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

Search documents
存款利率“1时代”,理财公司抢攻含权产品,有四点需注意!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8 14:44
5月降准降息落地,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行。六大国有行活期存款逼近"零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跌 破1%。低利率时代不仅深刻影响着老百姓"钱袋子",改变家庭资产配置逻辑,同时如一场压力测试, 推动金融行业加速转型与蝶变。 作为连接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理财公司如何在收益承压的环境中寻求突破?近日,南都· 湾财社正式推出"金融新消费之理财新知"栏目,深度展示理财投资新趋势,为投资者传递理财"新知", 把脉理财新范式。本期,南都·湾财社专访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银理财")。 在信银理财看来,低利率环境下,未来理财行业仍将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导,但"固收+"、混合、权益类 产品占比势必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信银理财给投资者在购买含权理财产品时列出了"自查清单"。 理财产品降收益预期 "固收+"成增厚收益抓手 曾经,银行理财凭借刚性兑付和资金池运作两大"法宝",实现规模快速扩张,银行理财也一度被客户视 作具有存款替代属性的资管产品。这某种程度决定了理财产品风险等级普遍较低。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显示, 截至2024年末,风险等级为R2(中低 ...
多招应对低利率 债券投资策略升至新高度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04 20:44
今年以来,受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影响,传统的债券投资收益空间急剧压缩。私募机构的债券产品收 益率中枢明显下移,不少产品今年前五个月收益率已降至1.8%以下,与去年全年平均7.91%的回报形成 鲜明对比。一些私募管理人不禁感叹,债券产品的收益率已缺乏吸引力。 当"躺赢"时代结束,升级债券投资策略成为私募机构破局的关键。不少私募选择丰富产品策略,将重点 转向跨境复合产品,获取跨市场利差,或通过增加波段交易增厚收益。 对于公募"固收+"产品而言,今年以来的市场波动使得主动择时和大类资产切换的难度显著提高,需要 基金经理更加精细化地进行择时交易和回撤控制。 ● 本报记者张舒琳 收益率缺乏吸引力 2024年底以来,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市场对于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充分,行业一致性的操作让债券投资 收益空间被大幅透支。近几个月以来,债券投资难以复制"稳稳的幸福",债基管理人集体"失重"。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有业绩记录的1101只私募债券策略产品2025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 为2.32%,其中955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86.74%。具体而言,可转债交易策略今年以来表现相对 突出,相关产品平均收益率5.48%; ...
港股这算不算牛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4 13:35
今天权益市场依然走的很强,A股和港股的主要指数都是全面上涨的态势,当然,最火的,还是港股的三支票,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 ,都是 大涨后创股价的历史新高。 三者年初至今的涨幅比较吓人,泡泡玛特是174%,老铺黄金是312%,蜜雪冰城3月初刚上市,至今涨幅是135%,亮瞎眼的水平。 现在市场称这三家是港股三朵金花,我觉得不妨各取一字,就叫"老雪特",old shit,对应新消费,还好记一点 。 三者大涨的背后,核心当然是目前市场对新消费的追捧和炒作——去年公开数据显示,量化资金占A股成交量的30%左右,现在我估计可能已经到了40% 往上了,算上游资,这两块的资金也许占A股成交额的一半以上,最后呈现出来的特征就是, 板块轮动很快,炒作一茬接着一茬,而且换仓的时候毫不留 情 ,比如最近,前期最火的机器人哑火之后,资金的火力就快速集中在了新消费和创新药上面。 从A股的融资买入额来看,昨天,医药板块全行业排名第一,这应该是很久没有过的情况了,也可以印证上面说的逻辑。 泡泡和老铺现在都是100倍的市盈率,蜜雪是50倍左右,到底是不是资金怼出来的泡沫,大家仁者见仁吧,个人觉得,虽然相比机器人而言,新消费的景 气度和 ...
“新三金”理财热度渐起,低息环境下如何稳健理财?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4 11:32
低利率环境下,配置"新三金"热度渐起。 "新三金"理财热 一位配置了"新三金"的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其投资"新三金"的原因,"钱放在余额宝里可 以随时取用,后来发现债基比较稳,且收益比余额宝更高,于是配置了债基。黄金基金是今年开始买 的,前阵子买黄金发现赚了,觉得黄金基金应该也能赚。" 中信建投研究指出,存款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基金因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逐渐赢得 投资者关注,其规模从2020年末的8.1万亿快速增长至2024年末的13.6万亿。 黄金基金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加码,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4月,全球实物黄金ETF流入约110亿美 元,在金价上涨和基金持续流入的双重推动下,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总规模在4月末达到了3790亿美 元。中国市场作为主要驱动力,连续第三个月实现流入,且4月份的基金流入量已超过了2025年一季度 甚至2024年全年的流入总量。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中国市场黄金ETF需求激增受到金价持续飙升、中美贸易争端、降息预期升温及债 券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 据蚂蚁财富平台统计,随着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集体跌破1%,一些投资者转向收益稍高且风险较低的 稳健理财产品 ...
