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政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专家解读: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8:25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 樊瑞)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 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 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 个百分点。 冯琳也表示,上半年CPI累计同比为-0.1%,处于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其中消费 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这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提供了充分的政 策空间。 6月PPI环比跌幅与上月持平 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董莉娟表示,影响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夏季高 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部分房地产、基建项目施工进度,叠加钢材、水泥等供给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 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 点。 二是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夏季到来,西北地区太阳能 ...
设60个学术分会场!中国金融国际年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9 08:11
南都讯记者伍曼娜日前,第23届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CICF)在深 圳前海成功举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博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港中大 (深圳)致力于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鼓励学者挑战传统理论,倡导学术交流 和国际合作。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枢纽,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提供了独特的创新和产业发展 优势。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将充分依托深圳前海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上的优势,促进产学研创新融合, 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转型。 本届年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长江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南方科技金融省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 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学术院长熊伟教授出席会议与会见活动。 CICF始于2002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创办。经过多年耕耘,CICF在全球金融学术界的影响 ...
泰国副财长表示,敦促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将全力刺激经济,准备超过400亿泰铢的资金用于应对美国关税影响。
news flash· 2025-07-09 07:32
泰国副财长表示,敦促央行进一步放松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将全力刺激经济,准备超过400亿泰铢的资 金用于应对美国关税影响。 ...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6月菜价、油价上涨推动CPI同比转正,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Dong Fang Jin Cheng· 2025-07-09 06:50
——2025 年 6 月物价数据点评 研究发展部总监 冯琳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 年 6 月,CPI 同比上升 0.1%,上月为下降 0.1%,1-6 月 CPI 累计同比下降 0.1%;6 月 PPI 同比下降 3.6%,上月为下降 3.3%,1-6 月 PPI 累计同比下降 2.8%。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 6 月菜价、油价上涨推动 CPI 同比转正,PPI 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基本观点:6 月 CPI 同比由负转正,主要推动力量是当月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以及 6 月国际 原油价格上冲带动国内能源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另外,国内促消费政策发力,对汽车、家电价格形成支撑。 上半年 CPI 累计同比为-0.1%,处于明显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其中消费需求不足 是主要原因。这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 充分的政策空间。在国际油价回升背景下,6 月 PPI 环比跌幅与上月持平,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主因受 国内需求偏弱而供给充足影响,煤炭、钢材、水泥等能源和工业品价格加速下行,另外,受关税政策和外 需放缓影响,部分出口导向型行业价 ...
中美关税暂缓期6天后结束,7月关键转折点到来之一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2:39
中国6月制造业PMI逆势回升至49.7%,政策"组合拳"显效,但出口仍承压。下半年财政政策将积极发 力,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速落地,以对冲关税冲击、保障5%增长目标。7月政治局会议或成关键政策调 整窗口。 文/高歌 面对近期经济及政策的最新变化,7月2日,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展望下半年,经济下 行压力仍存。目前对于宏观政策的关注,即将到来的7月底政治局会议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窗口或调 整节点。 "特别是应对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保障经济增长顺利实现5%目标,实现再通胀,这意味着仍然需要 增量政策支撑经济,以巩固当前的成果,因此我们认为政策方向上预计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有为,不 仅用于'两新'及国有银行注资的特别国债使用进度将加快;同时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的地方 新增专项债也将进一步放量,用于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和化债工作。"潘向东表示。 以下为访谈文字: 和讯:由于CPI、PPI持续增长承压,名义GDP相对疲软,宏观层面如果需要推出接续政策的话,你认 为方向以及时点大概会是什么时候? 根据6月30日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月度报告,中国6月制造业PMI逆势回升0.2个百分点至 49.7%, ...
