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
Search documents
债市早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资金面依然宽松,债市承压走弱
Sou Hu Cai Jing· 2025-11-27 03:20
【内容摘要】11月26日,资金面依然宽松;债市承压走弱;转债市场有所走弱,转债个券多数下跌;各 期限美债收益率走势分化,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一、债市要闻 (一)国内要闻 【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明年4月起施行】国家发改委11月26日公布《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自2026年4月1 日起施行。办法提出,信用主体依法享有信用修复的权利。除法律、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明 确规定不可修复的情形外,满足相关条件的信用主体均可按要求申请信用修复。失信信息按照失信严重 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划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按照过罚相当原则,分别设置不同的公示 期限,公示期限自司法、行政公务文书认定之日起开始计算。轻微失信信息原则上不予公示;行业主管 部门认为确有必要公示的,公示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且法定责任履行完毕即可申请修复。一般失信信 息的最短公示期为3个月,最长为1年。严重失信信息的最短公示期为1年,最长为3年。 【六部门合力优化供给,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 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旨在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
债券市场“科技板”促进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26 23:3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作者: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戴晓枫 周美玲 ◇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10月刊 摘 要 在科技强国战略落地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应声落地。债券 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完善了债券市场生态链,拓宽了中小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了债券市场投融资 环境。对于国内信用评级行业而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持续建设不仅有利于债券市场和评级业务的扩 容,还为评级机构创新升级评级方法、提升信用评级区分度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评级行业应重视债券 市场"科技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并积极践行"揭示风险,发现价值"的评级新理念,创新 评级方法,提升信用评级的前瞻性和信用等级区分度,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 助力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众所周知,债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发行门槛。传统行业大型企业具备足够的信用资质和畅通的融资渠道, 通过发行传统信用债募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金。然而,信用资质相对较弱的中小科创企业 则较难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不仅提升了大型科技企业的融资便利性,而且让 ...
银行间科创债发行活跃 今年支持276家企业融资超5300亿元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25 11:01
(原标题:银行间科创债发行活跃 今年支持276家企业融资超53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自5月7日交易商协会正式面向金融市场推出科创债以来,市场活力持续激发。 根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统计,截至11月21日,银行间市场今年累计支持276家企业发行科创债超 5300亿元,涵盖230家科技型企业和46家股权投资机构。 在银行间科创债的发行中,民营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融资活力持续释放。市场认为未来科创债的发展 趋势或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民企发行规模有望提升;二是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三是丰富投资者类 型,产品流动性有望提升,市场活力有望增强。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加入 风险分担工具运用增多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正稳步拓展。继6月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获风险分担工具 增信成功发行科创债后,近日基石资本、同创伟业、盛景嘉成和道禾长期四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拟发行 科创债合计9.3亿元,标志着更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在政策支持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 在增信支持方面,杜海均介绍,3家由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提供增信,1家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公司 提供市场化增信;此外,风险分担工具还将积极参与全部4 ...
大公国际:“十五五”时期债券市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路径探析
大公国际资信· 2025-11-25 05:57
债市研究 大公国际: "十五五"时期债券市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 章"的路径探析 技术研究部|涂文婕 孙榕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摘要】"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 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债券市场在这一指引下呈现出结构性进展与差异 化演进特征。科创类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扩张,期限结构由短趋长、融资成本显著 下行。绿色债券发行量与投资需求同步增长。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发展空间广 阔。债券市场正在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机制、产品和技术三重创新, 突破传统"周期长、风险高、资产轻"的瓶颈,实现对关键领域的精准支持与长 期陪伴。"十五五"期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将在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支持小微企业、完善养老体系和促进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具系统性、结构性与 长周期价值的关键作用。 债市研究 在这一进程中,债券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机遇,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着坚实的金融 支持。 (一)科创类债券:规模快速递增,成本优势显现 在科技金融方面,债券市场加强对该领域的精准支持并出台多项资金支持性 制度,丰富科技 ...
马勇:通过六大子市场指数,系统衡量中国金融整体形势
Sou Hu Cai Jing· 2025-11-24 03:01
马勇教授在会上发布了中国金融形势指数(CAFI)。该指数由财金学院庄毓敏院长领衔主持、由马勇 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历经六年持续追踪与验证,通过货币、信贷、股票、债券、外汇和房地产六大子 市场指数,系统衡量中国金融整体形势。 CAFI指数能准确反映金融周期运行状况,并对GDP、CPI等关键宏观经济指标具有显著领先性。当前监 测表明,中国金融形势已逐步摆脱偏冷区间,呈现初步回暖态势,其中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仍是主要制 约因素。 基于指数分析,报告预测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建议金融市场有序引导增量资金入市,并抓住美联储降息 周期带来的机遇,扩大金融高质量开放,吸引国际耐心资本回流,为中国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 全文如下: 中国金融形势分析报告(2025)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金融研究员副院长马勇 大湾区经济网讯,在2025年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金融形势指数专题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 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金融研究员副院长马勇发布并解读了中国金融形势指数(2025)最新分析报 告。该指数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的亲自带领下,研究团队经过一年左右的系 统研发、一年左右 ...
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快构建
Jin Rong Shi Bao· 2025-11-24 00:37
继今年上半年首批完成发行后,第二批集中运用风险分担工具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4家民营股权投 资机构11月24日启动路演活动。这是创新融资机制持续显效、为科技创新架设起更为稳固高效"金桥"的 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间,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纵深推进,北交所设立并高质量建设,新三板 改革持续深化,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股权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逻辑也在同步加固。下半年以 来,科创板"1+6"改革持续落地,服务于未盈利企业的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深 化创业板改革将启动实施;开市已满4年的北交所,不断强化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功能定位。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服务科技创新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如为了规避风险,从债券和股权投资人 到银行信贷,均倾向于投向已经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急需资金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往往因为风 险识别难而面临融资困境。此外,在实践中,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的缺位,已成为提升科创企业融资可获 得性的核心堵点。由于其规模有限,无法为市场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缓冲,致使债券投资人和银行通过 提高利率、设置严苛条款等方式来管理不确定性,这使科创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全球新一轮 ...
