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权

Search documents
券商研报刷屏:“反内卷”!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4:36
【导读】券商密集发布研报聚焦 " 反内卷 " 主线 展望后市,华安证券认为,本轮 " 反内卷 " 行情是在相关周期品板块前期滞涨背景下(其余 方向均有过轮动),同时恰逢中央财经委提及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催化下的主题行情。这是个 短期的主题机会,空间和持续时间都将有限,对于需要景气度快速改善而提供行情实际支撑 的相关板块而言,难有基本面支撑。 见习记者 舍梨 近期, " 反内卷 " 政策密集出台,各行业纷纷发声响应,一度成为股票与商品市场的交易热 点。记者关注到,券商 " 反内卷 " 相关研报也迅速出炉并刷屏! 据不完全统计, 7 月 1 日至今,至少 23 家券商发布 36 篇研报对反内卷进行系统研究,其 中不乏专题及深度研究。各大券商普遍关注三个方向:如何看待本轮 " 反内卷 " ? " 反内卷 " 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如何看待本轮 " 反内卷 " ? 今年 7 月 1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 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 退出。同日,《求是》发文《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 ...
美元也要0利率,A股会成为最后的避风港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11:49
一、专家观点为何总是"浆糊" 记得刚入市那会儿,我也特别迷信专家观点。每天追着各种分析报告看,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专家就像"浆糊"一样,把简单的事情说得云里雾 里。看对了就大吹特擂,恨不得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看错了就开始用各种专业术语搪塞,让你觉得是自己理解能力不够。 这种"浆糊式"分析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棱两可。涨了可以说"符合预期",跌了也能解释为"技术性调整"。反正怎么说都对,就是不给个准话。久而久之我才明 白,这哪是什么专业分析,分明是在玩文字游戏。 二、定价权才是市场本质 后来我渐渐想通了,股市的本质就是定价权的争夺。而定价权从来都掌握在机构手里,散户永远是被动接受的一方。那些所谓的专家分析,很多时候不过是 给机构行为找理由罢了。 记得2024年二季度,外资一边公开宣称"从不做题材股",一边却在悄悄布局重组概念股。要不是后来报表披露,谁能想到这些"价值投资者"也会玩这种把 戏?这件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不要听专家说什么,关键要看他们怎么做。 | 序号 | |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现价(元) | 涨跌幅(%) | 区间涨跌幅:前复权(%) ? | 机构持股数量明细(股) 2 | 机构 ...
定价权“南移”重构中国资产估值坐标,A+H龙头企业价值如何演变?
格隆汇APP· 2025-07-08 09:43
Core Viewpoint - The trend of A-share companies listing in Hong Kong (A+H) has intensified, particularly since 2024, with significant companies like Midea Group, SF Express, and CATL leading this wave, injecting vitality and opportunities into the Hong Kong market while reflecting a profound shift in the pricing power of core Chinese assets towards Hong Kong [1][3][33] Group 1: Market Performance and Trends - The total fundraising amounts and market capitalizations of key companies listed in Hong Kong show varying performance, with Midea Group raising 31.04 billion HKD and a market cap of 580.4 billion HKD, while CATL raised 35.66 billion HKD with a market cap of 1.41 trillion HKD, indicating a strong market response [2] - The Hang Seng-Hushen Connect AH Share Premium Index has declin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with a drop of over 9% this year, suggesting that H-shares are outperforming A-shares [4] - In 2024, net inflows from southbound trading exceeded 800 billion HKD, marking a historical high, with southbound trading volume surpassing 50% of the total trading volume of the Hang Seng Index for the first time [7] Group 2: Valuation and Pricing Power - The systematic shift of pricing power towards the Hong Kong market indicates that it has become a key battleground for the valuation of core assets [3][8] - The core asse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ree main areas: AI technology, new consumption revolution, and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s,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sset quality [8] - The valuation of leading companies like SF Express is expected to rise, benefiting from the "southward pricing" trend,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valuation framework of the A-share market [22][30] Group 3: Company-Specific