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悖论
icon
Search documents
当基础模型成为AI应用的底座,学者称平台竞争转向生态较量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0 10:53
Core Insights - The richness of application ecosystems is becoming a key way for large model vendors to showcase their capabilities, with domestic foundational models rapidly penetrating various scenarios [1] - The head effect of foundational models is becoming more pronounced as the "hundred model battle" shrinks, with DeepSeek, Tongyi, and Tencent's Hongyuan ranking among the top ten glob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tbot Arena [1] - Foundational models are evolving into a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that can spawn numerous applications, shif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from individual companies to ecosystem battles [1][2] Industry Analysis - The ability of a large model platform to attract more developers and build a vibrant application ecosystem may lead to a "winner-takes-all" scenario, raising new challenges for antitrust authorities regarding market definitions [2] - Regulatory frameworks should be cautiously defined to balance intervention and market incentives, allowing private enterprises maximum innovation space in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s long as 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fairness for individuals and small businesses are not compromised [2] - Although the ecosystem of foundational models is expanding rapidly, the impact of AI on macro productivity may take time to manifest, reflecting the classic Solow paradox wher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do not immediately translate into productivity gains [3] - AI agents are emerging as a popular application direction for large models, with predictions that 20%-30% of office tasks could be automated, potentially reallocating labor to new technology-driven fields [3]
不缺认知,而是败给了生活琐碎、即时满足和权衡取舍---科尔尼发布健康消费报告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6-20 08:23
若被问及,多数人都能道出保持健康的要诀,也自认秉持着平衡的生活之道。然而,尽管认知到位、 行动看似合理,但全球性的运动不足、肥胖和慢性病问题却依然顽固存在。 为何如此?只因生活琐碎,终难遂愿。 健康,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却成了最难坚持的修行。 全球85%的人自信掌握了健康秘诀,但现实却是——运动不足、肥胖和慢性病仍在蔓延。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总是半途而废?科尔尼最新调研揭开了这一"健康悖论": 人们并 非缺乏认知,而是败给了生活琐碎、即时满足和权衡取舍。 研究发现,消费者可划分为三类——" 健康暂搁族"(半数人无奈躺平) 、 "平衡至上派"(19%的 弹性践行者) 和 "健康投资人"(31%的自律精英) 。 不同群体在健康与放纵、便利与掌控、口感与营养之间反复博弈。而真正的健康解决方案,或许不 在于更严苛的自律,而在于如何 让健康选择更简单、更愉悦、更贴合真实生活 。 这不仅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更是品牌创新的机遇——谁能读懂消费者的健康挣扎,谁就能赢得未来 市场。 点击 " 阅读原文 " ,了解英文版 01 无论文化背景与地域差异,人们普遍认同保持健康的关键要素——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 然 ...
Sam Altman最新访谈:AI将发现新科学,未来AI伴侣无处不在,人形机器人街头漫步
硬AI· 2025-06-18 15:01
人形机器人将在5-10年内走上街头,成为真正让人感受"未来已来"的标志性时刻; OpenAI未来愿景:打造无处不在的"AI伴侣",通过多种设备和平台为用户提供连续性服务; OpenAI的Sam Altman在与弟弟的坦率对话中,描绘了一个AI技术狂飙未来世界。他预测5-10年AI将发现新科学,AI伴 侣将无处不在,人形机器人将走上街头,成为真正让人感受"未来已来"的标志性时刻。对于,Meta上亿美元的人才挖角攻 势,Altman表示无需担心,公司文化差异显著。 硬·AI 作者 | 龙 玥 编辑 | 硬 AI 最近,在一场"家庭式"地访谈中,OpenAI CEO Sam Altman向弟弟Jack Altman(Lattice创始人)展现了 他对AI未来5-10年最直接的预判。这位AI科技界最受瞩目的引领者坦言,尽管推理能力的突破让O3模型已 达到博士生水平,但真正的颠覆将来自AI发现新科学的能力。更令人震撼的是他对"超级智能悖论"的担 忧:即便实现了真正的超级智能,社会可能依然变化不大,就像ChatGPT的横空出世并未根本改变人们的 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竞争正在白热化——Meta将OpenAI视为最大威胁, ...