人身险保费4月迎“小阳春” 利率下行或成后续增长关键变量
Huan Qiu Wang· 2025-06-03 07:08
业内专家分析,4月人身险保费增速反弹主要受外部利率环境与险企主动调整双重推动。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保障+投资收益共 享"特性吸引力凸显,尤其契合消费者对长期稳定回报的需求;另一方面,4月分红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集中上市,叠加"报行合一"政策推动 银保渠道资源向期缴、中长期产品倾斜,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尽管年初因基数较高及险企切换产品导致保费承压,但伴随 市场利率下行,保险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复苏。 近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下,或面临下调压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2.13%,较前值下调0.21个百分点。若二季度研究值仍低于2.25%,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 最高值将被迫下调,传统固定收益类寿险产品竞争力或被削弱。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保险产品凭借保本及确定性收益优势,成为消费者锁定长期 收益的核心选择。2025年前4月,保险业人身险原保费收入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一季度0.24%显著回升;其中,4月单 ...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多家银行理财出手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7:23
作 者丨 叶麦穗 编 辑丨周炎炎 图 源丨IC 新一轮银行集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再次掀起"降费大酬宾"的活动。近 期,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下调旗下理财产品的费率, 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多个种类,最低降至0.01%。 此外,5月16日,交银理财也发布公告称,旗下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 费率将由0.20%下调至0.05%,优惠于5月21日生效。 5月29日,湖南银行发布《关于调整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理财产品销售服务费、固定投 资管理费、浮动投资管理费收取比例及起点的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因市场变化,湖南银 行拟对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Y20305)销售服务费、固定 投资管理费、浮动投资管理费收取比例及起点进行调整, 其中销售服务费从年化0.2%调整为 0,固定投资管理费从年化0.6%调整至年化0.5%, 此外业绩提成也出现了调整。 浦银理财表示旗下浦银理财月月鑫臻享款(公司专属)1号理财产品的托管费有原来的年化 0.5%调整为最新的年化0.3%。 光大理财则在5月21日(含)至12月03 ...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银行理财低利率时代“降费大酬宾”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30 05: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新一轮银行集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再次掀 起"降费大酬宾"的活动。近期,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下调旗下理 财产品的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多个种类,最低降至0.01%。 多家理财子公司迎来密集降费 中银理财近期迎来密集降费。5月以来,中银理财已陆续发布27条理财产品费率优惠公告,其中有产品 固定管理费率最低下调至0.01%(年化)。这意味着投资1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1年的管理费只有10 元。 5月26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5月27日至6月27日,对"中银理财-乐享天天35号"产品费率进 行优惠,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5%(年化)下调至0.01%(年化)、产品B份额销售服务费率由0.30% (年化)下调至0.01%(年化)。优惠期结束后,费率将恢复为产品说明书约定的费率。 此外,5月16日,交银理财也发布公告称,旗下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将由 0.20%下调至0.05%,优惠于5月21日生效。 5月29日,湖南银行发布《关于调整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理财产品销售服务费、 ...
“双降息”影响存款利率——多元化资产配置平衡风险和收益
Jing Ji Ri Bao· 2025-05-29 22:24
近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3.0%和3.5%。多家商 业银行纷纷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涉及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等多种产品类型。这 场"双降息",一头牵动购房者和贷款者,另一头则直接影响广大储户的钱袋子。 "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也对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崔盛悦建议,理财公司需要保持自身 在固收类资产上的投研优势,同时加强建设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可采用多元化大类资产配置思 维,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选择资产,通过各类资产的低相关性分散风险,也能获得多市场收益机 会。也可引入具有全视野、多资产配置经验的投研人才,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设立专职团队,以提升工 作效率。 记者注意到,在当前存款利率下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大额存单难寻的背景下,"风险较 低""收益高于银行定期"成为许多投资者挑选产品的核心标准。于是,不少年轻人开始攒起了"新三 金",即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娄飞鹏表示,这是由于它们在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的同时,也 能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以及流动性需求。但也要注意,投资者应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新三金", 不要盲目 ...
【银行理财】低利率运行周期加速深化下的银行理财变局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29 09:40
分析师: 蔡梦苑 登记编号: 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码:S0890525040001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理财形成双重传导效应: 负债端受益于存款搬家效应,居民财富转化动能随 着存款利率持续调降而不断增强;资产端则面临收益持续下行的压力,倒逼理财机构加速构建 多元化资产配置体系,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捕捉结构性机遇。 在此背景下, 银行理财市场围绕低利率环境展开战略调整,呈现三大演进特征: 存款搬家效应 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产品业绩承压,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监管框架升级,重塑行业格 局。 01 存款搬家效应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强化"存款搬家"效应。 2022年末,疫情防控优化叠加地产行业松绑引 发债市大幅调整,银行理财陷入"负反馈"困境,存量规模一度下行突破25万亿。2024年4 月监管部门取消"手工补息"政策,引发资金大规模转配理财,叠加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存款加速向风险收益比更优的理财产品迁移,推动理财规模重返30万亿关口。 02 产品业绩承压,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 理财公司持续下调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2024年,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多 家银行系理财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对我们的投资有何启示?| 每天进步一点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1:41
上周,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也成为了市场热点话题,大家纷纷都在讨论,在这种"极低利率环 境"当中,我们应当如何做好投资理财规划。 实际上,市场早就对于这次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有所预期,毕竟在当下这个需要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来提振经济、稳定房市、促进消费的阶段,贷款利率不 断下行,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3%的历史低位,远低于1.8%的监管警戒线,这势必会带动存款利率更加快速地下行。 而这种利率继续下行的市场趋势,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投资理财规划方式。 这时候,我知道很多朋友会说:我知道了!既然利率还会继续下行,那我们就继续找可以锁定长期利率的金融产品,比方说增额终身寿险。 可问题是,像增额终身寿险这种"收益全保证"的金融产品,当下能够锁定的利率其实已经不高,以2.5%的增额终身寿险举例,10年可以给客户带来的实际 IRR回报率也就1.5%左右,已经和过去3.5%增额寿的回报率相差甚远。 因此,仅仅是带着"储蓄"的思维去挑选一些收益完全保证、确定的金融产品,比方说定期存款、国债、增额寿等等,很难说是一种真正合适的选择。 不过,如果我们是带着"投资"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