Insights - SF Express has demonstrated stro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 potential, with a projected net profit of 10.17 billion CNY in 2024,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23.51% [8][26] - The company's investment in R&D is set to reach 3.09 billion CNY in 2024, leverag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customer experience [26] - SF Express's business model is diversified across multiple logistics sectors, which strengthens its market adaptability and revenue stability [26][30]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eading companies listing in Hong Kong is expected to marginally enhance the pricing power of core assets, which will also influence the A-share market [22] - The trend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gaining a larger share in both Hong Kong and A-share markets suggests a shift towards core assets, with a potential for A-shares to align more closely with global valuation standards [21][22] - The ongoing capital flow and the "southward pricing" trend are likely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valuation of technology growth stocks and blue-chip stocks in the A-share market [22][30]
美伊暂时停火,欧佩克+联手增产,石油定价战卷土重来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6:50
文︱陆弃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还在于,石油已不再只是商品,更是地缘权力杠杆。在欧美推动新能源转型、力图 摆脱对中东能源依赖的大背景下,沙特与俄国都清楚自己的战略资源窗口正在缩小。如果不在当前阶段 加强产能调控与市场影响力,未来再想重构规则的能力将进一步削弱。可以说,这是一种"逆势中的主 动出击"。 与此同时,中东的战火虽熄,但随时可能重燃。伊朗国内局势仍不稳定,其核计划在三处设施被轰炸之 后并未中止,反而进一步刺激了其国内强硬派的崛起。以色列虽短期内接受了"美国版和平方案",但内 部鹰派依然不满"未斩草除根"的局面。一旦某个导火索被点燃,石油运输关键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就 有可能再度成为冲突焦点,全球油价恐将再次剧烈震荡。在这一背景下,欧佩克+提前释放部分产能, 也被视为在为潜在供应中断预留缓冲空间。 近日,"欧佩克+"在视频会议上一锤定音,宣布8月份将增产54.8万桶/日,试图在"稳定的全球经济展 望"背景下重塑市场节奏。这一决定看似是对需求复苏的温和回应,实则背后隐伏着地缘政治的深度暗 战和资源定价权的争夺。沙特与俄罗斯,两个在不同阵营中灵活穿梭的"能量大国",在这场游戏中不是 配角,而是正在重构规则的玩家 ...
美股还要再涨500点,A股会被反噬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16:53
最近美股市场热闹非凡,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各路专家纷纷发表高见。美国知名投研机构CFRA Research预测未来12个月可能再涨9%,而另一边美国银 行策略师却警告泡沫风险。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我早已看透这些"专家"的把戏。 记得刚入市时,我也曾虔诚地追着各路专家的分析看。但很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专家就像墙头草,今天说牛市来了,明天又警告风险将至。他们最 擅长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得云里雾里,让人似懂非懂。 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2024年二季度外资一边高喊"从不做题材股",一边却悄悄把重组概念股买了个遍。要不是后来报表披露,谁能想到这些"专家"如此表 里不一?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听专家说什么,要看他们怎么做。 在股市摸爬滚打这些年,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市场争夺的其实就是定价权。而定价权永远掌握在机构手中。他们可能有100个心眼,但最终都会反映在交 易行为上。 | 序号 | |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现价(元) | 涨跌幅(%) | 区间涨跌幅:前复权(%) ? | 机构持股数量明细(股) ? | 机构持股比例明细(%)(2 | 机构 | | --- | --- | --- ...
二季度港股定价权有何变化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2025-07-02 12:17
二季度港股定价权有何变化 [Table_Authors] 吴信坤(分析师) 策 略 研 究 本报告导读: 二季度以来,南向资金继续流入港股,其港股持股市值占比随之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资金数据为估算值。 | | 021-38676666 | | --- | --- | | 登记编号 | S0880525040061 | | | 陈菲(分析师) | | | 021-38676666 | | 登记编号 | S0880525040127 | 海 外 策 略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策略研究 /[Table_Date] 2025.07.02 [Table_Summary] 二季度以来,南向资金继续流入港股,Q2 累计净流入 2925 亿港元, 南向在港股中的持股市值占比随之创下历史新高,港股通持股金额 占比由 Q1 末的 19.0%升至 Q2 末的 20.7%,与此同时外资占比从 62.8%降至 60.4%。 分行业看,存量视角下外资在港股大部分细分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伴随南向流入,消费者服务、家庭用品、汽车、商业服务、耐用 消费、生物制药、医疗设备服务、 ...
