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改革
icon
Search documents
21评论丨加强供需两侧政策协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其次,激发有效需求,拓展市场新空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为了提振消费市场,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政策措施,涵盖了减税降 费、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等多个方面。在部分消费品行业,如汽车、家电等,扩内需政策已经 产生了显著效果。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还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新型消 费业态发展。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业态正逐渐崛起,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物价是供需关系的晴雨表。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生产能力强大,同时部分传统领域也存在一定低效产 能。而某些高端领域和关键环节仍存在短板,导致供给结构尚不足以完全满足经济动能的变化。从需求 方面来看,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对供给侧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加强供需两侧政策协同。 首先,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产业适配性。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是推动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 ...
优衣库的中国困境:降价自救,尚未见效
3 6 Ke· 2025-07-11 12:13
这个夏天,带上两三百块钱,你可以在优衣库置办一整身行头:T恤39元、背心39元、针织短裤79元、素色袜子10元、帆布包59元。 三年一轮回,2022年秋冬,优衣库提高了一些核心单品价格。如今,优衣库在中国市场下调价格、增加促销,想方设法打动捂紧钱袋的消费者。 大中华区曾经是优衣库全球布局最成功的一步,但现在成为利润的拖累。 7月10日,优衣库品牌所有者迅销集团公布第三财季(截至2025年5月31日)经营数据:收入同比增长7.7%至8,265亿日元(4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 下降9.7%至1,055亿日元(51.6亿元人民币)。 优衣库在日本、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表现良好,但中国市场消费需求不振,影响了整体净利润。加之5月之前气温偏低,同店销售额下滑,优衣库 在中国的收入和营业利润双双下降。 前三季度,以本地货币计算,优衣库大中华区市场收入同比下降约3%,营业利润下降约8%(以日元计算分别下降8.2%和11.5%)。 管理层估计,大中华区市场2025财年下半年及全年收入将下降,利润将收缩约10%,称当下为"结构性改革过渡期"。 2025年1月,迅销集团CFO冈崎健在谈及中国市场时曾透露,公司评估了每款 ...
管清友: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11:51
作者: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领读 非常荣幸再次参加总裁读书会活动,与大家分享《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这本书。 一、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本书 这是一本内容比较宏大的书,我研究宏观经济多年,习惯将自己代入普通个体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假 如我只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面对这个主题会怎样思考?就拿当下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来说,若我的 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了怎么办?想立刻转行、切换赛道,谈何容易!这也让我意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 的浪潮中,我们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说到《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我从自身感受谈起。在我看来,消费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微观层面, 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二是宏观层面,是从整体经济视角探讨的消费概念。这本书更多是 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政策该如何调整,以及过去政策存在哪些观点,如今又该如何从投资拉动转向消 费拉动等内容。 1.从自身体会来谈 近几年,相信很多普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体会:挣钱难,花钱谨慎,就连出去旅游也会精打细算。那些 想买房子的人,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长,心里都在琢磨:市场周期什么时候能回来?房价什么时候能止跌 回稳… ...
X @外汇交易员
外汇交易员· 2025-07-11 06:26
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等人在周五的报告中呼吁,政府应在12个月内推出额外1至1.5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措施,以提振居民消费,减轻美国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损害。国家需要采取更有力的逆周期政策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报告指出,长远而言,政府需要扩大个人所得税税基,并简化增值税结构,管理与中小企业贷款相关的风险,以释放银行向生产效率更高行业放贷的能力。 ...
政策引导下化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Qi Huo Ri Bao· 2025-07-11 02:57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化工行业的发展质量直接关系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实体经济的活力。然 而近年来,行业逐渐陷入"内卷"困局,这不仅制约了自身高质量发展,更对上下游产业产生连锁影响。 据恒力产融化工学院副院长赵曦明介绍,我国化工产能约占全球的45%,当前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 局,整体开工率维持在75%左右,但结构性过剩趋势已然形成,尤其是乙烯、丙烯、聚酯、聚烯烃等产 品仍处于投产周期,这使得行业"内卷求生存、外卷挤压国际市场"的特征愈发明显。 从竞争格局来看,化工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传统大宗品深陷产能释放与低利润泥潭,一边是高端 电子化学品、生物基化工等细分领域凭借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行业未来必然 聚焦新质生产力,走向精细化、一体化、低碳化,在新能源材料与高端新材料的国产替代、生物基与可 降解材料、资源循环与低碳技术、农化与医药中间体等领域重点发力。"赵曦明表示。 当前,化工行业的"内卷"已从单纯的供需错配延伸至全产业链的低价无序竞争,企业陷入"扩产—降价 —亏损—再扩产"的循环。广发期货能化分析师苗扬表示,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更 制约了研发投入与技术升级,导致 ...
