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川研究所

Search documents
电池的任督二脉,被钠打通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4-22 12:04
陡峭的曲线让电动车从奢侈品降格为日用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平权化的背后是动力电池在材料、结构和工艺层面持续不断的创新。 从钴酸锂到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从钠电池到固态电池,从 18650 的小圆柱到 4680 大圆柱,从模组方案到电池车身一体化,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伴随着科 学家和工程师对于" 完美电池" 的不懈追求。 但现实告诉我们,动力电池没有绝对的" 完美" ,这并非技术桎梏, 而是材料特性、物理化学规律与工程实现之间的天然矛盾。 1991年,当索尼将钴酸锂与石墨组成的小电池装入摄像机时,锂电池商业化的历史大幕就此拉开。 此后十几年,锂电池和消费电子行业比翼齐飞,直到 2008 年,当特斯拉将装有 6831 颗钴酸锂电池的 Roadster 推向市场并且大获成功后,原本作为便 携式能源的锂电池又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使命: 整车动力核心。 发明钴酸锂的 John Goodenough 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发明竟然意外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动车革命,也让动力电池行业此后走出了一条" 性能 暴力拉升,成本急剧下探" 的摩尔曲线。 从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博弈,到成本控制与低温性能的取舍,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伴随 ...
比亚迪的高端化,只做对了一半
远川研究所· 2025-04-20 12:47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汽车评论 ,作者熊宇翔 彭苏平 去年6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陈述了自己的高端观: "我们不可能过度营销,也不可能通过巨大流量来谋求一时的发展,真正创造高端品牌还得靠产品力,产品 力的核心还是在于技术和创新。[1]" 近一年时间,比亚迪新技术易四方、易三方、云辇等齐出,创下一个个新的工业奇迹,将高端品牌仰望、 腾势、方程豹的新车型产品力武装到牙齿。 远川汽车评论 . 不止是汽车 不过,肉眼观测上技术含量爆表的比亚迪,过去一年时间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全然不如在20万以下市场那 般风卷残云: 仰望高开低走,百万级越野豪车U8上市四个月突破5000辆后销量迅速放缓,如今终端优惠已悄悄突破10万 元; 图源:懂车帝 腾势在MPV车型D9爆火之后一直苦苦寻觅第二增长点,看似量大管饱的N7、N8都未能担此大任,N7不得 不在改款时怒降8万改走性价比路线,而用上全新技术平台、斥巨资打造的Z9/Z9GT也没能一炮而红,眼下 寄望于刚刚上市的旗舰SUV N9。 方程豹首款车型豹5摸到了30万元的门板,去年不堪压力降了5万才保住销量,而最新发布的钛3更是向现实 低头,售价不到14万,重新回到了比亚迪的舒 ...
快手本地生活,一份七亿人的消费新样本
远川研究所· 2025-04-20 10:18
《哪吒2》创造的票房神话,有一大半是三四线城市的功劳。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今年2月13号,一至四线城市的累计票房成绩分别是9.84亿、32.05亿、19.27亿、 36.60亿,三四线城市累计贡献了全国票房总量的57.2%。 透过票房可窥见新线城市消费力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互联网流行的"县城中产"、"县城贵妇"等高频词汇, 都是下沉市场消费力量上浮的证明。 全国171个公布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的非一线城市中,97.1%都实现了消费增长,其中,增长率最高 的,是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的四线小城——云南玉溪。 种种迹象表明,新线城市正从"五环外配角"进阶为"增长主舞台",新线城市用户也正在逐渐掌握消费话语 权。 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意场上亦是如此,汇聚7亿老铁用户、在新线市场深耕的快手,已经吃到消费市场结 构变迁的头茬红利,在去年实现11.8%的营收增长、72.5%的净利润增长。 而在所有欣欣向荣的业务线里, 2024年GMV同比增长200%的本地生活业务尤为亮眼,其中,新线城市用 户的贡献达到六成, 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一个从规模到潜力都足够庞大的消费群体摆在眼前,过去一年里,越来越多商家涌向快手, ...
物流好生意,不再是快递
远川研究所· 2025-04-17 11:58
过去一年,安能的零担货运总量来到1415万吨,同比增长17.5%;日夜兼程的付出,换来了首破百亿的营 收,涨至115.8亿元;及大超预期的盈利,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激增64.2%。 为以上业绩提供稳健支撑的是,安能不断打强的基层网点以及坚持如一选择安能的客户。 2024年,安能的网点数来到33000家,全国乡镇覆盖率达到99.3%,即便是在珠峰大本营也能实现"送货上 门"[1],堪比快递市场的邮政。 稳步提升的终端客户,与高密度的网点覆盖遥相呼应,2024年,涌向安能怀抱的中小企业客户跃进至630 万,同比增长超80万。 而不论是货量、营收、利润的"三线超预期"战绩,还是更多人选择加入、使用安能,都共同标志着一件事 情,在行业竞争加剧和普遍陷入"增量不增利"的背景下,安能已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增长之路。 潜力更大的物流生意 2019年前后,头部快递均磨刀霍霍,申通在义乌一度9毛揽件,目的打完最后一场淘汰赛,形成寡头垄断。 但遗憾的是,倾泻数百亿的价格战打到现在,除了极兔借收购取代百世以外,市场的竞争格局几乎没变。 更具体点说就是,顺丰与EMS牢牢占据时效件市场,"三通一达一兔"瓜分电商件,京东物流 ...
