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动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汽车玻璃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新机遇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5-19 00:30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玻璃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新机遇 ——福耀玻璃系列专题报告(五) 证券分析师 :黄细里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10001 证券分析师 :刘力宇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2050001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八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核心观点 智能化周期:智能调光、玻璃天线、玻璃显示大有可为 2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汽车玻璃是具备持续升级能力的优质零部件赛道。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汽车玻璃产品正处在持 续升级的过程当中,在传统遮风挡雨的基础功能上,汽车玻璃逐渐延伸出了隔热、隔音、可加热、憎水、调光、天线、 轻量化、HUD前挡以及全景天幕等功能。福耀的收入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也在同步持续提升,推动着公司汽 车玻璃产品单平米价格的持续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福耀汽车玻璃产品单平米价格从2012年的131.06元/平方米持 续提升至2024年的229.11元/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5%,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则更高,为8%。 电动化周期:天幕玻璃为核心,前挡+边窗同步升级。这一阶段的汽车玻璃升级主要表现在天幕玻璃、HUD前挡以及双 层边窗等几个主要方向。其中,全景天幕( ...
合资车企份额骤降之后 挖潜中外合作潜力 警惕脱钩断链风险
超百款新车,近千家中外企业,2025上海车展日前落下帷幕。声量空前,细听之下,却少了几家外 资企业的声音。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之下,中国汽车市场优胜劣汰之势愈演愈烈,紧抓转型机遇的自主 品牌迅速腾飞,动作相对迟缓的外资企业在华优势却不断被削弱。 自主品牌的崛起固然令人欣喜,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也同样值得关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简称"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表示,外资车企份额 逐年下滑,甚至不少品牌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不利于中外汽车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融合发展,更为重要 的是,可能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脱钩断链风险。 合资品牌份额持续萎缩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简称"乘联分会")数据,3月自主品牌零售量达122万辆,同比增长 31%,环比增长3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达62.7%,同比增长7.7%;1~3月,自主品牌零售 市场份额达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与自主品牌的涨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的集体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48万辆,同比下降4%。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日系品 ...
我国汽车“三化”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坚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加速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近日举行 的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十五五"时期, 我国汽车技术创新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进入以低碳化融合、电动化加速、 智能化演进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转型升级新阶段。 低碳化融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加速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升级。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乘用车燃 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进行第三次修订,要求2030年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3.3L/100km。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我国新 能源汽车加速领跑全球。 庞大销量意味着什么? 与会代表表示,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动化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 突破。 侯福深说,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快充能够达到4C及以上倍率,更高倍率的快充技术 也在加快突破中,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可以达到每千克7000瓦以上……这些技术的突破,加速 了汽车电动化进程。 能量密度作为兵家必争 ...
日本三大车商4月在华新车销量出炉:丰田销量增20.8%,本田暴跌40.8%【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Qian Zhan Wang· 2025-05-14 03:28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12日,日本三大车商4月在华新车销量全部出炉。其中,丰田汽车4月在华新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 20.8%,达到142,800辆,且连续3个月同比上升。增长主要得益于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特别是混合动 力车(HV)和纯电动汽车(EV)的销量增长。 然而,与丰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田和日产汽车却深陷销量下滑的泥沼。本田4月在华销量减少40.8%, 降至43,689辆;日产减少15.7%,为46,295辆,且本田销量连续15个月、日产销量连续13个月同比下滑。 近日,日产汽车正计划裁减1.1万人,加上之前的9000人,这一轮裁员风波将使日产裁掉2万人,占员工总数 的15%。不仅如此,日产还宣布将关闭三家工厂。前CEO内田诚承认,日产如今的困境与管理层做了不少错 误决策有关,其中错判电动化节奏便是关键因素之一。 日产2010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聆风,堪称起了个大早。但当电动化热潮席卷全球,特斯拉 Model 3横扫市场时,日产却因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研发投入上举棋不定,错失了发展良机。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052.67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速高达35.41%。 ...
合资沉浮20年:昔日王者 重回一线
"态度倨傲、人群膜拜、一呼百应、花钱无数、模特成群……"一位资深媒体人向《21汽车》回忆了十年 前他眼中上海车展上的合资车企。 这一风光的景象大约从二十年前开始,持续了十年有余。回看历史,2014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据主 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高达66%,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都在中国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正 是风头正盛之时。这一年,蔚小理等新势力才刚刚萌芽。 历经了十年汽车行业的变迁,自主品牌在新赛道的快速崛起"杀得"合资车企们措手不及,在过去几年的 时间里,主导权在外方的合资们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上显得犹豫彷徨,转型的步伐因此也变得缓 慢。 但在2025年的车展上,包括德系、美系、日系在内的合资车企主动夺回话语权,放下身段,"破冰"新能 源,主动寻找"中国合伙人",拿出实际行动向外宣示转型决心。 做法有两种:一是推出全新的新能源序列、品牌,例如上汽通用汽车别克正式推出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子 品牌"至境",东风本田也推出了独立新能源品牌"灵悉"。 另一种方式就是和本土企业深度合作,补齐智能化短板,例如上汽奥迪推出的两款新车Audi A5L 和 Audi A5L Sportback 搭载的都是华为乾崑智驾 ...
