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Search documents
越南为何放宽维持了36年的生育限制?
第一财经· 2025-06-08 12:57
2025.06. 08 本文字数:163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钱小岩 越南修改法律,改变了执行了36年的生育政策。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日前通过了《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删除了原有"每对夫妻只生育一个或两 个孩子"的表述,新条款规定生育子女的数量由个人或夫妻自主决定。 越南在1988年10月颁布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越南的总和生育率(即每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一路走低,2024年为1.91,已明显低于更 替水平生育率,长此以往,人口将会进入下降通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越南人口趋势的改变已初见苗 头,目前虽然增速在下降,但人口仍处于正增长通道和红利期。 周士新建议越南政府在改变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还应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以抓住人口红利的窗 口期。 一名女子在越南河内街头与"自行花车"合影 (来源:新华社) 越南为何修法 修改后的法律条款表述为:"个人或夫妻在平等基础上,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学习、工作、收入以 及抚养子女的能力,自主决定生育时间、子女数量及每胎间隔时间"。 此前越南对于生育有 ...
越南为何放宽维持了36年的生育限制?已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Di Yi Cai Jing· 2025-06-08 09:25
越南取消了每个家庭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规定。 越南修改法律,改变了执行了36年的生育政策。 越南在1988年10月颁布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越南的总和生育率(即每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一路走低,2024年为1.91,已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生育率,长此以往,人口将会进入下降通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越南人口趋势的改变已初见苗 头,目前虽然增速在下降,但人口仍处于正增长通道和红利期。 周士新建议越南政府在改变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还应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以抓住人口红利的窗口 期。 越南为何修法 修改后的法律条款表述为:"个人或夫妻在平等基础上,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学习、工作、收入以及 抚养子女的能力,自主决定生育时间、子女数量及每胎间隔时间"。 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日前通过了《人口法令》第十条修正案,删除了原有"每对夫妻只生育一个或两个 孩子"的表述,新条款规定生育子女的数量由个人或夫妻自主决定。 出生率下降 其实在此次修法前,越南就开始逐步修改生育政策。 此前越南对于生育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每个家庭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
越南,刚刚废除计划生育,真的假的?
36氪· 2025-06-06 1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作者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越南也开始缺人了。 文 | 那日苏 编辑 | 果 来源| 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封面来源 | Unsplash 根据越南通讯社的报道,本月3日 越南国会 批准了《人口条例》修正案,取消了该条例中 "除特殊情况外,家庭只允许生育一至两个孩子"的规定。改为 允许夫妇自行决定生育时间、数量和间隔。 这个新闻广受热议,因为《人口条例》的修订,标志着 越南实行长达37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被正式取消了 。 越南,放开三胎,图:VNA 以及早在2020年,时任越南总理的阮春福就曾批准过一项决议,鼓励越南人在30岁之前结婚,35岁之前生二胎,以维持生育率。说明 越南的人口问题其 实由来已久 ,如今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 根据最新数据,越南每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1.91孩子, 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越南南部经济中心城市胡志明市的生育率更是只有1.3,比大多数发达国 家都要低,比中国略高。 在1988年,越南高层担心的是人口太多会撑破资源。而在今天,担 ...
香槟开早了大半年!GDP超日本“坐四望三”,印度还是太超前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14:11
未来几年内,印度GDP有望挤进全球前三。 这几日,印度沉浸在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的喜悦中,不过现在开香槟庆祝还为时过早。 这一切,起源自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CEO)苏布拉马尼亚姆(B. V. R. Subrahmanyam)日 前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印度经济体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提前的欢呼 苏布拉马尼亚姆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印度经济体量已增长至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 国,并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为了佐证观点,他还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 加以证明。 他表示,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印度有利,还满怀信心地说:"只有美国、中国和德国(的经济体 量)比印度大,如果我们坚持目前正在计划和考虑的事情,在未来两年半至三年内,我们将成为第三大 经济体。"言外之意,把德国作为日本之后的下一个目标。 苏布拉马尼亚姆的宣称很快就被同事"打脸"。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维尔马尼 (Arvind Virmani)不久后就向媒体表示,印度还没有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我个人相信,这将在 2025年底实现。我们需要全年12个月的GDP数据来证明这一 ...
【环时深度】印主权大语言模型评价两极分化,“印度AI使命”进展如何?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2 22:58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 近期,印度主权大语言模型Sarvam-M的发布在该国引发不小争议。作为被印度政府挑选参与搭建该国首个主 权大语言模型企业发布的产品,Sarvam-M收到的评价可谓两极分化。有人将其赞为印度AI发展"里程碑式一步",有人因为其最初下载量仅有数百 次而将之定义为"失败"。印度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于去年3月制定了国家级战略"印度AI使命",该战略进展如何?随 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引发不少担忧。在AI时代,对于印度来说,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到底是红利还是负担?对此,有 专家表示,这取决于印度未来的政策能否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技术红利。 据《德干先驱报》报道,2010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和美国分别获得了全球60%和20%的AI专利,而印度仅占其中0.5%。不过,印度观察家研究 基金会(ORF)去年5月发表的文章称,印度是十大AI专利产生国之一。根据2021年的一份报告,印度在个人设备和计算、商业、电信等AI领域 获得不少专利。 预算千亿卢比的国家战略 " 地位在上升,差距仍存在 " 据《今日印度》杂志等媒体报道,班加罗尔初创公司Sarvam ...
宴席市场,“喝不动”白酒了?
