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

Search documents
3500点新起点如何布局?盘点A股下半年投资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1: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富国基金 ,作者前瞻布局 富国基金 . 关注富国基金,获取富国基金独家专业又有料的投资资讯,富二姑娘为您提供专业服务。富国基金,投资未 来 · 在一起。 市 场 总 是 充 满 惊 喜 —— 时 隔 8 个 月 , A 股 重 新 站 上 3500 点 , 机 器 人 、 创 新 药 、 光 伏 等 赛 道 表 现 活 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数反弹,更是"政策暖风+产业升级+资金重构"三重共振下的新起点。 站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不禁要问:AI应用爆发在即,哪些公司能真正兑现业绩?创新药出海加速, 如何捕捉下一个10倍牛股?港股估值洼地,持续吸引南向资金,哪些资产被严重低估?下面特别梳理 了主流券商研究所2025下半年最为关注的投资主线,助力客官把握市场脉搏,在新起点上,实现高效 布局! 展望2025下半年:市场主流投资机会在哪里?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A股上半年的震荡如同为下半场蓄力的弓弦,三大力量正悄然拧成合力: 政策底的"加法效应",政策已从"托底"转向"发力"、盈利周期的"V型曙光"刺破阴霾、全球科技的"同 频共振"更添变数。对于当下的市场,我们普遍认为它更像是"五月的麦田":政策是阳光, ...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7-11 07:13
行业报告 | 行业点评 非银金融 证券研究报告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事件: 2025 年 7 月 11 日上午,券商指数(801193.SW)上涨 3.96%,多元金融 指数(801191.SW)上涨 2.37%,上证指数上涨 1.05%。 一、本轮行情和"924 行情"外部政策催化存在显著差异 (一)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11 月 8 日期间(以下简称"924 行情"),总量政 策是行情演绎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外部政策的驱动因子集中出现,着眼于宏观预期 的改善包括但不限于: (1)9 月 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货币+财政+资本市场工具"三箭齐发; (2)9 月 26 日,政治局会议明确通过"稳楼市稳股市"实现"稳预期"的目 标。 (二)本轮行情中,政策"化抽象为具体",剑指"结构性改革"。潜在的催化 因素包含: (4)7 月 1 日,中财委会议明确整治低价无序竞争的"反内卷"式供给侧改革。 二、外部环境差异带来未来行情演绎方向的差异 第一,此次上涨"内生动力"占据主导。"924 行情"以"外部催化"为主导, 此次突然性的外部政策刺激较小。我们认为,此次行情政策并非密集,而是缓步推 动市场形成共 ...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中金· 2025-07-11 01:13
中金公司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20250709 摘要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新经济公司占比提升及南下资金 和零售投资者参与度增加,改变了过去外资主导的局面,目前南下资金 及零售投资者占比约为 40%。 流动性改善直接推动港股估值重估,中小盘公司成交额大幅增加,估值 空间扩大,香港市场进入正向循环阶段,有望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2025 年上半年,港交所及券商板块受益于高景气和高活跃度,为其提 供坚实盈利支撑并助推估值修复,IPO 融资规模达 1,070 亿港币,同比 增长七倍。 A+H 上市企业占比达 IPO 规模的 60%,虽数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因其 整体上市规模较大,将在新增融资体量方面贡献最大,并提升整个港股 市场成交额约 2%到 3%。 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美国交易的中概股市值接近 4 万 亿港币,若回流将显著增厚香港市场成交额和总市值,预计增厚幅度可 达 17%至 20%。 Q&A 港股市场在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如何?下半年预期如何? 2025 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非常活跃,上市公司数量和交易量显著增加。预 计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港股发行数量将超过上 ...
