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何我一直看好黄金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2016 年 4 月初,我刚开设微信公众号不久,便很积极地写作。当时股市的机会不多,人民币则经历了从2005-14年的 九年升值之后开始贬值,故大家换美元的热情比较高。但美元真的很值得长期持有吗?我对于一致预期通常都持怀疑态 度。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换美元不如买黄金》。逻辑很简单:各国为了应对经济不振的难题,基本采取了超发货币的对 策,美国也不例外,即货币的增速远超黄金产量的增速。 原本以为这一观点无可争辩,谁知留言中以批评居多。暗想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居然都没有想明白,又奋笔疾书,写了 《 再论换美元不如买黄金 》,以为可以平息争论,谁知却引发更大的争议。 留言 1 :李总,历史上黄金两大周期都是短牛长熊,如何确定目前熊市已经走完?还有一个数据是,实物投资金需求量和金价走势拟合 度较,一季度金价大涨,但实物投资金需求改善不大,那是否预示着金价上涨是不可持续的? 留言 2 :黄金只有消费属性,与货币没有关系了,只是不明白各国央行买那么多黄金干什么? 留言 3 :为何巴菲特不买黄金?因为黄金不能下崽,没有利息,持有它只有成本,其盈利全靠高价卖给别人。美 ...
对等关税之后,特朗普将重启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引 言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4月3日,特朗普政府一纸关税新政再次搅动全球资本市场。与五年前不同,这一 次美国政府高调宣布启动"对等关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再次加征高额关税。 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 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受此冲击,全球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剧烈反应,标 普500指数两日累计下跌逾10%,创下自2020年3月疫情初期以来最大两日跌幅,欧洲及亚太市场主要股指也 齐齐重挫。 "山雨欲来风满楼"。 4月9日, 美国正式落地对中国加征的 50% 关税,累计税率达到 104% 。随即中国反 制,迅速追加对美关税至 84% 。直至10日凌晨,特朗普宣称对中国税率提高至 125% 。 表面看,"对等关 税"似乎不过是美国政府在贸易博弈中的又一次强硬施压,但深究其本质,这更可能是特朗普政府在"制度层 面"发起的一次路径变革。 历史表明,当国际制度收益不再普遍共享时,变革的动力往往来自制度外部的极限冲击。特朗普的关税举措正 代表了这一类型的外部冲击——其看似政策博弈的外表之下,暗藏的是全球资本秩序重塑的制度锚点。 本 ...
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关税加码背后的深层原因 年初至今,美国对他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加码,尽管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但税率则超乎想象地往上加。如美方近日 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方案,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 34% 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 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 20% 到 49% 不等的 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 10% 。 近年来中国对美顺差的占比已下降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为此,我国也采取了向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 34% 的进口关税,鉴于美方是在今年对中国加征 20% 关税基础 上再加征 34% 的,说明中方加征的关税属于克制的回应,且留有谈判余地。 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之后,他的施政方略围绕着 MAGA ,即对外加征关税以获得 5000 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收入,又 能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对内通过政府效率部( DOGE )来精简机构、裁减公务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同时,限制 移民、国内减税等政策可以起到鼓励投资、保护就业的作用。 特朗普任期与历任总统行政 ...
Li Xunlei: bull market boosting consumption is bearly grounded
In mainland financial discourse, there's a widely shared but largely untested belief that a rising stock market can stimulate consumption and help boost domestic demand. The logic is simple: rising stock prices fatten investor portfolios, leading to higher consumer spending, which in turn could reinvigorate economic recovery. This idea has even made its way into official policy. For example, China's recent planto "vigorously boost consumption" suggested measures such as "stabilising the stock market." Howev ...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 长期来看,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也要客观看待提振消费的难度。影响消费的因素分为消 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两大类: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收入、资产和债务;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 包括对经济和未来收入的预期、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以及是否有消费时间等。其中消费能力 是能否提振消费的关键因素,故要想方设法增加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强)的收入和福利水 平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总的政策思路是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 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并部署八方面30项重点任务。前七部分部署具体实施的七 大行动,第八部分进一步强调了完善投资、财政、信贷、统计等各项支持政策。文件覆盖面非常 广,涵盖了如何应对各类压制消费的因素 □ 考虑到消费对于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性,接下来可做好五方面工作,以进一步夯实消费在稳经 济中的基石作用:一是更大力度增加财政对公共消费的投入;二是平衡好"以旧换新"和对特定群 体的现金补助;三是切实做好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合理增长工作;四是针对已毕业但尚未找到工 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五是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同时,加强资金用途 的监测 □ 当前,世界百年 ...
