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价值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1 12:57
重要提示:本材料不构成淡水泉任何形式的要约、承诺或其他法律文件,亦非任何投资、法律或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建议。过往业绩 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从"谷子经济"、古法黄金、到新式茶饮、国潮美妆,对"新消费"的火热讨论并非第一次出现。 以 某新锐化妆品牌为例, 依托电商渠道的红利,创立仅四年即上市,2020年估值一度超百亿美元。彼 时,线下赛道的新玩家也曾在一级市场单店估值动辄夸张到上亿元。 "所有生意都值得用互联网思维重做一遍",是那个时期对新消费的集体记忆。 当下,"互联网思维"这 个词似乎变成了"情绪价值"。 情绪消费背后的第一性原理:经济发展阶段、人口学和社会学 从 " 生存需求 " 到 " 心情滋养 " ,经济发展改变消费方式。 2019年中国正式迈过了人均GDP一万美元 的关键节点,城镇化红利带来的商品全面量增时代已经是过去式。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功能, 也开始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这种由"物"向"心"的转变,在日常的一杯茶饮中就能得以体现。曾经 简单的解渴功能,如今被精心打磨,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场景(如家庭、社交)和个性化需求(如健康、 口味),开始出现无糖茶、新式现制茶饮等多种类型。 人口 ...
马上评丨从玲娜贝儿到拉布布,年轻人究竟需要什么情绪价值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8:22
其实,玲娜贝儿和Labubu的形象看似相差千万里,但不是没有相似之处。和迪士尼拥有的众多经典形象相比,玲娜贝儿没有独立的故事线,人物 设定也不甚清晰,主要依靠和粉丝的互动让自身内涵变得丰满和立体。而Labubu的身世来历更是"神秘",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描绘它 的故事。 就此而言,从玲娜贝儿到Labubu,它们的走红都符合后现代文化的特点——人们不再将社会文化视为自然而然的、既定的,而是认定它是历史过 程的产物,因而能够被改变或转型。年轻人对"个性"的强调,本质就是对多元性和多样化的颂扬,哪怕是作为精神陪伴的潮玩,也不应该是被事 先设计好、规定好的标准化工业产品。 年轻人总是倾向于拒绝任何"普遍化"的社会文化,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处于隔绝、孤独的处境中。必须认识到,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我们的想 象力和实际欲求源自他人,经过包装和赋值,商品拥有的符号内容意味着一种身份认同,更是不同独特主体得以交往的"通行证"。 换句话说,年轻人从潮玩中得到的情绪价值绝不仅是"治愈感",而是一种"对话"和"理解"——自我的品味得到赞美,自我的审美得到认同。 在这条道路上,Labubu无疑比玲娜贝儿走得更远,也更为激进。玲娜 ...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05:38
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情绪价值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硬核 消费。泡泡玛特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就在于其对IP价值的深 度挖掘与情感绑定。 作者:陈白 封图:东方IC 谁也没想到,王宁和他创立的泡泡玛特(09992.HK),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有人说,泡泡玛特正在成为东方迪士尼。确实,这家公司不是简单地贩卖产品,而是从最初的盲盒 出发,逐步拓展至手办、积木、毛绒玩具、服饰配饰等多个品类,如今又涉足影视动画、主题乐园 等文化内容领域。泡泡玛特正在做的,是围绕IP打造一个完整的情绪经济生态。在这个信息爆炸、 选择过剩的时代,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情绪价值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附加项,而是决定品牌成败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几年来围绕泡泡玛特的争议也从未停止。有人批评它是在"收割年轻人的情绪税",认为其 产品缺乏实际价值;也有人质疑其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担心未来会出现增长瓶颈,毕竟一 个IP是有生命周期的,能否持续爆火,背后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继6月8日以203亿美元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登顶"河南新首富"之后,王宁6月9日的财富排 名再度攀升。 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6月9日上午的最新数 ...
泡泡玛特证明了,情绪价值到底多值钱丨小白商业观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1 04:08
陈白丨文 谁也没想到,王宁和他创立的泡泡玛特(09992.HK),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继6月8日以203亿美元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登顶"河南新首富"之后,王宁6月9日的财富排名再度攀升。 上,泡泡玛特以 600万—700 万美元的销售额成了美区 4 月销量榜首,连泡泡玛特官方 APP都直接登顶了美区苹果商店的购物榜首。一场 APP 里的直播,可 以同时吸引到 12 万人在线抢货。 LABUBU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在这些吸引年轻人的玩具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业机制在发挥作用。 当一个售价几十元的盲盒能让人反复购买,甚至引发抢购狂潮;当一个塑料小人能在社交平台上成为身份象征;当一个IP形象能激发粉丝的情感共鸣并形成 忠实社群,今天的年轻人们,到底在消费什么? 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情绪价值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硬核消费。成长于物质相对富足的年代Z世代,他们对商品的功能性需求已趋于饱和,转而更加关 注品牌背后的意义、审美体验以及是否符合自我认同。这一代人早已不再单纯为"功能"买单。 泡泡玛特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这家公司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就在于其对IP价值的深度挖掘与情感绑定。它通过盲盒机 ...
