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六代移动通信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央定调六大未来产业,这些城市已抢先布局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0-26 01:13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上述《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 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3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 能、6G等未来产业。这次《建议》新增列明了2个未来产业,即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 这些未来产业虽然多数仍处于发展培育期,但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潜力。而随着中央定调,发令枪响,一 场关乎未来城市竞争格局的赛跑已经开启。 第一财经梳理各地相关产业布局和行业研究报告发现,北京、上海凭借综合研发能力和产业基础,在多 个未来产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具身智能、6G、生物制造等领域展现 强劲实力。 其他城市则通过专注特定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像合肥在量子科技领域一枝独秀,南京在6G 技术上率先突破,杭州借助明星企业带动具身智能发展。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也分别在氢 能和核聚变能、6G等赛道积极布局。 量子科技:合肥、 ...
在关键时期争取更大主动
新的发展篇章正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10月23日,为期4天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闭幕,这场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 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议》),这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两个小时,从指导 方针到具体举措,从宏观目标到微观细节,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上,未来5年中国怎么干清晰可 见。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会上说,从现在起到2035年,只有10年时间, 前5年发展好了才能争取更大主动。"我们要紧紧抓住时间窗口,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 板弱项,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发布 会上如是说。 数据可以证明实体经济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 ...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谁是未来十年引领之城?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24 15:58
量子科技主要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多个关键方向,蕴含着颠覆未来的巨大潜力。不久 前,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 机制,开辟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回顾过去五年,新兴产业的突围造就了一批明星城市。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抢 抓未来产业更意味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实际上,一些城市已然前瞻布局,先一步抢占6大未来产业赛道,并初步形成产业格局。其中,北京、 上海、深圳等老牌科技强市实力依然强劲,近年来频频走入大众视野的杭州、合肥等后起之秀也不断展 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谁能抓住下一个5年乃至10年,谁就可能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极点。 量子科技:合肥企业集聚,初步构建完整生态链 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即将开启的"十五五",上接"十四五"、下连"十六五"。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 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 议》),对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 《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 ...
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8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4:32
作者丨周潇枭 编辑丨张星 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 键时期。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 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 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 伟蓝图,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布会邀请了中 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 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 涛,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江金权表示,《建议》即将发布。《建议》共有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 总论,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 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从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为分论, 分领域部署 ...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谁是未来十年引领之城?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24 13:30
Core Insights - The upcoming "15th Five-Year Plan"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eal economy as a strategic priorit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and future industries [1][2] Emerging Industries - The plan aims to cultivate new pillar industrie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s such as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aerospace, and low-altitude economy, potentially creating several trillion-yuan markets [2] - Future industries like quantum technology, biomanufacturing, hydrogen energy, nuclear fusio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nd six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highlighted as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2][4] City-Level Developments - Cities like 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continue to lead in emerging industries, while newer cities like Hangzhou and Hefei are also making significant strides [3] - Hefei is recognized as a hub for quantum technology, housing nearly one-third of the country's quantum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ecosystem from research to industrialization [7] Quantum Technology - Hefei's quantum technology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financing boom, with companies like Benyuan Quantum and Guo'an Quantum preparing for IPOs, indicating strong market interest [7] - The city is implementing a "technology innovation + scenario application" initiative, allocating at least 30 million yuan to develop urban and industrial scenarios [7] Biomanufacturing - The bio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nearing a total scale of 1 trillion yuan, with competitive clusters emerging in cities like Shanghai, Beijing, and Shenzhen [9][10] - Shenzhen is becoming a highland for synthetic biology, with 40% of new synthetic biology enterprises established ther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10] Hydrogen and Nuclear Fusion - Hydrogen energy and nuclear fusion are identified as key future industries, with over 20 provinces outlining long-term plans for hydrogen energy development [14] - Chengdu and Hefei are leading in nuclear fusion research, with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fusion energy [15]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 Th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approximately $2.62 billion by 2024, with cities like Beijing, Shanghai, Shenzhen, and Hangzhou taking the lead in developing this technology [16][20] - Polici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foster a competitive ecosystem i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iming to cultivate globally influential enterprises by 2030 [19] Embodied Intelligence - The embodied intelligence market in China reached 418.6 billion yuan in 2023, with expectations for growth driven by advancements in AI technology [21][22] - Cities are competing to establish themselves as leaders in this sector, with Beijing and Shenzhen targ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trillion-yuan industry cluster by 2027 [22][23] Six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 Nanjing is emerging as a key player in the 6G sector, having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hosting significant industry events [26][27] -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stronghold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ir advantages while developing supportive policies for 6G applications [26][27]
在新时代新征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Xin Hua Wang· 2025-10-24 10:20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在新时代新征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魏玉坤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说,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的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亲 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亲自擘画、全程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江金权说,"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发展历程极不 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 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制 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系统谋划" ...
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央这场“十五五”发布会释放八大政策信号
韩文秀在发布会上表示,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发展取 得显著成效,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二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 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四是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 自信更加坚定,国家软实力持续提高。五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六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七是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这些目标既催人 奋进又切实可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十五五"时期,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就是经 济增长要带来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污染物和碳排放减少等;量的合理增长,就是要保持符 合潜在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要求是比现在要迈上新的大台阶。2024年,我国人均 ...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FOFWEEKLY· 2025-10-24 10:0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共中央今天(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 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 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每日|荐读 ...
“十五五”规划的高技术产业如何刷新生活?AI模拟游戏抢先看
在"十五五"规划的引领下,随着科技加速创新迭代,未来的智能生活会是什么模样?我们用AI做了一个 模拟游戏,与你一同畅想。 出 品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财经客户端 学习经济工作室 (原标题:"十五五"规划的高技术产业如何刷新生活?AI模拟游戏抢先看) 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 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 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制 片丨黄欣然 朱芷葵 设 计丨王冰 总 策 划丨丁青云 谭婷 ...
郑栅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未来5年可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4 07:22
郑栅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未来5年可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刘亮 郭超凯)中共中央2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 级,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市场空间。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郑栅洁表示, 《建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产业方面,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郑栅洁介绍,《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 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部署了4方面重点任务,可以从"固本升级、 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这4个方面来把握。 固本升级,就是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建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 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举措,这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 和民生红利。 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