Hu Xiu· 2025-06-01 07:17
"退酒率越来越高,婚宴市场越来越难做"——在全国范围的市场走访中,名酒研究所从商家处获得信 息:今年以来,婚宴市场白酒销量疲软,"退酒率"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订酒即退"的现象。 据商家普遍反馈,宴席已经是白酒最重要的消费场景,婚宴长期占据着宴席用酒50%左右的份额。今 年,婚宴场次并非网传的"明显增长",反而正在持续下滑,其用酒需求下滑程度在15%~20%左右。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婚宴市场关系到未来的宝宝宴、生日宴、升学宴等等。婚宴市场的低迷预示着白 酒将在未来的宴席市场中承受更大的压力。 叠加宏观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白酒在宴席市场为何"喝不动"了? 婚、育屡创新低,人口红利持续消退 民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离婚登记63万对。而在去年,这两组数据分别 为196.9万与57.3万。相较而言,今年一季度的结婚登记人数减少了15.9万对,离婚登记人数则增加了5.7 万对。 事实上,结婚人数下滑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名酒研究所从国家统计局以及民政部查询获悉:2008年,我国结婚对数突破1000万对,2013年创下了 1346.9万对的纪录,之后便一路下滑。2023年,"补偿性"结 ...
此刻,楼市的底层逻辑都变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5-30 11:52
最近和一些在老家做老师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在反映一件事: 班里的学生数量,开始越来越少了。 原本以前一个年级可以有十几个班,现在缩到了个位数。 学生少了之后,他们又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 以后老师太多,学生太少,怎么办? 他们开始考虑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现在很多城市的教师编制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了。 比如最近湖北鄂州就直接宣布: 锁 死 中 小学 教师 编制 总量, 不再 因 阶段 性 生 源 增加 随意 扩 编。 过去老师这种职业,在很多小城市中是很吃香的。 有编制而且收入在县城里面处于中上水平,放在三四线的相亲市场里往往会很有含金量。 但现在时代确实是变了,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师这个岗位,也即将打破铁饭碗。 今天我其实不想详细说老师缩编这件事,因为老师缩编这个新现象,我认为只是一个信号。 从今年开始,deepseek的出现、懂王的新关税、黄金的暴涨、经济格局的变化,包括刚才我提到 的教师缩编。 这些过去不可能出现的新变化,这其实都在说明向我们证明一件事: 新的时代要来了,过去很多我们习惯的思维和逻辑,此刻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接下来的新时代,和过去相比,会有什么变化? 就我 ...
印媒:第四大经济体,给印度带来什么?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9 23:07
不可否认,印度经济从10年前的第10名跃升至现在的第5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就。然而,如果脱离 具体背景,仅以GDP的绝对值来衡量经济实力,往往具有欺骗性。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并不只是体现 在经济总量的大小,更在于其能否将财富有效转化为惠及全民的福祉。 为何优势未转化为效益 为何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国土,却未能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经济和制度 结构中的长期低效,对低附加值服务业的过度依赖,以及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创新突破。 《印度快报》 5 月 27 日文章,原题:如果 GDP 的快速增长不能带来有尊严的生活,那么它又有什么好处 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到2025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4.19万亿 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个数字看似值得自豪,但背后隐藏的结构性问题,却值得 我们深思。 根据IMF数据,2025年印度人均GDP仅为2800美元,位列全球第140位,在金砖国家中最低。虽然整体 GDP迅速增长,但财富却极度集中。2023年有报告显示,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超过全国40%的财 富。若将收入前5%的人口剔除,剩余人口人均 ...
一季报母婴股业绩持续回暖,依赖人口红利而增长仍待破题
Di Yi Cai Jing· 2025-05-21 09:45
财报显示,孩子王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3100.8万元,同比大幅 增长166%。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孩子王第一季度营收表现呈现明显改善趋势,2021年到2023年同期 营收分别下降2.9%、0.6%和增长4.6%。爱婴室(603214.SH)的情况也类似,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 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669.4万元,同比增长6.1%。 国内新生儿数量已难复高速增长态势,企业需尽快摆脱对人口红利的单一依赖 2024年新出生人口的回暖,让母婴相关上市公司松了一口气。 2025年一季报显示,孩子王(301078.SZ)等母婴上市公司的业绩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回暖趋势,同比 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在业内看来,新出生人口的增长带动了奶粉、纸尿裤需求的回升,但长期来看,母婴股增长依赖于人口 增长的问题仍待破解。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母婴股业绩回升,除了新出生人口回升外,还受到奶粉等核心 产品市场秩序恢复、价盘回升和业务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带动。但从长期来看,国内新生儿数量已难恢复 高速增长态势,企业需尽快摆脱对人口红利的单一依赖。 国家统计局 ...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减少,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6:21
与此同时,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峰值9.2亿后持续萎缩,预计2050年降至7亿,相当于减少了 整个巴西的人口规模。 这种剧烈的人口断层,正在撕开社会保障体系的口子。2024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达1.2万亿元, 到2035年累计结余将耗尽。 联合国最新预测显示,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锐减至13亿以下,这不仅是中国的挑战,更可能成为全球经 济格局重构的导火索。 这个曾以14亿人口为傲的东方大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崩塌。 2023年,中国新生儿数量跌破900万,仅为2016年的60%。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虽然比2023年反弹了 52万,但专家直说这不过是"龙年效应"和疫情积压需求的短暂释放,长期趋势依旧向下。 更严峻的是,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甚至比以低生育闻名的韩国还低0.2。 这种断崖式下跌背后,是育儿成本的疯狂攀升——中国家庭育儿成本与人均GDP之比高达6.9倍,全球 第一。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相当于三套小户型房产的总价。 人口结构的"两头塌陷"更为致命。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8亿,占总人口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