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之运 :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下文章来源于泉果视点 ,作者泉果无限对话 泉果视点 . 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分享泉果基金动态。以专业投研+专业服务,与您相伴在长期投资的道路上。 近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做客【泉果无限对话】,从资本市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企业战略等方面,追本溯 源,剖析当下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短期维度的预测和长期维度的思考。 "我是做宏观研究的,我30年前就做宏观研究,和现在差不多,一直没有转型。" 李迅雷从事宏观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30多年,先后编著、翻译经济及证券类书籍多部,曾多次参加总理座谈会、博鳌 论坛等高级别会议。 李迅雷一贯强调基于事实、深入研究后的谨慎判断,和对市场"共识"的再思考。 ■ 谈及资本市场,他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 股市背后是上市公司,这些公 司的体量有多大,盈利能力有多强、持续增长时间有多久,决定了股市的表现。 我们能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科技类 企业的盈利是否能提高,进而影响了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 ■ 对于扩大消费,他说:"'狗马最难,鬼魅最易'。 消费、出口的数据改善不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长期问题,对于提 ...
追忆327事件:30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资产荒”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当时有关部门或许认为国债期货对推出有利于活跃国债市场,提高国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人们认购 国库券的热情。那么,为何国债期货会在率先上交所开设呢?因为上交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交易 市场,流动性较好。事实上国债期货不止在上交所开设,后来在北京、武汉、深圳等全国14个交易 市场都开设了,但交易量最大的仍是上交所。 然而,国债期货开设后的很长时间内,其交易一直很清淡。到了1993年7月,财政部发文决定对国债 实施保值补贴。这是要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人民银行在1993年6月29日发文,对居民3年期以上存 款实行保值贴补,而财政部则紧随其后。当时 央行行长由国务院全面分管经济的朱镕基副总理兼任 。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重新设计了交易品种和交易机制,并且 面向全社会投资者开放 (之前是 只有会员的20家)。有了保值贴补和国债期货市场对所有投资者开放,便一下子激活了清淡的国债 期货市场,国债期货交易开始蓬勃发展。 1994年是国债期货市场最为繁荣的一年。紧随上交所之后,全国陆续有多个交易所竞相推出国债期 货产品。成交量成倍地放大,机构和个人都纷纷涌入 ...
再论:观念总是被用来打破的
( 转 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2016年,我写了一篇《观念总是用来打破的》,开篇第一句是: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可能 就是谬误。很多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无尽延伸而改变。 在2024-25年除旧迎新之际,DeepSeek横空出世,它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惊艳AI世界,其在架构设 计、算法优化方面的创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下子缩短了中美之间在AI方面的距离,且在一定 程度上 打破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导致英伟达等AI类股票大幅下跌。DeepSeek实质上就是思维方 式的创新,或者观念上的颠覆。 近期有些欧美投研机构开始看好中概股和A股,认为应该重估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春 节之后,A股和港股的走强,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转强。 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提升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的趋势或许势不可挡。 西方 国家长期来通过"技术垄断溢价"和"品牌溢价"获取超额利润的模式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相信只要给予 足够多的时间,技术垄断是可以被打破的;甚至西方奢侈品的"品牌溢价"也可能走弱。 无论是目前最顶尖光刻机还是航 ...
依据社保缺口测算未来财政支出力度
正文 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可能持续上升。这种潜在支出责任,也是当前财政 加杠杆的约束之一。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四类,生育保险已按照社保 基金的财务制度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它的资金来源,有保险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和委 托投资收入。 需要区分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 。前文对社会保险基金做了简要介绍,而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理解为 是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压力,而设立的战略储备基金。同时成立 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来管理这笔资金,社保理事会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为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贡献积极力量。 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可能持续上升。这种潜在支出责任,也是当前 财政加杠杆的约束之一。 2013年以来,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金额能够持续增加,主要是靠财政补贴在支撑 。财政补贴占社 会保险基金收入的比例在两成左右。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额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 升, 2013 年公共财政支出中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占比为 5.3% , 2023 年上升 ...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人们通常比较多地关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对经济维持运行所要承受的成本关注度不高。从客观上讲,企业运营的成本容易 计算,无非是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对于国家而言,成本的概念也大致类似。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国家财 政支出规模也随之上升,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赤字规模也有增大趋势,故应该考虑如何让经济运行降本 增效,财政支出的正向乘数效应最大化,以保持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摘要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 ——我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偏快 我国经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期,从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属于高速增长期,GDP平均增速超过10%, 2010年 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开始缓慢下行,就此告别了两位数增长的时代。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发生在2011年以前,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是改革开放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集 中释放阶段,但2011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随着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也 水涨船高,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必然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上升。 我国土地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