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 Yi Cai Jing
Search documents
消金不良处置节奏加快,“未诉即卖”成趋势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2:32
本月待处置不良贷款规模已超过50亿元。 11月,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进入活跃期,多家机构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包。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本 月待处置不良贷款规模已超过50亿元,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 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多家机构先后挂牌。 值得注意的是,为提升处置效率,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选择在核销不良贷款后,未对借款人展开司 法诉讼,即直接挂牌转让,出现"未诉即卖"的新变化。 新增多家消金公司入场,处置节奏明显加快 11月18日,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个人不良贷款(消费贷)批量转让项目公告(组包版), 拟转让不良贷款1578笔,未偿本金总额约1.28亿元,未偿利息约906万元,本息合计约1.37亿元,加权平 均逾期天数95天,且均未启动司法诉讼,预计竞价时间为12月。 前一日,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亦发布2025年第二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公告,债权总额约1.84亿 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48天,未开展司法清收。 早在11月14日,兴业消费金融连续发布四则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金额分别为4.26亿元、2.83亿元、 4.33亿元及6.25亿元,加权平均逾期 ...
签单与扩产进入活跃期,锂电产业新一轮周期重启?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2:22
锂电拉开新一轮周期? 盛屯集团(600711.SH)和中创新航(03931.HK)是另两名认购盛新锂能定增股份的股东,可以看到, 参与该公司定增认购的股东均是锂电产业链头部厂商。 另一边,上游材料厂商针对技术迭代和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的扩产。根据公告,厦钨新能计划投入15.25 亿元,建设50000吨高性能电池材料项目,建设周期长达50个月。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此举是考虑 到"车用材料产品认证周期长",有必要"提前布局并对产品升级创新"。 需求提振与涨价不断之际,锂电产业链的躁动还在持续。 11月18日晚间,两家产业链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发布重磅公告:上游锂盐龙头盛新锂能(002240.SZ) 宣布,与有望成为其战略股东的华友控股集团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2026年至 2030年间供应高达22.14万吨的锂盐产品,提前锁定未来产能;同日,锂电材料厂商厦钨新能 (688778.SH)宣布,将投资15.2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年产5万吨高性能电池材料项目,旨在快 速占领车用动力高端市场。 锂电材料产业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价格回调、产能出清与供需再平衡后,一系列来自产业核心环节的密集 动作,"签单+扩 ...
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揭晓,21位金融人才获奖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2:12
据介绍,本届评选采取自主报名、推举委员会提名、媒体评审、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产生3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8 位"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和10位"沪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 第一财经获悉,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已于11月16日揭晓,21位上海金融人才获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沪 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三大奖项。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徐玉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出席颁奖仪式,上海新金融研 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作主旨演讲。 获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的有: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浦发银行研究院院长谢伟;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军;中保 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会长贾飙。 获评"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的有:中央结算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宗军;上海黄金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裁曾辉;交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消费者权 益保护部总经理王冠;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沈栋;星展银行(中国)行长郑思祯;国泰海通副总裁韩志达;建信 ...
息差企稳与不良双升并存,三季度银行业盈利与风险博弈继续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2:07
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运行呈现"息差阶段性企稳、不良小幅双升"的鲜明特征。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为1.42%,环比终结持续收窄态势,实现企稳,带动行业盈利降幅收窄;但不良贷款余额增至3.5万亿 元、不良率微升至1.52%,拨备覆盖率同步下滑。 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的动态变化,折射出当前银行业面临"收益端收缩、风险端承压"的双重挑战。与此 同时,贷款利率已贴近银行经营成本下限的背景下,银行业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与稳健经营间实现平衡 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 息差阶段性企稳 银行业持续下行的息差趋势在2025年三季度迎来阶段性企稳。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保持稳定,同比虽下降11个基 点,但已终结此前持续收窄态势。 分银行类型来看,三季度息差呈现"一升一降多持平"的分化格局。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上季 度微升1个基点至1.56%;民营银行净息差为3.83%,环比下降8个基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 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维持在1.31%、1.37%、1.58%,均与二季度持平。 息 ...
家电再生材料使用规范国家标准发布,要求构建追溯机制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2:00
这将使家电再生材料的使用有据可依,促进家电行业资源再利用率的提升。 标准提出三方面要求,首先是材料选择兼顾性能与环保。标准要求再生材料应满足家电产品设计及使用要求,关键零部件用再生材料制品应通过验证试验, 以证实其可靠性等同于原生材料制品。同时,在保障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来源广、易回收处理且环境友好的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其次是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与追溯机制。标准要求家电制造企业、制品制件企业及再生材料企业之间建立协同追溯机制,强化再生材料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 管控并做好详细信息记录,采购记录、生产记录、检验报告、销售凭证等所有溯源文件至少要保存5年,保障再生材料信息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 可获取性与可追溯性。 第三是明确使用率计算方法和分级判定原则。标准统一了家电产品消费后再生材料使用率的计算方法,使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消费后再生材料使用率数 据具有可比性。同时,标准采用"消费后再生材料使用率"与"消费后再生塑料使用率"双指标进行分级判定,将产品划分为A、A+、A++三个等级,有利于引 导行业绿色转型。 上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认为,以前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得到的材 ...