中国之运 :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下文章来源于泉果视点 ,作者泉果无限对话 泉果视点 . 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分享泉果基金动态。以专业投研+专业服务,与您相伴在长期投资的道路上。 近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做客【泉果无限对话】,从资本市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企业战略等方面,追本溯 源,剖析当下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短期维度的预测和长期维度的思考。 "我是做宏观研究的,我30年前就做宏观研究,和现在差不多,一直没有转型。" 李迅雷从事宏观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30多年,先后编著、翻译经济及证券类书籍多部,曾多次参加总理座谈会、博鳌 论坛等高级别会议。 李迅雷一贯强调基于事实、深入研究后的谨慎判断,和对市场"共识"的再思考。 ■ 谈及资本市场,他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 股市背后是上市公司,这些公 司的体量有多大,盈利能力有多强、持续增长时间有多久,决定了股市的表现。 我们能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科技类 企业的盈利是否能提高,进而影响了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 ■ 对于扩大消费,他说:"'狗马最难,鬼魅最易'。 消费、出口的数据改善不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长期问题,对于提 ...
追忆327事件:30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资产荒”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当时有关部门或许认为国债期货对推出有利于活跃国债市场,提高国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人们认购 国库券的热情。那么,为何国债期货会在率先上交所开设呢?因为上交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交易 市场,流动性较好。事实上国债期货不止在上交所开设,后来在北京、武汉、深圳等全国14个交易 市场都开设了,但交易量最大的仍是上交所。 然而,国债期货开设后的很长时间内,其交易一直很清淡。到了1993年7月,财政部发文决定对国债 实施保值补贴。这是要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人民银行在1993年6月29日发文,对居民3年期以上存 款实行保值贴补,而财政部则紧随其后。当时 央行行长由国务院全面分管经济的朱镕基副总理兼任 。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重新设计了交易品种和交易机制,并且 面向全社会投资者开放 (之前是 只有会员的20家)。有了保值贴补和国债期货市场对所有投资者开放,便一下子激活了清淡的国债 期货市场,国债期货交易开始蓬勃发展。 1994年是国债期货市场最为繁荣的一年。紧随上交所之后,全国陆续有多个交易所竞相推出国债期 货产品。成交量成倍地放大,机构和个人都纷纷涌入 ...
再论:观念总是被用来打破的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2016年,我写了一篇《观念总是用来打破的》,开篇第一句是: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可能 就是谬误。很多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无尽延伸而改变。 在2024-25年除旧迎新之际,DeepSeek横空出世,它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惊艳AI世界,其在架构设 计、算法优化方面的创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下子缩短了中美之间在AI方面的距离,且在一定 程度上 打破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导致英伟达等AI类股票大幅下跌。DeepSeek实质上就是思维方 式的创新,或者观念上的颠覆。 近期有些欧美投研机构开始看好中概股和A股,认为应该重估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春 节之后,A股和港股的走强,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转强。 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的趋势或许势不可挡。 西方 国家长期来通过"技术垄断溢价"和"品牌溢价"获取超额利润的模式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信只要给予 足够多的时间,技术垄断是可以被打破的;甚至西方奢侈品的"品牌溢价"也可能走弱。 无论是目前最顶尖光刻机还是航 ...
依据社保缺口测算未来财政支出力度
正文 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可能持续上升。这种潜在支出责任,也是当前财政 加杠杆的约束之一。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四类,生育保险已按照社保 基金的财务制度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它的资金来源,有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和委 托投资收入。 需要区分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 。前文对社会保险基金做了简要介绍,而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理解为 是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压力,而设立的战略储备基金。同时成立 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来管理这笔资金,社保理事会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为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贡献积极力量。 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可能持续上升。这种潜在支出责任,也是当前 财政加杠杆的约束之一。 2013年以来,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金额能够持续增加,主要是靠财政补贴在支撑 。财政补贴占社 会保险基金收入的比例在两成左右。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额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 升, 2013 年公共财政支出中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占比为 5.3% , 2023 年上升 ...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人们通常比较多地关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对经济维持运行所要承受的成本关注度不高。从客观上讲,企业运营的成本容易 计算,无非是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对于国家而言,成本的概念也大致类似。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国家财 政支出规模也随之上升,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赤字规模也有增大趋势,故应该考虑如何让经济运行降本 增效,财政支出的正向乘数效应最大化,以保持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摘要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 ——我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偏快 我国经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期,从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属于高速增长期,GDP平均增速超过10%, 2010年 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开始缓慢下行,就此告别了两位数增长的时代。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发生在2011年以前,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是改革开放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集 中释放阶段,但2011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随着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也 水涨船高,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必然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上升。 我国土地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