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Search documents
向“新”发力,提“质”致远
Di Yi Cai Jing· 2025-07-22 15:39
科创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科创板定能向"新"发力, 提"质"致远。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科创板成为技术与资本之间的桥梁,推出创新且包容的制度,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在向"新"发力的同时,"提质增效重回报"成为重要任务。 六年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科创板带着推动经济创新转型的使命乘风而来,畅通 资本活水,浇灌科技创新。 六年来,科创板受理了960余家科技企业的IPO申请,其中58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板块总市值突破7万 亿元,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 成了示范和集聚效应。成绩的背后,中国科技创新已遍地开花,科技投资成为一级市场的核心赛道,也 成为二级市场投资的时代新主线。 科创板建设这六年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研发强度持续加码、资金活水持 续灌溉之下,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中国部分科技创新从追赶者逐步成为超越者。 当然,中国科技创新的突围与超越仍旧道阻且长,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仍旧存在堵点难点,比如,部 分热门领域资本过度扎堆,而某些"冷门刚需"遭到资本冷落。科创板的 ...
《向“新”提质 第一财经•科创板六周年全景报告》发布(附链接)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22 14:47
科创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期待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向"新"发力, 提"质"致远。 科创板"1+6"政策落地,迎新一轮深化改革 一年前的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实施一年来,"科创板八条"各项改 革举措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内外部形势快速变化对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推出《向"新"提质 第一财经·科创板六 周年全景报告》(下称《报告》)(点击右上角查看PDF全文)。 这是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记录科创板成长的第十份报告,也是第六份周年全景报告。站在科创板开市 六周年的关键时点,此次《报告》成文近5万字,不仅从制度、IPO审核、新股、产业链、业绩、研发 投入、二级市场、并购重组、指数、投资者回报等维度,对科创板全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还通过采访 调研学者、投资人、投行等方式,深度把脉科技、产业、资本的生态变化,探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 度融合的路径。 六年来,科创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完善和持续创新,发挥改革"试验田"作 用。在开市六周年之际,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深化改革,"1+6 ...
开源晨会-20250722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7-22 14:43
2025 年 07 月 23 日 开源晨会 0723 ——晨会纪要 | 沪深300 | 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 | | 吴梦迪(分析师) | | --- | --- | --- | --- | | 沪深300 | | 创业板指 | wumengdi@kysec.cn | | 64% | | | 证书编号:S0790521070001 | | 48% | | | 观点精粹 | | 32% | | | | | 16% | | | 总量视角 | | 0% | | | 【宏观经济】国内工业品价格表现偏强——宏观经济专题-20250722 | | -16% | | | 【策略】汇金-市场的底气——投资策略专题-20250722 | | 2024-07 | 2024-11 2025-03 | | 【策略】机构调研降温,但计算机、传媒、煤炭关注度提升——机构调研周跟踪 | | 数据来源:聚源 | | | -20250721 |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 | | | 【固定收益】经济 型下半场,下半年资产配置"不下、则上"——事件点评 L | | 行业名称 | 涨跌幅(%) | | -20250721 | | 煤炭 | 6.1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制度创新铺就“硬科技”成长跑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22 14:05
作为中国第一家公有云科创板上市公司,优刻得同样享受了科创板制度红利,成为中国A股市场首 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晓慧表示,科创板让科技创新企业能 够更好地与资本市场对接,助力中国科技发展。过去三年,优刻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力比例始 终保持在50%以上,重点投入在智能计算平台、AI模型服务、数据智能、安全合规等方向。 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黄岩观察,以往科技企业成长更多依赖于 政府扶持和私募股权投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现在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通过科创板上市, 获得更广泛的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支持,加速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经济观察)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制度创新铺就"硬科技"成长跑道 中新社上海7月22日电 (高志苗)589家,这是科创板最新的上市企业数量。从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 司上市,到今天总计589家上市公司,开市六年来,科创板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为科技企业铺就"硬科 技"成长跑道。 2019年登陆科创板时,微芯生物仅有西达本胺单个产品单个适应症获批,如今已有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 钠2款药物多个适应症全球上市销售。多个在研 ...
港股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如何?四轮涨跌隐藏了哪些特点?|第396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7-22 13:54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第396期直播回放】 港股今年比较强势, 港股科技也 成为今年港股表现最好的几个板块之一。 有朋友问, 港股科技股有哪些代表指数,各自有啥特点? 最近1年多,港股科技指数4轮上涨,有什么特点? 影响港股科技短期和长期走势的原因是啥? 在今晚 的直播课里,螺丝钉详细介绍了这些问题。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添加 @课程小助手 微信,回复「 0722 」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提示:回复后可以耐心等待几秒哦~) 二、【部分直播课内容如下】 1. 港股科技股代表指数 港股科技类股票的代表指数,主要包括: · 恒生科技HSTECH.HI · 港股科技931573.CSI 这也是港股科技类指数当中,目前影响力最大,追踪的基金数量较多的两个指数。 其中, 恒生指数公司编制的是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少一些(30只)。 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是港股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多一些(50只)。 这两个指数的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 指数名称 | 恒生科技 | 港股科技 | | --- | --- | --- | | 指数代码 | HSTECH.HI | 931573.CSI | | 发布机构 ...
