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Search documents
消息面密集催化 核心城市有望通过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分流实现供需再平衡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5 08:47
专家认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对房地产领域作出了系统性部署,为房 地产市场划定了新路子、高品质、控风险的发展路径。通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核心城市有望通过 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分流实现供需再平衡,房价逐步企稳。 新华财经上海7月15日电(谈瑞)"现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在下降,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 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我们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 回稳。"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7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比去年同期收窄 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比去年同期收窄的幅度更 大,收窄了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 从价格数据来看,市场价格降幅整体收窄,部分城市有所上涨。数据显示,6月份,一线、二线、三线 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3、0.5和0.3个百分点。 在全国城市止跌回稳的进程中,作为一线城市,上海无疑是房地产市场行情复苏的"领头羊"。 从量的维度,1月至6 ...
6月楼市再次进入调整周期 二手房出现普跌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15 08:46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 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普遍预期房价持续上涨。"张大伟表示,尽管当前楼市处于调整周 期,但从长远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仍有大量人口 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同时,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释 放。他建议,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群体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措施。在三四线 城市,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吸引人口回流,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去库存政策。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讯(记者 李方)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 "6月份,全国楼市呈现出明显的调整态势,再次步入调整周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 认为,"二手住宅市场价格调整幅度较大,各主要一线城市普遍下跌,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 降幅进一步扩大,显示出二手住宅市场在6月面临着更大的下行压力。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仍主导市 场,价格下行压力 ...
法拍低价房源价格“诱人”,法律人士提醒捡漏时要做好风控
Di Yi Cai Jing· 2025-07-15 08:44
在广州珠江新城最核心的板块,近期竟然出现了单价"6字头"的房源。 近日,一套建面约111.6平方米的法拍房被挂上了阿里资产处置平台,处置方为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 院,将于7月30日开拍。这套房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6号粤海丽江花园,该小区南向紧邻30万平方米 的珠江公园,距离地铁猎德站也仅有几百米,地理位置优越。 捡漏需防"暗礁",购房者要警惕产权纠纷、隐性债务等风险。 潜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多地法拍市场再现超低价房源。 近日,在广州珠江新城,一套法拍房二拍起拍价仅6.07万元/平方米,较同小区正常挂牌均价低了约10 万元/平方米;杭州京杭府两栋法拍住宅楼近期以5194元/平方米的单价成交,仅为市场评估价的56%。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法拍房"量价下跌",总成交金额同比下降20.3%,一线城市清仓 率不足五成,三四线城市的法拍房平均清仓率仅为22.5%。 低成交率以及价格下探趋势,让法拍房的捡漏机会大增。不过法律界人士提醒,法拍房虽具价格优势, 但"捡漏"需防暗礁,购房者要警惕产权纠纷、隐性债务等风险,建议谨慎评估后再入手。 法拍房里的"捡漏价" 法拍房价格显著低于市场价并非个案。近期在杭 ...
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业内称下半年政策值得期待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5 08:43
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指引下,2025年上半年的楼市持续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延续复苏趋 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 窄15.5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5%,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9.5个百分点;此外,二手房 交易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交易保持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去库存。这项工作在今年上半年也取得积极 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了479万平方米,连续四个 月减少。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份,各能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都有所收 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方面,一线城市同比降幅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的同比降幅则保持收窄的趋 势。 纵观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上虽然有所波动,总体上还是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国家统计 局副局长盛来运也提到,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 的,"这也需要我们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好房子"托举新房市场 新房市场在波动中释放着逐步企稳 ...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715
HTSC· 2025-07-15 08:39
今日早参 2025 年 7 月 15 日 易峘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邮箱:evayi@htsc.com 张继强 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研究员 座机:13910012450 邮箱:zhangjiqiang@htsc.com 今日热点 宏观:政府债+短期贷款推动社融增长超预期 6 月社融数据点评 数据快评:6 月新增社融超预期,主要是由政府债净融资、以及短期贷款同 比多增提振,但可持续性仍待观察。具体看,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2.24 万亿 元(彭博一致预期 2.0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100 亿元;6 月新增社融 4.2 万 亿元(彭博一致预期 3.8 万亿元),同比多增 9,008 亿元。由此,6 月社融同 比增速较 5 月的 8.7%回升至 8.9%,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速较 5 月的 8.1%上 行至 8.3%。从社融分项看,6 月政府债净融资和企业短期贷款是新增社融的 主要支撑,政府债/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分别多增 5,072/4,900 亿元,两者合计 为 6 月新增社融的 1.1 倍。货币供应方面,低基数下 6 月 M2 同比增速较 5 月的 7.9%上行至 8.3%(彭博一致预期 8.2%),M1 同 ...
