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隐债置换加快土储专项债重启,地方债发行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Lian He Zi Xin· 2025-06-03 08:39
隐债置换加快土储专项债重启 地方债发行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 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观察 2025.05 2025 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2025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 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 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在此背景下,地方 政府债券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控工具持续发力。2025 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相 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继续规范并推动土储专项债工作; 推动地方落实隐性债务置换,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强调健全地方债 务监测体系和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具体 的相关政策举措如下。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继续规范并推 动土储专项债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 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今年赤字率 按 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 1 ...
螺纹钢、热卷、铁矿石:二季度或震荡偏弱,建议空单持有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04:42
【螺纹钢、热卷、铁矿石市场现状与展望】假期期间,螺纹钢和热卷现货价格较节前持稳或小跌。上 海、杭州螺纹钢价格持平,乐从热卷价格平稳,二者现货成交均一般偏弱。美国计划6月4日起将钢铝关 税提至50%,5月底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进入6月,建筑 钢材传统需求旺季将结束,地产投资走弱,企业传出债券违约消息,需求预期不佳。粗钢压减政策未落 地,长流程钢厂利润尚可,减产慢,市场担忧淡季供应压力积累。炉料供应宽松,煤焦、铁矿价格有下 跌风险,炼钢成本或下移。维持螺纹钢二季度震荡向下判断,谨慎者可持卖出虚值看涨期权,新单试空 10合约。风险为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超预期加码。 5月美国制造业PMI超预期下行,外需压力影响制造 业及板材间接出口,内需不足,制造业"内卷"拖累原材料。同样,粗钢压减政策未落地,钢厂减产慢, 炉料供应宽松,成本下移拖累钢价。预计热卷二季度价格震荡偏弱,10合约空单继续持有,风险同上。 进口矿供需矛盾不突出,钢厂及港口库存连降。但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外需压力未消,内需不足,钢 材需求预期不佳,6月铁水日产易减难增。6月FMG、BHP有财年末发运冲量需求,Vale发运 ...
经济参考报:央行多措并举稳资金 六月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
news flash· 2025-06-02 23:55
近期中国央行接连出手,强化逆周期调节,呵护资金流动性。5月15日,2025年首次降准落地,向金融 市场注入约1万亿元流动性;5月23日,人民银行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为加量续做。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6月流动性整体无虞。(经济参考报) ...
陈兴:跟着财政做配置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02 13:34
核 心 观 点 市场已经见证了宏观政策对风险偏好的显著影响,但对于政策的理解,却往往陷入基于历史经验归因的窠臼。事实上,当前宏观政策框架较以 往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在深度报告《 央行新框架,对利率有何影响? 》中对货币政策的框架更新已有深入分析,本文我们把视角放在更为 重要的财政政策。 财政:逆周期还是顺 周期 ?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是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手段,但现实中财政政策的逆周期特征可能并不显著,甚至往往还会 体现出顺周期性的特点。特别地,从广义财政支出的增长来看,近几年甚至还赶不上GDP的增速,广义财政支出增长的乏力,很大程度上受到 土地财政的拖累。但财政的顺周期特征,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过往对政府举债空间的约束,以收定支的财政取向形成了顺周期的支出模式。 如果从全球宏观杠杆率的对比来看,我国政府杠杆率并不算高,政府部门还有加杠杆空间。值得重视的是,以往对于政府举债规模的严格约 束,正在有所松动,这又恰恰对应着逆周期调节效果能够更好得到发挥。一是财政赤字率目标设定的突破;二是近来特别国债的使用和预算调 整更加灵活。 货币政策越来越像财政。 以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主导权,而在新框架中财政政策 ...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Jing Ji Ri Bao· 2025-06-01 22:25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重要部署,释放出我国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稳经济的明确信号。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 场、稳预期,充分释放政策效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 必将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用好用足,全面发力。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货币政策也继续保持较强支持力度。应对外部不确 定性,我国宏观政策还有足够空间和余地。近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 施,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下调政策利 率、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将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实 体经济稳定增长。下一步,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间,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 备政策,增强政策主动性、前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协同配合,提升效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重视加强财政、货币、就业、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前瞻: 稳外贸促投资 PSL或重启扩张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9 18:22
备受期待的创新工具 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市场作用不充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发挥出"准财政"工具职 能。2022年,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创设并投放约74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带动各银行为金 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超3.5万亿元,金融杠杆效应和投资拉动效应显著。随着今年4月中央政 治局会议时隔3年再次部署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市场开始期待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获得更大力度 的金融支持。 5月7日以来,"一行一局一会"集中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目前政策效果正持续显现。"服务消费与 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发挥了类似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 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时报记者说,尽管现有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仍有必要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自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来,金融部门快速 响应,在5月集中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目前,降准降息、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 具、债券市场"科技板"等政策措施陆续落地。 尽管一揽子金融政策举措正在持续发挥政策效能,但考虑到部分领域的结 ...
