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

Search documents
反内卷对利率中枢影响如何?
2025-07-21 00:32
反内卷对利率中枢影响如何?20250720 摘要 反内卷政策作为一种综合治理手段,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均产生影响,与 传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更注重短期见效,但其长期效果和对经 济的深远影响仍需持续观察。 当前市场价格竞争失效,主要原因是市场结构转变为垄断竞争,降价难 以有效刺激需求增长。企业更多依赖营销手段,如明星代言和自媒体带 货,来创造需求,导致销售费用成为影响生产数量的关键因素。 内卷的根源在于个体生产规模与有效生产规模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企 业为创造需求投入大量销售费用,导致利润压力增大,甚至出现亏本冲 量的现象,使得内卷从螺旋上升转为螺旋下降。 内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质量提升,中期质量 下降,后期质量降级。过度营销导致"柠檬市场"格局,企业减少研发 投入,产品质量受到影响,部分领域出现数字化退潮现象。 反内卷政策旨在引导企业摆脱销售费用白热化和缓解价格竞争,初期可 能导致利润转移,但长期来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有望对整体经 济产生积极影响,并可能提升企业部门的盈利增速与资产回报率。 Q&A 反内卷政策的逻辑是什么?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异同? 反内卷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防止内 ...
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传闻震动市场,投资者布局“陡化交易”对冲风险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20 23:35
上周一则"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消息引发全球市场震动。在此关键时刻,Citrini Research分析师詹姆斯.范吉伦迅速 向约5万名客户发出"宏观交易"警报,提出一个简洁策略:买入两年期美债,同时卖出十年期美债。 这一操作的逻辑在于,若新任美联储主席更倾向配合特朗普的降息诉求,短期债券收益率可能因政策宽松预期而下行;而央行独立性被削弱 的担忧,则可能推高长期通胀预期,进而抬升长期债券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预期在鲍威尔随后发表讲话后迅速应验,市场波动甚至超出最初预测。尽管特朗普当天晚些时候否认了相关计划,部 分市场反应有所逆转,但范吉伦等投资者仍坚持原有策略,认为这一曾被视为"不可想象"的风险正逐渐成为现实威胁。 加拿大皇家银行全球资产管理公司BlueBay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官马克.道丁指出:"过去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受政治干预,但如今这种共 识正在动摇。"包括道丁、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及Invesco等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其持仓策略已隐含对"鲍威尔对冲"的考量,从看跌美 元到"陡化交易"(即押注短长期债券收益率差扩大),这些操作既有经济基本面支撑 ...
光大保德信基金江磊:回撤控制是生命线 债券投资亟需锻造交易能力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0 18:52
低利率时代,居民财富配置何去何从,短债基金正在成为理财市场的"新晋主角"。 但挑战依然严峻,当债市步入"微利时代",债券基金能否持续创造稳健收益?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短 债基金能否成为资产配置的"减震器"?近日,光大保德信添利30天滚动持有债券拟任基金经理江磊接受 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深度剖析债券投资新生态,分享其"严控回撤、精细交易"的投资理念。 低利率时代 "在众多投资工具中,一年为正收益可能不难,每个月均为正收益就相当难得。特别在2025年上半年的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中长债基收益相较去年同期断崖式下滑,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收益,但短债基金仍 然能凭借票息策略贡献较为稳定的正回报。" 他认为,短债的核心优势在于"三低"——低久期、低波动、低信用风险。"尤其是在下半年债市调整的 高发期,短债收益的稳定性和波动率较为可控,天然具备防御属性,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当下时点发行短 债基金的重要原因。"江磊表示。 把回撤控制刻进团队基因 对于债券基金尤其是短债产品来说,回撤控制是生命线,也是试金石。 在采访中,江磊详细解释了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团队在风险控制上的三重铠甲: 一是久期管理,江磊认为,由于债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一致性 ...
寿险预定利率迈向历史新低 新老产品切换进入窗口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0 18:47
| | 寿险业近年预定利率调整政策 | | | --- | --- | --- | | 时间 | 新规 | 主要内容 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 | | 2024年8月 |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健全 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 | 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 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利率高于上述上限的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 | | | 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几大长期利率, 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 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 | 2025年1月 | 保险业协会公布预定利率 研究值为2.34% | 比预定利率上限(2.5%)低但差距未超过25个基点,未触发预定利 率下调条件。 | | 2025年4月 | 保险业协会公布预定利率 研究值为2.13% | 比预定利率上限(2.5%)低目差距超过25个基点,为第一次出现。 | | 2025年7月 | 最新预定利率研究值待公布 | 业内预计将低于预定利率上限(2.5%)并超过25个基点,将触发预 定利率下调, ...