票根经济外延 从拉着箱子看剧到观演住宿一条龙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0 15:02
Core Insights - The trend of young consumers traveling to cities for events like concerts and esports is becoming a new norm, with over 90% of Gen Z willing to travel for a ticket [1][3] - Emotional value is identified as the primary driver for this behavior, with 85% of respondents highlighting it as a key motivation [8][12] - The combination of ticket purchases and travel expense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economic impact, with a single ticket potentially generating 7-8 times its value in local spending [11][17] Consumer Behavior - Young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planning trips around events, as illustrated by individuals like Xu Lei and Wang Jiayuan, who adjusted their travel plans based on ticket availability [3][4] - Emotional experiences derived from events contribute to a sense of fulfillment, prompting consumers to explore new cities while attending performances [10][12] - The trend reflects a shift in travel meaning, where interests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s redefine travel motivations [1][8] Economic Impact - The "tourism + ticket" model is emerging as a new economic engine for cities, with cultural events driving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local tourism [1][10] - Data indicates that events can lead to substantial spikes in tourism activity, such as a 266% increase in interest for cities hosting major events [17] - Consumers report high additional spending related to travel, with examples showing that a ticket purchase can lead to thousands in supplementary expenses [11][18] Industry Response -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encouraged to adapt by offering more scene-based services to captur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s of young consumers [1][12] - Various promotional activities and packages are being developed to leverage the popularity of events, such as discounts tied to ticket purchases [13][14] - The integration of ticketing with travel services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growth, breaking down barriers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14][16] Challenges - The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related to supply irregularities and the need for differentiated offerings to avoid homogenization [15][16] - The current market for "hotel + ticket" combinations is often standardized, leading to intense competition based on price rather than unique experiences [16][18] -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for tourism businesses to focus on emotional value and quality experiences to attract consumers in a competitive landscape [12][18]
泡泡玛特割了谁韭菜,没故事的IP靠什么,Labubu全球杀疯,包搭子比包贵!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1:41
泡泡玛特,自上市以来,便伴随着质疑声和激烈的讨论,它的股价走势可谓跌宕起伏,从曾经的高光时刻到低谷时仅剩9港元,再到后来的90港元高峰,每 一次波动都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围绕这一阶段性"10倍股"的探讨,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公司最终的结局,而应重点分析从底部到高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对逻辑的验证和反思具有重要的价值。 泡泡玛特的核心争议集中在"盲盒经济"和"情绪价值消费"的认知差异上。在传统的商业视角下,市场难以理解其以IP运营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没有 强大故事支撑的情况下,泡泡玛特的高估值和可持续性常常受到质疑。然而,泡泡玛特的成功实际上突破了传统IP叙事模式的束缚,赋予了商业模式新的生 命。 与迪士尼通过精心编织剧情与角色人设来运营IP不同,泡泡玛特通过设计"情绪空白"的角色形象——例如Molly和Labubu,让消费者可以将个人情感投射到 其中,形成了一种"千人千面"的共鸣。这种独特的情感交互模式使得即便在文化差异巨大的市场,如日本和欧美,Labubu等形象依然能够凭借美学设计吸引 消费者,而无需依赖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叙事方式。 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看,泡泡玛特的护城河在于其平台化的IP运营能力。通过M ...
情绪价值拉满的萤火虫,能否照亮蔚来的盈利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何煦阳 广州报道 在6月4日的蔚来沟通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萤火虫今年4月底开始交付,第一个 完整交付月销量3680台,5月份竞争对手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如果看4月份的数据,Mini的纯电销量是 971台,Smart的销量是2193台。简单来讲,萤火虫5月份销量比4月份纯电Mini和Smart加起来还要多, 而且用户主要选择的都是高配版本。 自去年NIO Day 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亮相以来,其"六眼飞鱼"前脸灯组设计因过于特别引发诸多争 议,仿佛迎来"天崩开局"。好在经过持续引导,萤火虫口碑逐步逆转。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这辆精品小 车成为展台"网红"。 李斌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要在第四季度实现月销5万台,其中NIO蔚来品牌和乐 道品牌要分别达到2.5万台,萤火虫品牌3000~5000台。目前萤火虫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3680台,勉强达 标。 但在李斌"Blue Sky Coming"的期许背后,行业抛出两大问题:2025年已近半,在偏爱大空间的中国汽 车市场,走精致小车路线的萤火虫能为蔚来第四季度盈利贡献几何?萤火虫又该如何应对海外市场的诸 多 ...
