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Search documents
黄奇帆最新演讲全文:推动新质生产力 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Xin Jing Bao· 2025-07-12 07:19
7月10日,在2025贝壳财经年会"建设开源之都:智AI未来,生态共澎湃"论坛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 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生产性服务业除了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 步,提高制造业的产业运行效率和效益以外,生产性服务业有五大战略性功能,是全球GDP发展的增长 极,应该高度重视。 黄奇帆介绍增长极表现在五种增长功能: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提升制造业的质量效益,也是GDP最大 的增长极,发展最大的板块。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服务业,是全世界独角兽发展 的增长极、发展的最大板块。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增长极。四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各种终端产 品高附加值的基础,是制造业产值利润率提高的基础。五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 础。 黄奇帆表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达全球30%以上,在高铁、汽车、新能源装备、电力装备、造船五大领 域处于"领跑"地位,在生物医药、信息智能技术、芯片生产、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也 从"跟跑"进入"并跑"阶段。 "全世界300年,有三个占比30%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国家,一个是英国,保持了100年;第二个是美 国,保持了80年,第三个 ...
地平线、滴滴出行2026届校园招聘正式开启!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2 06:51
自驾领域的许多公司25年校招陆续开启了!比如地平线、滴滴、元戎启行等。整体来看,岗位依然充裕, 感知、规控、端到端、大模型需求还是蛮多的。许多公司也增加了一些具身智能相关岗位,自驾+具身概 念,逐渐融合! 大家在投递的时候,一定在简历上突出自己的优势,面试准备做足。不要冒然面试,机会损失掉就太可惜 了。许多公司预计在7月底和8月初开始逐步安排技术面试和HR面试。 | 【2026届校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硬件开发工程师 硬件序列 | | | --- | --- | |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 | | 发布时间:2025-07-04 招聘人数:若干 | 震开 √ | | 【2026届校招】感知后处理工程师(人机交互方向) 软件序列 | | |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上海市 | | | 发布时间: 2025-07-04 招聘人数: 若干 | 展开 √ | | 【2026届校招】智能驾驶中间件软件工程师 软件序列 | | |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上海市 | | | 发布时间:2025-07-04 招聘人数:若干 | 展开 √ | | 【2026届校招】规划控制算法工程师 算 ...
4000人的自动驾驶黄埔军校,死磕技术分享与求职交流~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2 05:41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2025年的自动驾驶行业波谲云诡,是一个是走是留的大环境。不少人转行具身智能,投身机器人,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最近有个粉丝私聊博 主,身边有同学拿到了45k*16的应届生薪资,再回看自己还没找到工作,实在有压力,也非常羡慕。不得不说啊,这待遇也已经超越了很多2~3年 的社招人群,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也能验证一个事情,自动驾驶依然是有很充裕的资金支持研发,各大企业也愿意投入高薪招聘人才。 回到正题上,后面电话和这位同学聊了下,之所以没拿到合适的offer。一方面是因为导师放养没有能打的项目,另外一方面缺乏实习经历,以及 秋招刷题面试的详细攻略。其实我一直相信,咱们的同学都是比较聪明的,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论面对求职,依然有很大风险,相比于那些准 备充足的,企业更想降低试错风险。 自动驾驶与AI招聘 链接:https://t.zsxq.com/yKsuU 0 自动驾驶公司介绍: 1 国内高校著名自动驾驶团队: 2 自动驾驶100问系列 1)TensorRT模型部署100问 还有源源不断的独家求职、岗位分享哦, ...