富国“港股一姐”宁君:港股价值修复进行时,竞争壁垒是投资首选
券商中国· 2025-06-30 09:58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势,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轮番上涨,成为中国资产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在富国基金港股通红利精选基金经理、海外权益部投资总监宁君看来,"好公司是港股最大的优势"。今年以 来,她管理多只基金凭借对新消费、互联网的前瞻布局脱颖而出,以富国蓝筹精选为例,2025年一季报显示, 该基金同时重仓了泡泡玛特、浪潮数字企业、网易云音乐等。截至2025年6月24日,近一年收益率超45%,在 同类基金中排名前列。 而对于估值,她相较灵活:"我们都希望拿到市场性价比最高的公司,但估值没有固定标准。在有一些市场环 境下,结合基本面分析,容易下结论股票是明确低估或者高估;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需要随行就市,在有的市 场或者行业,10倍PE可能很贵,换一种情况,15倍也可能便宜,关键看性价比。" 她以某潮玩龙头举例说道:"它的核心IP均为独家授权,这种独占性构筑了护城河。虽然市场曾质疑其IP生命 周期,但实际运营中,越是爆火的IP反而越可能延续——粉丝基数形成天然壁垒,这种壁垒一旦形成,成长空 间和盈利韧性会远超预期,然后快速消化估值。" 在采访中,宁君多次提及潮玩龙头这一"现象级案例",深度研究后,宁君说道:"类比国外 ...
厦门象屿新能源衍生品部经理苏晋: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应坚持团队培养和制度建设“两手抓”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6-30 04:32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6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东证监局指导下,由期货日报主 办、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支持的"2025年期货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系列活动在广州举办。 谈及企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苏晋认为,新能源企业应一手抓专业团队培养,一手抓制度建设。可以多 多通过广期所培训强化套期保值能力,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为根据,避免投机风险,建立风控制度。 同时,也希望广期所能够进一步加大产业客户培训力度,推动国际定价权建设,深化产融结合,联合企 业搭建期现服务平台,助力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企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为自身赋能"专场活动中,厦门象屿新能源衍生品部经理苏晋表示,在 广期所推出碳酸锂、工业硅和多晶硅等期货品种前,新能源产业缺乏有效的套保工具,企业往往要直面 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企业平衡运营带来影响。期货工具推出后,能够助力企业规避现货价格的波动风 险;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持仓,锁定自己的经营利润,减少现货持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 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的远月合约价格综合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供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 因素的预判;同时期货市场所具备的灵敏性,往往也能更 ...
平台应慎用定价干预权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03:51
无论是电商时代的"二选一"、外卖的"佣金争议"还是今天 的"平台调价",平台与商家的博弈始终拷问着数字经济的公平 性。平台应谨慎对待定价权的归属与边界——这个关乎平台立 身合法性的关键之问。 作者: 高若瀛 封图:图虫创意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携程被曝未经商家同意擅自下调酒店房间价格。商家介绍,平台通过商家版后 台的内置程序"调价助手",比对其他平台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一旦发现高于其他平台,该程序就会 自动调低产品价格。商家认为,"调价助手"打乱了酒店的经营节奏。 其实,不仅是携程,其他OTA(在线旅游)平台都有类似功能,只是对商家的强制要求程度不 一。尽管可以手动调回价格,商家却不堪其扰,控诉平台越权。该事件也再次将数字经济的矛盾推 向台前:定价权究竟属于企业、平台还是市场? 商家的质疑不难理解:作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定价权理应由商家掌控。在传统市场,通过供 需关系逐步形成均衡价格,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但无论是大品牌还是中小商家,它们都是平台生态中的一部分。拥有定价干预权的平台,在使用这 个能力时应尤为慎重。尽管平台常宣称算法定价更科学,能快速匹配供需,但现实中,效率的实现 更可能是以牺牲多方利益为代价的。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技术壁垒构筑海外定价权新格局
高工锂电· 2025-06-28 09:4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日-9日 会 议地 点: 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成都市邛崃市崃岭大道299号) 文末扫码报名 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 星源材质东盟基地 —— 马来西亚工厂(一期) 于 6 月 28 日 正式投产 。 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在 全球 高端隔膜制造领域 又 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更深层的战略意 图在于 , 凭借 星源材质 深厚的技术壁垒,摆脱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建立一个独立的海外定 价体系 ,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该项目总投资额接近 50 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高达 20 亿平方米 , 同时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 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生产制造基地。 公司管理层判断,随着全球(尤其在欧美市场)对非中国供应链的电池需求增长, 预计到 2026 年底后,海外高端隔膜市场将面临结构性供应短缺,届时拥有本地化先进产能的企业将掌握显著的 议价优势。 另据测算, 公司海外产能释放完后,将贡献集团一半的利润 ,这 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