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Search documents
财说|大股东减持、有息负债激增355倍,汇隆新材的“现金流寒冬”还有多久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2 23:06
智通财经记者 | 陶知闲 汇隆新材(301057.SZ)的股东们开始撤退了。 这家公司重要股东汇隆合伙(实际控制人沈顺华、朱国英夫妇的一致行动人,目前持股649万股,占总股本5.59%)正计划减持34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3%。其中,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16万股(1%),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32万股(2%)。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汇隆新材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井东、副总经理邓高忠、副总经理沈永华已抢先一步,分别计划减持1.5万股、1.5万股和1.13万股。 最了解公司经营内情的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步调一致地选择离场,传递出什么信号? 业绩幻象与夹缝求生 汇隆新材的主要产品是使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的差别化有色涤纶长丝DTY、FDY和 POY等。 涤纶长丝是化学纤维领域的一个重要品种,而化学纤维属于纺织业的上游原材料之一,可以通过加工织造成为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 品等领域。 汇隆新材一季度的经营数据堪称亮眼。公司营业总收入1.94亿元,同比上升23.91%;归母净利润1232.9万元,同比大幅上升44.6%。 不过,表面的光鲜难掩汇隆新材增长陷入停滞的事实。一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 ...
转债周度跟踪:7月以来转债执行强赎比例偏高-20250712
2025 年 07 月 12 日 7 月以来转债执行强赎比例偏高 ——转债周度跟踪 20250711 ⚫ 1. 周观点及展望 ⚫ 2. 转债估值 ⚫ 3. 条款跟踪 周 评 相关研究 -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联系人 徐亚 (8621)23297818× xuya@swsresearch.com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债 券 研 究 债 券 证券分析师 黄伟平 A0230524110002 huangwp@swsresearch.com 王明路 A0230525060003 wangml@swsresearch.com 徐亚 A0230524060002 xuya@swsresearch.com ⚫ 转债市场当前的风险主要是低波债性转债的估值处在高位,同时全市场的平均价格同样不 低,而市场平均价格高企主要由中低价转债走强导致,价格水平高企容易在外部风险的影 响形成踩踏。此外,上证指数频繁挑战 3500 点,如果长时间未能形成有效突破,或将引 发市场情绪反转,转债市场或将同步反转。 ⚫ 对于绝对收益账户,特别是低波债性策略账户而言,基于买入 ...
近290亿资金!首批科创债ETF成立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7-12 14:19
从有效认购户数来看,富国基金旗下科创债ETF以6041户排在第一,招商、景顺长城、博时基金旗 下科创债ETF有效认购户数均超过4000户,所有科创债ETF的有效认购户数均超过千户。此外,广发、 嘉实基金旗下员工均购买了1000份自家产品。 7月10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宣告成立,成立规模合计289.88亿元,其中,8只成立规模超29 亿元。从有效认购户数来看,富国科创债ETF超6000户排在同类第一,所有科创债ETF的有效认购户数 均破千。 下一阶段,首批科创债ETF将陆续登陆沪深交易所,投资者将可以在二级市场投资该产品。某公募 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预计公司旗下的科创债ETF在下周四或下周五上市。 近290亿规模 距2025陆家嘴论坛结束不到一个月,首批科创债ETF就已全部成立。证监会主席吴清曾在该论坛上 强调"大力发展科创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在监管的号召下,华夏、易方达、广发、南方、富国、 博时、嘉实、景顺长城、招商、鹏华基金等10家大型公募纷纷响应,火速完成了产品上报、发行以及成 立等多个阶段。 7月10日晚间,上述10家公募分别发布了旗下科创债ETF的合同生效公告。《国际 ...
达利欧:国家“破产”的方式是货币贬值,现在最需要担心的就是滞胀环境,黄金是唯一持续保值的资产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2 13:00
Group 1 - The core argument of the article is that countries, unlike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ions, do not go bankrup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but rather devalue their currency to manage debt, with the U.S. likely to adopt a model similar to Japan's [1][3][12] - Ray Dalio emphasizes that the U.S. is facing a staggering fiscal situation, with total debt around $36-38 trillion and an annual deficit of approximately $2 trillion, leading to a need for $12 trillion in debt issuance [2][39][50] - Dalio proposes a solution to reduce the budget deficit to 3% of GDP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pending cuts, increased tax revenue, and lower interest rates, although he believes the likelihood of this plan being implemented is only 5% due to the polarized political environment [3][28][33] Group 2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debt, highlighting that governments can print money and tax, which differentiates them from individuals and corporations [2][12][13] - Dalio compares the debt situation to a circulatory system, where excessive debt relative to income creates pressure on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 leading to a potential crisis if not managed properly [14][15][16]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60% of U.S. government spending is allocated to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which consume 85% of revenu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reduce expenditures [52][53][56] Group 3 - Dalio warns that if the U.S. continues on its current path without addressing the debt issue, it risks entering a period of stagflation, similar to the 1970s [6][109][110] - H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gold as a hedge against currency devaluation, suggesting that investors should allocate 10-15% of their portfolios to gold and consider inflation-indexed bonds as safe investments [4][87][93] -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potential for a future where the U.S. government resorts to printing money and devaluing currency to manage its debt, impacting future generations [66][75][76]
高频经济跟踪周报:新房成交继续降温,等待政策发力-20250712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7-12 11:53
固定收益 | 固定收益定期 新房成交继续降温,等待政策发力 证券研究报告 高频经济跟踪周报 20250712 需求:新房成交环比下滑,汽车消费边际回落 (1)地产方面,本周 2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大幅回落,同比下降,明 显低于季节性水平,高能级城市新房成交同比跌幅扩大。此外,重点城市 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延续下降。 当前地产供需两端维持偏弱表现,下半年地产宽松政策或仍需积极发力, 如核心城市限购进一步松绑、下调住房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 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 若年内政策力度强于预期,地产销售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地产投资下行斜 率或逐步放缓;若年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产市场或仍处于低位磨底状 态,销售量价维持偏弱表现,地产投资跌幅可能小幅扩大。 (2)消费方面,乘用车零售日均销量和批发日均销量环比下降,观影消费 低于季节性,出行表现有所分化,全国迁徙规模指数环周上升,一线城市 地铁客运量环周回落。 价格:农产品价格企稳,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1)CPI 方面,农产品批发价格 200 指数环周上涨 0.4%,猪肉、蔬菜价格 上升,鸡蛋、水果价格下降。(2)PPI 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分化,国 际原油价格上 ...
