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

Search documents
源飞宠物(001222):深度研究报告:深耕宠物牵引用具,自主品牌发展可期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6-30 07:19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源飞宠物(001222)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首次) 深耕宠物牵引用具,自主品牌发展可期 目标价:26.5 元 [ReportFinancialIndex] 主要财务指标 |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 | 1,310 | 1,613 | 1,823 | 2,058 | | 同比增速(%) | 32.2% | 23.2% | 13.0% | 12.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 | 164 | 165 | 207 | 242 | | 同比增速(%) | 30.2% | 0.3% | 25.5% | 17.0% | | 每股盈利(元) | 0.86 | 0.86 | 1.08 | 1.27 | | 市盈率(倍) | 23 | 23 | 18 | 16 | | 市净率(倍) | 2.9 | 2.6 | 2.3 | 2.0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创证券预测 注:股价为 2025 年 6 月 27 日收盘价 公司研究 其他轻工Ⅲ 2025 年 06 月 30 日 ...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30 01:24
"棋盘上充斥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到临近最后一刻,你永远都不知道胜负在哪里。"用电视剧《棋魂》中的经典台词来形容当下的车市竞争毫不为过。 经历了5月的血雨腥风,一度被认为要进"ICU"的燃油车,似乎又脱离危险,似乎有回暖迹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数据显示,5 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有所收窄。仔细梳理,燃油车复苏背后,以合资车企为主的局面正在逐步改 变,奇瑞、吉利和长安等自主品牌燃油车与合资车企的差距显著缩小。 环比增长 燃油车迎小幅回温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在零售数据上,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 13.3%。乘联分会分析指出,今年5月零售较2018年同期181万辆的最高水平增长6%,呈现出超强增长态势。 其中,相较于4月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4.8%的销量表现,5月的燃油乘用车市场出现了小幅回温。数据显示,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 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降1%。"前期常规乘用车的持续下行带来较大的市场压 ...
轮胎板块调研反馈及重点提示推荐
2025-06-30 01:02
轮胎板块调研反馈及重点提示推荐 20250627 摘要 轮胎板块二季度预计利空出尽,企业业绩展现韧性,三季度有望迎来明 显拐点,原材料价格企稳,成本压力缓解,美国贸易政策成本转移逐步 落地。 自主品牌轮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今年增速在 8%至 14%之间,未 来本土强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望达到 80%以上,驱动本土优质轮胎企 业增长。 头部轮胎企业赛轮展现较强盈利韧性,一季度仍保持同比微幅增长,当 前 PB 估值已跌至历史低位,预计三季度业绩环比快速增长,欧洲双反 调查有望推动估值修复。 天然橡胶价格自 4 月以来下跌 20%,缓解了轮胎企业利润压力,预计三 季度降价效应将完全反映到企业业绩层面,并覆盖美国市场加税带来的 负面影响。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轮胎企业短期内通过补贴经销商价格共同承担关税, 并计划 7 月涨价,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通过涨价和天然橡胶降价逐步 消除关税影响。 Q&A 近期轮胎板块的市场表现如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轮胎板块在今年一季度经历了显著的利润下滑,估值水平跌至约 8 倍。主要原 因包括天然橡胶价格自 2024 年以来持续上涨,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海外产能受 限,以及地缘事 ...
独家丨东风大改自主品牌:研发总院多部门并入奕派,学岚图模式
Tai Mei Ti A P P· 2025-06-28 02:51
文|汽车像素(ID:autopix),作者 |曹琳,编辑|冒诗阳 01.东风多研发部门拆入奕派 ▍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 6 月 26 日,东风汽车集团首次披露了将成立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奕派科技)的消息。 奕派科技代表着东风汽车集团下属自主乘用车品牌向新能源转型的希望,风神、奕派、纳米三个嫡系品牌都被纳入新公司。围绕着这家新公司的运作、职 能分配,"奕派独立" 是这周末里备受东风职工关注的话题。 调整不止涉及东风乘用车一个板块,还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在内的多个部门和公司主体,其中的核心项是研发。 汽车像素独家了解到,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下称研发总院)的副院长程军将加入奕派科技,担任新公司的总工程师。与乘用车相关的大部分研发团队,会 从研发总院中分拆出来,并入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具体包括乘用车开发中心、海外车型平台项目团队两个部门。 除了上述两部门的完整编制,东风汽车还会从研发总院的其他中心里抽调技术精英加入奕派科技,以快速补充新公司所需。乘用车开发中心是研发总院最 大的部门之一,一位接近东风汽车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最终研发总院三分之一到近半数人员可能都会被划至奕派科技。 母公司东风汽车希望赋予奕派科 ...
