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沫
icon
Search documents
寻找新一代“茅台” 公募解码新消费
近年来,一些始于中国的消费新趋势席卷全球:欧美"天后"蕾哈娜晒出泡泡玛特的LABUBU挂件;球星 贝克汉姆也在社媒上晒出了女儿"小七"送给自己的LABUBU玩偶;被称为"黄金界爱马仕"的老铺黄金门 店前常常大排长龙。 股票市场上,新消费股的表现同样亮眼。2024年初至2025年6月4日,以"新消费"命名的指数——SHS新 消费指数上涨72.67%,表现远超同期涨幅为4.93%的CS消费指数和跌幅达25.27%的中证白酒指数。 从潮玩盲盒、黄金珠宝,到宠物经济、量贩零食,中国新消费的爆发被解读为"优质供给激活需求"。年 轻消费群体崛起,叠加本土企业产品力的提升,最终形成市场供需共振的上涨逻辑。然而,在股价狂欢 背后,多家机构也开始进行风险警示。基金经理们认为,短期来看,市场须警惕情绪驱动下的估值泡 沫;长期而言,能够持续创造差异化价值、夯实产品力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才有望成为穿越周期的新 一代"茅台"。 新消费赛道牛股频出 近年来,在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中,新兴消费领域牛股频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SHS新消 费指数2024年以来上涨72.67%,远超同期下跌25.27%的中证白酒指数。被称为"港 ...
创新药ETF暴涨后市场分歧加大,有基金经理称透支“未来三五年”
Di Yi Cai Jing· 2025-06-08 14:05
不跟风的代价却是踏空这波行情。万民远作为曾于2023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超150亿的医药明星基金经 理,当前的管理规模仅剩40.63亿元,管理规模两年缩水73%。 近期创新药市场火热,但融通基金经理万民远质疑该板块估值过高 当创新药大火之际,融通基金经理万民远"唱反调"。 "这位置大部分公司估计都见了未来三五年的顶。"他近日在社交媒体的群聊中提到,这波创新药的泡沫 程度远超上一轮CXO热潮。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上涨带动创新药ETF集体反弹,港股创新药ETF涨势更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 至6月6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涨幅超53%,多只创新药ETF年内涨幅突破30%,港股创新 药ETF最高涨超51%,领跑同类产品。 一位医药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称,今年医药板块是结构性上涨,主要涨幅聚焦在创新药领域,行业短 期估值攀升,部分企业盈利兑现能力仍待观察。 质疑估值过高,基金经理踏空行情 今年以来,资金涌入创新药上市公司。万民远分析称,这忽略了创新药企业的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 险、周期长、竞争激烈等特点,个别上市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了估值泡沫。 在上述群聊中,万民远判断,很多创新药可能永远出不了业绩。 此外 ...
日本股票收益率和经济增速的关系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10:39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自1950年初开始恢复增长,并快速赶超一些发达国家,1953-1970年期间,日本经 济实现年均9.2%的高增速。但随着后发优势的逐渐退去,日本经济增速从1970年之后开始下滑。在尼 克松冲击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通胀率高企,日本政府从刺激性政策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与 财政政策,虽然成功抑制了通胀,但日本经济增速在1974年创下二战后首次负增长,并且从1974年之 后,经济无法回到过去的高增长,1971-1990年期间,日本经济增速中枢下移至4%附近,完成了经济增 速换挡。19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至1%。 整体来看,1953-2018年日本股票收益率为5.5%,高于4.3%的经济增速。一方面,这是因为企业存在加 杠杆,ROE高于经济增速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正如Piketty(2014)所论述的,资本在收入分 配中占有优势。日本股票收益率和经济增速整体上正相关。进入197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完成换挡后, 股票收益率却不断上升。我们对日本经济增长率与股票收益率做10年期移动平均处理,可以看到1970年 开始日本经济增速处于下行趋势("L型"一竖) ...
