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八条”一周年观察:“工具箱”更丰富 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再提速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5 13:37
Core Viewpoint - The launch of the "Eight Measures for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marks a new phase in the reform of the capital market, focusing on enhancing the inclus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market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 Group 1: Financing Standards and Innovations - The "light asset, high R&D investment" standard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facilitate financing for innovative companies, allowing them to raise funds more flexibly without being restricted by traditional financing limitations [2][3] - The first successful fundraising under this standard was achieved by Dize Pharmaceutical, which raised 1.796 billion yuan for cor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a self-research production base [2] -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standard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step in alleviating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aced by innovative companies, enabling them to maintain their R&D momentum and competitive edge [4] Group 2: Impact on Specific Companies - Chiplet technology company Chipyuan is advancing its refinancing project under the new standard, which is expected to accelerate its strategic layout in the AIGC and intelligent driving systems [4] - China National Railway Group successfully issued the first central enterprise sci-tech bond, raising 4.5 billion yuan, which reflects strong market recognition of its technology in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sector [5][6] - Crystal Integration has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new financing measures, raising 2 billion yuan through a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nd to support its ongoing R&D efforts [7] Group 3: Broader Market Implications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ight Measures" and the supportive policies for sci-tech bonds are expected to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financing environment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grow [8] -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echnology sectors is anticipated to foster a positive cycle of development, where financing support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vice versa [8]
最近,民营创投正忙着发科创债募资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5 08:38
科创债新政落地以来,正显现出积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6日,已有多家股权投资 机构发布公告,合计发行和待发科技创新债券的规模超过200亿元。同时,有君联资本、启明 创投、东方富海、毅达资本、金雨茂物、泰达科投、中科创星等12家股权投资机构处于发行注 册过程中。 最新的标志性进展是,5月27日,君联资本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 书》,同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与东方富海、江苏毅达共同成为全国首批民营股 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试点单位。据悉,此次依托央地协同增信机制,君联资本拟发行5亿 元科技创新债券,用于自有资金在所管理的科创基金出资及投资科创企业。 东方富海也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 新债券。据悉,该"科创债"项目计划发行总规模15亿元、期限15年,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投基 金出资及置换等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 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过去,民营创投机构发行债券的积极性并不高。科创债新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行 门槛,并且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和支持,激发了头部民营创投机构的尝试意愿 ...
央行批准!三大头部券商,大动作
券商中国· 2025-06-15 07:18
据悉,科创债的发行场有所有银行间市场,也有交易所市场。 此前科创债的政策发布后,券商发行的科创债都集中在交易所市场。此次的获批也意味着,券商将可以在银行 间市场发行科创债。 券商发行科创债又有新动作! 6月13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以及国泰海通集体发布公告称,获得央行批准,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 三家券商累计获批额度接近400亿元。 3家获批近400亿元额度 日前,中信证券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5〕第73号)。根据该行政许 可决定书,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中信证券发行不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科技创新债券,核准额度自该决定书发出之 日起两年内有效,有效期内公司可自主选择分期发行时间。 中信证券称,将按照《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 操作规程》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第8号等相关规定,认真做好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和存续期 间的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 中金公司也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出具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5]第72号)。 根据该《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中金公司在全国银行间 ...
科创板“试验田”观察|畅通融资通道 为硬科技量身定制“加速器”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8:41
在"科创板八条"的要求和指引下,上交所于2024年10月发布新规,细化"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的认 定标准,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共有9家科创板企业适用 该标准披露再融资相关公告,合计拟融资近250亿元,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半导体行业,均投向创新 药或芯片研发等夯实主业的项目。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到,迪哲医药、芯原股份等首批案例已率先落地, 带动市场积极性显著提升。 编者按: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沿着全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线发展,各项改革蹄疾 步稳,成效初显。尤其是证监会"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年以来,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暖风频吹下,科创板 这块改革"试验田"精耕细作,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制度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 性、适配性、精准性持续增强,典型案例不断落地,为A股市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注入一股硬核力量, 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央广财经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洞察一年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成效,共话资本市 场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的路径。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科创板支持 ...
产品费率卷出“地板价”银行理财规模维持月度净流入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2 17:53
在各类银行存款利率密集调降的5月,银行理财继续维持规模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记者独家汇总的TOP14银行理财公司(产品规模排名前14)数据,截至今年5月末,TOP14 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达23.92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约3300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长约1.49万亿元。另据 普益标准统计口径,全市场理财存量规模在5月末回升至31.3万亿元,较上月增长约5000亿元。 今年5月,多数商业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首次跌破1%。在存款"搬家"的预期下,银行理财、公 募基金等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数据显示,5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50%左右,与存款利 率之间的利差有所拉大。 现金管理类产品持续缩水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述数据测算,TOP14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规模在5月维持了正增长,但较4月的增幅 相对放缓,5月增量约3300亿元,增幅约1.4%,而4月受跨季度因素影响,单月增幅约为8%。 具体来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3家公司就占据TOP14总增量的三成,其中信银理财单月增 长约500亿元,仅次于5月增量最大的中邮理财,后者单月增长约540亿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国有行 理财公司出现了小幅下降,其中交银 ...