“反内卷”与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比较
Qi Huo Ri Bao· 2025-07-11 00:39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一是宏观背景不同。"反内卷"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二是 行业范围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煤炭、钢铁等传统上游国有企业展开,而"反内卷"不仅涵盖传统 行业,还包括光伏、新能源车等中下游民营企业主导的新兴行业。三是目标定位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侧重于传统行业去产能,以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反内卷"更注重全方位提升国内核心竞争力, 引导企业从"数量竞争"迈向"质量提升",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四是政策举措不同。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多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如强制关停、指标置换等,而"反内卷"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更注重法制化、多样化,采取公平竞争、审查等法制化手段,以及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强化行业标准引 领等方式。五是持续时间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而"反内卷"目标是全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涉及长期制度性建设,预计持续时间更长。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认为,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钢材行业:警惕情绪降温带来的波动
Qi Huo Ri Bao· 2025-07-11 00:39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文章提到,综合整 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单靠某一行业难以摆脱"内卷"困局。钢铁与汽车行 业需立足自身实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汽车企业,都应认识到行业利益高于企 业利益、企业利益源于行业利益,加快从"量本位"向"价本位"转型,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治理。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表示,当前黑色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问题突出,钢厂利润过度依赖煤炭等 原材料的低价让利,但煤炭企业在经历连续3年价格下跌后,部分已陷入亏损,进一步让利空间有限。 同时,中游贸易商"蓄水池"功能缺失,加剧了价格的短期波动,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破解"内 卷"需要聚焦需求结构优化与利润分配机制重构,以此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国投期货高级分析师何建辉表示,近年来黑色产业链在产能调控、产量压减、落后产能退出等方面已取 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终端需求复苏波折,市场供需仍不匹配。"若仅依赖市场化手段,黑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美加征关税颠覆世界经济软着陆预期
Jing Ji Ri Bao· 2025-07-10 22:02
报告指出,有效的经济政策既需要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又要促进可持续增长,这不仅取决于采取何种 措施,还取决于以何种方式实施政策,其核心在于建立和维护社会信心。政策制定者必须设定清晰的目 标,运用合适的工具,坚定不移地推进落实,及时透明地处理偏差,同时要向公众及时准确阐释对决策 的考虑。当信任建立时,公众的行为将与政策制定者保持一致,公众也将愿意为获得长期收益而接受短 期成本。 为推动全球经济重回正轨,报告呼吁从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四方面采取措施。 结构性改革方面,要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通过吸引顶尖人才、改革激励机制等方式刺激市场活力,努力 消除国内和跨境贸易壁垒,增加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公共投资,以此 带动私人投资;财政政策方面,要优先确保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调整支出和税收的构成,重建可靠的 预算规则和财政纪律,以提高财政计划的可信度,这不仅将降低金融不稳定风险,还可为未来的必要支 出创造空间;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巴塞尔协议Ⅲ》在各国的普遍实施,同时对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性 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监管,防止累积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方面,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截然不同的 通 ...
期债 继续高位徘徊
Qi Huo Ri Bao· 2025-07-10 03:38
近期,债市缺乏单边驱动,日间波动主要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截至本周三下午,10年期国债活跃 券收益率报2.6430%,较上周五收盘上行0.2个基点;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2.8575%,较上周五收 盘上行0.6个基点。期货市场方面,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本周前3个交易日 累计跌幅分别为0.09%、0.05%、0.08%、0.04%,市场重回低波动状态。 市场对美国关税变化的反应钝化 7月9日是美国对非中经济体的90天关税暂缓期到期日。白宫7日证实,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令,延长"对 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推迟到8月1日。特朗普7日宣布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 至40%不等关税,8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未明确生效时间),关税威胁 再度升温。不过,市场对关税变化的反应趋于克制,避险情绪未明显升温,投资者对特朗普政策反复的 适应性增强,"避险而不恐慌",预计市场难现4月的极端波动。 当前,"大而美"法案通过后,特朗普政策重心或重回关税谈判,将其作为外交工具。但美国仅与英国、 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细节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经 ...
十年国债ETF(511260)昨日净流入超1.0亿,跨季资金宽松支撑利率下行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1:57
十年国债ETF跟踪的是10年国债指数,该指数主要选取在上交所上市、剩余期限接近10年的记账式固定 利率国债作为成分券,以反映中国长期国债市场的综合表现。该指数不涉及特定行业或风格配置,发行 方通常为中国财政部,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衡量长期国债市场基准的工具。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消息面上,2025年7月8日,30年期国债ETF表现突出,博时30年国债指数ETF和鹏扬30年国债ETF单日 涨幅分别达0.84%和0.79%。此外,央行在2025年6月未按惯例公布国债买卖操作情况,此前在2024年8 月曾首次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面值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央行曾 因国债市场供不应求暂停买入国债操作。 国联期货指出,2025年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构,特朗普2.0政策成为关键变量,全球多极化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