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Search documents
人大常委会丨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Xin Hua Wang· 2025-06-24 14:51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加力实施财政政策——聚焦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 新华社记者申铖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4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 告。根据报告,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加上调入和结转资金,收 入总量为108844.06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 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量为142244.06亿元。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一次报批、分配一次到位、分年安排实施,其 中2024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安排并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制定资金 监管暂行办法,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提高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 面,上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减贷款利率,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 本级科技支出增长7.4%……报告里的一组数据彰显去年财政政策有力有效。 "2024 ...
审计署: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5%
news flash· 2025-06-24 12:24
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指出,促进积极财 政政策提质增效,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6.5%;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保持对重点领域财力保障和 对经济恢复支持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9 万亿元,支持地方加大补短板力度。 ...
北大国发院院长:面对经济不确定性,短期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09:35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刘嫚发自天津 6月24日—6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 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期间举办了首席经济学家简报发布会。 黄益平具体谈到,需要区分短期和长期的财政政策,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家的观点是需要约束政 府,不然的话可能面临一些可持续性的财政问题。 "个人认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身处危机之中,或者处在短期的快速的 经济收缩阶段,亦或处在经济急速下行的过程中,个人认为此时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因为只 有在我们去进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时,我们才可以去稳定经济,我们才有足够的空间来帮助我们去重新获 得财政的健康。"黄益平说,长期来讲,财政的可持续性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据了解,财政可持续性反映着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其强弱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而关系到国 家发展战略实现、各极政府职能履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 曾有国内专家谈到,财政可持续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主要研究政府债务可 持续性问题。广义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不仅包含对财政自身运行状况的分析,即狭义财政可持续性分 析,而且涉及对财政以外因素的分 ...
直击夏季达沃斯|黄益平:以中国经济韧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24 06:12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郑瑜/摄影) 中经记者 郑瑜 天津报道 6月24日上午,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 在财政政策讨论中,黄益平表示,需要区分短期和长期政策目标。长期来看,财政政策至关重要,否则 将引发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这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但当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经济增长 放缓,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通过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才能为后续经济进一步企稳创造空 间。 "去年四季度中国财政政策转向更加积极,这正是当时经济快速企稳的重要原因。目前财政政策仍有扩 张空间,但长期仍需关注财政健康程度。"黄益平说道。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获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首席经济学家简报会议上分享 时表示,当前全球正面临日益上升的不确定性。"我们非常担忧全球化进程、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但 真正损害市场信心和经济前景的关键因素,其实是'不确定性'本身。虽然难以准确预判当前地缘冲突的 最终影响,但显然会波及油价走势,进而对全球通胀前景产生连锁反应。" 黄益平认为,就中国经济而言,目前表现依然稳健。研究 ...
因势利导,进退有度
Dong Zheng Qi Huo· 2025-06-24 04:16
半年度报告-国债期货 因势利导,进退有度 国 债 期 债市对于经济形势已有充分认识,研究基本面的主要意义是判 断债市是否会出现趋势性转熊的风险。下半年,美国的财政政 策力度并未很强,在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滞胀压力会逐渐显性 化。国内方面,外需和内需均存在着自发走弱的压力,财政发 力必要性凸显。财政以托底、转型为主,其应在 Q3 中后期 Q4 中前期温和发力,最终经济增速先降后升,波动整体不大。供 强于求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通胀水平偏低运行。基本面 利多国债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下半年中前期的利多会更明显 一点,但由于经济增速波动不大,通胀进一步下降的概率也不 高,基本面对于债市的进一步利多也有限。 货 ★货币与债市估值:相似的政策节奏,不同的心态与估值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对于债市的影响更为直接,其决定了债市的 节奏。稳汇率压力明显下降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整体的基调是 适度宽松的,8-9 月降息概率较高,流动性整体会处于偏宽松的 状态上,但是若利率快速下行,央行或将提示利率风险。Q3 政 策节奏和往年类似,但债市和过去今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一 是心态更趋谨慎;二是负债端扰动不时出现,机构行为不如往 年积极;三是市场 ...
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看宏观经济治理演进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9
研究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加 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等,有力保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不仅是 财政政策工具的调整与政策力度的加强,而且体现出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和理念的演进与深化。 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力度、节奏和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一是政 策力度更大。直接表现为更高的财政赤字率、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更大的财政支出强度等。2025年财 政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拟发行超 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4.4%。二是节奏更快。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把握时机,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 针对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 时间, ...
财政政策组合拳给力 政府债券保持快节奏发行可期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3 16:27
本报记者 韩昱 2025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展现了强大韧性和活力。其中,财政政策"组合拳"的发力显效 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效果明显。"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特别是在政策靠前指引、投资靠前发力、项目靠前执行的财政综合施策下,债券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国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时近年中,上半年超 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工具运行情况如何?下半年将怎样持续发力?围绕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 专家。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增加 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2025年政府债务总规模较上年增幅较大,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告诉《证券日报》 记者,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较上年增加30%,同时发行节奏、资金下达速度明显加快。 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截至6月23日,超长期特别国债 ...
2025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Haitong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2025-06-23 03:24
宏观研究 /[Table_Date] 2025.06.23 2025-06-23 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Table_Authors] 侯欢(分析师) ——2025 年 5 月财政数据点评 本报告导读: 5 月央、地层面支出增速分化,前者升,后者落。这体现了中央财政在 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方面积极发力。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方向,有 望边际加码。 投资要点: 登记编号 S0880525040074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 观 研 究 宏 观 [Table_Summary] 狭义收入:增速边际回落。2025 年 1-5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同比下降 0.3%,其中 5 月当月同比增速 0.1%,相比 4 月边际回落。 究其原因,除了内需有待提振,也反映了我国 PPI 低位运行。从主 要分项看,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回升,保持较高增速;增值税收入 增速明显回升,或主要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出口退税收 入增速边际回升,主因或在于,关税摩擦暂缓后,企业抢出口;消 费税收入增速略微回落;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小幅下滑。此外,非 税收入增速回落转负,可能对地方收入有所拖累。 ...
如何实现投资与消费的相互促进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20:32
Group 1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s interdependent, and both are essential for expanding total demand in the economy [2][3] - Government spending should focus on both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with current policies showing a structural bias towards investment [2][3] - The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 capital through investment is fundamental for economic growth, while consumption contributes to human capital, which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an 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2][4] Group 2 - The debate over whether to prioritize investment or consumption is less productive than understand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overall economic cycle [3] - Government spending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daily economic cycles,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hindered by issues such as mismatched flows and uncertainty in spending responsibilities [3][6] - A shift towards a human-centered logic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focusing on meeting people's needs through both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4][5] Group 3 - Urban-rural dualism restricts the mobility of farmers, impacting their access to equal public services and opportunities, which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to address these social identity issues [5][6] - Promoting social equity requires addressing inequalities in starting point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aimed at facilitating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7] - The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hip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being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overall fiscal policy [8][9] Group 4 - Current data shows that central government spending has increased by 9%, while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has only grown by 3.9%, indicating insufficient expansion at the local level [9] - To implement more effective fiscal policies, reforms in the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hip are essential, particularly in increasing the share of central government spending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