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金融评论

Search documents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四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2025年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市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 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17日下午,主题论坛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成功举办。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 干,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金融学院副主席陈维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 澳门金融管理局顾问朱军林,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捷克JKL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峰分别发 表主题讨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张伟主持论坛。 图为论坛现场 时卫干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 时卫干表示,尽管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大湾区发展前景依然充满确定性。首先,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作用更加突出。其次,深 圳、广州的产业、科创优势,与港澳的制度、资金及国际化资源深度协同,推动粤港澳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加速出海趋势下,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持续强化,为内地 企业提供关键支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 王春新表示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战略咨询会议成功举行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Core Viewpoint - The Tsinghua Wudaokou School of Finance aims to become a world-class financial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highlighted during the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Consultation Meeting held on May 17, 2025 [1][6]. Group 1: Meeting Overview - The meeting gathered prominent figures from finance, academia,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sectors, including former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3]. - Discussions focused on enhancing financial culture, addressing major issues in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5]. Group 2: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Participant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epening research on financial culture and Chinese financial thought, as well as providing effect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pressing issues like local government debt and real estate market excess [5]. - The need for the school to integrate innovative elements such as fintech and digital currencies into its curriculum was highlighted to adapt to future market changes [5].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impact on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services was a key discussion point, with suggestions to incorporate AI technology into course design [5]. -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also underscored, with calls for mo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se areas [5]. Group 3: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expresse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Wudaokou School of Finance's development, aiming fo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national and global financial progress [6][8]. - The school plans to enhance its teaching quality,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fforts based on the valuabl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meeting [6][8].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十一丨全球专家共议老龄化挑战与养老金融创新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专题之 一,主题论坛十一以"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为题,聚焦全球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深入探讨人口结构 变化带来的深层影响,以及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下的制度应对路径。 本场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MBA教育中心主 任魏晨阳主持,并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展开。 论坛全程以英文进行,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图为会议现场 本场论坛邀请了四位海内外嘉宾参与讨论,分别是:日本央行前行长、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杰出客座教 授白川方明,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 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原院长董克用,以及欧洲保险业联合会前主席塞 尔吉奥·巴比诺特。四位专家围绕养老金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 老龄化趋势的跨国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魏晨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杰出客座教授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 论坛伊始,主持人魏 ...
好书推荐·赠书|《货币之母与风险之锚》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 读者福利 , 欢迎留言互动, 5 月 30 日前,平台随机从留言中选取 1 位读者获赠本期推 荐好书! 《货币之母与风险之锚》 刘尚希 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内容简介 解码现代财政金融关系的新逻辑 推动现代财政金融理论发展 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 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 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 作用。 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 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 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准和货币政策操作载体。人民 币国际化需依托财政向全球提供无风险资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趋向一体化。经济金融化推动需求管理转向公共风险管理。 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与财政作为"最后兜底人"只是公共风险治理中的行为分 工,稳估值优先于稳币值。 财政与央行的协同治理逻辑。全球公共风险治理实践显示,央行独立性随着通胀 机理的改变而改变。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应 ...
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有多大?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以下文章来源于熊园观察 ,作者熊园、刘新宇 熊园观察 . 记录【国盛证券.熊园团队】对宏观经济的思考。 文/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熊园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部分观点认为海外国家可以采取抛售美债 的 方式来反制,虽然 近期关税有 所缓和, 但尚不 能 排除后 续是否出 现 反 复。由于目前美债规模十分庞大,市场担忧一旦海外国家抛售美债,可能 导致美债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本文从美债期限结构与投资者结构、到期 分布与偿还压力、交易规模与外国减持复盘这3大维度,详细分析了美债 市场的运行状况,并对潜在抛售风险做出评估。 美债期限结构与投资者结构 期限结构: 美国国债期限可大致划分为短期(1年以内,也称T-Bills)、中期(1-10年,也称T-Notes)、长期(10年以上,也称T- Bonds)。存量角度看,截至2025年3月,短期国债占比21.5%,中期国债占比51.8%,长期国债占比17.2%,此外还包括TIPS债券和浮动 利率票据,规模较小。增量角度看,2023年以来,美债发行中短期国债占比基本保持80%以上。通常而言,美国政府为降低负债成本, 往往会在低利率时发行更多中长期 ...