行进中国丨从“1”到“30”:一颗“锂电芯”的成长密码
Ren Min Wang· 2025-07-12 04:36
全面电动化+储能+虚拟电 新京 - 产力加盟真 唐山向韧性城市深度探索 ET DE CHE EIFA FESCHS 要适用手储能领域和商品 交 电网上 SEATHH) Call 0:00 "施工方案优化、工程物资进场,政府部门比我们还急,派专人盯着进度,有问题当场协调。"王雄斌说,这种效率在快节奏的新能源行业里,就是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随着产能扩张,企业也在重塑城市的产业生态。在唐山国轩的实验室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的检测设备正在对动力340Ah电芯 做循环寿命测试,这款单体容量行业领先的电池,已在2024年底装进唐山1137台新能源公交车。而在曹妃甸,国轩高科入股的中冶瑞木生产的高镍三元前 驱体材料,顺着产业链奔向全国;在玉田,从安徽马鞍山迁来的配套企业,正为电池包生产电芯铝壳。 清晨的阳光掠过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西部经济开发区的厂房,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已是一片忙碌。 流水线上,314Ah(安时数)磷酸铁锂电芯正沿着传送带缓缓移动,它们将被组装成储能集装箱,发往海外用户侧储能项目。不远处,工人们正给即将出 厂的电动重卡电池包做最后的检测,这批产品将装配吉利远程的电动重卡。 ...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2 04:26
撰文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张 萌 继2025年4月国家出手整顿智能驾驶之后,各大车企在"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的紧箍咒下,都收敛了许多。不 少企业连夜将PPT上的智能驾驶全部改成了辅助驾驶。 确实,随着越来越多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成为汽车的标配,"人机共驾" 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但是离跨越到L3还 是有不短的距离。 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标语开始与时俱进,从"司机一滴酒,家人两行泪"变为了"智能驾驶只是辅助,高速开车仍需 专注","智能辅助非托管,脱手一秒险万分""前方施工占道,慎用智能辅助驾驶"…… 在卷成麻花的市场中,总要想办法打出差异化。 7月9日,国内一家车厂宣布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功能。更吸引眼球的一个大招是,对所有搭载该 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损失,全部负责到底。 L3还没来,L4先到了。但是,这一次某车厂谈论L4谨慎了许多,首先前面加上了"媲美"两字,其次将功能圈定在 了泊车之内,最后还为事故兜底。 这到底是技术进步,还是文字游戏?《汽车商业评论》采访了10位业内人士,他们中3个人没有回复,剩下的大多 不愿意具名,但还是还原了部分真相。 ...
“芯片女皇”当科长背后,这座城市“抢人”正进入next level|湾区观察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04:06
Group 1 - Shenzhen has intensified its efforts to attract high-end talent, with a focus on "high-precision" talent as a key strategy [1][10] - The city government and local tech companies 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ir 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talent policies to compete globally for top talent [1][9] - The semiconduc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in Shenzhen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a revenue target of 250 billion yuan by 2025, and actual revenue reaching 283.96 billion yuan by the end of 2024 [6][7] Group 2 - Huawei has appointed He Tingbo, a prominent figure in semiconductor development, to lead its high-end talent compensation department, indicating a more aggressive approach to talent management [2][3] - A new global digital talent development bas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Shenzhen, aiming to train over 200,000 high-quality digital talents in five years [3][4] - The base will focus on filling the talent gap in ICT and will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l to meet industry needs [4][5] Group 3 - Shenzhe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chieved a record scale of 142.4 b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6.9% [7] - The city has introduced new policies and a 5 billion yuan private equity fund to support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s development [7][8] - Major tech companies in Shenzhen, including Huawei and Tencent, are launching global recruitment initiatives to attract top talent with competitive salaries [9][10] Group 4 - Shenzhen's talent pool has surpassed 7 million, but only about 26,000 are high-level talents, indicating a need for further talent acquisition [10][11] - The city is implement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attract top global talent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I, semiconductor,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10][11] - Recent initiatives include a talent selection program that provides significant funding for promising candidates, aiming to cultivate future leaders in technology [11][12]
山西见证!中国中煤携手华为,矿鸿开启煤矿智能化新时代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3:37
为何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急需矿鸿? 这项成果源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矿鸿的采掘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及 应用》。该项目由中煤装备公司牵头,联合中煤装备板块企业、中煤山西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 同开展,最终在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大宁煤矿)完成工业性试验示范应用,并于今年6月顺利 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这无疑是山西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耀眼闪光点。 在山西的煤矿产业发展进程中,一项革命性的科技成果正悄然改变着传统采煤作业的面貌。2025年1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名单里,"基于矿鸿的煤矿 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赫然在列,并且是煤炭领域的唯一入选项目,这一成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煤 炭行业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根基在于万物互联,需要设备与设备、传感器与传感器、环境与设备之间实现高效互 联,进而形成感知网、信息网和数据网,达成对所有设备的智能管理。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煤矿智能 化建设长期依赖国外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碎片化严重,不同厂家设备各自为战,"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 在。这直接导致设备间通信链路冗 ...
