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iPhone能否实现“美国制造”?
财富FORTUNE· 2025-06-10 12:55
Purism首席执行官托德·韦弗(Todd Weaver),摄于其位于 圣迭戈 附近的智能手机组装工厂。图片来源:COURTESY OF PURISM 托德·韦弗向正面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施压、要求将部分智能手机生产迁回美国的苹果公司传达了 一则重要信息:切莫轻信那些老生常谈。 长期以来,专家们一直认为,苹果公司若不在亚洲而是在美国生产iPhone,从物流层面而言根本无法实 现,且成本会高到令人咋舌。然而,韦弗认为,倘若企业能有数年时间应对那些难以避免的复杂状况, 确实有可能成功达成这一目标,而且成本与在亚洲生产相差无几或仅略高。 韦弗有资格发表意见:他的初创企业Purism是为数不多的、甚至可能是唯一一家在美国本土组装智能手 机的企业。事实上,"美国制造"的血统正是该公司主打设备——Liberty Phone的核心卖点。 韦弗承认:"在美国达成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或许正因如此,目前只有我在做这件事。"不过,他表示 自家公司已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且过去两年持续盈利,从而为这个常被政治口号与既得利益主导的热点 话题提供了现实案例。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期将美国智能手机生产问题推至舆论焦点,作为其全球贸易战 ...
造不出的椅子 回不去的制造业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2:05
本届美国政府以所谓"对等关税"挑起针对全球范围的贸易战,一个主要借口就是要打破全球产业链供应 链,重振"美国制造"。然而,打破产业链供应链与重振"美国制造"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即便在关税大 棒的"敲击"下制造业企业愿意向美国转移,当今的美国能接得住吗? 至少在不少美国高校学生看来,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回答——美国制造业真接不住所谓的"回流"。比如 有攻读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吐槽:"原以为设计最大的挑战来自创意与技术,万万没想到,真正让人精疲 力竭的却是制造本身。" 美国的设计专业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几乎每个项目都需要学生下车间进行实际制作。但由于不少 学校的设备有限,学生们经常需要到校外寻找合作的制造厂家。如果学生就读的学校恰巧在制造业相对 发达的州,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但如果在其他州,就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一名中国留学生就完整经历了这样一轮十分无奈的体验。 这名中国留学生的毕业设计是一把椅子,主要材料是厚度为0.25英寸的铝板,工艺上只需要完成精确切 割和后期的弯折处理。 "搜遍了全州的地图,只找到了零星几家金属制造商。逐一联系的结果是,只有一家可以完成铝板的切 割与弯折,但无法提供粉末涂漆工艺,需另寻第三方处 ...
白袜崇拜,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虎嗅APP· 2025-06-06 13:56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高定是阶级的幽灵,T恤是民主的降临,军装是国家的剪影,一切时尚趋势的流行,背后都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崛起。反过来说,每一次意识 形态的震荡,也都会催生新的时尚语法。 在美国,随着特朗普的上台"MADE IN USA"的时尚概念也开始受到关注。 但,他们真的能在孤立主义风潮中形塑出美国风格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就像《亮剑》里楚云飞换身军装,都能从美式小翻领品出民主芬芳的道理一样。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时尚不是浮皮潦草的风格宣告,而是意识形态的延伸。 今天,美国人穿的衣服98%来自国外生产。 在今天东京下北泽的中古店里,印有该标语的产 品颇受行家喜爱,总能卖个好价 长期以来,得益于全球化,美国民众沉溺在实用主义的快乐中尽情购物,跨国服装公司借此不断扩张。但在特朗普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 化,一些人试图做一些原汁原味的美国货。 "那些想在美国做衣服的人,并不是单纯为了金钱,而是有更大的意识 ...
