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融科技跌超3%回踩60日均线,资金单日借道159851加仓超1亿份,逻辑有哪些?
Xin Lang Ji Jin· 2025-10-10 11:54
周五(10月10日),A股缩量调整,沪指跌近1%失守3900点。金融科技普遍飘绿,中证金融科技主题 指数跌超3%,仅先进数通、电科数字两股收涨。下跌方面,指南针、信安世纪、星环科技领跌超7%, 拓尔思、润和软件、税友股份、高伟达等多股跌超5%。 热门ETF方面,规模超百亿、流动性领先的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表现低迷,午后加速下挫收跌 3.22%再度回踩60日均线,全天缩量成交7.6亿元。盘中持续溢价交易,资金逢跌抢筹,单日净申购逾1 亿份,此前近20日资金已累计增持超20亿元。 分析看,资金加仓行为背后或有三大逻辑支撑:一是估值端,金融科技板块跌至60日均线附近,估值较 高点回落明显;三是高交投性支撑下,金融科技弹性或更大;二是行业端,金融科技迎来新一轮政策与 创新共振机遇。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交投方面,两市成交额连续1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西部证券表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改善下, TO C金融科技板块投资机会值得重视。金融信息服务商作为强贝塔板块,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有望进一 步打开其业务成长空间,从而迎来盈利和估值双击。 责任编辑:杨红卜 政策方面,金融政策发力支持,支持 ...
基建ETF(159619)盘中上涨1.1%,消费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边际改善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10 06:38
基建ETF(159619)跟踪的是中证基建指数(930608),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建筑、机械等基 建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基建指数行业集中度高,鲜明体现"基建"主题,成分股多为行业内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央企属 性,且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流动性良好。 平安证券指出,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施工有所回稳;新订单和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提升1.6和0.7个百分点,同步改善。国家发改委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 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资金正加快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 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随着重点建筑项目和专项债资金的加快落地,建筑业景气度将有所 回升。此外,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达到2025年4月以来最高值,外需改善强于内需,消费制造和装备制 造业边际改善,或对建筑装饰和基础建设行业形成间接支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FICC日报:A股10月开门红,短期关注美政府停摆事件-20251010
Hua Tai Qi Huo· 2025-10-10 06:08
FICC日报 | 2025-10-10 A股10月开门红,短期关注美政府停摆事件 市场分析 国内强预期弱现实割裂加剧。国内8月经济压力边际增加,一是中国8月经济数据有所转弱,显现"工业缓、投资弱、 消费淡"等特征;另一方面是外部关税压力有所增加,墨西哥拟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为了应对边际增加的外部压 力,国内近期频提稳增长政策。9月26日,央行第三季度例会,表示"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 性、有效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国家发改委表示,经济运行仍存挑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关注节后政策预期,以及当下旺季不旺预期的修正可能。10月9日,商务部公布对境外 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和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央行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 为3个月。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沪指时隔十年站上3900点关口,有色金属板块拉升,半导体产业链活跃。港股 震荡走低,医药生物板块集体调整。国债集体反弹,商品走高,沪金、沪铜大涨。 关注美国政府停摆时长。10月8日第六轮投票表决中,美国参议院再度否决了为政府提供临时拨款的议案,目前美 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周。 ...
前三季度地方发债 约8.5万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16:26
为了稳投资、防风险,地方政府依法举债规模继续创新高,但发行接近尾声,举债增速逐步回落。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目前地方政府合法借钱渠道基本来自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了稳经济,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 力,地方政府发债进度明显快于去年。这也体现在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发债借钱规模创新高,且保持两位 数增速。 今年以来地方借钱规模并不小。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收入(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 金预算本级收入之和)约10.75万亿元,而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广义财政收入比重约 72%。上述广义财政收入并未包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及举债收入等。 那么,地方举借的8.5万亿元究竟花在哪里了?综合官方以及机构数据分析显示,答案是约六成资金用 于偿还旧债,近四成资金则用于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发行的8.54万亿元政府债券中,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 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 所谓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简 ...