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成交量创6年新高 东立地产陈玉成:楼市第二季见底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08:37
美联物业山顶南区豪宅首席区域营业董事方富义表示,虽然上半年环球政经环境波动,但山顶南区成交 量较去年下半年仍录得增长。山顶南区今年上半年共录得约76宗买卖,较去年下半年约55宗上升约 38.18%,并创出自2021年下半年后的3年半新高。成交金额则录得75.56亿港元,较去年下半年约95.08 亿港元则下跌约20.53%,呈量升额跌情况。 李颂贤指,今年上半年全港一手成交量录得约9306宗,较去年下半年约6929宗上升约34%,亦较去年同 期约8619宗上升约8%,创6年新高。而值得留意,港岛区(包括愉景湾计)的一手成交表现理想,上半年 共录得约1504宗,较去年下半年约987宗及去年上半年约1232宗,分别录得约52%及22%的升幅,而且 更是创出7年新高,并较大市优胜。 豪宅方面,若以金额划分,今年上半年港岛区(包括愉景湾)逾5000万港元一手超级豪宅成交量录得约83 宗,较去年下半年约71宗上升17%,亦较去年上半年同期约70宗上升19%。而且以半年计,是2018年上 半年同样录得约83宗后的7年新高。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立地产地产部总监陈玉成表示,目前中美关系没有太大问题,香港银行同业拆息 (HI ...
当下市场的风险大吗
雪球· 2025-07-15 08:30
以下文章来源于长线是金11 ,作者长线是金11 长线是金11 . 记录本人的投资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长线是金11 来源:雪球 今天看到有人又在发表高谈阔论,声称目前A股风险很高,其主要理由就在于90%的概念股价格已经超过了去年行情的最高点,叠加银行股的不断 上涨,使得当下出现了一种小盘股贵、大盘股也不便宜的尴尬局面。 中间的其他行业虽然没怎么涨,但是由于经济大环境不好,业绩表现低迷(要么停滞、要么下滑),也谈不上有多么乐观。所以市场前景暗淡,向 上的动力严重不足。 事实情况真的如上述描述的那样,一团漆黑吗? 对此,我的看法是:1、对于已经炒高的板块而言,局部风险肯定是客观存在的。这其实在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以避免,即便是十分低迷的市场环境 下,也会存在一些热点板块,总有股票会被炒高。 相对于净利润的剧烈变化,净资产短期内的变动通常比较小,显然PB值更能反映当下的真实估值水平。 指望所有股票都低估的情况是不现实的,只要仍然有大量低迷的板块,就意味着机会始终存在。 2、评价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高低,我们往往习惯于看PE值 ...