“美国制造”流量汹涌:卖家狂欢,买家缺席
Hu Xiu· 2025-06-05 07:20
年逾古稀的柯林斯,十年如一日地翻查商品标签,将寻觅"美国制造"产品视为一种爱好。 为此,她创建了一个名为"乐享非中国制造"的Facebook小组,专门帮助成员搜寻各类国产商品,从拖 把、铝锅到人造花,无所不包。今年以来,该小组规模迅猛扩张,成员人数已翻倍至约2000人。 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呼吁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Made in USA"的搜索热度急剧攀升。越来越多的 消费者开始好奇:自己购买的商品究竟产自何方? 电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以发现"仅限美国制造产品"等为导向的搜索量同比激 增220%。其中,"美国制造的美国国旗"等具体品类的搜索词更是暴涨250%,热度惊人。 "美国制造"俨然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但这股热潮未必能为卖家带来预期中的丰厚收益。 "兴趣并不总是等同于购买意愿。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这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持续下去的趋 势",有业内人士评论道。 一、"美国制造"占据C位 数据显示,亚马逊上"Made in USA"相关搜索量持续走高。过去30天内,搜索次数已从2.6万次飙升至 12.6万次,激增近五倍。 流量暴增之际,卖家们纷纷将"美国制造"的标识推至商 ...
中信证券:预计年中美国制造业PMI或仍在荣枯线以下波动运行
news flash· 2025-06-05 00:32
Core Viewpoint - CITIC Securities predicts that the US manufacturing PMI may continue to fluctuate below the growth line by mid-year, reflecting a broader trend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dynamics [1] Group 1: Global Manufacturing PMI Trends - In May 2025,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PMI index exhibite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tability, emerging market divergence, European stabilization, and US decline" [1] - The easing of tariffs has provided a short-term boost to exports, but negative expectations for overseas market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evident [1] Group 2: Regional Manufacturing PMI Insights - The Eurozone manufacturing PMI showed little change, indicating signs of temporary stabilization [1] - The US ISM manufacturing PMI index recorded 48.5 in May, characterized by "weak supply and demand, persistent inflation, a cooling job market, an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foreign trade" [1] Group 3: Economic Impact and Forecast - The overall impact of tariff disruptions on the US and global macroeconomy is beginning to manifest, with expectations of a slight decline in US economic readings [1] - CITIC Securities anticipates that the US manufacturing PMI will likely remain below the growth line through mid-year [1]
全球媒体聚焦|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有能力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13:35
文章认为,将制造业从海外转移回美国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因为美国几乎缺乏制造业生态系统的所有要素——工人、培训、技术和政府支持。 美国政府挑起了一场全球贸易战,它赌的是对其他国家征税将会让就业和工厂"重回"美国。然而,《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这一策略提出了强烈 质疑,并揭示了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的巨大挑战。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据富国银行经济学家估计,美国工厂目前正努力填补约50万个制造业岗位。他们计算得出,要使制造业在就业中的占比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峰值,就必须 开设新工厂并新增2200万人的就业。但是目前美国的失业人数仅为720万。正如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拉马尔所言:"对制造业的浪漫想 象"与美国劳动力的可用性之间存在差距。 文章指出,将生产从海外转移回美国也需要巨额投资。再看这家牛仔裤企业,企业已在东南亚投资了约1.5亿美元,这些都是长期投入,至少需要七年时间 才能收回成本。最终,如果特朗普政府决定坚持高额关税,而企业又无法减轻财务方面受到的打击,它就必须寻找其他市场来销售其在东南亚生产的产品。 文章以一家美国牛仔裤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洛杉矶的工厂有 ...
重磅! 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首次出现大幅下滑——科尔尼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发布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6-03 02:50
Reshoring Index " 在连续两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后,科尔尼《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在 2024年出现了首次大幅下滑 。 这引发了对近年来美国制造业上行趋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深刻质疑 [1] 。 尽管美国持续在国内制造业产能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在2023年初大部分潜在产能得到释放 后,其 国内制造业总产值(MGO)的增长几近停滞 [2] 。 疫情之后,美国加速推动将制造业产能从较远的离岸地区向本土及周边地区转移,墨西哥成为这一 趋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目前,在 汽车和电气设备 等领域,墨西哥拥有成熟的制造基础,仍然是美 国值得信赖的进口贸易伙伴。 然而,除上述核心领域外, 墨西哥受限于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挑战,难以承接更多海外制造业转移 需求,致使其作为优质近岸外包目的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 鉴于美国和墨西哥因本报告中探讨的多重因素难以大幅扩建新增产能, 2024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不 得不再次将目光投向他们一直以来高度依赖、但地处远方的亚洲低成本国家和地区 (LCCR)。 根据我们2025年3月的最新高管调研, 企业对于未来在美国建立和扩大制造业务的意愿仍显著增强 。行业领导者持续将 战略自动化投 ...