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因为它的缺点
远川研究所· 2025-04-16 12:54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科技评论 ,作者徐珊珊 远川科技评论 . 刻画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 2013年10月,雷军趁着去美国参加GMIC大会的空档,顺便拜访了在硅谷"小有名气"的马斯克,试驾了 上市不久的Model S。 当时的特斯拉靠着全员卖车勉强实现单季度盈利,处于分析师都不知道怎么吹的阶段。就在雷军拜访一 个月前,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发文做空特斯拉,留下了那句足以载入特斯拉发展史册的话: "要是奔驰里装了60个车载电脑,能变成一个科技公司吗?" 雷军也有类似的疑问。丰田普锐斯宝刀未老,奔驰刚刚推出全新S级混动,特斯拉的产能问题尚待解 决。记录美国之行的博客里,雷军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作为一个成熟行业里的新来者,他既没有办法用最低廉的价格去做一款有品质的产品,也没有资本去做 一台全世界最贵的汽车来征服顾客。 十年后小米成为另一位成熟行业的新来者,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2024年,中国市场同期上市了184个 新车系,小米SU7并不鹤立鸡群,反而有很多短板:比如不算低廉的价格,并不实用的动力,充满争议 的空间。 但恰恰是这些短板的存在,促成了它的成功。 一辆有缺点的车 去年3月小米SU7上市前夕,管手机业务的卢 ...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远川研究所· 2025-04-15 12:28
去年1月,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批评腾讯游戏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今年功劳簿焕发二春,一年 拿下双位数增长,收获"非常争气"的五星好评[1];点点互动靠着小程序游戏弯道超车米哈游,跻身国内 前三。 东山再起的是少数,增长无策的是多数。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经发布财报的多家游戏公司里, 预盈的公司只占三分之一。完美世界这样的大户,也迎来上市后首次亏损。 乱流之下,"多端互通"变成为数不多的锚点。 长期以来, 移动端(手机) 与 桌面端(PC/游戏机) 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市场,对应着迥异的需求偏好 与产品逻辑。 2020年9月,《原神》登陆多个不同平台,在性能各异的终端间维持了相对一致的游戏体验,终端间清 晰的分界线开始模糊。 2021年,《原神》挤进PS4游戏畅销榜单,此后连续四年锁定前十,与《使命召唤》、《堡垒之夜》等 现象级作品难分伯仲,让"多端互通"成为行业最大共识。 但眼下凛冬未远,这架引擎的余温能把游戏行业带出泥沼吗? 一笔获客的账 "跨端"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也是一个算账问题。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开发商,米哈游立项《原神》时面对着两个大背景: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日趋集中,游戏渠道商的话语权依然 ...
智能手机重启高端局,移动SoC动摇棋盘
远川研究所· 2025-04-15 12:28
超出预期的还在于高端化趋势的进一步确认。根据IDC报告,当前旗舰手机售价普遍提升,尤其在头部品牌 集中度极高的中国市场,预测2025年高端机型(600美元以上价位)份额将历史性扩大至30.9%[2]。 这背后两大推动力不可忽视:一方面是生成式AI带来的手机功能质变,激活消费者的换机热情;另一方面 是移动游戏进入精品化竞争,拉动玩家对高性能手机的需求。 两大趋势都仰赖一颗核心硬件——移动SoC,将其推向了高端化的新博弈。 掀开增长的天花板 2019年以后,智能手机换机周期不断拉长,出货量增长的天花板肉眼可见,如何提高单机利润率,成为手 机品牌涌向高端化赛道的内驱力。 过去主流的高端化打法是在零部件上做加法,通过增加摄像头数量、折叠屏等提升单机价值量,激发消费 意愿,但效益逐渐见顶。直到生成式AI带来了变革。 生成式AI从根本上重塑了人机交互方式,手机功能从被动地使用进化至主动地提供服务,颠覆了软硬件设 计的底层逻辑,带来焕然一新的用户体验,比如端对端的任务交付、通过对话提供的情绪价值,成为消费 者下单新手机的理由。 去年年中,调研机构IDC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这一年结束两年下滑、提升4%,这个数字在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