每日钉一下(银行业的收益,为啥总是周期性波动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7-12 11:12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介绍了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 想要获取这个课程,可以添加下方「课程小助手」,回复「 债券 」领取哦~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 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指数基金都耳熟能详,但是对债券指数基金知之甚少。债券指数基金该如 何投资? ...
债券投资怎样获取稳定收益?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8:21
在金融投资领域,债券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特性,一直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对于希望通过债券投资 获取稳定收益的人来说,了解一系列关键要点至关重要。 以上信息由金融界利用 AI 助手整理发布。金融界作为专业的金融类媒体,一直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和 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金融知识和相关信息。在金融资讯领域,以客观、严肃的态度 剖析各类金融现象和问题,涵盖从基础金融知识到复杂金融市场动态等多种内容。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 资源,并运用专业团队和先进技术进行整合与分析,力求将有价值的内容传达给受众。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不代表发布者及其关联方的官方立场或观点,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 资建议。请您对文中关键信息进行独立核实,自主决策并承担相应风险。 来源:金融界 首先要明确债券的基本概念。债券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按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 务凭证。简单理解,投资者把资金借给债券发行人,发行人定期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时归还本金。不同 类型的债券在风险和收益方面存在着差异。政府债券通常被认为风险相对较低,因其背后有国家信用做 支撑,像国债,一般能保障较为稳定的本金与利息支付;而公司债券则 ...
不只经济衰退,崩溃还将改变一代人
海豚投研· 2025-07-12 08:20
本文作者: 雷•达里奥;转载自:周子衡。不代表海豚君观点,有人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引言:世代经济转变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正处于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世代性转 变。每当我们回顾历史,从荷兰郁金香狂热到大萧条,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都能看到相同的模 式反复上演: 债务积累、社会分裂、地缘政治紧张以及货币体系崩溃。 今天,这些力量正在汇聚。因 此,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又一次经济衰退,而是一场将改变一代人的崩溃。 历史上,这种模式清晰无误。债务的积累、自我膨胀以及最终变得不可持续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节奏。在 经济乐观时期,人们和政府往往超支借贷,相信好时光将永远持续。持续增长的幻觉推动了过度行为。 最初,借贷看似富有成效,资助投资、刺激需求并推高资产价格,一切看似进步。然而,表面之下,危 险的不平衡正在滋生。 债务本身并非坏事。事实上,若使用得当,它是创造财富和推动创新的强大工具。问题在于,当债务增 长速度超过收入和生产力时,长期如此便会达到一个临界点: 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和本金)开始对收入 构成沉重负担。这会产生压力。为了维持现状,发行更多债务,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占用经济产 ...
7月信用债策略月报:长久期信用债后续如何参与,何时止盈?-20250712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7-12 07:40
债券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债券月报】 长久期信用债后续如何参与,何时止盈? ——7 月信用债策略月报 5 月下旬以来信用债挖票息行情向长端演绎,长久期信用债净买入规模明显放 量,市场参与热情较高。去年资产荒行情极致演绎下长久期信用债在同期时点 也走出了独立行情,但去年 8 月后债市波动较大,长久期信用债流动性不足的 风险暴露,估值出现明显调整。今年机构参与长端品种相对谨慎、关注止盈时 点,近期股债翘板效应扰动债市,后续长久期信用债如何参与? 长久期信用债行情演绎期间机构参与情况如何? 机构净买入力量是影响长久期信用债行情演绎的重要因素。1)5-7y 中票:去 年长久期信用债行情演绎阶段机构净买入量较前期涨幅较小,但部分时点规模 相对较高,进一步推动了其利差收窄。今年 5 月下旬以来净买入量明显增长, 机构行为对该期限区间的行情驱动较去年或有增强。2)7-10y 中票:基金净买 入力量的波动是影响利差变化的重要因素,两轮长久期信用债行情中基金连续 大规模净买入的同时信用利差也出现快速收窄,而在去年 8 月中下旬基金转 为大规模净卖出,利差开始出现快速大幅走阔。3)10y 以上中票:今年基金参 与力量有 ...
银行股,年内33次刷新历史高点!机构依旧看好后市
证券时报· 2025-07-12 07:20
四大行股息率逼近低位 大盘的连续突破,金融股功不可没,其中银行股是重中之重。 银行板块指数本周连续4日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合计33次创历史新高。月K线上6个月收 红(包括7月),仅在2月微幅下跌0.55%,年内最高涨幅接近22%。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毛军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 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本周,A股放量上攻,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连续创年内新高,上证50、沪深300等也频频刷新年内高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亦连创阶段性新高。成 交量快速放大,周五成交1.74万亿元,创3个月来新高,全周合计成交7.48万亿元,为近4个月最高。 在银行股连续上涨后,市场开始出现恐高情绪,部分投资者认为银行股股息率已处历史低位,估值已不具备优势,核心观点是四大行股息率已低于2015 年高位时的股息率。 截至本周五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值为3.91%,四大行股息率均低于中值,具体是建设银行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