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泰海通|产业:特朗普关税对中国产业国际布局的影响
特朗普不仅没有实现其初步目标,反而加大了市场对于美元体系的担忧。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加大了通胀 的风险、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报告导读: ①特朗普上台以来,希望借助关税政策解决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难题;但事 实上,无论是双赤字还是制造业回流都未实现。反而,导致全球对美元系统的担忧,带来 股债汇三杀。考虑到中期选举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预计特朗普将调整关税政策。②中国 供给产业链处于全球三大中心之一;中国出口份额领先全球,并持续处于高位。此外,中 国出口结构更加均衡,各类型产品都处于全球前列。③中国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调整产业 在全球的布局。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有望围绕欧盟、日韩、东盟以及中东等经济体形 成新的经贸秩序。 特朗普的困局与挣扎 特朗普面临的第一个困局是高企的财政赤字;特朗普面临的第二个困局是高企的贸易逆差。 关税政策并不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关税政策也并不能解决政府财政压力问题。 贸易与地缘关系发生深层改变导致历史经验有效性不足。 中国出口规模全球最大,出口占全球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出口份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 中国产业链在各位置都处于领先位置,结构均衡。 中国产业国际布局面临变化 自 2018 年中美贸 ...
在岸人民币大涨近600点,升至去年11月来最高,后续升值空间多大?
凤凰网财经· 2025-05-06 14:25
来源|华尔街见闻 近期汇率成了市场的"主角",节后亚洲货币集体暴走,人民币大涨近600点,后续升值空间几何? 周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日内涨近600点。 亚洲汇市过去两天剧烈波动,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7.20,港币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台币更 是"历史级别"的暴涨,两天累计上涨超过9%。而大涨背后最直接的导火索是美国关税谈判的积极 信号。 展望后市,短期内人民币的升值的空间有多大?中长期看,亚洲货币的少见变化透露了什么信号? 01 后续人民币的升值的空间有多大? 民生宏观邵翔认为,既然美国大幅加征关税时人民币贬值有限,对谈判出现缓和带来的升值预期也 应保持克制,更倾向于在7.10至7.20之间。 一是央行的心理价位。从今天(5月6日)央行公布的中间价来看,人民币汇率定价还是主要锚定美 元,干预市场的意图并不明显——当前的水平可能尚未触及关键点位。而从近两年的历史经验,7.1 和7.0都是央行比较在意的水平。 二是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化。央行可能需要控制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避免新 的摩擦。以欧元为例子,当前欧元兑人民币为8.21。极端情况下,人民币相对欧元涨回4月10日前 ...
汇率升值:节后悬念几何?
Minsheng Securities· 2025-05-06 13:13
汇率升值:节后悬念几何? 2025 年 05 月 06 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陶川 分析师:邵翔 执业证号:S0100524060005 执业证号:S0100524080007 邮箱:taochuan@mszq.com 邮箱:shaoxiang@mszq.com ➢ 尽管此前有九连涨的标普,汇率反而成了"主角",尤其是亚洲货币。离岸 人民币一度涨破7.20;港币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当港币相对美元升值至7.75, 香港金管局需要卖出港币、避免升破 7.75);台币更是涨出了"恐慌"的感觉— —两天累计上涨超过 9%(这种幅度在汇率市场十分少见)。 ➢ 其中最直接的导火索无非是美国关税谈判的积极信号,外加市场的"遐想": 上周五中国商务部表示"正在评估中美谈判";中国台湾和美国完成第一轮贸易 谈判("坦诚、友好"),而市场开始"遐想"台币升值可能是达成协议的重要内 容。我们想回答两个问题:短期内,节后怎么看待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中长期看, 亚洲货币的少见变化透露了什么信号? ➢ 那么,后续人民币的升值的空间有多大?我们认为,既然美国大幅加征关税 时人民币贬值有限,对中美谈判出现缓和带来的升值预 ...
