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

Search documents
商务部:4月商品消费增速加快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5-23 21:14
● 本报记者 熊彦莎 商务部5月23日消息,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介绍2025年4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4月份,消 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系列促消费活动有序开展,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品消费增速加快, 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热销。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发布以来,补贴政策落地成效明显,截至5月22 日,已有4884.8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148.3万件,带动销售1432.6亿元。 据商务部介绍,1至4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4%,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 列第一。从第三方数据看,1至4月,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带动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全国售 价6000元以下手机销售量、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14.8%;售价2000至4000元、4000至6000元手机 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3%、43%。 上述负责人介绍,商品消费增速加快,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热销。4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 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 ...
“左手奶茶,右手黄金",业内热议港股新消费热潮
Di Yi Cai Jing· 2025-05-23 14:09
情绪价值重构消费逻辑 港股新消费成为资本市场焦点。 5月23日,在富国基金第十二届论坛上,"潮玩、茶饮、金饰"等新消费需求成为权益分论坛上最受关注 的话题趋势。 "经历多年调整的消费板块正显现出结构性投资机会。"富国消费精选30基金经理周文波会上分析称,随 着政策支持加码、南向资金持续涌入,叠加Z世代消费习惯变革,港股新消费板块正迎来估值修复和成 长突破的双重机遇。 "左手奶茶,右手黄金这是我们观查到的新消费趋势,"会议期间一位机构分析人士对记者称,当前港股 市场汇聚了稀缺的消费标的,包括潮玩IP、金饰、医美、自动驾驶等。这类消费股以服务消费与情绪消 费为主导,更贴近Z世代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情绪价值正在重构消费逻辑。 资金面上,据Wind统计,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到6228.67亿港元,其中非必需消费板块居 首。从估值角度看,目前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的市盈率为20倍,但新消费股的市盈率普遍远高于 该指数。 截至5月23日,泡泡玛特(09992.HK)的市盈率为87.5倍;老铺黄金(06181.HK)的市盈率89.7倍,毛戈 平(01318.HK)、蜜雪集团(02097.HK)分别为为56倍、4 ...
消费回暖下的金融科技答卷:四巨头一季度业绩向好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3 11:50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债务压力,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 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国内需求。这些政策初见成效,经济短期的困难得到纾解,整体经济已经 企稳回升。 作为消费信贷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小赢科技、信也科技、乐信和奇富科技的一季度财报数据格外引人 注目。四家公司均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用户规模也持续扩大。 (原标题:消费回暖下的金融科技答卷:四巨头一季度业绩向好)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传递出积极信号,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为全年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开 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 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环 比增长0.5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稳步复苏,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展现出积极的发 展态势。 在消费回暖的背景下,四家主营消费信贷业务的中概股金融科技公司——小赢科技(纽交所:XYF)、 信也科技(纽交所:FINV)、乐信(纳斯达克:LX)和奇富科技(纳斯达克:QFIN;港交所: 3660),近期 ...
商务部:1-4月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增长87.6%和16%
news flash· 2025-05-23 02:5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网上零售额增长7.7%。第七届双品网购节以品牌品质新供给扩消费、惠民 生。数字消费增长提速,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8.4%,其中智能机器人、智能 家居系统增长87.6%和16%。以旧换新产品增长较快,15类家电和数码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11.5%,其中 手机等3类扩围数码产品增长18.5%。服务消费引领增长,在政策发力、供给优化和假日经济等因素带 动下,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增长12.1%,其中在线文娱、在线旅游增长31.9%、25.4%。 ...
让“好阿姨”不再难找(话说新农村)
Ren Min Ri Bao· 2025-05-22 22:02
家政服务一头连着城市万家灯火,一头牵着千万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当前,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 2.2亿,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3000万。在不少城市,家政服务业常年位居"最缺工"职业榜单前几位,很多 城里人感叹"'好阿姨'可遇而不可求"。 一边是养老、托幼等家政服务成为许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一边是优质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矛盾 如何缓解?今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2 项重点举措,旨在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推进家政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让"好阿姨"不再难找,需要从城乡两端共同发力。要加大家政服务业政策支持力度,既要持续优化发展 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还要积极引导家政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家政从业更加稳定、更有保障。专 业、规范的培训能帮助农民工提高家政服务技能,也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打造劳务品 牌,促进家政服务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等方向发展。河北大力发展"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去 年开展培训4.67万人次,有3.98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一边是养老、托幼等家政服务成为许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一边是优质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不 ...
“消费第一城”再发力,上海锚定提振消费新引擎
Di Yi Cai Jing· 2025-05-22 13:3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两个月后,全国"消费第一城"正式推 出"上海版"。 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 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 提升"等六大行动,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上海2024年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而服务消费占比还不到五成,表明上海的服务消费市场具有 极强的发展潜力。 复旦大学教授、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张伊娜告诉第一财经,上海的《行动方案》体现了 促消费工作的整体布局和综合施策特点,通过政策机制设计贯通宏观政策目标和微观主体的获得感, 把"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落实为了具体的举措,涵盖全面也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第一财经表示,《行动方案》体现了上海作为我国国际消费中 心城市的责任担当,也展现出了敏锐洞察力,精准看到了消费趋势变化,内容系统且全面。 根据《上海商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
引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上海力推“人工智能+消费”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5-22 12:04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5月21日,《上海市提振 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出台。 《行动方案》共七个部分,包括六大行动和第七部分的"支持政策",干货满满,更加突出需求侧、服务侧、环境侧发力, 更加聚焦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协同。 "人工智能+消费"激活新蓝海 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在"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行动"方面,上海一口气提出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鼓励健康消费发展、提升生活服务消费品质、支持服务供给多元化品质化发展等七项举措,亮点频 频。 具体包括,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实施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支持引入国际一流乐园IP,推动 存量主题乐园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主题乐园矩阵;持续引进高能级国际大赛;完善文旅商体展联动机制,促进各领域节展赛 会前后衔接、相互导流;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科技服务、旅游等领域开放举措全 面落地等。 "上海是一座因商而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07:40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2 06:03
新华财经上海5月22日电(杨子华) 5月21日,《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行动方案》 全面衔接了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共七个部分。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实施"城乡居民 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 行动。 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具有服务消费增速快、潜力大,新型消费、银发消费、数字消费走在前 列,文体旅资源丰富、外来消费体量大等特点优势。结合上述情况,《行动方案》把提升消费能力放在 优先位置,着力稳就业、提技能、增收入,激发居民消费意愿;把提升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服 务消费、大宗消费、新兴消费提质升级;把优化消费环境作为重点工程,打造让消费者满意、让商家安 心的"生态环境"。同时,《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注重当前与长远结合,把握长期趋势,激发有潜能 的消费。 从六大行动分别来看,在"城乡居民增收行动"方面,上海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技能培训教育提 质增效、多措并举促进收入合理增长等三项举措。其中,上海将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 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实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重点行业技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1:27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算假期、特别长假对社零的影响单月可达0.5个百分点。但国内法定最低休假天数为18天(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