日料店不用日本水产、超市改国内平替,本土水产股价上涨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1:42
因核污染水事件,日本水产产业一度受挫。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农林水产品 和其他食品出口额出现4年来首次下滑,同比降低1.8%,总出口额为7013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 币)。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额骤降43.8%,仅为784亿日元,其中海鲜出口额"断崖式"下降92.3%,仅 35亿日元。经过一段时间后,日本水产出口原本在慢慢恢复,近期一批北海道产的冷冻扇贝已经启程运 往中国,日本政府计划于11月进一步向中国出口海参,而如今日本水产品的对华出口又将受挫,日本相 关水产企业将受到直接影响。 日本相关水产企业将受到直接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9日下午,水产板块集体拉升,多只核心个股集体涨停。国联水产(300094.SZ) 午后开盘即封死20%涨停板,獐子岛(002069.SZ)、大湖股份(600257.SH)、中水渔业 (000798.SZ)、开创国际(600097.SH)等多只水产股同步涨停。 第一财经记者随后采访部分主要大型连锁超市后了解到,自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事件后,大部分超市已经 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主要是金枪鱼等品类,而三文鱼等水产品则大多数由挪威进口。但经过一段时 间 ...
机构评级“强烈买入”,新品牌“全季大观”成关注焦点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1:13
企业战略层面,此前10月31日发布的全新品牌"全季大观"尤为值得持续关注。该品牌是华住在酒店供给 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布局,创始人季琦此前明确指出,大基数人口、大基建等等多重利好因素,正为酒 店业打开增长空间,这一行业判断也为"全季大观"的发展注入强信心,其有望成为华住下一阶段的重要 增长动力。 美东时间11月18日,华住(HTHT.US)微涨收市。当日收盘价45.22美元,涨幅0.62%;成交额7895.39 万美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5.65%,成交量177.47万股。近期股价表现稳健,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涨 0.04%,过去60日涨幅达29.79%,年初至今已上涨44.7%。机构层面对其发展持积极态度,Zacks Research、HSBC Global Res近期均给予华住"强烈买入"评级。 ...
调整观望?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1:04
i用 ** 刘文章 ? 11月19日A股市场投资情绪 资本市场是投资者信心的晴雨表。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其对未来收; 判断,进而影响投资行为,形成合力后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我们想通 题,了解投资者对每日市场的看法。11月19日共有24061位用户参与了调 情况如下: 上证指数 深 证 成 指 0.18% 0-00% A股三大指数呈现"两阳一平"格局,均小幅收涨,涨幅有限,指数全天呈现"低开- →尾盘反弹"的深V走势, MACD绿柱持续收窄, KDJ指标低位金叉, 显示短期超卖反 1196家上涨 涨跌停比 1513 个股呈普跌格局,局部热点活跃,盘面上,黄金 股走强,水产养殖板块午后拉升,军工装备、保 险、硅能源、美容护理板块表现活跃;海南自贸 区板块调整,燃气、文化传媒、多元金融、房地 产、医药板块跌幅居前。 亿元 机构呈现防御为主、结构性布局特征,谨慎中寻求确定性,重点加仓银行、通信设备、电力和食品 金从高估值赛道向低估值板块迁移, 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成抛售重灾区; 散户观望氛围浓厚, "多看 态明显,呈"轻指数、重个股"博弈特征,部分资金聚焦于涨停板和热点题材,但整体观望情绪浓厚 ▪情绪 两市成交额 万 ...
欧洲股市开盘表现温和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0:37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德国DAX指数跌0.04%,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05%,法国CAC40指数涨0.04%。 ...
小米市值,两个月跌没了整个“蔚小理零”
Di Yi Cai Jing· 2025-11-19 10:31
Core Viewpoint - Xiaomi Group's stock price has been on a downward trend despite a strong Q3 financial report, reflecting ongoing market sell-off sentiment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Xiaomi Group reported Q3 total revenue of 113.1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2.3% - Adjusted net profit for Q3 was 11.3 billion yuan, up 80.9% year-on-year - The company's automotive and AI innovation businesses achieved quarterly profitability for the first time, generating 700 million yuan [2] Stock Market Reaction - Following the Q3 earnings report, Xiaomi's stock price fell sharply, reaching a low of 38.22 HKD, dropping below the 40 HKD mark and resulting in a tot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loss of over 100 billion HKD [2] - The stock has decreased by 36.83% from its year-to-date high of 61.45 HKD on June 27 [2] - From September 25 to November 19, Xiaomi's market value evaporated by over 530 billion HKD, surpassing the combined market value loss of competitors NIO, Li Auto, Xpeng, and Leap Motor [3] Market Sentiment and Short Selling - Market sentiment has turned pessimistic, with a 53% increase in short positions against Xiaomi reported by Goldman Sachs [3] - Institutional trading has leaned towards selling, particularly from pension funds and hedge funds, indicating a lack of short-term catalysts for Xiaomi [3] Safety and Production Issues - Safety concerns arose from incidents involving Xiaomi's vehicles, including a fire accident and a recall of 117,000 SU7 vehicles due to defects [3] - The construction of Xiaomi's second-phase factory has faced delays, impacting the planned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increase to 300,000 vehicles [4] Analyst Perspectives - Goldman Sachs downgraded Xiaomi's target price by over 10%, citing rising storage chip costs that could further squeeze profit margins [5] - Citic Securities remains optimistic about Xiaomi's long-term growth potential, highlight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its automotive and AI businesses in Q3 [5] - Xiaomi's president indicated that while Q4 will remain stable, 2026 will presen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profit margins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