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霸权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美之间似乎正在复制美日广场协议,美元继续升值对美国是灾难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7:34
美国在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打断了日本的崛起,并收割了日本。现在美国似乎想在中国身上复制一遍,然而如今不是40年前,中国也不是日本,而美元如 果继续升值对美国将是灾难。 如果说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最风光的时刻,那么1985年的广场协议,就是压在日本经济巅峰的一记闷棍。当时,日本制造如日中天,从家电、汽车到半导 体,几乎主宰了全球市场。美国却面临巨大的贸易逆差,日元汇率长期偏低,日本出口商品在美国卖得风生水起。 于是,在纽约广场饭店,美国联合西方四国召开会议,一致决定联手干预外汇市场,推动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结果大家都知道:日元从1美元兑240日元一 路飙升到120日元,短短两年内升值一倍。日本出口企业遭到重创,经济从此陷入长期低迷。房地产、股市泡沫破灭,日本从经济明星变成了滞涨典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场协议不仅是汇率层面的协作,更是美国对手段的试水:当自身竞争力不足时,就通过金融手段转嫁压力。而今,美国似乎又在重复这 一套,只是对象换成了中国,手段变得更"隐蔽"。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稳步崛起,已连续14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日本 ...
美国公布比特币储备最新进展!加密货币是特朗普第二大收入来源?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1:29
在当前的全球格局下,美国对待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双重叙事。一方面,国家层级的战略布局正悄然推进,白宫 首次公开证实,备受瞩目的"美国比特币储备"计划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总统唐纳·川普个人的财务世界,也正被加密货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彻 底重塑。 根据最新的财务揭露,加密货币不仅已成为川普家族继传统酒店业务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其价值甚至占据了其个人总财富的60%。这种国家战略与总统 个人利益的高度重叠,引发了华盛顿激烈的政治风暴,也让全球市场对美国的下一步充满了好奇与疑虑。 Hines强调:"我们十分热衷于积累比特币储备。我们相信,持续扩大比特币持仓有利于美国长远利益。当然,这一切必须在预算中立的原则下执行。"这 番发言,被视为自川普上台以来,联邦层级对比特币储备最具分量的公开回应。它标志着美国的比特币国家战略,已从"是否可行"的讨论,进入到"如何 执行"的规划阶段,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 | PAT CHINIDISOUVALL LOT | FEGUITY COLEHOHIOUSE) (1300 LAUDIE) | 180 | | | | | --- | --- | ...
美国万万没料到,中国大幅抛售美债,特朗普想亲自来中国一趟?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10:50
据智通财经报道,近期,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 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 特朗普(资料图) 根据美国财政部本周五公布的数据,截止今年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债降到了7654亿美元。这波减持后,中国美债的持仓规模被英国超越,日 本、英国和中国分别为美国的前三大债主。这次关税战爆发后,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飙升,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游走在爆雷的边 缘,估计惊出了特朗普一身冷汗。尽管在关税战期间,没有消息显示中国也减持了美债,但中国持有这么多美债,随便抛售一点,都可能搅动 美债市场,杀伤美国的金融体系。 毫无疑问,虽然现在中国降为美国的第三大债主,但7600多亿美元的美债持仓,依旧称得上高悬在特朗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特朗普到访的三个能源富国,每个国家都对美国有着长长的诉求清单。尽管这些国家豪掷重金,但美 国并未实现所有诉求。沙特希望与美国达成正式安全协议,显然未能如愿。彭博经济中东事务负责人迪娜・埃斯凡迪亚里(Dina Esfandi ...
美债又崩了,中方再抛189亿,美国大动脉被切,特朗普寻求访华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2:47
事实上,在4月和5月份,美国国债市场就很不平静,上个月,美债收益率短期内大幅飙升,这表明美债在遭遇抛售,具体有哪些人在抛售就不得而知了。就 在本月中旬,美债市场又"崩了",30年期的美债收益率逼近5%大关,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升破4.5%关口,说明美债又遭遇了一轮抛售。但和4月份的抛售相 比,5月份的美债市场变动还更好理解一点,因为近期美股等风险资产行情不错,而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自然有抛出国债买入股票的冲动。此外, 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减小,同样不利于美债,这两个市场因素结合起来自然会导致美债的吸引力下降,这可以解释美债市场在5月中旬的崩盘。 对于美国财政部来说,5月份的美债市场崩盘不是大问题,还可以用市场因素来解释,他们真正害怕的是4月份那种异常的崩盘,那说明全球对美元资产的信 心在流失,这可是真正地切到了美国的大动脉,会影响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特朗普政府开启对华贸易战后仅一个月就和中国达成协议,除去减弱经贸冲击 外,恐怕也有稳定美国金融的考虑。 对于中国3月份减持美债的原因,大家可能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在中美贸易战阴影下,中国在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同时以此作为反制美国政府的筹 码。由于3月份,美国总 ...