向科学服务行业领军企业目标持续迈进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26 21:25
以"泰坦"一词为公司命名,寄托着一群志同道合青年的远大梦想。 "当时我们几个同学在大学里时常会思考,实验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才能让科研人员和科技 成果更好转化。"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张庆回忆道,"当时我们讨论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是一个比较大的 概念,我们讨论后认为应该聚焦在所能提供的具体服务层面,例如试剂种类、仪器的可靠性以及实验室 的可靠性等,因此我们几个同学想成立一家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 穿梭的机器人、无人值守的生产线、暗灯运行的车间……2025年6月,湖北宜昌150亩土地上,一座"不 像化工厂"的工厂——泰坦科技耗资数亿元打造的智能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新工厂更像是一个美术馆,我们力图呈现出一个有别于传统工厂的新型制造基地。"泰坦科技联合创始 人、总裁张庆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里将成为泰坦科技科研产品全国储运中心,高纯 国标溶剂最大生产基地,医药中间体与分子砌块试剂核心研发制造基地,为公司向科学服务行业领军企 业这一目标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目标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科学服务行业的深刻变局——曾经依赖进口试剂和设备的实验室,如今正迎 来本土力量的强势崛起。作为在科创板上市的科学服务企业, ...
佩蒂股份20250625
2025-06-26 14:09
佩蒂股份 20250625 摘要 公司东南亚工厂总产能达 2.6 万吨,足以满足美国市场未来两年需求, 柬埔寨工厂专注于高单价产品,满产年产值接近 5 亿元人民币,越南工 厂新增 2000 吨产能,满产年产值预计达 8-9 亿元人民币。 面对美国对越南和柬埔寨 10%的关税,公司初步预案是与客户共同承担, 目前主要客户未要求公司承担基础关税部分,公司将持续与客户协商应 对未来政策变化。 公司在欧洲市场增速显著,特别是英国和加拿大,订单量增长明显,主 要来源于线下商超客户,新西兰主粮的海外代工服务是公司海外市场业 务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 美国市场在代工业务中占比约为 65%,预计今年将维持,欧洲市场增速 较快但基数较小,未来主粮代工业务的增长点可能主要来自新西兰和澳 大利亚市场。 目前美国市场订单接收情况正常,未受关税加征因素影响,展望第三季 度,可见订单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未出现明显增长。 Q&A 针对美国市场,公司在东南亚的代工业务是否已完全承接原国内工厂的订单, 以及越南和柬埔寨工厂的现有产能能否完全满足美国市场的订单需求? 目前,东南亚工厂已完全满足美国市场的订单需求。越南的两个工厂宠物零食 总产能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近期热点 阐述改革与规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0:56
6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就近期外界关注的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说明,内容涉及广汽埃安员工持股与混改进展、自主品牌改革("番禺 行动")、供应商账期政策、自主品牌发展策略、国际化布局以及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项目。 广汽集团媒体沟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埃安员工持股与混改:锁定期规则一致,上市非当前首要任务 针对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冯兴亚表示,所有参与者,包括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均需遵守5年锁定期(至2027年)。锁定期内离职的员工,需按上年埃安净 资产值退股。他表示,该机制旨在稳定核心团队,规则对所有参与者一致,不存在高管提前全额退出的情况。 关于埃安上市计划,冯兴亚指出,考虑到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变化及资本市场情况,现阶段并非埃安上市最佳时机。当前工作重心是提升埃安自身价 值。未来员工退出渠道可能包括上市、集团收购或长期持股分红等多种方式。他表示,目前员工支付持股计划相关款项正常,如遇困难,公司将提供协助。 冯兴亚同时提及,广汽集团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47.6%,财务结构稳健,埃安发展不依赖外部资本市场。 "番禺行动"改革:聚焦自主品牌,推动一体化运营 冯兴亚介绍了自去年11月启动的"番禺行 ...