吴婷:AI城市战争
3 6 Ke· 2025-07-12 03:32
Core Insights - The rise of AI, exemplified by DeepSeek, present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value reassessment in China and a reshuffling of urban dynamics in the country [1][2] National Strategy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posed a "three-step" strategy for AI development in 2017, aiming for a core industry scale of 1.5 trillion yuan by 2020, 4 trillion yuan by 2025, and 10 trillion yuan by 2030 [3] - As of September 2024, the core AI industry scale in China has reached nearly 600 billion yuan, surpassing the 2025 target by 150% [3][4] City Comparisons - Beijing is the undisputed leader in AI, holding over 30% of national resources in talent, patents, enterprises, and financing, with a core industry scale of 300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half of the national total [5][6] - Shanghai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hub for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ies and AI chip companies, focusing on the "chip" aspect of AI, while also leading in computing power infrastructure [10][12] - Shenzhen ranks third in AI-related enterprises, with a strong manufacturing base and major tech giants like Huawei and Tencent driving innovation and ecosystem development [12][15][16] - Hangzhou is emerging as a disruptor in the AI space, particularly with the launch of DeepSeek-R1,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global AI landscape [18][19][21] Emerging Players - The "Six Little Dragons" from Hangzhou, including DeepSeek and Yushu Technology, are gaining attention for their innovative AI solutions and market share [19][20] - Zhejiang University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AI research, ranking just behind Tsinghua and Peking University in terms of AI publication output [20] Competitive Landscape - Other cities like Guangzhou, Suzhou, Hefei, and Xi'an are also exploring unique pathways to develop their AI industries, highlighting 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China's economic landscape [23][24]
突然!时隔30年再提“包分配包就业”,信号极不寻常
商业洞察· 2025-07-12 03: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前瞻经济学人 ,作者产业观察组 前瞻经济学人 . 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把握全球新兴产业趋势!这是省长书记爱看的智库号之一。 作者:产业观察组 来源: 前瞻经济学人 中国包分配、包就业大学又来了! 01 新型研究型大学声名鹊起 最近,教育部批准了10所"新大学",其中就有两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一所是大湾区大学,另一所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加上年初获批的福耀科技 大学,今年国家一口气设立了三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这三所大学开局就是王炸。 福耀科技大学由"玻璃大王"曹德旺倡导并发起、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担任校长,直接对标美国斯坦福;大湾区大学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北 京大学前副校长田刚全面指导筹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则由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捐资创办,投资460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几所大学全部在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势必将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大战。 ---------------------------------- 参照轰动一时的深圳理工大学,去年6月,这所大学在首场本科招生直播会上直言:深圳理工孵化了近2000家企业,首届毕业生满足基本条件,可 由学校直接安排就业。 也就是说, 毕业生包就业。 此消息 ...
中国连续15年制造业全球领跑,规模优势创新升级共推高质量发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2:50
来源:热点解码局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是规模优势与创新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核心数据、产业升 级、支撑因素及未来挑战四个维度综合分析: 核心数据与全球地位 规模与持续性 增加值: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制造业比重约30%,超过 美、日、德三国总和。 工业品产量:220余种主要工业品(如光伏组件、新能源车、船舶、工程机械)产量全球第一,涵盖电 子、机械、化工等领域。 全产业链优势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涵盖41个工业大类、666个工业小类,供应链自主可控率达90%以 上。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70台,全球第三,生产效率提升显著。 ⚙️ 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 高端制造自主化 技术攻坚: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C919大飞机、CR450高铁、深海探测装备实现自主突破,填 补"卡脖子"领域空白。 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超1300万辆(占全球60%),光伏组件占全球80%份额,人形机器 人、AI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出口贡献:2024年货物出口总额6.16万亿美元,连续7年全球第一,全球50%钢铁、60%家电、80%空调 依赖中国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