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发布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5-16 15:47
(原标题:《2025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发布) 《越南新闻报》5月14日报道,近日,贝思公司、谷歌、渣打银行等机构联合发布《2025年东南亚 绿色经济报告》,分析东南亚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以系统方法推动绿色转型,通过系统层面解决方 案、支持性解决方案及区域合作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东南亚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东南亚绿色经济转型有所进展,但与2030年气候目标仍有差距。区域内排放增长,依赖化石燃料, 经济发展受气候变化威胁。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比9%,电动汽车渗透率低,绿色投资与产业发展滞后, 且面临贸易限制、政策不稳定等挑战,需平衡经济增长与转型。 系统层面解决方案 可持续生物经济:生物经济占东南亚经济重要地位,但当前发展模式导致排放和森林砍伐。通过提 升小农户生产力、发展自然解决方案、加速可持续生物燃料生产等,可减少排放、创造就业、推动经济 增长。例如,到2030年有望减少约2.3亿吨CO₂当量排放,创造约34万个就业岗位。 下一代电网发展:现有电网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升级和跨境互联。通过吸引私人投资、 推进监管改革、建设绿色产业集群等措施,可提高电网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预计到 ...
广期所首次面向大湾区高校开展“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5-16 06:48
根据广期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期所一直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工作。广期所党委认为,投资者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所党委明确有关工作要求、 研究提出具体落实举措。今年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期间,广期所通过公众号发布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培训平台开展的"新能源 向未来"系列培 训、在线下开展的"助绿向新"期货服务产业系列培训等。另据本报了解,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安排,广期所已在业务规则制定中建立实施了中小投资者权 益保护审查机制,拓展了投资者保护工作涵盖范围。下一步,广期所将持续关注投资者的合理诉求、增进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探索多元化投教产 品,丰富投教投保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增强投资者安全感、获得感。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刘威魁)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领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的具体体现。围绕"心系投资者 携手共行动"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主题,今年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自成立以来首次开展面向大湾区高校 的"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此后,学生们还跟随广期所工作人员来到广州花城汇商圈,参加了广东省证监局、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广 ...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中国经济转型释放机遇,但美国“脱钩”让美企失去市场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15 08:20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中国正经历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重要转型,这本可为美国先进数字技术和半导体公司提供众多合作机会,但美国的限制措施却使这些企业逐 渐失去中国市场,对双方而言都并非理想结果。"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原司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15日在上海表示。 当天,第五届"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行。在论坛上,徐林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指出,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美 国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挑战,美国由此对中国崛起产生焦虑,并以所谓公平竞争和贸易问题为由向中国发难,但解决矛盾需通过沟通谈判,寻求妥协以维持合 作。 "经过这样一个磨合和反思之后,也许两国政府可以非常冷静地坐在一起,探讨一个新的更加合作、更加共赢的做法。"徐林表示。 针对两国绿色领域合作,徐林指出两国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是美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与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智能转型结合,实现更多商业互 利;二是基于世界银行等现有国际体系,中美可共同开展全球气候融资的合作;三是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企业可赴美投资设厂,通过贸易和跨境投资实现 双赢。 "当前由于地缘政治争斗的影响,双方的合作空间尚未充分展开 ...
环球圆桌对话:三方峰会,创新亚洲跨区域合作范式
Huan Qiu Wang· 2025-05-13 23:01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按:今年5月底,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峰会将首次举行。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 三个经济体,也是全球南方的主要代表,三方积极合作将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带来确定性。本期"环球圆 桌对话"邀请三位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许利平: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肖茜: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范鸿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为全球南方合作注入新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剧,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搞单边主义。东盟 于4月10日举行了经济部长特别视频会议,并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对华盛顿的单边关税政策表达了强烈 关切,认为美方此举将阻碍东盟的经济发展。海合会国家虽然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国,能源出口也并不包 含在关税的征收范围内,但美国的政策也将推高海合会国家开展国际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受美国关税政 策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下旬将本年度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对2025年经 济增速为3.3%的预测出现明显下降。可以看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态势,本次三方峰会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东盟与海合会三 ...
特朗普寻求1万亿投资 专家:沙特自己都还缺钱
news flash· 2025-05-13 06:01
特朗普寻求1万亿投资 专家:沙特自己都还缺钱 金十数据5月13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从沙特获得高达1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但这一目标可能面临 巨大障碍——因为沙特本身有一个耗资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转型计划。过去几十年里,沙特的国内支出 曾长期低于收入,积累了大量财政盈余用于海外投资。但近年来国内支出激增,加上油价下跌,这一趋 势已发生逆转。尽管石油美元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库,但改造沙特经济的成本也在急剧上升。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项目是"未来之城"Neom,如果全面建成,预计耗资将超过1.5万亿美元。此外,沙特还承诺 承办多项大型国际活动,这些项目的筹备和举办费用或将高达数千亿美元。所有这些巨额支出都限制了 沙特能向特朗普政府提供资金的能力。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在华盛顿的访问学者蒂姆·卡伦认为,"在 未来四年达成1万亿美元的新贸易与投资协议几乎不可能实现。" ...