中方抛售美债后,特朗普开始报复,美联储主席或换人,一个时代即将告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2 07:50
近期,中国再次采取行动,减持了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一数据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披露而得知。如今,中国在美国国债上的总持仓量已降至 7400亿美元左右。而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后,从2022年至今,累计抛售了近3000亿美元的美债。在这一过 程中,中国在海外持有美国国债的排名也悄然滑落,从长期第二的位置跌至了第三,为日本和英国所超越。 美国国债的规模如滚雪球般不断膨胀,现在已经逼近40万亿美元。这不仅让我们看到经济实力的幻影,更让诸多国家对美国未来的偿还能力心存 疑虑。美国每年为其国债支付的利息高达1.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不少国家的年度GDP,令人咂舌。如此巨额的债务,无疑加剧了国 际间对美元信用的担忧,也让各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与美国的金融关系。 随着美国国债的不断增大,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正受到严重威胁。倘若这种情况持续发展,谁又能保证美国一定会如约偿还?美国政府的减税政策 和对外国商品的加税,无形中加重了全球市场对美元的疑虑。此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再把自己的财富系在一个越来越不稳定的货币上。 对于中国的这一系列操作,特朗普的态度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他并没有选择认真审视美国的财政问 ...
债市窄幅波动 进入数据“真空期”
Qi Huo Ri Bao· 2025-11-20 19:21
Group 1 - The central bank maintains a supportive stance on liquidity, with a low probability of interest rate cuts in the short term, leading to slight fluctuations in the bond market [1][6] - The bond market is expected to remain stable with narrow fluctuations as it enters a "data vacuum" period in late November [1][8] Group 2 - The central bank conducted a 800 billion yuan reverse repurchase operation on November 17, indicating a continued injection of medium-term liquidity into the market [3] - The total amount of reverse repos for both 6-month and 3-month terms in November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500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consistent effort to maintain liquidity [3] Group 3 - In October, new social financing amounted to 815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597 billion yuan, while the stock of social financing growth rate fell to 8.5% [4] - Direct financing showed signs of recovery, with corporate bond financing increasing by 246.9 billion yuan and stock financing rising by 69.6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growing demand for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 from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4] Group 4 - In October,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s grew by 4.9%, driven by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high-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s [5] - Fixed asset investment decreased by 1.7% year-on-year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but investment in high-tech industries, such a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reased by 32.7% [5] Group 5 - The necessity for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cuts is low, as the central bank emphasizes maintaining relatively loose social financing conditions while addressing weak financing demand [6] - Experts warn that while there is still some room for monetary policy, excessive easing could lead to negative effects, suggesting a cautious approach [6]
近期债市波动核心:反内卷交易缓和与费率新规冲击有限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0 01:11
从今年7月开始,我们看到整个商品市场伴随反内卷交易逐步走出底部,而根据不同行业反内卷政策的 落地与执行效果,众多资产后续走势也截然不同。但对大部分资产而言,其走势已明显打破了2022年至 2025年6月期间的单边下跌调整行情。 这意味着该新规落地后对市场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反之,若落地后负债端扰动不及预期,在央行买债 的催化下,市场甚至可能进一步下行。 因此我们认为,在9月末的窗口期,市场对销售费率新规引发债市调整的担忧一度较高,但随着市场长 期限品种反弹、边际货币环境改善及货币政策利多逐步落地,叠加市场风险偏好趋于均衡,在大类资产 配置再平衡过程中,该新规落地后的市场冲击已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11月需关注的是:短期市场横 盘震荡过程中,结构性行情是否会出现修复?此前受销售费率新规冲击较大的中短期限证金债,其税收 利差是否会收敛?当前货币环境宽松背景下,信用利差是否会进一步修复?此外,在货币环境改善、债 市情绪逐步回暖的情况下,5年、7年、10年、30年等期限的期限利差,是否也会迎来一轮修复?这些修 复机会,我们认为可能是11月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 因此我们整体判断,市场仍有最后两个月的窗口期,债市整体面临 ...
金融发力提振消费 北京出台重磅方案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18 16:01
Core Viewpoint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12 other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a plan to enhance and expand consumption in Beijing, aiming for improved financial services in various sectors by 2030 [1] Financing Support - The plan emphasizes increasing bond market financing for qualified enterprises in cultural, tourism, and education sectors [3] - It encourages equity financing for quality enterprises in the consumption industry through public listings and other means [3] - Social capital is urged to invest more in key service consumption areas, with a focus on 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 for early-stage companies [3] Consumer Services Enhancement - The plan aims to enrich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accommodation and dining sectors, promoting local brands and unique cultural experiences [4]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encouraged to collaborate with service providers to offer diverse consumer discounts and incentives [4] Automotive and Electronics Financing - The plan proposes to enhanc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utomotive loans, particularly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o optimize financing products for various purchasing scenarios [5][6] - It also encourag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meet consumer financing needs in home appliances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6] Support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 The plan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financing cost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ith a focus on job 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7] - It supports innovative financial services for sectors like domestic services and elderly care, aiming to lower entry costs for service workers [7] Insurance System Improvement - The plan seeks to enhance the insurance system by developing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nd personal pension products tailored to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8] - It promotes the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and encourages innovative insurance products for low-income group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