Sam Altman最新访谈:AI将发现新科学,未来AI伴侣无处不在,人形机器人街头漫步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18 04:18
Core Insights - OpenAI CEO Sam Altman predicts that AI will discover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next 5-10 years, which will overshadow other applications [3][6] - Altman expresses concern over the "superintelligence paradox," suggesting that even with advanced AI, societal changes may be minimal [5][6] - The competition in the AI space is intensifying, with Meta viewing OpenAI as a major threat and offering substantial financial incentives to recruit talent [6][27] AI Advancements - Altman states that the O3 model has reached a level comparable to a PhD student in specific fields, indicating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AI reasoning capabilities [3][6] - He predicts that astrophysics may be the first field where AI can autonomously make new discoveries due to the abundance of data [3][6] -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oid robots is anticipated within 5-10 years,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AI's physical applications [5][6] OpenAI's Vision - OpenAI aims to create a ubiquitous "AI companion" ecosystem that integrates across various devices and platforms to assist users continuously [6][21] - Altm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latform integration for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 across different environments [6][21] Competitive Landscape - Meta is reportedly offering over $100 million in signing bonuses to attract OpenAI's top talent, highlighting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AI sector [6][27] - Altman critiques Meta's focus on financial incentives rather than mission-driven work, suggesting it may hinder cultural development [6][28]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 Altman asserts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increase with AI advancements, advocating for fusion and advanced nuclear energy as necessary solutions [6][7] - He expresses confidence in the potential for fusion energy and advanced fission technologies to meet future energy demands [7][20] Cultural and Societal Implications - Altman raises concerns that even with the creation of superintelligent AI, societal conditions may not improve significantly, reflecting a disconnect betwee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social change [5][6] - He notes that many jobs will be transformed or eliminated due to AI, but believes that new opportunities will emerge as society adapts [19][20]
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Ke Ji Ri Bao· 2025-06-18 00:42
"我们的研究发现,虽然许多转录因子单体识别的DNA序列极其相似,但形成同源二聚体后,则可 识别各自独特的DNA序列。这种机制为解释进化史中起源于共同祖先、高度相似的旁系同源转录因子 如何逐步产生功能分化,进而增加高等动植物机体的复杂性与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视角。"朱方捷说。 这一成果为解决高等动植物研究中令人困惑已久的转录因子"特异性悖论"问题提供了全新见解,有 望加快菌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宏》与《国际分子科学》 上。 福建农林大学整合该校海峡联合研究院和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优势平台,实现了基础科 研与产业转化的高效衔接。 据介绍,转录因子是一类控制基因"开关"的蛋白质,可识别、结合特定的DNA序列,读取各基因 附近的DNA"密码",并转换成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信息。 原标题: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也是细胞重编程、再生医疗、农业育种的重要靶标。 记者6月16日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朱方捷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技术解析了40个 MYB家族转录因子的DNA序列特异性,阐明了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转录因子在进化中实现相 ...
金刻羽:特朗普把全球带入“丛林时代”
财富FORTUNE· 2025-06-16 12:33
在《MPW零度对话》系列中,我们邀请中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女性领导者,讨论当下所有 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充满热情和妙趣的对话中,提炼出冷静理性的智慧。 "特朗普2.0时代不是短期的现象,而是一个质变的开始。"金刻羽说。 她指出,人们低估了特朗普再次当选对于美国和全球未来走向的影响。特朗普带来的并非是短期波动, 而是一个全球格局根本性转变的开端。 全球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金刻羽近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海合会-中国经济论坛期间,接 受了《财富》(中文版)的专访。来自东盟、海湾地区和中国的领导者汇聚在这个多元化新兴工业国 家,试图探寻复杂局面中的新秩序和新平衡。 这位知名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正在快速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带领美国逐渐成为 一个发展中国家, 他还试图用旧的冷战思维,把全球带入到之前的"丛林时代" 。金刻羽将当前的世界 局势总结为三个"P": Protectionist(保护主义)、Politicize(政治化)、Polarize(两极分化) 。 然而在"丛林"中,"不站队"的第三方国家却前所未有地崛起。这些国家跳出两极分化的格局,与美国、 中国、中东、印度等多方在不同领域展 ...
为啥伊朗这些年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弱了?
虎嗅APP· 2025-06-16 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九边 ,作者九边 九边 . 2023年印象笔记收藏量排第一的公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九边 (ID:ertoumu893) ,作者:九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伊朗这个状态其实几年前就聊到过。这两天刷视频,好像形成了新共识,说是"小族统治大邦",也就 是上层是阿塞拜疆人,下层是波斯人,这个确实有些道理,阿塞拜疆人在伊朗人口中比例挺低,但在 上层却很高。 但这个说法解释不了伊朗现在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了,为啥感觉这些年伊朗给人的感觉是 矛盾越来越大? 要知道,伊朗刚爆发革命的时候,也是这帮人在统治,随后就爆发了著名的两伊战争。在那场战争 中,伊朗前后动员了1500万人投入了战争。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依旧能保持很强的向心力,以至 于几十年间美国都不敢碰。以前能做到同心协力,现在怎么不行了?而且我托人问了下伊朗那边的 人,小样本显示伊朗人对阿塞拜疆人没啥意见,单纯就是对教士集团没好感。 如果说伊朗最大的问题是啥?那显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意识形态矛盾。而这背后,又根植着一个没 法解决的终极悖论。 可能大家不知道。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却是全球 高等教育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大学 入学率 ...