股市偏暖震荡,债市情绪谨慎
Zhong Xin Qi Huo· 2025-07-15 08:28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669号 中信期货研究|⾦融衍⽣品策略⽇报 2025-07-15 股市偏暖震荡,债市情绪谨慎 股指期货:量能改善,反内卷主线继续演绎 股指期权:备兑防御为主 国债期货:债市情绪偏谨慎 股指期权⽅⾯,昨日权益市场震荡,沪指收涨0.27%。期权方面, 各个品种成交额相较于上周五的流动性高点而言,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加权隐含波动率均值下降1.05%,降幅明显;情绪指标持仓量PCR平均回落 1.29%。上述指标的下行变化既有行情本身多空博弈的原因,也有上周五 指标基数较高的影响。因此行情走势震荡延续期间,期权端仍建议备兑防 御为主。 国债期货⽅⾯,昨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 18%,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2年期主力合约 跌0.03%。现券方面,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昨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 投放1197亿元,但临近税期,银行间资金面利率多数上行,对债市有所利 空。昨日,6月信贷数据和进出口数据公布,整体好于预期,对债市也有 所利空。此外,昨日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也对债市有所扰动。后续来看, 风险偏好改善以及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均对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周期复辟的价值及其投资策略
Xin Lang Ji Jin· 2025-07-15 08:27
本文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 上周首席视点对2025年下半年国内资产配置的变与不变做了分析,得出了权益优于债券的基本结论,红 利策略继续有效,并且指出反内卷背景下的"破"与"立"对配置结构的影响。 从市场走势看,当前投资者已经形成如下共识:1)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需要内部改革的确定性来对 冲,这是决定权益持续牛市的基础。2)权益的结构分歧较大。是基于城市化与房地产新模式的地产价 值重估、基于反内卷下的去产能带来传统周期行业的利润反转,还是继续坚定科技创新、融入全球产业 链技术进步的潮流? 二、海外冲击的边际影响力越来越弱 随着美国《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又称《天才法案》)和《大而美法案》以及关税谈 判的进展,投资者开始改变对美元资产的看法,"强美股、弱美元"已经成为渴望达成的预期。这背后既 有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有英伟达创出新高对科技创造财富的憧憬。上述情景可以被解读为全球风险溢 价的降低。 1、美国变革带来的风险溢价 一些投资者持不同看法,一个理由是关税冲击带来的通货膨胀无法避免,这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判断 并无二样。另一个理由是美国上述措施无法改变负债累累、杀贫济富的根本问题。对此 ...
最新房价,刚刚公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08:27
Summary of Key Points Core Viewpoin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residential sales prices across 70 major cities in China for June 2025, highlighting a continued decline in prices both month-on-month and year-on-year, although the rate of decline is slowing. Group 1: Month-on-Month Price Changes - In June 2025, new residential sales prices in first-tier cities decreased by 0.3% month-on-month, with Shanghai increasing by 0.4% while Beijing, Guangzhou, and Shenzhen saw declines of 0.3%, 0.5%, and 0.6% respectively [2]. - Second-hand residential prices in first-tier cities fell by 0.7% month-on-month,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month, with declines in Beijing (1.0%), Shanghai (0.7%), Guangzhou (0.7%), and Shenzhen (0.5%) [2]. Group 2: Year-on-Year Price Changes - Year-on-year, new residential sales prices in first-tier cities dropped by 1.4%, a reduction in the decline rate by 0.3 percentage point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month. Shanghai experienced a 6.0% increase, while Beijing, Guangzhou, and Shenzhen saw declines of 4.1%, 5.1%, and 2.5% respectively [3]. - Second-hand residential prices in first-tier cities decreased by 3.0% year-on-year, with the decline rate increasing by 0.3 percentage points. The specific declines were 1.8% in Beijing, 1.3% in Shanghai, 5.9% in Guangzhou, and 2.8% in Shenzhen [3]. Group 3: Price Trends in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 New residential sales prices in second-tier cities fell by 3.0% year-on-year, while third-tier cities saw a decline of 4.6%, with both categories experiencing a narrowing of the decline rates by 0.5 and 0.3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3]. - Second-hand residential prices in second-tier cities decreased by 5.8% year-on-year, and third-tier cities saw a decline of 6.7%, with both categories also showing a narrowing of the decline rate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