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口
icon
Search documents
出口深度思考系列一:出口跟踪:3问,40+数,50+图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7-02 11:43
宏观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宏观专题】 出口跟踪:3 问,40+数,50+图——出口深度 思考系列一 ❖ 核心观点:本篇作为出口深度思考系列第一篇,旨在帮助出口研究人员解决其 通常面对的三个"灵魂"问题:这个月出口增速如何?过去几个月出口中抢进 口、转港、异动怎么"回头"定量?今年出口增速中枢怎么看?为了解答这三 个问题,我们遍历中国出口相关的 40 余指标,尝试为每个问题构建最实用的 跟踪体系。 ❖ 一、问题之一:近月预测怎么做? 1、总量:这个月出口增速多少? 从实用性角度(综合考虑相关系数及更新频率和时间,主观打分)来看,我国 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用性最好(唯一的周度高频指标),韩国从中国进口 次之。目前高频显示,6 月中国出口增速边际趋弱,但或仍具韧性。 此外,若要做相对远月前瞻,从实用性角度而言,OECD G7 综合领先指标和 出口交货值尚可。 2、结构:边际驱动来自哪里? 预测近月出口增速之后,还需解释增速上升/下降/持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 合当前外需背景,从实用性角度来看,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 PMI(包括主要 经济体制造业 PMI)、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载货集装箱船舶数量、宁波出口集装 ...
DLSM外汇平台:鲍威尔为何对降息含糊其辞,背后信号你读懂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9:54
投资层面,利率期货已将年内两次降息重新计价进曲线,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高点回落近三十个基点, 却没有引发美元大幅贬值。原因在于欧美利差仍处相对高位,美债仍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池,但曲线上端 的回落已足以推高黄金与成长股估值。金融股则面临"双刃剑"——净息差想象空间收窄,却可望通过信 用环境改善降低坏账率。对于风险资产,最关键的变量是核心通胀和服务业薪资:只要二者保持可控, 降息预期就不会轻易消散;一旦再现黏性上行,资金将迅速撤回防御。 企业决策同样要对这种政策"柔化"保持敏感。成长型公司可利用利率窗口提前锁定长期融资,压缩资本 成本;制造业出口企业则需留意关税谈判的反复,一旦贸易磋商破裂,汇率波动将抵消降息对融资端带 来的收益。真正的受益者仍是那些现金流稳健、对利率敏感度高的内需板块——他们既能从消费韧性中 受益,又能借降息消化库存。 与春季动辄"劳动力必须显著降温才降息"的表态相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两周话锋明显柔和,却又刻 意在七月议息前四周保持沉默。市场先前押注关税会把输入型通胀推高到无可回避的程度,而实际数据 至今并未出现消费物价再次抬头的迹象;与此对应,鲍威尔不再执着于等待"实质性疲软"的就业报告, 而是 ...
欧元走强,外贸人必抓的汇率窗口期!百万订单白捡40万利润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3:40
最近外贸人可能都注意到了那条昂扬向上的曲线——欧元对美元已强势突破1.17关口,创下三年新高!当同行还在为几个点的利润与客户拉扯时,润楚外贸 业务员小夏1个月前把欧洲订单的结算换成了欧元,短短1个多月,仅靠汇率波动,订单利润率就额外增加了5%。 ·三年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欧元兑美元突破1.17,创2021年9月以来最高位,年内涨幅超10%; ·美元弱势根源: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升温(预计60基点)+ 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7月9日关键节点); ·机构预判:瑞银、汇丰等看多欧元至年底目标1.20,若达成,用欧元结算的订单,同等金额下人民币收入可多出2.2%-2.5%! 核心逻辑:当欧元升值时,同一笔欧元货款兑换的人民币更多。 例:100万欧元订单,若欧元从1.17升至1.20,人民币收入增加约21万元(按1欧元≈8.4人民币计算)。 欧元结算关键三步走: ·谈新单:优先争取欧元结算,报价注明"EUR计价"; ·改旧约:存量美元订单协商转欧元,可让利促成切换; ·锁利润:订单金额较大时,挂钩"封顶+保底"期权,防范汇率反转风险; 从机构预判来看,欧元至明年长期看涨,但短期存在回调可能,汇率利润虽诱人, ...
宏观数据预测专题:6月经济金融“成绩单”前瞻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7-01 12:14
固定收益 | 固定收益专题 基建方面,6 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或有所回升。(1)6 月建筑业 PMI 大幅 上升 1.8 个百分点至 52.8%;(2)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边际回升,沥青价格 小幅上行,水泥价格延续下跌趋势;(3)6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逐渐加速。 地产方面,6 月地产投资增速维持偏弱表现。(1)6 月以来新房销售环比 好转,但同比表现仍然偏弱,土地成交面积低于季节性水平;(2)6 月螺 纹钢和玻璃价格仍处低位运行,一定程度反映地产投资或延续偏弱。制造 业方面,6 月制造业投资可能基本持平。(1)当前内需改善,但外需疲弱。 6 月新订单指数回升至 50.2%,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2)6 月 企业经营预期指数下行至 52.0%,反映企业当前经营压力或边际加大。 6 月经济金融"成绩单"前瞻 证券研究报告 贸易:预计 6 月出口当月同比 4.2%,进口当月同比-1.0% 宏观数据预测专题 6 月出口增速小幅下行。(1)日内瓦协议或提振 6 月对美出口表现,且中 国对欧洲等地区出口预计维持稳健;(2)全球制造业 PMI 延续下行、处于 收缩区间,意味外需仍总体疲软。 6 月作为年中时点,6 月经 ...