6.11犀牛财经晚报:上交所4只基准做市债ETF规模集体破百亿 胖东来预估今年利润15亿元
Xi Niu Cai Jing· 2025-06-11 10:24
上交所4只基准做市债ETF规模集体破百亿 近期上交所基准做市债ETF规模持续扩容,4只产品相继突破百亿元大关,截至6月10日,合计规模近 480亿元,较发行规模增长300%,其中规模最大的易方达公司债ETF137亿元。4只基准做市债ETF上市 以来交投活跃,进入6月以来日均成交额74亿元。6月6日,4只产品正式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标的,有助 于投资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多元投资策略。(智通财经) 深交所将迎"H+A"上市公司 业内:新一轮行情呼之欲出 6月10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简称 《意见》)。《意见》指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 券交易所上市。"这意味着深圳将迎来'H+A'上市公司,新一轮行情呼之欲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 学家杨德龙指出,一方面,政策的推出给深交所带来更多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另一方面,在港上市的粤 港澳大湾区企业不乏一批科技龙头企业,代表了经济转型方向,也为壮大A股市场带来了新机遇。(新 京报) 宝马5系新车上市半年狂降18万 保值率5年下降近40% 近期,2025款宝马i3五折甩卖、20 ...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0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10 03:24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6-10 [Table_Tag] 宏观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MacroStrategy]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608: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 升 并购重组行情有望开启 回顾历史,2013 年至 2015 年并购潮的诞生建立 在宏观经济环境偏弱、政策较为宽松、产业趋势兴起和并购政策放松的条 件下,并购重组引发的 TMT 行情对市场上行的推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 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资本市场回暖,传统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标 的企业价值变现、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火热,众多 高估值、高业绩承诺、高商誉的并购标的股价被推向顶峰。 经济转型势 在必行:当下宏观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均较为宽松,与 2013 至 2015 年 期间的宏观环境较为相似,经济转型的诉求较为强烈。并购重组作为提升 产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或资产整 合,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缓解产 能过剩对国内价格的冲击,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有望在科技层面创造新需 求,企业迅速吸纳稀缺的技术引领行业突破,可以创 ...
信用债供给特征
HTSC· 2025-06-09 09:01
证券研究报告 固收 信用债供给特征 华泰研究 2025 年 6 月 09 日│中国内地 信用周报 信用热点:信用债供给特征 24 年以来信用债市场供给格局重塑,产业债与二永债接力城投债成为主力, 结构性特征显著。去年资产荒演绎,债券收益率降至低位,直融优势明显, 产业债央国企需求旺盛持续放量,超长债是亮点,今年产业债供给仍较多, 但由于长久期需求不稳定,超长债供给同比下降。二永债发行主体集中在国 股行,今年受大行注资落地影响,股份行成净供给主力。城投债严监管持续, 后续关注主体转型情况。地产融资仍偏低迷,与市场风险偏好等有关。今年 供给亮点在科创债,扩容至金融主体,发行提速。后续关注科创债主体扩容、 多元化增信、政策支持等带来的投资机会。 市场回顾:央行公告万亿级逆回购操作,二永债走势相对更强 上周央行月初公告万亿级逆回购操作,叠加周四周五大行大量买入短久期利 率,二永债跟随利率债收益率全面下行,公司类信用债则涨跌互现。2025 年 5 月 30 日至 6 月 6 日,央行首次在月初宣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万亿,资金 面宽松,利率债走强,公司类信用债涨跌互现,短端收益率小幅上行,中低 等级中长端走势相对较好 ...
股权投资机构试水发行科创债调查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07 02:44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实施,股权投资机构发债动向备受市场关注。 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在三类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主体里,最需要给予支持的就 是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股权投 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股权投资机构本身是轻资产的,长投资周期 的,靠自身发债融资面临期限比较短,融资成本比较高的挑战。所以,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要解决股 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政策支持下,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步伐悄然提速。 截至目前,君联资本、启明创投、东方富海、毅达资本、金雨茂物、泰达科投、中科创星等12家民营股 权投资机构处于发行注册过程。 与此同时,更多民营创投机构也在跃跃欲试。 盛世投资董事兼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向记者透露:"我们也想做尝试,探索有没有可能将科创债与具备 科创属性的S基金份额或主动基金接续进行结合。因此我们也在持续观望试点机构如何打通路径,以及 政策方面的相关细则的要求与限制。" 一位正尝试发行科创债的民营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透露,相比国企背景创投机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发债 ...
2025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供求支撑下的波段与品种增厚
HTSC· 2025-06-06 10:52
证券研究报告 固收 供求支撑下的波段与品种增厚—— 2025 年中期信用债展望 华泰研究 2025 年 6 月 06 日│中国内地 中期策略 报告核心观点 高等级二永债可随利率波段交易,但空间较窄,对交易要求较高,负债端稳 定机构逢调整增配。1-3 年优质城农商行信用风险可控,可适当下沉挖掘, 增厚票息。TLAC 非资本工具关注扩容及与二级资本债比价机会。券商、保 险债交易活跃度低,以逢高配置为主。私募永续债方面,可关注 2 年以内主 流城投、中短久期地产国企及优质电力、交运、公用事业等品种配置机会。 消金小微类 ABS 放量,震荡市可品种挖掘。公募 Reits 兼顾一二级机会, 一级关注如 IDC、文旅等新资产上市和扩募机会,二级可逢市场调整增配基 本面稳健项目。 展望下半年,利率或延续震荡市格局,信用债胜在供需关系略好,存款搬家 带来非银增量需求,但理财整改、债基负债端不稳定,信用债中短端需求好 于长端。供给方面,城投严监管下,仍以央国企产业、国股行二永债为主, 关注科创债扩容、城投转型等带来的机会。化债下信用风险可控+实体融资 缓慢修复,信用利差仍有下行机会,但空间或不大且波动较多。建议继续以 震荡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