保加利亚加入欧元区喜忧参半
Jing Ji Ri Bao· 2025-06-06 21:43
Core Points - Bulgaria has officially met the criteria to join the Eurozone, with a planned entry date of January 1, 2026,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its integration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1][2] -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report highlights that Bulgaria's legislation aligns with Eurozone requirements, and the move is expected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y and improve financing channels [1][2] - The potential economic benefits include an improved credit rating, cost savings exceeding 1 billion Lev annually, and the release of 15 billion Lev in frozen reserves, enhancing financial efficiency [2]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mplications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is anticipated to stabilize prices,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protect savings,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promote trade [1][2] - The Bulgarian government has mandated dual pricing in Lev and Euro to ensure price transparency and prevent infl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3] - Concerns exist regarding the loss of monetary policy autonomy, as Bulgaria will rely on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for interest rates and money supply, which could lead to inflation and economic bubbles [4] Public Sentiment and Reactions - The decision to adopt the Euro has sparked mixed reactions among the public, with fears of rising prices and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Lev being significant concerns [3][5] - Some citizens express difficulty in accepting the removal of the Lev, viewing it as a loss of national identity [5] - Criticism has emerged regarding the government's engagement with public opinion on this decision, suggesting a disconnect between policymakers and citizens [5]
房价下跌后,吹牛的人也变少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3:24
房价下跌后,吹牛的人也变少了 这是冬冬冬的第901篇原创文章 当房价神话褪去光环,我们终于看清: 所谓纸上富贵,不过是债务驱动的泡沫; 真正的财富自由,从不依赖单一资产; 这两年楼市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曾经在朋友圈意气风发、大谈资产配置的"中产"朋友们,如今画风 突变。焦虑成了主旋律,"被房子收割"、"阶级滑落"的慨叹屡见不鲜。 听到这些,我不禁想问:各位当年是真的富得流油,还是被上涨的房价迷了眼? 我们许多人——尤其是赶上房价快车、及时"上车"的那批人(拆迁户也在其列),长久以来陷入一种奇 妙的"财富幻觉"。似乎只要名下房产数字不断攀升,自己就真成了有钱人。(股市里的心态,何其相 似!) 纸面富贵催生无限遐想。财务自由仿佛唾手可得,卖套房就能全家躺平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可一旦需 要真金白银救急,这份"富有"便如阳光下的露珠,瞬间蒸发。六位数密码守护的,往往是四五位数存款 和六七位数的沉重房贷。 央行数据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房产占据了中国家庭财富版图的70%以上,户均住房资产高达187.8万 元。数字上看,遍地百万"富翁"。然而,房产天生的低流动性,让这份财富如同画饼。急用钱时,折价 抛售、漫长交易周期、高 ...
市销率超过70!如此妖股结局都不太好,Palantir能例外吗?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06 12:34
当一家公司的市销率(市值/预期销售额)达到70倍时,历史表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要么是即将破灭的泡沫。美国大 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目前正站在这个危险的十字路口上。 研究机构Trivariate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Palantir已成为美国历史上估值最高的大盘股之一。这家由前对冲基金经理、摩根士 丹利前首席美股策略师Adam Parker创立的机构很少关注个股,但当他们出手时,数据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Palantir目前3140亿美元的市值使其跻身标普500指数前30大成分股,夹在可口可乐和美国银行之间。其市盈率已经足够疯狂——静态市盈率达565倍, 动态市盈率为228倍。 $$\mathbb{H}{\stackrel{\pm\pm}{=}}{\underset{\mathbb{H}\mathbb{R}}{\overline{{\mathbb{H}}}}}\mathbb{X}$$ 79.9倍的市销率更加疯狂。根据Trivariate对2000家成熟美国非金融股票的筛选数据,该数据库可追溯至本世纪初,只有6家美国公司的市销率曾经超过 Palant ...