挑战监管容忍度,新台币大跌后再度飙升!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01 07:46
新台币剧烈波动持续:继周一大跌后,新台币周二又飙升,且创下5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分析指出,新台币的 持续剧烈波动,也在挑战着监管的容忍度。 台币兑美元今天大涨2.5%,为5月初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最高升至29.16元。这一反弹令新台币今年累计涨幅扩 大至12%,在所有亚币中表现最强。 无论是大涨,还是大跌,新台币的剧烈波动走势已形成明显规律。 据媒体报道,新台币周二的急升主要由本地出口商大举抛售美元推动。 媒体援引两位交易员消息,周二上午出现大量外资流入和本地出口商显著抛售美元的情况。为了平抑市场流动 性,公股银行随即进场买入美元。 据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及,此前一个交易日,新台币在尾盘突然暴跌2.5%,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大幅波动反映了监管部门在维持汇率稳定与应对美元走弱趋势之间的微妙平衡。分析 人士预计,在贸易前景明朗前,波动性将持续存在。 另外,新台币连续两日的剧烈震荡恰逢本地企业准备发布半年报之际,汇率波动将直接影响包括寿险公司和出 口商在内的企业财务表现。 新台币剧烈波动挑战监管容忍度 Mizuho Bank Ltd.亚洲(除日本)宏观研究主管Vishnu Varath ...
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同比增长7.8%
今年是香港回归28周年,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4年广东对香港进出口1.14万亿元,较1997年增 长3.1倍,年均增长5.3%。今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70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7.8%,快于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52.8亿元,增长6.7%;进口254.9亿元,增 长31.1%。 粤港贸易联系紧。前5个月,广东为内地与香港进出口的第一大贸易省市,占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总值的 50%;同时,香港为广东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12.6%。 贸易方式结构优。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26.7亿元,增长7.8%,占广东对香港 进出口总值的28.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加工贸易进出口1951.2亿元,增长0.4%,占41.4%;保税物 流1408.5亿元,增长19.9%,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29.9%。 市场主体稳。前5个月,广东民营企业对香港进出口2277.3亿元,增长11.4%,较广东对香港进出口整体 增速快3.6个百分点,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48.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202.9亿元,增长1.2%,占 46.8%;国有企业1 ...
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707.7亿元
news flash· 2025-06-30 05:27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显示,2024年广东对香港进出口1.14万亿元,较1997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 5.3%。今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707.7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快于广东整体进出口3.8个百 分点。其中,出口4452.8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254.9亿元,同比增长31.1%。主要特点包括粤港贸 易联系紧密,广东为内地与香港进出口第一大贸易省市,占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总值的50%;香港为广东 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12.6%。贸易方式结构优化,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进 出口均实现增长。市场主体稳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实现增长。电子元件、 电脑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等主要出口商品增势良好,出口额同比增长。黄金、马匹为带动广东自香港 进口的主要力量,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央视新闻) ...
美国想乙烷换稀土,中国换不换?欧盟盼中方高抬贵手:我们很恐惧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3:06
日前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最近几周要求在华稀土企业上报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名单,旨在确保他们不会向外国人泄露商业机密; 另外报道还提到,有关企业名单涉及涉及稀土的上下游企业,包括稀土加工企业以及利用这些加工过的矿物制造稀土磁铁的企业。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尔街日报》相关的消息还没有得到任何佐证,但从报道中凸显出的焦虑情绪来看,美国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任何动作都保持着高度关 注,这很可能代表着有关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 中国一套反制组合拳下来,美国明显是被打的有点懵,使得本就被视为"心病"的稀土问题进一步加剧,所以美国方面一直希望中方能够取消涉及稀土的所有 出口禁令。 如今美媒传出中国可能会从稀土冶炼技术和人才方面进一步收紧管制力度,必然会加剧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情绪,以至于让特朗普政府开始病急乱投 医。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之后,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具体包括对美加征关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 项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开采 由此可以料想到大量乙烷积压,必然会成为特朗普政府急需要解决的难题,装载到运往中国的船上大概率是把船当成了仓库,方便出口商在获得 ...
关税风暴,谁成最大牺牲者?草根求生秘籍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1:13
全球贸易像一锅乱炖,物价上涨、企业裁员、饭碗不稳,咱们普通人跟着遭殃。面对这百年变局,经济格局洗牌,世界正在大变天。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聊 一聊——到底谁在这场贸易硝烟里吃亏最狠?咱们老百姓又该如何稳住阵脚?走起,给你摆出真相和出路! 关税战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国家之间互加进口税,你掐我脖子,我拧你胳膊。就拿中美贸易摩擦来说,这几年动不动就互放大招,加征关税波及全球。结 果呢?进口商品贵了,出口企业日子难熬,整个经济链条跟着摇摇晃晃。不信你看看官方数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降到了 1.7%,比前几年滑了一大截。中国海关也公布,去年对美出口企业利润普遍缩水15%,进口消费品价格平均涨了8%。这说明啥?贸易战一打,倒霉的多了 去了,不是国家大领导隔空放话就能解决的。 第一个倒霉蛋是出口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那些工厂主。关税一加,人家老外买咱们的东西就贵了,订单哗哗地掉。想想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小工厂,好不容易 熬过疫情,眼巴巴指望订单撑厂子,结果关税一来,原材料进项价飙高,成品又卖不动。老板们愁得头发白,只好裁员减成本。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 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了5%,小企业关门的超过3万家。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