中美日最新负债对比:美国36万亿,日本9.1万亿,中国令人意外
Sou Hu Cai Jing· 2025-07-20 17:14
美国之前打贸易战想占便宜,结果把国内物价搞高了。现在通胀严重,美联储都不敢降息,经济刺激全卡住了。更糟的是,债务利息已经快占到税收的三分 之一。要是超过这个数,美国信用可能崩盘,全球市场都会受影响。 日本政府欠了9万亿美元,但债务是GDP的227%。他们以前靠负利率政策压低成本,现在利率一涨,光利息支出一年就多花了35%。很多企业撑不住破产, 餐饮建筑行业损失大。日本老人多,年轻人就业难,消费总上不去。 中国的总负债86万亿,但债务率只有63.8%。这数字比美日安全多了,国际警戒线都没碰。政府有办法换债,把短期高息债换成长期低息的,地方压力小 了。比如给10万亿做规划,让基建项目收益反哺还债,还能激活消费和农村产业。 日本老百姓手里钱少,储蓄率才1.5%。政府想加消费税怕没人买账,社保支出占GDP四分之一,老龄化越严重这笔钱花得越多。现在看日本经济根本没动 能,想靠自己翻身太难了。 最近看到新闻说,全球三个最大经济体的负债数字吓人。美国国债超过36万亿,日本欠了9万多亿,中国虽然也借了不少钱,但数据公布后反而被夸风险 小。这事听着挺新鲜,想理清到底咋回事。 美国现在人均欠债超10万美元。他们每年光还利息就要花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意鲍威尔通过维持高利率,每年让美国付出约7000亿美元代价的说法。
news flash· 2025-07-20 15:04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意鲍威尔通过维持高利率,每年让美国付出约7000亿美元代价的说法。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鲍威尔将利率维持在过高水平”实在太久”。美元某种程度的贬值削弱了关税冲击。按揭贷款利率比合理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鲍威尔维持高利率每年给美国造成7000亿美元损失。
news flash· 2025-07-20 15:02
按揭贷款利率比合理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鲍威尔将利率维持在过高水平"实在太久"。 美元某种程度的贬值削弱了关税冲击。 鲍威尔维持高利率每年给美国造成7000亿美元损失。 ...
票据利率创年内新低!冲量减弱,“晴雨表”失灵?
券商中国· 2025-07-20 09:31
步入7月,半年期票据利率刺破"1",并持续下探。 至7月18日收盘,6M期限国股银票和城农银票的转贴现利率分别下行至0.81%、0.86%,创年内新低,7月以来 跳降幅度均超过20个BP。但同期,1M和3M期限的票据转贴现利率呈现横盘走势,利率在1.20%~1.22%区间 徘徊。 上述长短期限利率的"倒挂",背后或是银行为明年1月份的信贷规模而作出的提前"抢票"动作。 半年期票据多配 2025年以来,银行票据业务从业人员明显感到,票据市场在发生变化,即转贴现利率不仅长期处于低位,且波 动幅度大幅收窄。 以6M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为例,今年开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是6M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的最 高点1.6%,随后震荡下行,但上半年一直未破1%,季末有所翘尾。 相比而言,在2023年和2024年,6M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的波动范围均超过150个BP,而今年上半年的票 据利率波动大幅收窄,整体才几十个BP的波动。 对于上半年票据利率窄幅运行的原因,兴业研究研报认为,贷存款利差限制了票据利率下行空间。当前贷存款 利差降至低位后,票据业务对银行而言性价比降低,贷存款利差对票据的影响超过信贷需求下行影响。贷存 ...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频指标逆季节性回升,消费维持较优表现-20250720
Guoxin Securities· 2025-07-20 07:54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7月20日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 高频指标逆季节性回升,消费维持较优表现 主要结论:高频指标逆季节性回升,消费维持较优表现。 经济增长方面,本周(7 月 18 日所在周)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 A 由负转正, 指数 B 有所回升。从分项来看,本周消费领域景气有所回升,房地产领域景 气基本保持不变,投资领域景气有所回落,本周消费领域表现相对较优。从 季节性比较来看,本周指数 B 标准化后上升 0.14,表现优于历史平均水平, 指向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改善。 | 证券分析师:李智能 | 证券分析师:田地 | | | --- | --- | --- | | 0755-22940456 | 0755-81982035 | | | lizn@guosen.com.cn | tiandi2@guosen.com.cn | | | S0980516060001 | S0980524090003 | | | 基础数据 | | |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 | 2.80 | | 社零总额当月同比 | | 4.80 | | 出口当月同比 | | 5.80 | | M2 | | 8.30 | | 市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