帮主郑重解读: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降价背后藏着哪些投资玄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03:13
有人可能担心:茅台是不是不行了?作为中长线投资者,我得泼盆冷水也得给颗糖。冷水是短期价格承压是真的,尤其现在白酒行业整体都在"去泡沫",不 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终端价都有松动。但糖是茅台的护城河没变——品牌、工艺、稀缺性还在那儿呢。你看年报,去年净利润800多亿,毛利率还是 90%以上,这在A股有几个公司能做到? 关键看茅台怎么应对。现在能看到几个动作:一是渠道改革加速,直销占比还要提,以后消费者买茅台可能更方便,价格也更透明;二是产品结构在往上 走,1935、生肖酒这些中高端产品卖得不错,能抵消一部分飞天降价的影响;三是开拓新场景,比如和瑞幸搞联名咖啡,年轻人开始接触茅台了,这是在培 养未来的消费群体。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得把眼光放长远。短期价格波动很正常,但要盯着两个点:一是茅台直销比例能不能持续提升,这关系到利润能不能留在自己手里;二 是中高端产品的增速,要是1935这些能撑起第二增长曲线,那估值逻辑就不一样了。至于现在要不要抄底?我觉得别急,等价格企稳信号出来,或者看看半 年报有没有机构加仓的迹象。 各位朋友好,我是帮主郑重,专注中长线投资20年的老财经记者。这两天朋友圈都在聊飞天茅台价格这事—— ...
传奇投资者:致命杠杆已转移,新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酝酿!
Jin Shi Shu Ju· 2025-06-02 08:40
曾执掌亚洲最大对冲基金Artradis的史蒂夫·迪格尔(Steve Diggle),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凭 借"做多波动率+做空信贷风险"策略大获成功,向投资者返还30亿美元后于2011年激流勇退。 如今,这位传奇投资人发出警告:"新一轮金融风暴正在酝酿,市场重现2007年危机前的自满与风险定 价错误"。其新成立的Vulpes AI多空基金(VAILS)已于5月1日启动,总部设于伦敦而非昔日的新加坡 大本营。 "2025年的致命杠杆已从银行转移至私人信贷与私募股权",迪格尔指出,当前这些资产普遍存在监管缺 失、流动性差、估值虚高等问题,且抛售时极易引发连锁贬值。他列举五大危机征兆: 央行政策困局:十年量化宽松与疫情债务堆积后,"全球央行已无力再次实施宽松政策"; 通胀归来:全球化逆转与保护主义正破坏供应链稳定; 地缘冲突:对资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美股泡沫:占全球市值三分之二的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白宫风险:"全球最大经济体正由不可预测的舵手掌控,其非理性行为持续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与其他尾部风险基金不同,迪格尔强调其独特优势:"我们成功过"——Artradis在2008年 ...
港股或陷入“五穷六绝”,投资者期待“七翻身”|市场观察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6-02 08:30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针对钢铁等关税的政策,对全球资本市场确实造 成了一定冲击,让投资者对全球贸易方面感到不确定,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第一点。另外,之前新股市 场吸纳了过多资金,导致二级市场资金可能有所减少,当前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全球贸易、关 税政策以及流动性问题,较多IPO相关情况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影响。温天纳称,内地A股市场休市,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港股的走势,因为缺乏内地资金的支持,相信明天A股开盘后应该会有较强的 表现,可能会扭转部分当前的情况。 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IPO压力加大了市场供给,包括之前几家大厂也 在高位大额配售融资,导致市场估值压力较大。另外,所谓的新消费涨幅较大的公司也有估值过高和达 不到预期的业绩增长之间的偏离度越来越大,最终这个结构性泡沫需要市场主动来消化。港股整体估值 并不高,需要有新的板块和故事来接力,这场牛市是不同行业、板块、主题之间的接力赛,不可能是某 些公司的"独角戏"。胡宇认为,今年下半年市场肯定还有机会,可能更多是低估值板块的机会,上半年 大幅融资的板块都会有压力。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认为,预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