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Search documents
美国人万没料到,中国刚出手,2国就跳反,彻底揭穿美国的谣言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03:40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资料图) 据金融界报道,韩国产业部副部长Park Sung-taek日前表示,由于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政治不确定性,韩国认为在6月3日总统大选之前不可能与美国达成 全面贸易协议。Park表示,韩国政府本周将派代表团前往华盛顿进行工作组级别会谈,以推进上周的进展,但6月初之前就任何一揽子措施达成协议"在理论 上是不可能的"。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上周表示,继上周在华盛顿举行贸易谈判后,两国可能最快在本周达成"谅解协议"。Bessent表示,谈判进展比预 期更快,有望在7月8日关税生效的最后期限前完成。 特朗普上台100天,美国就出现了"债股汇"三杀,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概率事件。然而,美国一向缺乏解决内部矛盾的智慧,他们惯于向外转移压 力。随着美国认清了我国的现有实力,特朗普政府决定从盟友身上开刀,最大程度地从盟友国家手中攫取利益。特朗普此前要求韩国开放汽车市场,并限制 钢铁出口,而韩方坚持要求特朗普豁免25%汽车关税,和10%铝制品关税。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代表团在首次正式关税会谈后,特意向美方强调了当前"代 总统执政"的特殊政治状态。 据北晚在线报道,日前,日 ...
出口链有哪些短期超跌及中长期机会?
2025-05-07 15:20
出口链有哪些短期超跌及中长期机会?20250507 摘要 • 静态估算显示,利用 2018-2019 年数据计算得出关税弹性为 1.7,即中 美贸易额因关税每增加 10%而萎缩 17%。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对美营收敞 口,结合营收下降与净利润下降系数 1.3,可评估各行业净利润受损情况。 • 部分行业如消费电子、厨电、工业金属和能源金属已现超跌,股价跌幅超 过净利润受损程度,估值显著下降。原因在于这些行业面临长期营收空缺, 需下调估值。 • 在维持当前 145%对等关税或更差情况下维持 125%对等关税加 20%分摊 抵消的情景假设下,各行业可能继续面临超跌风险,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 根据 232 调查结果,加征 25%关税(总税率达 45%)情景下,厨电、工 业金属和能源金属超跌明显,消费电子已被剔除。此为较为悲观的假设。 • 若中美谈判取得进展,关税退回至 54%水平并维持 232 调查相关品种的 豁免状态,目前超跌行业与现状相似,部分行业反弹空间较大。 • 最乐观情景下,取消 125%对等关税,仅加征 20%反倾销关税,且不新增 25%关税产品,小家电、厨电、消费电子、电池、通信设备、纺织制造及 部分工业 ...
最新!美国拟议新造船法案,进一步针对中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0:18
新提交审议的《美国造船法案》,计划对在中国造船的船公司征收"惩罚性税费"。 日前,美国参议员Mark Kelly联合多位共同提案人,在美国参议院重新提出《美国造船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 据了解,该法案最初于2024年12月提出并获得广泛支持,现拆分为两项提案,由于美国新一届国会于2025年1月就任,法案需重新提交审议。 据了解,新法案还旨在通过以下措施,壮大美国商船船队,具体包括:统筹制定国家层面的海事政策;削减繁文缛节,提升美国旗船舶的国际竞争力;重 建美国造船工业基础;扩大并加强海员与船厂的工人招募、培训及留任机制等。 同时,新法案收紧了多项货物优先规则。包括要求在15年内,从中国进口至美国货物总量的10%,必须由美国旗船舶运输;美国海运原油出口总量的 10%,必须由在美国建造的船舶运输。 相关人士预计,新法案将提交至参众两院的多个委员会审议修订并批准。 美国参议员Mark Kelly等就重新提出《美国造船法案》召开新闻发布会 最引人关注的是,新法案中提到,将对由"受关注国家"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在"受关注国家"注册的船舶,以及在"受关注国家的国有船厂"造船的船公司, 征收" ...