心脉医疗(688016):调价影响逐步恢复,全球布局不断深化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2025-07-22 13:24
调价影响逐步恢复,全球布局不断深化 心脉医疗(688016) | [姓名table_Authors] | 电话 | 邮箱 | 证书编号 | | --- | --- | --- | --- | | 余文心(分析师) | 021-38676666 | yuwenxin@gtht.com | S0880525040111 | | 赵峻峰(分析师) | 0755-23976629 | zhaojunfeng@gtht.com | S0880519080017 | | 江珅(研究助理) | 021-23185638 | jiangshen@gtht.com | S0880125042234 | 投资要点: | [Table_Finance] 财务摘要(百万元)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1,187 | 1,206 | 1,512 | 1,875 | 2,301 | | (+/-)% | 32.4% | 1.6% | 25.4% | 24.0% | 22.7% | | ...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上涨0.5%,前十大权重包含腾讯控股等
Jin Rong Jie· 2025-07-22 13:12
金融界7月22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 (港股科技,931574)上涨0.5%,报1815.2 点,成交额703.66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香港科技指数近一个月上涨8.89%,近三个月上涨18.83%,年至今上涨35.11%。 从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从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可选消费占比41.28%、通信服务占比26.09%、信息技术占 比21.39%、医药卫生占比10.79%、工业占比0.45%。 资料显示,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的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 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 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如果香港市 场新上市证券市值在指数样本股中排名前十,将在其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进入指数。当样本退市 时,3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 理。 跟踪港股科技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香港科技ETF、招商中证香港科技 ...
持续助力民营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指数等2条指数即将发布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7-22 13:05
Core Insights -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China Securities Index Co.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Private Enterprise Index and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Private Enterprise 50 Strategy Index to provide benchmarks and investment target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1][2] - Private enterpris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3,478 listed companies in A-shares, of which 422 are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accounting for over 70% [1][2] -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focuses on supporting "hard technology" companies,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 expected to invest nearly 80 billion yuan in R&D in 2024, achieving a research intensity of 8.9%,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exceeding 16% [1][2] Index Details -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Private Enterprise Index includes all private enterprise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with a total of 422 samples and a combined market value of 3.5 trillion yuan as of June 30, 2025 [2] - The index shows strong growth, with 171 companies reporting increases in both revenue and net profit in 2024, 37 companies with revenue growth exceeding 50%, and 64 companies with net profit growth over 50% [2] -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Private Enterprise 50 Strategy Index focuses on 50 private companies with high R&D investment and profitability, achieving an annualized return of 2.7%, outperforming the Sci-Tech 50 by approximately 3.5 percentage points [2] Market Impact - The total market value of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Private Enterprise Strategy Index is approximately 1.2 trillion yuan, with an average daily trading volume of about 16.1 billion yuan over the past year [2] - The index is heavily weighted in strategic emerging sectors such as semiconductors, computers, and biomedicine, accounting for about 68.5% of the total weight [2] - As of July 18, 2023, there are 161 products tracking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indices, with a total scale of nearly 260 b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robust investment ecosystem [2][3]
科创也亮眼!看深圳福田区的独角兽企业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22 13:03
近日,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了《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 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近年来致力于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竞争力的 深圳市福田区,在相关榜单中表现亮眼。 据了解,福田区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高地和福田区金融强区优势,构建良好的优质企业 发现和培育生态,目标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于70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GEI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依托荣耀、货拉拉两家高估值的超级独角兽,福 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规模超490亿美元,居全市各区前列。此外,2024年深圳有3家独角兽企业实现上 市"毕业",其中就有扎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晶泰科技。 致力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今年3月,《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出台。今年4 月,《福田区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行动方案》发布,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赛道,从孵化、成长、跃升各阶段实施全链条培育行动,目标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 ...
中纪委再次点名医药腐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4
记者丨 韩利明 编辑丨季媛媛 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20.6万件,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其中 党纪处分31.3万人、政务处分13.6万人)。"打虎拍蝇"无禁区,国有企业、工程建设、能源、 消防、高校、医药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正在深入推进。 这也得益于"四种形态"作用的充分发挥。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 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84.3万人次。可以看出,《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 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印发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精准、规范、有效上 下功夫,把"四种形态"运用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90.6万件次,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 人……这些数据彰显了国家层面反腐高压态势。 在针对检查审查调查数据解读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微提出"打虎拍蝇"无禁区,国有企 业、工程建设、能源、消防、高校、医药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正在 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