健康养生+情绪价值+中华文化,茶饮品牌走出消费“双循环”之路-仲量联行
Sou Hu Cai Jing· 2025-06-09 03:47
今天分享的是:健康养生+情绪价值+中华文化,茶饮品牌走出消费"双循环"之路-仲量联行 报告共计:12页 中国茶饮品牌的崛起路径与市场策略:健康、情绪与文化驱动的"双循环"发展 中国茶饮市场经历了从瓶装饮料主导到现制茶饮崛起的转变,中式茶饮品牌以"茶"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健康养生定位、情绪价 值挖掘及中华文化赋能,构建起独特的消费"双循环"路径,逐步实现从本土到全球的扩张。 一、情绪价值驱动茶饮消费升级 仲量联行《时尚消费力洞察报告》指出,茶饮品牌通过三大情绪价值链接消费者: - 自我情绪:主打健康养生,契合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如低糖、鲜果茶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 社群情绪:跨界IP合作激活消费热情,2024年娱乐影视类IP占比达58%,《哪吒2》与霸王茶姬联名等案例通过社交话题增强用 户黏性。 - 社会情绪:依托中华文化与"非遗"技艺塑造品牌认同,如故宫、敦煌博物馆等联名款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构建消费者与社 会的情感共鸣。 二、市场竞争格局与经营策略调整 在消费"分级"趋势下,茶饮市场呈现价格下探与利润重构特征: - 客单价回落:头部品牌单价从30元以上降至15-20元区间,降幅达30-50%,下沉市场 ...
景区靠平价矿泉水走红,提醒的是本就存在的“财富密码”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07 01: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孔雨童绘画徐进 1元的冰棍、2元的矿泉水、2.5元的黄瓜……近日,因为售卖在许多景区难见的平价商品,曾少人问津甚至一度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 的河南洛阳龙潭大峡谷意外走红。该景区"五一"期间接待量创历史峰值,此后客流也显著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话题中心的龙潭大峡谷,"平价商品"并非只是噱头,景区内相关商品已实现8年未涨价,近期又推出了"80元门票自购买 之日起一年内可多次免费入园"政策;此外,还建立了民生商品价格听证会制度,邀请游客代表参与定价,日常定期巡查商家物价,确保 透明、放心消费,旨在以高性价比服务吸引回头客——此可谓"一诚抵万计"。 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数个4A、5A级景区关门,原本只靠风景吸引游客的策略早已非"万能钥匙",旅游"综合情绪价值"的重要性越发凸 显,因而要更加注重游客的深度体验。龙潭大峡谷的逆袭,再次提醒行业那个早就存在的"财富密码",哪怕不苛求处处平价,但要有对 游客、顾客根本的尊重和真诚,不能只顾当下无限度"向钱看",更要以高质量服务、用心经营"向前看"。 看起来"价格"似乎成了关键。 当下,一些景区商品价高,虽有其天然原因——位置偏远、运输成本高,或商铺租金 ...
【豫财经】“港股三姐妹”爆火,两位是河南老乡
Xin Hua Cai Jing· 2025-06-06 13:31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姐妹"中有两家企业——蜜雪集团和泡泡玛特,都源自河南,带着河南的深厚底蕴走向全球。与此同时,港股市场正迎来消费企业 上市的热潮,众多消费类企业纷纷递交IPO申请,为港股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市场爆火 年内股价翻倍,"三姐妹"领涨港股消费 新华财经郑州6月6日电港股市场2025年持续走强,消费板块尤为亮眼。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和独特的商业模式,被市场称 为"港股新消费三姐妹"。年内,3家公司股价均实现翻倍增长,市值均超千亿港元。 这股热潮并非虚火。6月5日,记者在位于郑州绿地新都会新田360广场的泡泡玛特门店看到,即使工作日,店内仍聚集不少年轻人。展示架上,几只长着 锯齿尖牙、造型"丑萌"的Labubu搪胶毛绒玩偶吸引不少消费者目光,然而店里并没有现货可供购买。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Labubu目前仅支持线上抢 购,可以来线下门店取货。" 国际巨星带货、门店排队,甚至爆发抢购冲突……Labubu引发的全球风潮是泡泡玛特火爆的缩影,其股价也同步高歌:2025年3月27日,泡泡玛特市值首 次站上2000亿港元门槛。近两个月时间,泡泡玛特市值增长超1000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