长安汽车“因祸得福”
虎嗅APP· 2025-06-18 23:59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Eastland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5年2月9日晚,东风集团股份( HK:00489 )和长安汽车( SZ:000625 )同时发布公告,均 称"收到控股股东通知"、"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坊间猜测两大车企将会合并。 东风、长安最终实控人都是国资委,但东风是一级央企,长安是兵装集团下辖的二级央企。除行政级 别,东风汽车销量、产品结构、新能源转型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落在下风: 销量 2024年长安、东风销量分别为268.4万辆、189.6万辆( 其中乘用车154.4万 ),长安领先41.6%; 营收、净利润 2024年长安、东风营收分别为1597亿、1062亿,长安领先50.4%; 2024年,长安扣非净利润25.9亿,东风扣非净亏损6.9亿; 新能源车业务 2024年,长安新能源车销量73.5万辆、占总销量的27.4%; 东风新能源车销量39.5万辆、占总销量20.8%; 根据行政级别让东风主导合并后的新公司不合情理。让两家"平起平坐"更糟——谁说 ...
一把吉他觅得四海知音
Jing Ji Ri Bao· 2025-06-15 21:55
在鄌郚镇的一家乐器生产企业,一名工作人员在生产加工电吉他。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来自五湖四海的原材料,在制琴匠人的巧手下化作一把把奏出美妙音符的电吉他,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全球 每3把电吉他中,就有1把产自这里——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 记者走进这个电吉他小镇,了解这里乐器产业的发展脉络,倾听一个产业撑起一座城镇的故事。 从土乐器到洋乐器 "鄌郚"二字皆带"耳朵",冥冥中与妙音有不解之缘。 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这座小镇是如何开辟出了乐器产业? 鄌郚的音乐文化群众基础广泛,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些喜爱戏曲音乐的人。 "吉他的这根弦,连接的是父辈的艰辛创业与我辈的重任在肩。时间在流逝,但是琴弦上凝聚的文化底蕴越来 越深厚,鼓舞我们砥砺前进。"谈起鄌郚吉他,东方乐器厂总经理李华涛满眼都是自豪:"手艺人的努力、政 府的支持、市场的需求正在形成合力,我们坚信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从做贴牌到创品牌 曾经,鄌郚的电吉他生产出来以后,大部分在国外贴上别人的商标再销售,利润的大头被品牌方赚走,生产 商利润微薄。2020年以前,张建军的乐器厂就是这种情况。第一批投身"吉他大潮"的鄌郚乐器人纷纷意识 到,要想 ...
美的集团(000333):解构龙头系列之三:如何看待美的海外成长空间?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6-12 15:22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Midea Group [12]. Core Viewpoints - Midea Group has transitioned from an OEM model to an OBM model since 2015,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overseas brand matrix that covers high, medium, and low-end products. The company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ts global localization operations, which is expected to drive further increases in its overseas market share [3][10]. - The long-term growth of Midea's white goods products overseas is projected to be substantial, with potential annual sales volumes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2024, driven primarily by replacement demand as global appliance ownership rates peak [3][10]. Summary by Sections Introduction - Midea, Haier, and Gree represent three major players in the domestic white goods industry, each with distinct globalization processes. Midea's international sales strategy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with significant room for market share growth as domestic market expansion slows [6][20]. Globalization Progress - Midea began its overseas expansion in 1986, initially focusing on OEM. Since 2015, the company has shifted towards building its own brands, establishing 22 R&D centers and 23 production bases globally by 2024, and achieving a 6.7% share of global major appliance sales, ranking third in the industry [7][39]. Strengthening Overseas Sales - Midea's global strategy has evolved from "global operation" to "global breakthrough," focusing on local market integration. The company has expanded its sales channels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with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e-commerce and a growing number of overseas sales points [8][51]. Overseas OBM Business Potential - Midea's projected long-term global annual sales for air conditioners, refrigerators, and washing machines are expected to reach 10.367 million, 2.898 million, and 3.711 million unit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growth potentials of 186%, 173%, and 133% compared to 2024 [9][10].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Midea's ongoing global expansion and the expected growth in its white goods segment present a promising investment opportunity. Forecasted net profits for 2025, 2026, and 2027 are estimated at 42.588 billion, 46.766 billion, and 52.091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P/E ratios of 13.61, 12.39, and 11.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