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尘:中美经济,到底谁更需要谁?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19 00:59
Core Points - The 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US and China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for both countr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1][2] - Both parties agreed to cancel tariffs imposed since April 2, 2025, due to unilateral tariff increases by the US [1][2] - The US will modify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suspending 24% of the tariffs for the first 90 days while retaining 10% [2][3] - China will also adjust its tariffs on US goods similarly, suspending 24% for 90 days and retaining 10% [3] Group 1 - The joint statement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sustainable, long-term,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relations [2] - Both countries believe that ongoing consultations will help address concerns i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sectors [2][3] - A mechanism will be established for continued negotiations on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both sides [3] Group 2 - The recent tariff disputes reflect a broader context of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which country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other [4][5] - The complexity of US-China relations leads to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heir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5] - Historical context shows that previous trade wars have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rade deficits for the US, and in some cases, have even increased them [9][10] Group 3 - The economic costs of trade tens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 for the US, with estimates indicating a loss of 0.5% of GDP and job losses during peak periods [10][12] - The expectation of a manufacturing return to the US has not materialized, with many US companies continuing to invest in China [12][13] - The notion of "decoupling" from China has been criticized, suggesting it could harm the US'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and economic interests [13]
10年增长2.2倍,日本人还在投资美国!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2:01
反过来,在日本投资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的同时,日本企业正加速对美投资。 2月1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24年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从反映企业在海外收购情况及生产设备投资情况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日本实行金额减去撤回 金额后的净投资额为31.6325万亿日元,比上年增加了17.1%,达到1996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日本对外投资创新高,除了得益于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的不断恢复之外,日本对美投资也有显著的增长。 2024年,日本对美投资为11.7万亿日元,占日本全部对外投资的近四成,这也是有统计数据的2014年以来最高水准,在过去10年时间里,日本对美投资增加 到了2.2倍。 日本正在成为美国忠实的"下属"。 2024年,日本对美投资的净投资额为11.7万亿日元,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但和过去不同的是,日本并没有加大对华投资。 对日本而言,在海外投资本身的成本其实也非常高。 2024年,日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151.48日元,日元较上一年贬值7.8%,如果日元贬值加剧,那么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成本就会升高,但现实情况是,日本 企业对外投资反而增强。 反过来,日本对华投资却在退减。 2024年,日本对华投资只有493 ...
【财经分析】关税缓冲期促前置出货热潮 新加坡出口复苏仍存挑战
Xin Hua Cai Jing· 2025-05-17 11:43
新华财经新加坡5月17日电 在全球贸易环境趋于复杂、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新加坡2025年4月 非油品国内出口(Non-oil Domestic Exports 简称 NODX)同比增长12.4%,为近9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月 升幅。尽管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但多家机构与官员提醒,强势增长背后掺杂短期因素,未来数月出口动 能恐将面临回调压力。 根据新加坡企业发展局5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NODX同比增长12.4%,高于3月的5.4%。电子产 品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增长23.5%,带动个人电脑大涨124.3%,集成电路和磁盘介质产品分别增长 23.3%和33.0%。非电子产品亦有增长,增幅为9.3%,其中非货币黄金(Non-Monetary Gold)增幅高达 80.4%,船舶结构件(Structures of Ships and Boats)及专用机械增长7.2% 。 新加坡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部分子项已跌破荣枯线,也表明新加坡制造业基础仍显脆弱。 大华银行(UOB)研究报告认为,4月出口反弹具有"典型政策推动特征"。该行指出,电子设备转口贸 易(Non-oil Re-exports)同比激增58 ...
吴劲草:全球关税战硝烟滚滚,为何义乌“云淡风轻”?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17 01:25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shift in US tariff policy and the temporary pause in the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rational expectations regarding the long-term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 in Sino-US economic relations [1] Group 1: Impact of Tariff Changes - The US tariff increases have had a minimal impact on exports from Yiwu, indicating a level of calm among Yiwu merchants despite the trade tensions [3][4] - The recent agreement on tariffs has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trade dynamics, as the core issue remains the US's concern over China's competitiv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9][10] Group 2: Yiwu's Role in Global Trade - Yiwu International Trade City serves as a crucial platform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attracting non-US market buyers from regions like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1][8] - The unique procurement model in Yiwu, which focuses on non-branded goods, allows for a diverse range of products to be sold collectively, differentiating it from traditional brand-led procurement models [6][12] Group 3: Merchant Sentiment and Market Dynamics - Yiwu merchants exhibit a lack of clear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US trade policies, leading to a sense of indifference rather than active concern [5][13] - Overseas buyers are primarily driven by their commercial needs and the quality of Chinese products, rather than the political climate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14] Group 4: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Market Opportunities - China's manufacturing capacity, particularly in consumer goods, is robust but faces domestic demand limitations, necessitating export channels to prevent overcapacity [8][12] - The overall trade with the US constitutes only about 15% of China's total trade, suggesting that other global markets can compensate for any potential losses from the US market [12]
中美互降关税提振全球市场信心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16 04:40
"立即发货!" 5月12日凌晨,美国玩具商福尔曼得知关税将调整的消息后,连夜催促中国供应商将因关税滞留数周 的"爱心熊"玩具装船启运。 《纽约时报》的上述报道,是中美互降关税背景下,全球市场积极变化的一个缩影。 自美国政府4月推行所谓"对等关税"以来,包括玩具在内的一批中国商品在美断货、涨价。通胀恐慌情 绪在美国蔓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跌,一度滑落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随着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一月有余的中美贸易紧张态势迎来变化,商品贸易市场、 金融资本市场应声而动。 全球股市情绪上升。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股市、欧洲股市、中国A股和港股等全线上 涨。当天,恒生科技指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超5%,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2%。 路透社报道,中美互降关税使投资者相信,全面的贸易战或得以避免。伦敦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 Jane Foley形容说,"全球市场都松了一口气。"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三里河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为股市提供清晰的趋 势信号,提振全球投资者信心。 野村证券在最新报告中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战术性超配"。花旗 ...