公募基金4月规模增长9000亿至33.12万亿,货基规模单月飙升超6000亿
Ge Long Hui· 2025-05-28 02:59
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各细分类型的4月规模情况: 股票基金:4月规模为4.58万亿元,较3月增加1120.44亿元,环比增长2.51%。 混合基金:4月规模为3.58万亿元,较3月减少12.73亿元,环比微降0.04%。 债券基金:4月规模为6.56万亿元,较3月增加1401.82亿元,环比增长2.18%。 货币基金:4月规模为13.99万亿元,较3月增加6648.39亿元,环比增长5.00%,是总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QDII基金:4月规模为6440.24亿元,较3月增加82.94亿元,环比增长1.31%。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12万亿元,相比3月的32.22万亿增长了8985.04亿。 | | | | 中国公募基金最新规模数据统计 | | | | --- | --- | --- | --- | --- | --- | | 日期 | 类别 | 封闭式 | | | 开放式 | | | | | 股票基金 | 混合基金 | 货币市场基金 | | 2025年4月 | 净值(亿元) | 37622.76 | 45781.84 | 35810.55 | 139916.63 | ...
【新华解读】前4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缘何加快增长?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7 12:05
"系列稳增长政策强力支持是重要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记者注意到,针对外部形势变化,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若干举措。会议指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着力促消费 扩内需,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稳定外贸外资发展方 面,会议提出,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4月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大出口退税、 金融支持、贸易便利化等政策力度,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此外,今年以来,"两重"建设、"两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产业升级发展向好,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 也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与企业利润密切相关的"量、价、利润率"三要素的表现来看,温彬注意到,1至4月份,在总量方面,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1至3月回落0.1个百分点;在价格方面,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4%,降幅较1至3月扩大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则较1 ...
DRC对话丨张立群:加快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6:01
Economic Overview - In April, China's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showed stable and relatively fast growth, continuing a positive trend despit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from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external shocks [2][3][4] - The overall economic recovery foundation remains unstable, necessitating increased counter-cyclical adjustments in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expanded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public goods to stimulate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2][3][4] Production and Supply - In April,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for large-scale enterprises grew by 6.1% year-on-year, while the service production index increased by 6.0%,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fast pace of growth [4][5] - However, both production and supply growth showed signs of slowing down compared to March, primarily due to a market condition of oversupply leading to declining prices, with the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falling by 2.7% year-on-year [4][5][6] Domestic Demand - Domestic demand expanded steadily in April, with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increasing by 5.1% year-on-year, supported by policies encouraging the replacement of old consumer goods [5][6] -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38,391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6%, although export growth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compared to March [5][6] Investment Trends - Investment growth showed a slight decline, with cumulative year-on-year growth at 4%, and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growth at 8.8%, both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quarter [5][6] - Real estate investment continued to decline, with a cumulative year-on-year decrease of 10.3%, indicating a worsening trend [5][6]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market confidence and unleash domestic demand potential, it is crucial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s counter-cyclical policy measure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ublic investment [6][7] - The focus should b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goods and expanding investment to drive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income growth, thereby activating the vast domestic demand market [6][7]
央行开展3820亿元逆回购 本周9460亿元逆回购到期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3:46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 冯方)本周一(26日),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充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量重回3000亿元级别。当日,央行开展3820亿元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当日净投放2470亿元。 | 期限 | 操作利率 | 投标 | | --- | --- | --- | | 7天 | 1.40% | 38201 | (截图自央行网站) 近4000亿规模的逆回购投放较大程度上对冲了本周到期量。Wind数据显示,本周累计将有946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到期量分别为1350亿 元、3570亿元、1570亿元、1545亿元、1425亿元。 从短期资金面上来看,上周五(2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端品种略有上扬,隔夜、7天期、14天期Shibor分别较前日涨10个、2.9个、3.5 个基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日(26日)11时,隔夜、7天期、14天期Shibor分别报1.5060%、1.5790%、1.6880%,分别较上周五下降5.9个基 点、上升2.7个基点、下降0.3个基点。 从中长期资金面来看,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已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