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安全
icon
Search documents
余承东:不能为了低成本牺牲质量
3 6 Ke· 2025-06-03 03:12
6月1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布了一条博文:"我们正在全力为 小米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 计7月份量产。刚学会一句莫言名言:'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外界普遍认为,这条微博是在回应 华为常务董事长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发言。 在刚刚过去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在谈到智能汽车相较传统汽车时代,卖车逻辑的演变时提 到,有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尽管质量和辅助驾驶能力都不那么好,却凭着强大的流量能力、营销能力 打造出了爆款单品。 余承东这话到底是否在影射小米;小米的质量和辅助驾驶能力,又是否真的与销量不相匹配,这些都还 有商榷的空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安全和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对车企现行的安全和质量标准,进行了一番犀利的评价。 针对今年以来行业热议的电池安全问题,余承东余承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而很多 车企的电池,按华为的质量标准,一台都不能出厂,可友商却还在海量发货,看得他一身冷汗。为此, 他呼吁行业都要做高质量的产品,质量才是车企的生命线,不能为了低成本而牺牲质量。 不仅如此,他还坦言,其实许多车企的质量标准都 ...
安全性提升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政策驱动到技术深化的跨越 ——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升级与产业重构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始于政策补贴与市场激励,但近年来已转向以安全为核心的技术驱动 阶段。2026年7月将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标志着行业迈入"零容 忍"时代。这一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目标升级为法律强制要求,直接推动了全产业 链的技术革新。 政策迭代:从"逃生时间"到"零容忍",安全标准倒逼技术革新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需求的提升是政策升级的现实背景。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达640起, 同比上升32%,其中90%与动力电池热失控相关。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分析,电池底部撞击和快充热失 控是两大核心风险点。新国标既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行业从"量"到"质"转型的必然选择。 核心的变化包括热失控管理升级、场景化安全测试、和乘员健康保护。对于热失控,旧标准要求热失控 后提供"5分钟逃生时间",而新标准要求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且所有监测点温度需低于60℃。这一 变化倒逼企业采用多层级防护技术,例如宁德时代(300750)的NP(No Propagation)技术,通过电芯材 料优化、智能算法监测和全局热管理系统联动,实现热扩散的主动防御 ...
安全为王,广汽本田P7以硬核投入刷新电动时代价值标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0:39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穿透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参数、智能配置,消费者的关注点正在重 回安全本质。近期上市的广汽本田P7,作为合资大厂在纯电领域的全新力作,以"四年磨一剑"的定力、 超150万公里的严苛实测与无微不至的三重安全防护体系,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心的移动出行体验。刷 新车企安全性能投入的新高度,重塑电动时代安全基准。 严苛智造硬核验证,出厂即实现顶格标准 保留机械硬逻辑,实现越级的安全冗余 算法带给人类便利,但是机械硬逻辑是最具确定性的。广汽本田P7的各项设计和设定,在发挥智能和 算法的便利性的同时,用机械硬逻辑的确定性,充分确保用车安全,做到了远超同级的安全冗余。 在制动性能方面,广汽本田P7采用了Honda自研线控制动系统与BOSCH ESP双重备份,并保留了机械 连接,共计有四套路径来保证制动安全,搭配350mm前通风刹车盘+330mm后通风刹车盘,百公里刹停 距离仅为37米。此外,广汽本田P7的门把手看起来是隐藏设计,但是仍然保留了机械设计,哪怕在车 辆断电的情况下,门把手一样打得开,确保极端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在电池安全方面,广汽本田P7搭载90度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在低温适 ...
AEB强制国标背后的产业变局
2023年底,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围绕AEB(自动紧 急制动系统)功能展开的"口水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何小鹏抛出"99%AEB是假的"的言论,瞬间激 起千层浪,余承东随即作出回应,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争 论,实则是对安全认知的深刻探讨,更折射出汽车行业正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型的重大变革。这场 论战,也像是为即将出台的AEB强制国标奏响的前奏曲。 不过,强制安装AEB也将引发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博弈。对于低端车型而言,配装AEB系统必然会增加制造 成本,导致车辆售价上涨。这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来说,短期内或抑制部分购买需求。但从长远来 看,这一变化也孕育着新机遇。 本土供应商通过技术创新来破解成本困局,例如豪恩汽电推出的集成式智能感知模组, 将摄像头与雷达设 计在同一个壳体内,物料与装配成本降低30%;亚太股份开发的AEB与ESC硬件共平台方案,使执行模块成 本降低40%以上。另外,万安科技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的轻量化副车架,让整车重量减轻8%,间接提升 AEB制动效率。这些创新成果让国产方案的单价较外资产品低2 ...
车企为何集体“隐藏”门把手?
第一财经· 2025-05-27 02:18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作者江睿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这里是《第一财经》杂志(前身《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 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2025.05. 27 本文字数:235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江睿杰 封图 | 首款使用隐藏式门把手的汽车奔驰300SL(1952) 5 月 8 日,工信部网站上发布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 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这是继 4 月加强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规范管理之后,工信部在汽车安全领域 的又一大举措。 和能够适度解放手脚的辅助驾驶功能不同,隐藏式门把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并不直观,反而被 很多人吐槽为"反人性设计"。然而这种与消费者习惯背道而驰的设计却在过去几年逐步成为新能源车 的主流配置。 如果回溯历史的话,隐藏式门把手并不专属于新能源车。早在 1952 年,奔驰的超豪华车型 300SL 就率先用上了这项技术。这款车的两侧车门打开时不用手动向外提拉,而是会如鸥翼般同时向上展 开。 60 年后,特斯拉的 Model X 也用 ...