50%!美钢铝关税翻倍引发连锁反应,澳总理直言“美国经济自残”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2 23:04
对于美国钢铝关税加倍,韩国产业界反应强烈。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2024年韩国钢铁出口总额 中,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占比达13.1%。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日召集钢铝产业代表举行紧急会议,商 讨应对美国钢铝关税加倍。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将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措施的实施动向,在现行对 美磋商框架内积极应对,力争使韩国国内产业所受影响最小化。 此外,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日在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上调钢铝关税 是"美国的经济自残行为,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另据印度经济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的一份报 告,对印度来说,后果是直接的。2025财年,印度向美出口了价值45.6亿美元的相关产品。关税提高威 胁该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盈利能力。 专家质疑: " 重振制造业 " 目标与现实背离 在50%的钢铝关税之前,美国于3月12日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举措,正式 生效。当时对于这一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举措,英国《经济学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美国政府的 这一决策,正逐渐显现出对美国制造业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没有如政府所期望的那样提升国内金属产 量,反而让许多企业陷入了困境。 据 ...
台积电美国厂五大客户订单塞爆 苹果稳居最大客户
Jing Ji Ri Bao· 2025-06-01 23:18
台积电美国新厂订单塞爆,包含苹果、AMD、高通、博通及英伟达等五大客户订单今年可望全数到 位,其中,苹果抢头香,仍是最大客户,英伟达AI芯片产品今年底也将迈入「美国制造」阶段, AMD、高通、博通则接力下单,挹注台积电营运动能强劲。 业界分析,特朗普政府支持在地制造发展,随着地缘政治议题持续驱动台积电客户异地备援需求,让台 积电美国新厂可望加速达到经济规模,带动台积电营收进入下一个翻倍成长阶段。 业界分析,台积电美国新厂捷报频传,当地厂区良率已可比美中国台湾厂,除了台积电美国客户群询问 下单意愿节节攀升,让美国新厂第三厂提早动土,后续已确定再扩充的三个厂产能也陆续被客户群包 下,成为美系客户异地备援生产一大助力。 英伟达则高喊要落实「美国制造」,并高度仰赖台积电美国新厂。英伟达规划,会紧密与台积电美国投 资合作,为英伟达生产芯片,目前英伟达AI芯片已于台积电美国新厂进行制程验证,预计今年底实现 量产。 AMD、博通、高通也是台积电美国厂区重要客户。AMD执行长苏姿丰日前已预告,AMD作为台积电 2nm和亚利桑那州晶圆21厂主要高速运算(HPC)客户,双方密切合作,推动未来运算创新与先进技 术。 另一方面,台积 ...
野村解读美日谈判进程:日本立场没变,美国想要投资、尤其在造船业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28 12:06
随着美国财长贝森特缺席第三轮美日关税谈判,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的电话会谈反而成为关键变量,两国正围绕投资和关税展开深度博弈。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野村在最新的报告中解读了美日关税谈判的进展,5月23日举行的美日第三轮关税谈判延续了前两轮的基调,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 亮正在会后表示,"我们进行了比上次更加坦率和深入的交流",这一表态与第二轮谈判后的措辞如出一辙。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日美已举行三轮关税谈判,日方要求美方全面取消加征关税,但美方对此持否定态度。据日本媒体报道,日美拟于美国东部 时间30日在华盛顿再度举行关税谈判。 具体来看,日本方面的立场没有改变,继续推动完全取消汽车、钢铁和铝材的所谓"对等关税"。 G7峰会期间的面对面会晤计划、经济安全相关的关税谈判、特朗普中东之行的成果、日本是否有意采购美国最新战斗机,以及稀土供应保障 和替代技术合作。 关税方面的谈判值得注意,日本政府正考虑与美国建立"日美造船业基金",以重振造船业。这一双边基金可能为美国视为国家安全重点的造船业合作铺平 道路。 野村认为,美日关税谈判可能为日本政府推进的造船业倡议注入新动力,政府的经济安全举措将影响从造船到网络安全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