“露出”门把手 让汽车设计回归用户需求本源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1 16:14
长城汽车(601633)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隐藏式门把手所谓的"降低风阻"优势被严重夸 大。实测数据显示,传统门把手在120km/h时速下仅增加0.001Cd至0.003Cd的风阻系数,相当于百公里 电耗差异不足0.1度。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车企将"隐藏式设计"异化为营销噱头。比如,某新势力品牌曾推出触控感应式门 把手,用户必须用特定手势滑动才能开启;另有品牌为追求"无把手"效果,将应急开关藏在车标背后。 新能源车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保留最基本的人性化操作逻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 化:一是强化安全冗余设计,确保断电或碰撞时车门仍可开启;二是增设防误触机制,避免翻滚事故中 门把手意外开启;三是规范易识别安全标识,并提升门把手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后功能失效,从而降低 救援难度。 ■刘钊 在乘坐新能源网约车时,笔者时常出现找不到隐藏式门把手的尴尬局面,而网约车司机对此早已见怪不 怪,下车帮助乘客开门"被迫"成为其职业习惯。有司机对笔者吐槽,因为找不到门把手,很多乘客难以 正确开启车门,车门把手的隐藏式设计沦为鸡肋。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近日,工业和信息化 ...
新造车“紧箍咒”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1 07:25
在汽车行业的转型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不仅改变着一众新老玩家的造车思维,更以科技感与未来感为突破口,用智驾、隐藏式门把手等重塑产品定 义,改写汽车产业竞争规则。然而,这些"新玩法"在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安全短板,从缺电、碰撞可能打不开门把手到智驾的夸大宣传,一 些汽车的"创新"正逼近安全底线。 对此,工信部开始出手整顿新造车乱象。其中,近日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对隐藏式门把手 的试验方法、标志等提出要求。同时,此前紧急叫停无序的智驾宣传,要求车企在智驾宣传中必须加入"辅助"字样、标注智驾等级,并履行告知义务。新 造车狂奔下为其拧紧"紧箍咒",正倒逼汽车行业重新校准"安全"坐标。 安全不能"隐形" 当新造车天马行空的设计与安全相悖时,相关部门开始出手规范。 今年5月8日—6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要求》中,规 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 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 ...
汽车车门把手新国标征求意见,规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标准
Huan Qiu Wang· 2025-05-11 03:55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8日至6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意见,拟规范电动式、隐藏式车 门把手多项安全指标。 目前,国外无相关标准,国内仅对门把手耐久、强度等基础性能有要求,对隐藏式等新型把手安全规范存在空白。 此次征求意见的新国标计划项目,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作出全方位规定。涵盖应急式内把手安装、隐藏式及应急式内把手标志、电动式外把手防夹与试验、 车门外/内把手强度与试验、电动式把手动态试验等内容。 工信部科技司负责人强调,从救援逃生角度,新国标将强化事故场景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冗余设计,确保断电、碰撞时车门能开启。同时,防止 翻滚、坠落时门把手误作用,规范标志可见性,保障结构强度,降低乘员风险与逃生难度。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杠杆式""电控弹出式"等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低风阻、提升续航与科技感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但实际应用中,其问题与隐 患逐渐浮现:隐蔽无标志,使用者难寻难用;碰撞、起火事故断电后,把手失效增大救援逃生难度;标志不统一,紧急操作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新技术应用带来体验提升,也凸显安全评估与标准完善 ...
景旺电子(603228):AI和汽车双擎驱动 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1 00:29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is that the automotive sector is experiencing stable growth, while AI products are expected to open a second growth curve for the company [1][4] - The company has deepened its presence in the PCB industry with three major product lines: rigid boards, flexible boards, and metal substrates, covering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utomotive, consumer electronics, data centers, and communications [1]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expanding its high-end capabilities, with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ramping up production at its Zhuhai Jinwan HLC and HDI factories, aiming to create high-tech, high-value-added products [1][3] Group 2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towards electrif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with electric vehicle penetration still low but expected to rise, and AI technology driving the maturity of intelligent driving solutions [2] - The company has accumulated deep expertise in the automotive board sector and is well-positioned to benefit from the trends of electrif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2] - The demand for AI servers and high-speed network systems is expanding, leading to increased requirements for high-layer PCBs and high-end HDI products [3] Group 3 - The company has begun mass shipments of certain products in the AI server field and holds a leading advantage in emerg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high-speed FPC and ultra-high-layer PTFE [3] - The company has achieved mass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for 800G optical modules and is preparing for 1.6T optical module production, continuously supplying major optical module clients [3]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high growth in automotive and AI-related businesses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with projected net profits of 1.545 billion, 1.984 billion, and 2.507 billion yuan for 2025-202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