84%——从8平米萎缩至1.3平米。 (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 这就是低利率这场无声海啸正在淹没的,传统理财的舒适区。 当比拼认知成为新周期的注脚,普通人 还有哪些稳扎稳打的"收息"思路? 思路一:现金管理类产品"收息" 流动性的"安全垫" 投资的起点是管理好当下的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正是抵御波动的第一道防 线。 货币基金 和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构成了现金管理的基础工具,二者的基金风险评级都是 R1低风险 ,如 同金融市场的"活水",在提供存 ...
低利率时代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资产配置
CMS· 2025-06-22 11:02
❑ 在此进程中,金融机构面临三方面机遇与挑战:第一,低利率环境下,境 内资金为追求更高回报和平衡风险收益进行全球配置的需求和必要性上 升,"去美元化"趋势下,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为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 程度提升和境内主体增持境外证券资产创造条件。第二,更大规模的对外 资产意味着风险传染程度加剧、风险类别增加,金融机构应针对海外资产 提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第三,资本金融项目双向开放将带来资金 双向流动的增加,外资流入国内金融市场仍具有较大潜力,同样给国内机 构投资者带来业务机会。 谢亚轩 S1090511030010 xieyx@cmschina.com.cn 刘亚欣 S1090516100001 liuyaxin@cmschina.com.cn 低利率时代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资产配置 事件:2025年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 陆家嘴论坛上的"坚定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积极服务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主题演讲中提出,近期将新发放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 核心观点: 率下滑和风险收益平衡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 ...
报名入口 | 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的韧性重塑之路(6月24日)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9:07
近年来,受经济转型、房地产调整及全球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影响,中国利率水平持续下行。与此同时,主要商业银行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部分一年期 定存利率已跌破1%,金融机构净息差被持续压缩,盈利空间面临实质性收缩。在此背景下,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负债、加快资产配置多元化,探索息外 收入增长路径;保险公司则在"利差损"压力下加速调整预定利率和产品结构,向资产负债联动管理体系转型。同时,居民理财偏好变化、金融资产跨市场 配置趋势加强,也加剧了金融机构稳定负债和控制久期错配的难度。低利率正从一个周期现象演化为系统性挑战,对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风险定价能力 与宏观审慎治理框架提出更高要求。 为深入探讨以上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起设立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57期)特别邀请多位政产学研专家,围绕"低利率时代:金融 机构的韧性重塑之路"共同展开讨论。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会议时间 2025年6月24日(周二)19:00-21:00 主持人 赵 然 IMI货币金融圆桌会议青年成员、首都经济 ...
低利率时代,年轻人想在泡泡玛特基金里“躺赢”
Tai Mei Ti A P P· 2025-06-20 05:50
在理财过程中,实际利率的计算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率。一位业内人士举例:比如存款利率约3%,通胀 率0.6%,实际利率为2.4%。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假设存款利率为1.7%,通胀率-0.7%,实际利率仍有 2.4%。这说明,尽管利率下降,但存款的实际购买力并未受损。 业内人士看来,他行代销理财产品值得关注,比如在A银行App上购买B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 银行存款利息持续走低,普通人靠躺平获得年化3%的无风险利率变得不再可能,人们纷纷寻找投资理 财新机会。 6月1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跌,中长期利率进入"1 时代"。在网点定期存款方面,5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004%,6个月期为 1.212%,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为1.339%、1.428%、1.711%、1.573%。 年化利率在3%以上的理财产品变得极为抢手,其额度紧张程度堪比抢购演唱会门票。在此背景下,银 行加大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2024年,理财业务成为多家银行的收入增长点,理财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56%。 部分股民转向港股市场,试图找到被低估的优质资 ...
「固收+」创新高,现在还值得投资吗?
银行螺丝钉· 2025-06-18 19:17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段时间,财经媒体报道,有近200只「固收+」基金,单位净值在2025年4月创出成立以来新高。 存款、理财收益下降, 「固收+」 受欢迎 什么是「固收+」呢? 固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固定收益。 例如纯债,就属于固收类品种。 类似的,还有像一些理财也属于这一类。 如果在纯债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股票、可转债等资产,就属于「固收+」类基金。 像365天组合、月薪宝组合,就是「固收+」类品种。 「固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固收部分: 通常以低风险的债券类资产为主,主要用来做防守。 这两年,「固收+」类基金品种发展速度比较快。 有朋友问,啥是「固收+」,为啥这类品种越来越受欢迎了?现在还能买吗? • +的部分: 通常会增加股票、可转债等风险和收益更高的品种,用来 提升收益,这部分做进攻。 那「固收+」这两年为啥逐渐受欢迎? 原因也很简单,人民币资产进入了超低利率时代。 截至2025年6月17日,10年期国债只有1.6%-1.7%的利息收益率。 规模更大的存款,收益率就更低了。 前段时间几大国有银行也统一降低了存款利率。 传统纯固收,能提供的收益率越来越低。 当年日本也经历 ...