在岸人民币大涨近600点,升至去年11月来最高,后续升值空间多大?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06 07:59
亚洲汇市过去两天剧烈波动,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7.20,港币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台币更是"历史级别"的暴涨,两天累计上涨 超过9%。而大涨背后最直接的导火索是美国关税谈判的积极信号。 近期汇率成了市场的"主角",节后亚洲货币集体暴走,人民币大涨近600点,后续升值空间几何? 周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日内涨近600点。 一是央行的心理价位。从今天(5月6日)央行公布的中间价来看,人民币汇率定价还是主要锚定美元,干预市场的意图并不明显 ——当前的水平可能尚未触及关键点位。而从近两年的历史经验,7.1和7.0都是央行比较在意的水平。 二是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化。央行可能需要控制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避免新的摩擦。以欧元为例子,当前欧 元兑人民币为8.21。极端情况下,人民币相对欧元涨回4月10日前的水平(8.05),欧元和美元联系紧密,在欧元和美元稳定在当前 的水平的情况下,对应的美元兑人民币大致为7.07。 亚洲汇市剧烈波动透露什么信号? 中长期,亚洲货币的集体"异动"可能反映了汇率范式的变化信号,这也意味着美元的压力将会是结构性的。港币、台币和人民币正 好代表三种不同汇率 ...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
Di Yi Cai Jing· 2025-04-28 11:53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虽是新问题,但从逻辑上仍是"特里芬难题"的发展。 美国本轮关税战的原因为何?其关税税率的计算依据错在哪里?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 本轮美国关税战的逻辑起点,在于美国贸易逆差带来财政不可持续,目的是解决美债—美元体系内生矛 盾问题。1971年,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打破了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中,美国政府承诺将外国政府持有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的承诺。美国通过1971年脱钩暂时解决了《布雷顿 森林协定》框架中的"特里芬难题",即为满足全球贸易需求,美国必须持续输出美元,导致其国际收支 长期逆差且沉淀在海外,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远超其黄金兑换能力。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是 保持币值稳定,维持币值就要美国保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要求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小于美元需求, 才能维持美元币值。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虽是新问题,但从逻辑上仍是"特里芬难题"的发展,即在全球贸易体系下, 美国输出美元,大量海外美元积存。为满足全球安全资产的需求,长期而言需要增加美国政府国债,但 为了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又必须控制国债规模,这就形成了内生矛盾。美国本轮关税战试图从短期通过 征收关税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美国能源政策呈现“战略扩张与软实力损耗并生”的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3:40
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分析,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呈现出"战略扩张与软实力损耗并生"的复杂格局, 其核心矛盾体现:战略协同困境,增产承诺与市场规则的分裂;资源整合悖论,供应链控制与反噬效 应;环境适应挑战,政策波动与市场预期的博弈;价值引导矛盾,能源霸权与多极化的对抗。邓正红模 型预示:若持续当前路径,美国能源软实力指数可能下探至基准值的62%~68%。 产量调控的软硬失衡。特朗普通过施压欧佩克增产(日增41.1万桶)实现短期油价压制,但此举打破产 油国间"动态平衡默契"。美国能源部长承诺"完全支持增产"与每桶50美元页岩油盈亏线的矛盾,暴露政 策承诺与企业生存能力的战略错配。 规则重构的双重性。美俄围绕乌克兰和谈的能源外交(释放俄油入市预期),本质是借地缘博弈重塑能 源流通规则。但这种"危机工具化"策略削弱了国际能源市场的制度稳定性,与邓正红强调的"规则软实 力内生性"形成冲突。 当前特朗普能源政策已陷入"三重困境":战略目标冲突,短期增产诉求与长期能源变革不可调和;工具 效力递减,关税等强制手段引发反制联盟形成;制度成本攀升,政策摇摆导致市场预期管理成本激增。 邓正红模型预示:若持续当前路径,美国能源软实力指 ...
中美贸易战反复下,中间价仍是汇率锚
Nan Hua Qi Huo· 2025-04-21 02:44
南华外汇(美元兑人民币)周报 中美贸易战反复下,中间价仍是汇率锚 周骥 (投资咨询证号:Z0017101)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0号 2025年4月21日 主要观点 综合通胀、关税政策、美元流动性三个维度的评估,接下来市场的定价逻辑或呈现下述特征:短期交 易窗口或聚焦关税政策的衰退传导效应与持续发酵的美债市场流动性压力;而在中长期维度,投资者或重 新评估美元信用体系稳定性、全球贸易架构及地缘政治格局的潜在重构路径。这种多时间维度的风险定价 机制,折射出全球资本对既有经济秩序可持续性的深层焦虑。因此,在上述时空交叠的定价逻辑演变下, 本质上体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隐忧——当短期政策冲击与长期秩序重构形成共振压力,美元体系的 边际承载能力正遭遇系统性拷问。我们认为,接下来的关键点就在于经济,即在当前全球经济的"韧性锦 标赛"中,美元霸权能否维系的核心密钥,或将取决于美国经济能否在这场多维压力测试中保持最后的安 全边际。近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背离走势持续强化,显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单一美 元波动的敏感度下降。而随着近期关税事件对汇率形成的压力有所减缓,在稳汇率政策框架(中间 ...