南向资金昨日低位“扫货”超120亿港元,港股底部信号显现?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走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8 05:29
Group 1 -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indices opened high, with the Hang Seng Tech Index rising over 1.5%, driven by strong performances from stocks like Sunny Optical Technology, Kuaishou, Baidu, Bilibili, BYD Electronics, and Xiaomi [1] - Southbound funds recorded a net purchase of HKD 12.067 billion, the largest single-day net inflow since May 6, with significant buys in Meituan, SMIC, Tencent, Kuaishou, Innovent Biologics, and Guotai Junan International [1] - CICC noted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Hong Kong's asset and funding landscape, moving away from a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foreign institution dominance, could enhance trading activity and growth potential in the capital market sector [1] Group 2 - The valuation of the Hong Kong tech sector is currently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with the Hang Seng Tech Index ETF's latest P/E ratio at 19.83, indicating it is below 92% of the time since the index's inception [2] - Positive sentiment and ample liquidity are setting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phase of growth in the Hong Kong tech sector, awaiting favorable catalysts to drive performance [2]
全球第一!刚刚,港股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7-06 15:22
陈茂波,再谈港股! 7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 (IPO),合共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 过4000点,以点数计是历来最大的上半年升幅。 陈茂波称,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 200宗申请,较年初的数字倍增。港交所正积极推动更多不同主题的ETF上市,包括创新科技、应对气候变 化、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等。 上周,港股从高位震荡回调,恒生指数累计下跌1.5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34%。有券商指出,在全球权益 市场中,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仍然较高。 上半年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居全球第一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日发表网志表示,港股去年上升18%,踏入2025年势头持续向好,今年上半 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股市交投进一步增加,新股市场更为活跃,上半年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 (IPO),合共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陈茂波表示,市 ...
上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 ,新消费、医药、银行受追捧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01 11:29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据同花顺(300033)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 港股逾730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逼近去年全年水平。从行业分布看,以银行、通讯、能源为代表 的高息股以及科技、新消费、医药等板块最受青睐。 南下资金此轮净流入港股始于2024年10月,并在今年春节后开始加速,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的现象。据 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南下资金年内已累计净买入7311.93亿港元,这一数值已超越 了2014年至2023年期间任一年份的全年总额。相较2024年全年也仅相差约766亿港元。 由此可见,南下资金所带来的天量流动性,正与当下港股行情形成同频共振。背后则是资金"话语 权"和"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据海通证券的研究,2024年底以来南下资金持续大幅流入港股,不仅持股占比明显上升,成交额占比也 进一步提高。 随着资金量能和"话语权"的不断攀升,南下资金的流入强度已成为驱动港股行情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 程度上左右着板块和个股的行情趋势。 南下资金净流入助推港股领涨全球市场。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上涨20.00%,恒生国企指数上涨 19 ...
小米YU7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港股科技30ETF(513160)涨1.25%,小米集团涨超5%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7 02:13
消息面上,6月26日晚,小米公司正式发布新车小米YU7,小米汽车官微称,小米YU7 1小时大定突破 28.9万台。另外,小米还发布首款AI眼镜,小米官方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随身的AI入口",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实时分享。 西部证券表示,本轮科技上涨行情的背后是AI产业趋势的变革。回溯历史上典型的产业周期带来的行 情,当前演绎的时间或空间都尚未到达极致,预计科技仍有向上空间,或成为全年主线行情。 6月27日早盘,港股市场小幅高开。相关ETF方面,港股科技30ETF(513160)开盘走强,截至发稿涨 1.25%,成交额快速破1亿元,交投活跃。成分股方面,小米集团-W涨超5%,金山云、中芯国际、联想 控股等多股跟涨。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跟踪可经港股通买卖,从事科技 业务并于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之表现。 民生证券表示,近期随着流动性和成长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港股的低估值锚定现象,港股市场估 值明显回升。一方面,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和南向资金的净流入大幅提升,同时公募基金对港股偏好持 续提高,2025年一季报主动权益型基金加 ...