长期风险正在累积,今年将成关键节点,日本会是下一个希腊吗?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8 22:46
英国 "FT 中文网 "7 月 8 日文章,原题:日本会是下一个希腊吗 日本经济正处于一种复杂而脆弱的状态, 高企的公共债务、人口老龄化、外部贸易压力以及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完美风 暴"。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5年前就有人提出并不断追问的问题:日本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吗?答案是,短 期内日本不太可能陷入希腊式的债务危机,但长期风险正在逐步累积,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可能决 定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向。 短期内有缓冲 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令人关注。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 币),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远超2009至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的142%。然而,与希腊不同的是,日 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首先,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持有 46.3%,保险公司持有15.6%。这些债务以日元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相比之 下,希腊危机期间,70%的债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欧元区框架使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灵活应对。此 外,日本政府的资产规模较大,使净债务水平降至114%,远低于名义债务比例。利息支出方面,日本 2025年的 ...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财政政策影响当前的通胀水平和市场预期,央行需要了解各类经济主体受到的影响方式。
news flash· 2025-07-08 17:48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财政政策影响当前的通胀水平和市场预期,央行需要了解各类经济主体受 到的影响方式。 ...
日债动荡再起波及全球长债市场 3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2:17
智通财经APP获悉,对日本可能增加债券发行量的担忧情绪波及全球长期债券市场,美国国债价格随之下 跌。周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至4.42%,有望创下自4月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升周期。此 次抛售最明显的是多年后到期的债券,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正朝着5%的方向回升,同期限日本国债收益 率接近纪录高位,而同期限德国国债收益率则触及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债动荡波及全球 荷兰合作银行策略师Lyn Graham-Taylor表示:"供应担忧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这可能是今天德国 国债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原因。" 事实证明,日本长期债券价格很容易突然下跌,过去此类波动曾波及美国和欧洲市场。与此同时,美国债 券也受到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关税、美国财政政策以及美联储利率前景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影 响。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逼近5% 而本周,日本成为焦点。 在美国,预计会扩大赤字的预算立法使得债券供应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本周的三年期、十年期国债和 三十年期国债拍卖周期将于周二启动。 过去一周,美国国债表现不佳,原因是强劲的经济数据削弱了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特朗普周一公 布了数封信函 ...
普徕仕:关税效应仍将在下半年推高美国通胀 成为主导市场的力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7:28
普徕仕表示,截至6月底,市场普遍认为经济前景已完全摆脱关税可能拖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忧虑, 转为关注经济是否能软着陆。但这种想法过于乐观,忽略了前所未有的高额关税将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 响,其中小型企业将首当其冲,并对通胀造成上行压力。此外,关税及美元疲弱(通胀上行压力)以及 潜在需求放缓(通胀压力缓解)等多重因素正在冲击通胀前景。但普徕仕预计,尽管服务业通胀有所放 缓,关税效应仍将在今年下半年推高通胀,成为主导市场的力量。 普徕仕环球固定收益主管兼首席投资总监Arif Husain表示,虽然失业率不太可能大幅上升,但劳动力市 场对经济衰退的缓冲能力,较疫情后任何时期都更弱。目前,失业者人均对应的职位空缺数远低于2021 至2022年,显示经济增长实际上可能更不明朗。但鉴于目前的经济数据以及财政支出的潜在提振作用, 经济衰退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Arif Husain指出,美国财政案将增加市场对通胀的忧虑。关税(不利于增长)和财政政策(有利于增 长)正对经济增长产生拉锯作用,但两者均会推高通胀风险。目前,配置抗通胀的资产(例如美国国债 通胀保值债券(TIPS))似乎相对便宜,若市场形势逆转,开始忧虑通胀恶化,抗通 ...
详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半年重点还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5-07-08 05:56
2025年已然过半,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而这背后显然离不开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助力。 "面对国际经贸环境急剧变化,上半年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增长韧性超出普遍预期,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今年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发力节奏适度前置,促消费、稳投资作用凸显。"东方金 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第一财经。 在近些年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宏观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是一大支柱,今年中国首次提出实施"更加积极 的财政政策",力度空前。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对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等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下半年财政政策如何实施、重点在哪? 财政政策积极有力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连续17年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即政府在经济增长乏力时通过增加支 出、减少税收、扩大赤字、发行政府债券、增加转移支付等手段,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一 种宏观调控政策。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 今年财政赤字率首次提到4%左右高位,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 释放了财政政策扩张加码稳经济信号。 2025.07. 08 本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