美元体系的悲歌
海豚投研· 2025-04-19 08:43
美国作为美元区的管理者,作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霸主/爹味 )。 现如今,美元体系中充斥着各类天文数字,这些数字已经超出了美国本土经济的体量。这是因为 非美经济体的高增长(收入)需求和资产配置需求(远期/定期的 美元收入),都需要基于美元体量的持续扩张来完成 。 文章来源于:智堡Mikko 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美元体系研究的一些反思,文章更多地是在向内发问,而不是对时下问题的求解, 简言之,我没有答案 。 一些脱离实际的内容纯属本人 YY 虚构,欢迎探讨。 起源 当下的全球经济与货币体系是美式全球化的造物,在摆脱黄金的限制以后,美式全球化运行在 三个关键机制 之上: 美元作为单一的主导货币,美国的需求作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来源。简言之,美国 生产货币 ,非美 囤积货币 ;美国 出口需求 ,非美 出口供给 。这形成了 巨量的 双边贸易流动 。 得益于金融(银行)的自由度以及纯信用货币的扩张能力,美元体系在 资本流动不受限制 的前提下渗透至全球,美元信贷/存款、美元资产/负债链接起美国与非 美经济体,形成 巨量的双边资本流动 。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与中国入世,美式全球化迎来了巨量适龄劳动人口的涌入,区域内的美元劳动收入向 ...
从合作到崩溃?专家:全球美元体系正被美国自己摧毁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15 22:29
英国《金融时报》特约编辑布伦丹格里利15日在《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占主导地位数十年的全球美 元体系并非由某一个霸主强加的,而是各国央行协调的结果,而特朗普在摧毁它。 文章写道,2019年8月,各国央行行长和学者齐聚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讨论美元等问 题。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认为,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意识到,它可以随心所欲地向渴望安全资产的现有离岸美元体系,出售 尽可能多的美国国债。然而,随着持有离岸美元的银行在2008年开始摇摇欲坠,并在2020年再次陷入困 境,美联储向越来越多的央行提供美元互换,这些央行的政策制定者每年都会回到杰克逊霍尔开会,部 分原因是为了重申使美元体系成为可能的社会联系。 "到目前为止,全球美元体系的'肮脏'秘密一直是,许多重要人物悄悄地喜欢它。"文章写道。 文章还举例称,已成为加拿大总理的卡尼正在对美国对加拿大经济甚至主权的威胁做出回应。除了美国 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突然提高和降低关税、大幅裁减国税局人员、冷酷地考虑夺取领土,几个月前 就会遭遇剧烈资本外逃。 文章最后强调,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开始近三个月后,资产管理公司才开始重新审视——"美国是一个 取之不 ...
兴业证券王涵丨联储政策框架可能已发生系统性改变——经济每月谈第五期
王涵论宏观· 2024-09-28 10:34
美国政府经贸政策动摇美元体系。 冷战结束后的前二十多年,全球化不断推进,美元在全球贸易、投融资的中心货币地位持续提升。但自2016年起,美 国奉行"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美国对中、俄等贸易大国的贸易保护、制裁等措施,使得美元的使用范围正在收缩。而美国频繁动用金融制裁也使得市 场对于持有美元的担忧有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美元的吸引力,美国需要维持高利率以及强势的货币币值。 但美国如果延续高利率政策又将动摇美债体系。 美国在对外采取贸易保护的同时,对内已转向"大政府"思路,这使得美国政府债务率被推至历史高位。而且从 近期美国的战略规划来看,未来美国仍将维持高强度财政投入。在此背景下,如果高利率持续,将意味着债务的利息负担急剧扩张,进而导致债务率本身加速 上升,引发市场对于美债可持续性的担忧。 "稳美元"还是"稳美债",联储货币政策框架或已发生系统性改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联储除了其传统的关注点——就业与通胀——之外,还不得不同时关 注维持美元吸引力以及维系美债可持续性的问题。但这两个目标对联储的诉求是矛盾的,"稳美元"需要相对高利率来维持对资金的吸引力,而"稳美债"则需要利 率不能过高。联储面临"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