2025下半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牛市换挡期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10 07:12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牛市换挡期 2025下半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 证券分析师:董易 A0230519110003 王胜 A0230511060001 2025.6.10 内容摘要 www.swsresearch.com 证券研究报告 2 ◼ 从市场定位、资产类别、投资者结构三方面来看,当前的港股市场正处于历史性变化的初期。虽然在中报季前的市场可能处于"向下 风险非常有限,但向上的催化剂同样不足"的窄幅震荡、中枢缓升的区间,但中长期来看此前困扰港股的"离岸市场折价明显、上市 资产偏科严重"等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近期市场流动性环境的显著持续提升即为这一历史性变化的预演。中性假设下今年余下时 间恒生指数尚有约12%的潜在收益空间,而中长期来看港股有望成为内资出海配置+外资一站式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市场,且在人民币 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港股通资金正逐步改变市场的估值体系:我们在此前发布的《一枝先破玉溪春——2025年春季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中提到, 港股通资金正在逐步改变市场的估值体系,且在未来有望明显降低港股独有的离岸市场折价。近年来内资在港股市场持续买入高股息 板块,若将这一影响长 ...
[6月6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科技、医药估值如何;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06 13:51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大盘微跌,波动不大,还在5星。 大小盘股略微下跌。 时间拉长后,盈利上涨是推动指数上涨的发动机。 对港股来说, (1)前几年有过一波盈利下降,发动机不仅熄火,还挂了倒档。 这也是之前港股一路下跌到5.9星的原因。 甚至在底部的时候,港股的跌幅比A股还大不少。 A股这轮熊市最大回撤大约40%上下,港股恒生指数达到腰斩。 (2)2023-24年港股逐渐恢复增长。 价值风格比较坚挺,优选300等微涨,成长风格微跌。 港股也微跌。 1. 港股今年以来涨幅比较高。 也是得益于基本面的复苏。 再重温下指数投资的底层公式: 指数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估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025年1季度,港股迎来了最近4年盈利增长最好的阶段。 盈利增长,叠加去年从5点几星估值提升,推动港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 (3)A股1季度也有盈利同比增长,但没有港股这么明显。 不过这里也不用太羡慕港股。 今年的业绩高速增长,其实是前几年业绩低迷的反弹。 而经济总会有周期性。 未来港股也会不断的经历「低迷-景气」的周期循环。 也正是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才永远不缺少低估买入的机会;也不用担心没有下一轮 ...
6.6犀牛财经早报:前五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7.46% 中芯国际子公司拟出售中芯宁波14.83%股权
Xi Niu Cai Jing· 2025-06-06 01:36
Group 1: Fund Market Dynamics - The public fund issuance market has s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ith over 4.2 billion new fund shares issued this year, and equity funds accounting for over 46% of this total [1] - In May,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public funds reached 115, marking the third consecutive month of exceeding 100 new funds, with an average subscription period of 20.97 days [1] - The private equity stock strategy products have achieved an average return of 7.46%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with quantitative long strategies performing particularly well [1][2] Group 2: Private Equity and Securities - The number of private securities products registered has surged by 45.03% year-on-year, with a total of 4,361 products registered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2] - Leading quantitative private equity firms have dominated the market, attracting significant capital inflows [2] Group 3: Bond Market Developments - The issuanc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nds (科创债) has surpassed 200 billion yuan, with 202 bonds issued and a total issuance scale exceeding 388.3 billion yuan [2] - Banks have been the primary issuers of these bonds, accounting for over half of the total issuance [2] Group 4: Hong Kong Market Trends -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is experiencing a revival, with a surge in IPOs from Chinese companies, indicating a shift in the valuation dynamics between A-shares and H-shares [3] - The trend of A-share companies listing in Hong Kong is expected to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Hong Kong market, enhancing its long-term investment appeal [3] Group 5: Industry-Specific Insights - The price of the third-generation refrigerant R32 has increased by 42% year-on-year, with the current average price exceeding 50,000 yuan per ton [4] - Analysts are optimistic about the profitability of leading companies in the refrigerant industry due to favorable supply-demand dynamic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