油价大跌之际,沙特瞄准了“特朗普红利”!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12 09:27
油价崩跌导致赤字增长之际,沙特"豪赌"特朗普红利,期待用石油牌换取美国投资,但目前加沙问题仍 是绊脚石。 周一,据观察者网,特朗普开始了第二任期以来的首次外访,13日起将连访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三 国,而利雅得被定为特朗普行程的第一站。与此同时,预计包括马斯克、萨姆·奥特曼、扎克伯格和拉 里·芬克在内的多位美国商界巨头也将前往利雅得。 据媒体报道,本周沙特可能与特朗普的达成数十笔交易,涵盖国防安全、人工智能、稀有金属和交通运 输等各个领域。特朗普在海湾之行期间寻求达成1万亿美元的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个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BS)通过增产压低油价向特朗普"示好", 意在获取美国方面经济与外交红利,以推进其雄心勃勃的2030经济转型计划。 尽管外界对达成一系列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寄予厚望,但随着加沙冲突的持续,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主张可 能损害沙特利益,这场豪赌能否成功仍存变数。 沙特寻求"特朗普红利":扩大影响力,吸引投资 随着沙特增产造成的油价暴跌,沙特的金融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个在海外挥金如土的国家,现在却急需 国内资金。 沙特政治作家兼评论员 Ali Shihabi表示,召开乌克兰和平谈判对沙 ...
货币政策“组合拳”稳预期促转型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5-09 00:29
从国际环境看,4月美国宣布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尽管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但二季度以来,外 贸订单下滑、企业信心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措施释放流动性,既 是缓解市场短期压力的"灭火器",也是为中长期经济转型争取空间的"润滑剂"。 从国内需求看,货币政策的调整与财政政策形成协同。例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 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直接指向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两大方向。这些政策并非简单的"大 水漫灌",而是通过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既避免了过度宽松引发的金融风险,又为经济注入 可持续增长动能。 政策分类: 总量和结构协同 5月7日,央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涵盖三大类共十项政策。通过数量型、价 格型和结构型政策的协同发力,央行试图在稳市场预期、降低融资成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寻求 平衡。此次政策"组合拳"释放出多重信号,其宏观意义值得深入剖析。 政策背景: 内外部压力下的主动出击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内外压力叠加"阶段:外部面临美国加征关税、全球产业链重构等不确定性,内部 需应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科技创新动能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央 ...
地方国资入主目标不应是“政策银行”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8 18:10
包括城商行、民营银行乃至地方农合机构在内,地方国资增持现象近年常态化,国有控股银行数量在不 断增多。 这场变革的底层逻辑,并非单纯的资本救赎,而是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转型与风险防控三重压 力下催生的复杂博弈。其影响早已超越单一机构的股权结构调整,直指区域性金融生态的深层重构。 区域性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为这场变革提供了现实土壤,地方国资的介入成为解困的必然选择。通过增 资扩股与股权受让,国有资本不仅填补了资本缺口,还通过股权集中度提升带来治理效率的改善,也有 助于化解部分银行股权结构因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治理乱象。 国有资本的入场绝非单纯的财务投资,其本质是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战略性整合。通过"加仓"本地法 人银行,地方政府可以更高效地引导信贷资源投向基建、民生等重点领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部分银行来说,股权集中化虽结束了股东内耗这一困扰,也产生了新 的治理问题。国资股东利用人事任免、考核机制等非资本方式加强控制力,这种架构虽提高了执行效 率,但行政干预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灰色地带存在增加的可能。 可以说,这场变革既是对历史积弊的修正,也是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当国有资本的力量 ...
卷螺差的底层逻辑与驱动因素
Qi Huo Ri Bao· 2025-05-08 11:20
三、主要驱动因素 1.供给端的驱动 (1)政策影响产量 一、卷螺差的核心逻辑根植于二者的生产成本差异 当前多数钢厂卷螺的生产成本价差主要在80—120元/吨,热卷、螺纹的成本差异主要在设备成本,热卷 的生产流程较螺纹更为复杂,对设备精度和温度控制要求更高,生产能耗和设备维护成本也更高。利润 变化会驱动铁水在卷、螺之间动态分配,因此卷螺差的核心逻辑在于二者生产成本的差异。 二、卷螺差的数理统计特征侧面反映经济转型 1.2019年至2024年(剔除2021年)卷螺价差的价格中枢不断上移,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新旧动能转 换、地产持续下行、制造业快速扩张相一致,即经济转型决定卷螺价差的中枢。 2.价差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即波动幅度缩小,这一特征在2023、2024年表现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地 产持续下行导致的螺纹需求弹性缩小。 表1:卷螺差变动幅度 |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 --- | --- | --- | --- | --- | --- | --- | | 最大 | 297 | 399 | 523 | 369 | 266 | 252 | | 最 ...
美国经济正面临复杂的压力测试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1:10
徐博 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环比折年率增长-0.3%,低于市场预期,这引起广泛关注。可以 说,美国经济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上,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震荡与顽固的商品通胀相互交织,形成一场复 杂的压力测试。这场危机不仅暴露出美国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更揭示了技术革命浪潮下美国经济模式转 型的深层困境,其影响已远超传统经济周期范畴。 联邦财政紧缩政策正引发美国就业市场的结构性裂 变。布鲁金斯学会的乘数效应模型显示,削减联邦支出将触发私营部门的经济收缩,这种冲击在知识密 集型领域尤为剧烈。以千亿美元级支出削减为例,这将导致政策研究、数据管理等核心岗位的消失,导 致数十万个辅助岗位的连锁崩塌,从精密仪器供应商到学术出版机构的产业链条面临断裂风险。美国消 费能力的萎缩更将波及社区商业网络,最终形成就业冲击波,相当于抹去三个季度的自然就业增长。 这种冲击在美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蓝领领域因《芯片法案》和基建计划的 刺激,制造业时薪涨幅达 5.7%,建筑工人周薪中位数突破 1200 美元;另一方面,白领阶层遭遇寒潮, 专业服务岗位匹配周期从 23 天延长至 47 天,生成式 AI 正以每月 2.3% 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