合资车企份额骤降之后 挖潜中外合作潜力 警惕脱钩断链风险
超百款新车,近千家中外企业,2025上海车展日前落下帷幕。声量空前,细听之下,却少了几家外 资企业的声音。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之下,中国汽车市场优胜劣汰之势愈演愈烈,紧抓转型机遇的自主 品牌迅速腾飞,动作相对迟缓的外资企业在华优势却不断被削弱。 自主品牌的崛起固然令人欣喜,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也同样值得关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简称"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表示,外资车企份额 逐年下滑,甚至不少品牌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不利于中外汽车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融合发展,更为重要 的是,可能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脱钩断链风险。 合资品牌份额持续萎缩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简称"乘联分会")数据,3月自主品牌零售量达122万辆,同比增长 31%,环比增长3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达62.7%,同比增长7.7%;1~3月,自主品牌零售 市场份额达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与自主品牌的涨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的集体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48万辆,同比下降4%。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日系品 ...
当企业面临灾难,你要抢救什么?
创业家· 2025-05-15 09:57
时间: 6月6日—8日(周五-周日),3天2晚 地点: 上海 费用: 原价12800元/人, 早鸟价9800元/人(名额有限) 大课详情如下 ↓↓↓ 贸易战会打多久?全球脱钩成定局?中小企业怎么活?将有哪些新机会?如何用AI?如何扎马 步?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关键时期,你和你的企业该怎么办? 这里认真 推荐你: 报名参加 2025黑马营年中精选大课 ,沉浸式听听 牛文 文、卫哲、香帅、章苏阳、江南春、 杨明超、贾伟 他们从不同纬度不同视角为你带来的 《2025,要么进化,要么淘汰!》。你, 敢不敢成为下一个破局者? 每日金句 如果你的组织面临商业灾难,你却只能抢救一样东西,你会选什么?我选的是 信誉,因为只有它才是属于我的品牌力。一个创业者最大的不幸,是把偶有所 得,当成了实至名归。 张浩 丨快乐学习、疯狂老师创始人 黑马营2期成员 ...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中国经济转型释放机遇,但美国“脱钩”让美企失去市场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15 08:20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中国正经历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重要转型,这本可为美国先进数字技术和半导体公司提供众多合作机会,但美国的限制措施却使这些企业逐 渐失去中国市场,对双方而言都并非理想结果。"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原司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15日在上海表示。 当天,第五届"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行。在论坛上,徐林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指出,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美 国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挑战,美国由此对中国崛起产生焦虑,并以所谓公平竞争和贸易问题为由向中国发难,但解决矛盾需通过沟通谈判,寻求妥协以维持合 作。 "经过这样一个磨合和反思之后,也许两国政府可以非常冷静地坐在一起,探讨一个新的更加合作、更加共赢的做法。"徐林表示。 针对两国绿色领域合作,徐林指出两国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是美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与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智能转型结合,实现更多商业互 利;二是基于世界银行等现有国际体系,中美可共同开展全球气候融资的合作;三是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企业可赴美投资设厂,通过贸易和跨境投资实现 双赢。 "当前由于地缘政治争斗的影响,双方的合作空间尚未充分展开 ...
与中国医药产业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将增加一半
第一财经· 2025-05-15 05:05
2025.05. 15 本文字数:4953,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晓华 林志吟 吴斯旻 日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是要把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 针对美国官员的上述表态,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 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美国政府鼓励药品制 造企业回归美国,可能会导致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美国,进而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业务。然 而,从长期来看,美国本土制造药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从中国进口,这将难以达成美国的期望。"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拟要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这个 目的,恰恰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只有中国药企能持续提供成本较低且质量较高的原料药和创新药研 发服务,美国药企才能更好降低经营成本。 中国原料药之重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承担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原料药供应任务。据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统计,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从20 ...
与中国医药产业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将增加一半
第一财经网· 2025-05-15 04:53
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日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是要把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 针对美国官员的上述表态,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药 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美国政府鼓励药品制造 企业回归美国,可能会导致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美国,进而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业务。然而,从 长期来看,美国本土制造药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从中国进口,这将难以达成美国的期望。"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拟要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这个目 的,恰恰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只有中国药企能持续提供成本较低且质量较高的原料药和创新药研发服 务,美国药企才能更好降低经营成本。 中国原料药之重 药品供应链的全球化有助于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优质药品,与此同时,供应链也变得更长、更复杂、更分 散,导致缺乏透明度,并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