汇华趋势指南(固收添益):以全球多元资产配置应对低利率时代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1:21
今年,静态利率下行至低位,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低于1%,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大幅下行空间或已不再,债市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 大,投资难度显著增加。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截至5月21日,(固收添益)汇华趋势指南5个月封闭202501自今年2月初成立以来,灵活运用 利率、信用、跨境等多种资产策略,以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组合收益潜力,历经3月初的债市回调仍取得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3.02%,超业绩 比较基准下限(2.38%)64个基点(BP),最大回撤为0的较优业绩,有力地彰显了公司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的深厚积累。 立足全球大类资产配置 严守交易纪律实践绝对收益 作为市场上较为稀缺的能够同时实现投资境内外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依托汇华理财在大类资产配置的较深积累和跨境投资方面的丰富经 验,该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资产配置机会,同时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力争实现绝对收益。策略上,该产品采取灵活的久期策略及汇率的 动态敞口管理,在安全边际内适度参与交易性机会,在市场较好的时间窗口主动出击争取收益,获利时严格贯彻执行交易纪律,在产品收益明 显时实行止盈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秉持绝对收益以及为客户切实创造价值的原则,汇华理财严格贯 ...
保险市场“降息”信号来袭,消费者需要抓紧“上车”吗?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8 10:12
降息的风吹向保险市场?近日,一家险企率先推出预定利率为1.5%的分红险产品,较当前市场普遍的 2%预定利率明显下降,引发广泛关注。被业界视为保险产品即将迎来新一轮"降息"的信号。 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了解到,近年来,寿险业逆势增长,分红险、万能险等相关产品在居民资产配置 中逐渐成为一种"优质资产"。如今"降息"近在眼前,保险市场将会出现哪些新变化?在预定利率下调前 后,消费者需要抓紧时间"上车"吗?低利率时代,保险行业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近日,南都·湾财社正式推出"金融新消费之投保新知"栏目,深度解析保险产品市场转型的新趋势,为 投资者提供专业投保指南,助力把握财富保障新机遇。本期,南都·湾财社专访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 士后朱俊生教授,详解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行业的机遇、挑战与转型。 市场变化 保险产品或告别"高利率"卖点时代 "最迟8月底!预定利率2.5%要拜拜了,欲购从速!"近日,有保险从业者社交平台打出"超前"营销的宣 传文案。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当前已有保险机构发布预定利率为1.5%的分红险产品,这也意味着新 一轮保险"降息"已在6月拉开帷幕。如,同方全球人寿近日上新的"传世尊享"(G款)终身寿险( ...
低利率时代,货基的挑战与应对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7 12:1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金点睛 ,作者韦璐璐 薛丰昀等 文/中金公司研究部 韦璐璐、薛丰昀、陈健恒 近期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至1%以下。并且,随 着7天回购利率的下调,货币市场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也在向1%靠近。对 于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而言,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希望从海外 经验来梳理和挖掘一些共同的规律,来为国内的管理人和监管机构提供参 考借鉴。 中金点睛 . 图文并茂讲解中金深度研究报告 近期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降至1%以下。并且,随着7天回购利率的下调,货币市场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也在向1% 靠近。对于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由于现金管理类理财已经改革转型,目前收益率接近货币基金,因此以下以货币基金为主要研 究对象)而言,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希望从海外经验来梳理和挖掘一些共同的规律,来为国内的管理人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海外主要市场低利率的背景及货币基金规模的变化 1. 美国:利率下降周期中资金流出MMF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进入"1%"时代主要有三个时期,分别是2003年-2004年、2009年-2017年以及2020-2021年。 具体来看: 1) 20 ...
低利率时代资金“搬家”,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备受青睐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03:37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6.13 东莞证券指出,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 根本性扭转,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 【利率下行,港股红利资产价值凸显】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具备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分红,具备较强的吸引力。目前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近 12个月股息率仍高达 8.10%,远高于同期 1.64% 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且结合历史数据来看,两者差值持续走扩。 此前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机构指出,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红利资产的功能已经不仅限于阶段避 险,有望成为长期配置刚需。 6月16日,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在九连阳创上市新高后,今天有所调整,下跌0.26%。 从资金面上来看,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连续五日获资金流入3416万元。拉长区间看,截至6月13日,港股红利低波ETF (520550)年内份额增幅超119%,份额创历史新高。 【南向资金流入强劲,偏好高股息资产】 截至6月初,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已超过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