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发声,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3 11:5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cent policy measures introduced by multiple Chines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y finance system, aiming to support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untry. Group 1: Policy Measures Overview - The policy measures focus on seven areas including venture capital, monetary credit, capital markets, technology insurance, and bond markets, proposing 15 specific initiatives to upgrade existing policies and introduce new ones [2][5]. -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Guidance Fund" to encourage early, small, long-term investments in hard technology, enhancing the fundraising and exit channels for venture capital [2][3]. - Utilization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to guid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increasing credit support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particularly for private SMEs [3][4]. Group 2: Capital Market Initiatives - The capital market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upporting direct financing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green channel" for capital market acc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echnology board" in the bond market [4][17]. - The bond market "technology board" will facilitate flexible bond issuance and reduce costs for equity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which are vital for early-stage investments in hard technology [17][19]. Group 3: Implementation Expectations - The policy aims to simultaneously address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focusing on financing needs in ke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reas [8][10]. - Emphasis 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release policy "combinatorial dividends" and promot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 [8][14]. -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financial support mechanism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ddressing the financing challenges faced by technology SMEs [9][11]. Group 4: Innovation Scoring System - Introduction of an "Innovation Scoring System" to convert innovation data into financial metrics familiar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assess technology enterprises [12][13]. - Plans to optimize the core indicators of the scoring system and exp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nancial services [13]. Group 5: Regional Focus and Collaboration - The policy encourages regional collaboration, particularly in key innovation centers like Beijing, Shanghai, and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to pilot technology finance initiatives [15][14]. - Local governmen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urged to explore unique practices that can be replicated and promoted [15]. Group 6: Financial Ecosystem Development -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need to build a supportive financial ecosystem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among banks, 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stitutions [21][22]. -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ensuring that fundraising is secure and used appropriately [29][30]. Group 7: Technology Insurance Role - Technology insurance is highlighted as a stabilizing factor for innovation, with measures to enhance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support for major technology tasks [36][38].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isk-sharing mechanism for significant technology projects aim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risk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y enterprises [38].
关税风暴下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前瞻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0:56
文/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中国进口多次加征关税。特朗普 1 . 0 时关税致人 民币汇率下跌,特朗普 2.0 至今虽关税冲突烈度超前者,但人民币未如预 期大幅贬值。三轮关税冲击有限,且中美经济与政策分化趋于收敛,美元 信用危机显现,经贸磋商或重启,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实现双 向波动,极限关税尽头未必是人民币贬值 。 特朗普1.0时期,美国政府于2018—2019年分四批将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导致人民币汇率(如非特 指,本文均为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从6.28:1跌至7.10:1附近,中间价和境内外交易价均下跌10%以 上。特朗普2.0至今,又分别于2025年2、3、4月分三批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最终税率高至145%,令 中美贸易几乎陷入停滞。特朗普2.0的关税冲突烈度远超过了特朗普1.0。有市场机构认为,贸易战的最 终战场很可能落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将会大幅贬值。然而,笔者以为,极限关税的尽头未必是人民币 贬值。 三轮关税的汇率冲击远不及上次 如前所述,特朗普1.0关税曾经让人民币汇率最多下跌了10%以上。然而,特朗普自2025年1月20日(均 指当地时间,下同)重返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九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金融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0:56
2025年5月17-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市盛大召开。18日上午,主题讨论九"人工智能 时代下的数字金融"成功举办。本场主题讨论分为两个环节,首先由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发表《数字 金融与数字经济季度形势分析》主题演讲。接下来是圆桌讨论环节,参加圆桌讨论的嘉宾包括清华大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蚂 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CEO张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副 教授王正位全程主持会议。 图为圆桌讨论环节 肖钢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在主题演讲环节,肖钢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数字经 济核心产业增长超10%,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数字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均表现亮 眼,数字投资高速增长、数字消费稳中有升,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持续领跑。 数字金融也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De epSe ek的出现实现了AI平权,众多中小金融机构 通过接入De epSe ek等大模型具备了应用AI大模型的能力,金融机构科技投入也更加注 重投入产出比,资金投入呈现出向"精"向"效"的态势,金融 ...
从农田到云端:人保财险全链护航新质生产力四川样本|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0:56
20 23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 念,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基于改革开放积累 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我国生产力实现新跃迁的重 要体 现。服务 好新质 生 产 力的 发 展, 是金 融支 持高 质量 发展 的关 键 着力 点,也是实现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面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 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该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四川以国家战略 为导向,聚焦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通过产品创 新、科技赋能,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风险保障体系,为四川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护航"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飞行活动包括警用航空、海关航空、通用航航空以及部分的军用航空。低空飞行器类别主要包括: eVTOL ( 300-1000 米)、工业级无人机和部分载人飞行器( 120-300 米)和消费级无人机及部分工业级无人机( <300 米)。低空航空器与物联网、数字智能化 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带动民用航空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十丨全球资本市场展望与发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0:56
2025年5月17-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市盛大召开。主题论坛十以"全球资本市场展望 与发展"为主题,五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参会者带来一场精彩的思维碰撞。本场论坛由清华 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MBA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图为活动现场 香港执业资深大律师、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梁定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 长张慎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聂庆平,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CEO邓肯·邦菲尔德 围绕全球资本市场展开分享和交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上市公 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娴主持本场论坛。 梁定邦 香港执业资深大律师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 梁定邦从国际化的角度回顾了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他表示,资本市场全 球化概念发展较晚,直至上世纪70年代,全球多数国家资本市场以本土市场为主。制定 全球化国际规则时,他发现金融生态兼具科学性与政治经济性,前者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科学监管方法,后者受各地独特文化、政治等因素及政府政策影响。当时全球推动全球 化,美国注重市场选择、减少干预。产业生产制度才是全球化关键,中国虽成全球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