收到中方警告后,韩国外长当着美方表态,对外释放信息量大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7:10
韩国外长(资料图) 中国有句老话,听其言而观其行。作为美国的盟友,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深受美国的影响。韩国外交部长虽然这样表态,我们还是要关注接下来的一系列 举动。果不其然,赵兑烈认为韩国的外交政策需要优先定位于韩美同盟等基础性问题,至于跟中国接触也是为了"防止21世纪强国之间爆发战争",更是为 了韩国自身利益。但是,从美国对韩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驻韩美军的存在,这就决定了韩国想完全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不现实。 韩国等小国的"表态中立",本质是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选择。它们既不愿放弃美国的安全保护,又无法承受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代价。中国的反制措 施和美国的胁迫,共同塑造了小国"口头上不选边、行动上找平衡"的策略。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所言:"在中美之间,小国不是在选边,而是在选怎么 活"。这种困境短期内难以突破,而大国博弈的烈度,将最终决定这些国家能否在"惊涛骇浪"中守住航向。 据智通财经报道,韩国要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冷静有序"的磋商。据报道,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正寻求在7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加征关税。在 华盛顿举行的"2+2"会谈中,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D ...
苏奎:美国商业造船业死亡之时,中国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2:36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苏奎】 近日,特朗普政府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针对中国船舶征收惩罚性费用的最终方案,尽管相比2月份拟议的方案已经明显放宽,但这仍然是国际贸易史上保 护主义的新高点,其政策之荒腔走板、横蛮无理,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特别是此前对任何拥有或者预定了中国制造船舶的经营人,每次靠港最高可达150万美元收费提议,可以说是骇人听闻,也让世界再次见证了美国政客们的 丑恶嘴脸。 目前媒体和各方评论多聚焦于方案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方案的法律基础却是1月16日拜登政府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所谓301调查报 告。如果我们分析这份时间跨度了两届美国政府的调查报告以及引发调查的美国钢铁工会等的调查请愿书,更能看出美国两党政客们的绝望与仇恨,码头停 靠收费只是一次拙劣的栽赃陷害,这样没有道德底线的打击根本没有奏效的可能。 荒唐的指控 请愿书先是哀叹美国造船业辉煌不再,已经是虚有其表。二战后直到1975年,美国曾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造船能力,而仅仅过去了50年,美国商业船坞减少了 70%,失去了数万工作岗位,目前美国的年商业造船量相比世界新增总吨位已经是微不足道了(0.1%)。 请愿书还列举了一些数字,比较 ...
美国的经济危机或在自相矛盾中爆发
Jin Tou Wang· 2025-05-07 02:20
Group 1 - Trump's economic strategy is contradictory, as his tariff policies may lead to infla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risking deflation due to potential impacts on exports [2][3] - The U.S. is unlikely to develop a competitive shipbuilding industry within seven years, as it lacks the capacity to build advanced vessels needed for modern shipping [3] - The U.S. surpassed Australia in 2023 to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with plans to double exports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4][5] Group 2 - The U.S. energy sector warns that new regulations could undermine its ability to lead the global LNG market, as there is currently insufficient capacity to build necessary LNG transport vessels [3][5] - China remains a dominant player i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ccounting for a significant share of global orders across various vessel types, including 83% of container ships [7] - The impact of U.S. tariffs on Chinese shipbuilders is uncertain, and large-scale withdrawal from the Chinese shipbuilding sector is unlikely in the near term [7]
中国船舶(600150):盈利持续释放 造船龙头合并重组未来可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6 10:32
Core Insights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revenue of 78.584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01%,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3.614 billion yuan, up 22.21% [1] - In Q1 2025,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15.858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85%, and a net profit of 1.127 billion yuan, significantly up by 180.99%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s gross profit margin for its main business reached 9.94% in 2024, an increase of 0.43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with th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segment's margin at 9.57%, up 0.29 percentage points [2] - In Q1 2025, the gross profit margin surged to 12.84%,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6.16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2] - The growth in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volume and price of ships delivered in 2024, alongside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rough smart manufacturing and lean management [2] Order