为啥伊朗这些年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弱了?
Hu Xiu· 2025-06-16 03:17
伊朗这个状态其实几年前就聊到过。这两天刷视频,好像形成了新共识,说是"小族统治大邦",也就是 上层是阿塞拜疆人,下层是波斯人,这个确实有些道理,阿塞拜疆人在伊朗人口中比例挺低,但在上层 却很高。 但这个说法解释不了伊朗现在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了,为啥感觉这些年伊朗给人的感觉是矛 盾越来越大? 要知道,伊朗刚爆发革命的时候,也是这帮人在统治,随后就爆发了著名的两伊战争。在那场战争中, 伊朗前后动员了1500万人投入了战争。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依旧能保持很强的向心力,以至于几十年 间美国都不敢碰。以前能做到同心协力,现在怎么不行了?而且我托人问了下伊朗那边的人,小样本显 示伊朗人对阿塞拜疆人没啥意见,单纯就是对教士集团没好感。 如果说伊朗最大的问题是啥?那显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意识形态矛盾。而这背后,又根植着一个没法 解决的终极悖论。 可能大家不知道。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却是全球高等教育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大学入学 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的不足10%,飙升至近年超过60%(女性入学率甚至超 过男性)。 伊朗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数百所公立大学(如德黑兰大学、谢里夫理 ...
看到中国实力,欧洲有了和美掀桌的底气,女掌门亲自登门“取经”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1:28
欧洲的策略:在中美博弈中寻求最大利益 事实上,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已顺利结束,虽然双方并未公布具体细节,但大致方向已明朗:双方将做出各自让步。这意味着中国可能短期内放松对稀土的 出口限制,而美国也可能放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这对长期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欧洲来说,无疑是双重利好。 7月9日,特朗普设下的美欧贸易谈判最后期限迫在眉睫。然而,谈判却陷入僵局,濒临破裂。 表面上,争端源于特朗普威胁对欧盟钢铝征收50%的惩罚性 关税,但深层原因在于欧盟难以调和"主权悖论"——它渴望经济自主,却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这种矛盾让欧盟在与美国谈判时左右为难,内部意见分 歧巨大。更棘手的是,特朗普要求欧盟坚定地站在美国对抗中国的立场上,而欧盟若想实现经济独立,中国却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这种情况下,美欧谈 判形同"鸡同鸭讲",除非欧盟甘愿牺牲自身利益,完全屈服于美国,否则难以达成共识。特朗普虽然暗示可能延长期限,但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施压欧盟尽快 做出决定。 此前,由于美国施压,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严格审查,严重影响了欧洲,尤其对依赖稀土资源的欧洲汽车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许多著名车企面临停产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此次对美放松稀土 ...
冲上热搜!任正非在《人民日报》头版发声 | 关于他和华为,他作序推荐了这本书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15:52
《人民日报》6月10日头版,刊发文章《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这是关于华为芯片困境的言论,正值中美贸易谈判重启之 际,这一安排绝非偶然。任正非在采访中坦言"单芯片落后美国一代",却同时提出"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的独特路径。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向来重视管理哲学的企业家,在谈及技术突围时,特意提到了《在悖论中前进》这本管理学著作中的观点——这似乎暗示着华为乃 至中国科技产业正在用一种更具智慧的方式应对当下的困局。 1. 承认差距的智慧 任正非的坦诚令人意外却难能可贵。他直言"我们单芯片还是落后美国一代",这种理性认知与《在悖论中前进》强调的"正视矛盾"不谋而合。承认差距不 是示弱,而是寻找超越的起点。 2. 数学与物理的协奏曲 面对芯片制程逼近物理极限的困境,华为转向"群计算、数学优化"等软件层面的创新。这种突破方式,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书中"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对既 有框架的重新诠释"的观点。 3. 生态系统的力量 任正非提到"中国数十、上百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揭开了一个重要趋势:中国半导体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作战。通过细分领域的突破和产业链协 同,完全可能实现局部优势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