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汽车门把手?
Di Yi Cai Jing· 2025-05-27 01:05
5月8日,工信部网站上发布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 划项目的意见。这是继4月加强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规范管理之后,工信部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又一大举 措。 和能够适度解放手脚的辅助驾驶功能不同,隐藏式门把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并不直观,反而被很 多人吐槽为"反人性设计"。然而这种与消费者习惯背道而驰的设计却在过去几年逐步成为新能源车的主 流配置。 如果回溯历史的话,隐藏式门把手并不专属于新能源车。早在1952年,奔驰的超豪华车型300SL就率先 用上了这项技术。这款车的两侧车门打开时不用手动向外提拉,而是会如鸥翼般同时向上展开。60年 后,特斯拉的Model X也用上了这种展翼设计,并且保持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事实上,特斯拉从2008年开售首款车Roadster起,一直都在全线使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只不过背后的 商业逻辑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最初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是为了突出设计上的未来感,凸显百万元级别豪 车的定位,以实现马斯克"高举高打"的策略。而之后通过Model 3/Y进入大众市场之后,隐藏式门把手 这个识别度很高的设计就被选择性地沿袭下来,成为继续标榜特斯拉审美的 ...
新能源车亟待以安全保障突破信任危机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5 01:40
在测试验证体系创新上,车企需建立更为严格、高效的测试机制,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地感知到驾驶安全 性。同时,车企还应建立事故数据公开机制,以透明化消解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 车安全性的信心。 新能源汽车的终极使命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以更安全的方式承载人类出行。当技术创新的脚步与对生命 的敬畏同频共振时,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出信任危机的泥潭。车企们应摒弃"技术神话"的营销手段, 明确智能驾驶技术的边界,杜绝误导性表述,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标题:新能源车企宜从三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持续高歌猛进,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 让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关注与日俱增。这种关注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对整个新能源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每一辆飞驰的新能源汽车都承载着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追求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 度等核心参数的同时,安全设计不能沦为成本压缩的牺牲品。车企间的白热化竞争,使得技术迭代速度 加快,与之相应的安全验证与测试也应跟上步伐。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也要与宣传一致, 防止驾驶员出现过度依赖智能驾驶而 ...
汽车视点 | 小米入局SUV市场:遭遇舆论危机后,YU7能否再破局?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3 01:30
会上,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介绍,小米YU7将全系标配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连续阻尼可变 减振器、激光雷达、英伟达700TOPS算力的Thor芯片以及全系超长续航。从配置层面来看,高于小米汽 车首款车型SU7。 雷军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相关安全配置,包括铠甲笼式车身、内嵌式防滚架、全车四门防撞梁、采用 2200MPa超强钢材料等,称"通过了50项以上的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测试,安全防护进一步升级"。 新车将包括三种版本,对标特斯拉,分为小米YU7超长续航后驱、小米YU7 Pro超长续航四驱和小米 YU7 Max超长续航高性能四驱。按照规划,小米YU7将在今年7月正式上市,具体价格届时将会发布。 除产品上新外,小米汽车同步加强渠道建设。 新华财经上海5月23日电(李一帆)5月22日晚,小米举行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小米集中 推出大量旗舰级新品,包括全新手机SoC芯片"玄戒O1"、旗舰机型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 汽车首款纯电SUV小米YU7也首发亮相。 小米YU7新车配置升级 发布会全程130分钟,小米YU7的发布占据近半时长,足见小米对新车的重视程度。 4月份,小米汽车单 ...
车企都想成为中国的沃尔沃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2 13:23
撰 文 / 牛 跟尚 设 计 / s h e l l y "要踏踏实实做好保障智能驾驶汽车安全性的系统工作,少造概念,避免误导消费者,同时要承担 起向消费者普及智驾操作原则的责任。" 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武汉市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部长的苗圩在其新书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发布上呼吁企业谨慎宣传。该书的第五个小标题就是《智 能网联汽车安全先行》。 苗圩,可能是对"智驾"吹哨的第一位专家型高官。 这一天,是3月20日,春分,昼夜均分之时,或许正是万物拔节之时,也或是中国汽车换道超车中 新拐点。 9天后的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路上发生车祸,导致车内3个年轻生命不幸离世。公 开信息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进入人驾状态,3 秒后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引发严重车祸。 这起事故,犹如睛天霹雳,撕破车企都在鼓吹的"智能驾驶新装"。 此前,中国部分车型在高速公路领航辅助驾驶、城区领航辅助驾驶以及"代客泊车"等智驾功能上被 夸大宣传。 一是功能效果方面,一些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L2.9级""全场景智驾""城市领航"等模糊概 念, ...
均胜电子(600699):深度报告:全球汽车安全+电子头部Tier1,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ZHESHANG SECURITIES· 2025-05-22 12:39
均胜电子(600699) 报告日期:2025 年 05 月 22 日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深度 | 汽车零部件 全球汽车安全+电子头部 Tier 1,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均胜电子深度报告 投资要点 | [Table_Forcast] (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55,864 | 64,530 | 66,450 | 71,023 | | (+/-) (%) | 0.2% | 15.5% | 3.0% | 6.9% | | 归母净利润 | 960 | 1,534 | 1,833 | 2,161 | | (+/-) (%) | -11.3% | 59.7% | 19.5% | 17.9% | | 每股收益(元) | 0.7 | 1.1 | 1.3 | 1.5 | | P/E | 28.4 | 17.8 | 14.9 | 12.6 | | ROE | 4.9% | 7.4% | 8.2% | 8.9% | 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