and Delivery Performance - In 2024, the company signed 154 new ship orders totaling 1,039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26 orders year-on-year, and delivered 93 ships, completing 112.74% of its annual tonnage target [3] - The company had a backlog of 322 ship orders by the end of 2024, with a total weight of 24.6107 million tons and a value of 216.962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strong order book extending production schedules to 2028 [3] Industry Outlook -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a continuous supply-demand gap, with China's shipbuilding completion volume in 2024 reaching 50.7631 million ton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9.63%, and new ship orders rising by 62.38% [4] - The demand for green ships is increasing, driven by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with the proportion of green ship orders on the rise [4] - The company is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synergies following the merger with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 leading to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accelerated deliveries, with projected net profits of 7.35 billion yuan and 10.08 billion yuan for 2025 and 2026, respectively [4]
验证中国制造2025(上)造船份额70%,EV掌握主导权
日经中文网· 2025-05-06 03:27
中国造船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增产投资(图为1月辽宁省大连市的造船厂) 中国在2015年5月开始实施的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这一政策成为美国加强对华管制的导火 索之一。中国通过"十年计划"将实力提升到了何种程度?日本经济新闻以数据为基础对10个领域进 行验证……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起爆剂是2015年5月开始实施的产业政策"中国制造 2025"。该政策确定了纯电动汽车(EV)和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在举国的长期计划的基础 上提高了技术和生产力。在美国产业政策摇摆不定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十年计划"将实力提升 到了何种程度?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将以数据为基础对10个领域进行验 证。 ■造船 造船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就任前的2024年发布的报告中认定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四 个领域之一。 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的造船订单量达到创历史新高的 4650万CGT(修正总吨),占到全球的70%。排名第二的是韩国企业,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左 右。美国被归类为"其他",未能进入前列。 与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钢铁的采购价格也较低。一直以更高的成 ...
选中国还是美国?韩国表态拒绝站队,话音刚落,文在寅突然发声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9:14
据智通财经报道,韩国要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冷静有序"的磋商。据报道,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正寻求在7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加征关 税。在华盛顿举行的"2+2"会谈中,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Dukgeun Ahn,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 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双方将争取在7月前达成协议,这一天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90天关税暂停令到期。 尹锡悦2022年提出的"全球枢纽国家"构想,本质是通过强化美日韩同盟提升国际地位。但2023年访美时,他将台湾问题类比朝鲜问题、宣称"世界已 分裂为民主与共产主义阵营",这种意识形态化言论不仅引发中国强烈反对,更导致韩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31年来首次全年逆差。如今面对中美关 税博弈,韩国半导体出口的60%仍依赖中国市场,而美国要求其供应链"去中国化",暴露了其"枢纽"叙事的脆弱性。 韩国政府在这个节骨眼上保持战略模糊,是符合韩国利益的。毕竟现在尹锡悦已经成为平民,而韩国大选还得在6月初才能举行,所以在这段时间 里,在新总统正式上台前,为保持韩国政府的对外稳定性,韩国外长的言论也理应保持谨慎,不能站队是关键。但话又说回来,无论谁 ...
扭亏为盈,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二成,今年营收目标805亿元
Hua Xia Shi Bao· 2025-05-01 22: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4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600150.SH)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收785.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2亿元,上年同期为-2.91亿元, 成功扭亏。 2025年,中国船舶计划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据了解,中国船舶今年提高了营收目标,与在手订单饱满、船舶市 场行情走高等有关。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达187.43,同比增长2.32%,较 2020年周期低谷提升49.87%。 不过,近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披露了"不合理做法"301调查结果,计划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领域 采取限制措施。《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船舶在年报中分析称,公司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明显增加。但"我国造船业有望在传统产品研制能力基础上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船舶成功扭亏,是因为上年手持订单结构改善,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数量和单船平均价格同比提升,营 业毛利同比增加。同时,公司参股联营企业盈利情况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