国债期货日报-20251009
Nan Hua Qi Huo· 2025-10-09 12:04
国债期货日报 2025/10/09 徐晨曦(投资咨询证号:Z0001908)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0 观点:关注央行态度 盘面点评: 周四期债全线收涨,TF、T、TL成交缩量较为明显。现券成交清淡,收益率全线下行。资金面宽松,DR001 在1.33左右。公开市场逆回购6120亿,买断式逆回购11000亿,净回笼3513亿。 日内消息: 今日期债延续节前反弹态势,未受股市大涨影响。因部分投资经理、交易员仍在休假,市场成交较为清淡。 节前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会同有关方面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用于补充项目资本 金,未来需关注央行对于这一政策的具体安排。短期来看,央行可能仍然倾向于使用结构性工具支持实体经 济,而延后降准降息的时点。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态势,反弹后不宜追高,多单可部分止盈。 国债期货日度数据 1.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内部在后续降息幅度上存在分歧。 2.商务部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行情研判: 存款类机构融资利率与政策利率 2.5 source: wind,南华研究 % DR001 DR007 逆回购利率:7天 02/28 ...
图说金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开始投放
Zhong Xin Qi Huo· 2025-10-09 11:34
风险提示:仅作为数据展示,不构成策略建议 | 截至10月8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情况 | | | | | | --- | --- | --- | --- | --- | | 省/市 | 获批时间 获批项目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金额(亿元) | 项目总投资(亿元) | 占总投资比例 | | 江苏无锡 | 9月29日 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 31.99 | | | | 江苏苏州 | 9月29日 -- | 3. 84 | | | | 江苏太仓 | 9月29日 太仓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扩建增压站工程项目 | 0. 2076 | 2. 0766 | 10% | | 江苏泰兴 | 9月29-30日 惠尔信机械的风电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项目 | 1. 17 | | | | 海南三亚 | 9月29日 三亚市天涯区节水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项目 | | | | | 浙江街州 | 9月29日 衢州-巨化产城融合一体化项目 | 6. 3 | | | | 山东烟台 | 9月29日 核电、长输供热管网等四个重点项目 | 获批10.68亿(29日已放款2.55亿) | | | | 广西 | 9月30日 广西能源集团白龙核 ...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第一财经· 2025-10-09 06:56
本文字数:211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为了稳投资、防风险,地方政府依法举债规模继续创新高,但发行接近尾声,举债增速逐步回落。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27%。 目前地方政府合法借钱渠道基本来自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了稳经济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 力,地方政府发债进度明显快于去年。这也体现在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发债借钱规模创新高,且保持两 位数增速(下图为地方政府债券月度发行规模图)。 2025.10. 09 上图来自"企业预警通"(下同) 今年以来地方借钱规模并不小。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收入(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和地方政府性 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之和)约10.75万亿元,而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广义财政收入比 重约72%。上述广义财政收入并未包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及举债收入等。 那么,地方举借的8.5万亿元究竟花在哪里了?综合官方以及机构数据分析显示, 答案是约六成资金 用于偿还旧债,近四成资金则用于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发行的8.5 ...
前三季度地方借钱约8.5万亿元,花哪儿了?
Di Yi Cai Jing· 2025-10-09 06:13
六成以上资金用于偿还旧债,约四成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为了稳投资、防风险,地方政府依法举债规模继续创新高,但发行接近尾声,举债增速逐步回落。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8.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 目前地方政府合法借钱渠道基本来自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了稳经济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 力,地方政府发债进度明显快于去年。这也体现在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发债借钱规模创新高,且保持两位 数增速(下图为地方政府债券月度发行规模图)。 今年以来地方借钱规模并不小。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收入(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 金预算本级收入之和)约10.75万亿元,而前8个月地方借钱规模约7.7万亿元,占广义财政收入比重约 72%。上述广义财政收入并未包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及举债收入等。 那么,地方举借的8.5万亿元究竟花在哪里了?综合官方以及机构数据分析显示,答案是约六成资金用 于偿还旧债,近四成资金则用于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根据财政部及机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发行的8.54万亿元政府债券中,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发 行约4.1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9 ...
何谓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8 09:52
文/国金宏观 宋雪涛 此 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出台更多为了长期目标,与2 0 2 2年相比,在 投向、资金来源和经济影响等方面并不相同。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新型政策性 金融工具最早于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最终在基数较高、同比增速压力较大的四季度落地,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早在2022年,央行曾支持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设立类似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当时为了托底投资,主要投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 础设施和信息科技物流的产业升级,投放7399亿元,带动当年基建投资增速从上半年的9.3%提升至11.5%。对比2022年,这一次的政策性金 融工具有三个不同之处。 出台背景和投向不同 与2022年稳增长压力较大的背景相比,今年实现全年5%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目标压力并不大,此次出台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多 是为了支持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这也符合"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因此,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支持项目方面,更加聚焦新 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农 ...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我国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Yang Shi Wang· 2025-10-07 00:04
央视网消息: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设 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重点支持科 技创新、促进消费、稳定外贸等,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