美国经济:繁华背后的隐忧与新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4:40
在全球经济的宏大版图中,美国经济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长久以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庞大的经济体量、多元的产业结构、强大的科技实力和活 跃的金融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球经济的风向标。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美国经济也正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挑战与隐忧,同时也孕 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格局重塑的可能。 科技引领: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科技,无疑是美国经济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驱动力。硅谷,这片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神奇土地,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孕育了诸如苹果、谷 歌、微软等科技巨头。这些企业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源 源不断的活力。 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从搜索引擎到社交媒体,从电子商务到云计算,美国科技公司的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 全球各个角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推动美国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本。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则不断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也为美国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消费驱动:经济循环的关键齿轮 ...
为何我国的黄金不放在中国,反而要放在美国,不怕被他们私吞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2:39
在国际金融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是,我国有部分黄金存放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地下金库中,而非 运回国内。这一举措引发了诸多疑问,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为何不将黄金放回国内,难道不怕被美国 私吞吗? 要理解这一决策,需追溯至二战后的国际金融格局。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武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将美元与黄金绑定,奠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又通过政治手段 让美元与石油交易挂钩,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金融霸权",美国也由此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与跨国资本集 散地。 我国在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与世界市场接轨,并逐步加深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合作, 进入"中美蜜月期"。当时中国在美国开展跨国贸易,赚取了丰厚外汇,但这些钱无法轻易转移回国内, 若闲置则会因全球性通胀而贬值。 为保值,中国选择购买南非、喀麦隆、澳大利亚等国出产的600余吨黄金,并将其储存在美国。 将黄金存放在美国,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方面,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地下金库安保系统严密,运行数十 年来从未丢失过一克黄金,在业内享有极高声誉,英、法、德、日、韩等国也在美国寄存着大量黄金。 将黄金存放在此,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安全。另一方面, ...
日本甩债威胁,转身认怂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3:56
文︱陆弃 更重要的是,这场"威胁"根本就没吓到美国。特朗普对美债的麻木程度令人咋舌。即便是在其宣布"对 等关税"后美债市场剧烈动荡、收益率飙升,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经济会表现出色"。他不会为一 位日本财务大臣的言论让步,他更清楚,美债之所以被他人持有,恰恰说明美国掌握的是全球最核心的 金融霸权。 而日本的反应,恰恰暴露出"工具自知不可用"的软弱现实。加藤胜信的撤回发言,不仅没有稳住局势, 反而削弱了日本在后续关税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直言"看不懂"加藤的操 作,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这种方式削弱你的谈判地位,不是一个好主意。" 日本政府的这种"先试探再后撤"的姿态,正不断削弱其在国际上的信用资本。瑞穗证券的分析师指出, 仅仅把"美债"与"谈判"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就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而《金融时报》更是指出,在当前 全球利率高企、美国债市震荡的背景下,任何"可能出售美债"的风吹草动,都会在资本市场引发连锁反 应。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主流财经界在加藤"改口"后仍然保持警惕。嘉信理财的策略师直言:"这是一个非 常严肃的策略,不宜公开讨论。"这话说得婉转,其实含义很直白,你可以暗中威胁,但你一 ...
21深度|美国“股债汇三杀”引爆信用危机,百年金融霸权终迎“落日余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上海报道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这一政策"核弹"彻底 摧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支柱。 但即便如此,在随后的长达半个多世纪里,美国金融霸权却继续维持,全球化进程支撑了美元、美债、 美股等资产。谁也没有想到,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冲击了世界对美国资产的信心,美国金 融霸权出现更大的裂缝。 华尔街已经用钱投票,美国资本市场"山雨欲来"。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了美国"股债汇三 杀",其中,美债的持续暴跌格外显眼。过去一周,美债持续重挫,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20多年来最 大周线涨幅,美元指数也一度跌破100关口,美股亦经历暴跌。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的朝令夕改还在继续。据参考消息报道,特朗普4月13日警告说,尽管部分关税暂 缓90天征收,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关税问题上"脱身",同时他也淡化了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关税的豁免。 这种豁免可能是短暂的,一些获得豁免的消费电子产品可能被征收特定行业关税。 美国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已经沦为世界经济史上的笑话,近百年金融霸权背后的支柱正在逐渐崩塌、坠 入信用荒原,昔日的基石正化作流沙。 何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