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Search documents
宗氏信托设立时间线首披露,宗馥莉五条强硬立场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46
记者丨郭聪聪 编辑丨周炎炎 8月1日,牵涉高达21亿美元资产的宗氏家族信托诉讼案在香港开庭。 随着香港高等法院裁决书的披露,这起备受瞩目的家族信托谜团逐渐清晰——裁决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信托设立的关键时间节点,更首次披露了 多份核心文件,对坊间长期以来的诸多猜测作出了直接回应。 视频编辑 柳润瑛 信托设立时间线披露 裁决书详细披露了宗氏信托从酝酿到推进的关键时间节点: 2024年1月: 宗庆后手写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求郭虹赴香港办理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的信托事宜。指示明确,信托需在汇丰银行设立,每人规模为 7亿美元;信托性质为 "长期不动本金,仅收取利息",并需按香港法律签订合同且经香港公证处公证;受益人限定为本人及子孙,与配偶无 关,属婚前财产。同时,因汇丰账户美金不足,需将人民币兑换为美金,且优先办理宗继昌、宗婕莉的信托,待美金充足后再为宗继盛办理。 2024年2月2日: 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委托书》,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宗馥莉代宗庆后持有建浩创投有限公司(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资产,公 司登记股东为宗馥莉,宗庆后为唯一董事;二是宗庆后委托宗馥莉作为设立人,分别为宗继昌、 ...
苹果净利润同比大增,库克:部分归功于中国“国补”的帮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46
在这个AI时代,以创新闻名的苹果表现如何? 美东时间7月31日美股盘后,苹果公布截至自然年2025年6月28日的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 (下称"二季度")财务数据。 二季度苹果总营业收入为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这是苹果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大的季 度收入增幅;净利润为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9%。 苹果在二季度迎来了一个历史性里程碑 ,自2007年首款iPhone发布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30 亿部。服务业务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2亿美元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公 司业绩增长的第二大引擎。 但在这份光鲜的财报背后,苹果正面临一场关乎未来的博弈。 与其他科技公司一样,AI也是苹果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明 确表示,"我们将AI视为我们这一代人中最深刻的技术之一,将它嵌入到设备和平台以及整个 公司中,并且还在显著增加投资"。 不过,苹果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尴尬处境——在OpenAI、谷歌等竞争对手已实现AI商业 化落地的背景下,苹果的AI布局仍显保守且进展缓慢。有业内观点认为,苹果在生成式AI技 术上已落后行业领先者两年以上。 对比其他美股科 ...
国家发改委最新部署,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46
记者丨王峰 编辑丨包芳鸣 下半年重点经济工作如何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和经济工作。 发布会上披露,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 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2310亿元。万亿资金下达,持续发力稳投资促消费。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纵深推进全国统 一大市场建设、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了下一步的政策动 向。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顶住了 外部压力,明显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 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会有哪些侧重点? 在稳投资方面,据介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 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投资,一方面投资收益下降带来投资增速回落,另一方面反'内卷'短 期也会拖累相关投资参数,因此稳投资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促消费方面,据介绍,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 ...
金价突然飙升,突破3340美元关口,美元指数大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35
记者丨吴斌 编辑丨和佳 黎雨桐 8月1日晚上20时40分左右,金价快速飙升,截至发稿,现货黄金已涨破3340美元关口,日内涨幅超1.5%。 | W | | | 伦敦金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PTAUUSDOZ.IDC | | | | | 3340.300 | | 昨结 | 3289.710 | 总量 | | 0 | | +50.590 | +1.54% 六宿 | | 3289.830 | 现手 | | O | | 最高价 | 3340.893 | 特 仓 | 0 | 外 营 | | 0 | | 最低价 | 3281.270 | 增 仓 | 0 | 内 盘 | | 0 | | 书时 | 五日 | 日K | 周K | | 月K 車 名 | | | 叠加 | | | | 均价:0.000 | | | | 3340.893 | | | | | 1.56% 卖一 3340.560 | | | | | | | | -- 3340.300 | | | | | | | | 20:45 3340.213 | 0 | | | | ...
31省份消费版图:海南上半年增速领先,苏粤鲁拿下总量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湖策 ,作者柳宁馨 海湖策 . 做最深度最前沿最有意思的长三角观察者。专注地区政经动态和行业一线,挖掘沪苏浙皖新机遇。 记者丨 柳宁馨 编辑丨陈洁 首先, 消费大省社消零规模稳定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上半年社消零总额前十省 份依次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安徽、湖南,其中,江苏、 广东、山东社消零总额超2万亿元。 其次, 多数省份消费增速提升明显。 上半年,我国共有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5%的水 平,其中11个省份社消零增速不低于6%,其中,海南以11.2%的增速领先,天津、北京为全国 仅有的两个社消零负增长省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3个省份上半年社消零增速超过其 全年预期目标。 在上半年较好的消费数据下,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待增强,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仍是我国 下半年重点任务之一。据新华社报道,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提 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下半年,新兴消费和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扩内需的重点。近期,不少省份计划加力扩围消费品以 旧换新政策,举办服务消费季相关活动,出台餐饮、文旅等消费提 ...
金融“国补”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2:39
记者丨 唐婧 编辑丨肖嘉 据新华社,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 体贷款贴息政策。 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 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 升市场活力。 发挥"财政+金融"的协同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记者,贴息政策是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联动的重要方式。在 当前形势下,金融对于提振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更关键的还是财政政策,比如今年消费 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回升的背后是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当前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可能还是 要以财政为主,金融政策则为财政政策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所谓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为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特定领域或项目,通过向贷款方(主要是银 行)提供利息补贴的方式,降低贷款成本,从而鼓励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些领域或项目。 一位 股份行人士告诉记者,两项贴息政策有利于缓解银行"内卷",避免贷款利率下降过快。 在罗志恒看来,贴息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和居民部门融资成本,还可以发挥财政资 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和撬动作用。单纯直接的财政补贴乘数效应不高, ...
央行重磅定调: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2:39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 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集 中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有 力有效推进。 一是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大。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下调政 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持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培育政 策利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巩固拓展整治资金空转、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 二是金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 ...
多名干部被问责,财政部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2:3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local government hidden debt risk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accountability and strict enforcement of financial discipline [2][10]. Summary by Sections Case 1: Liaoning Province - In Shenyang, the local government incurred hidden debt of 520 million yuan through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for a high-standard farmland improvement project [3]. - Several officials were held accountable, receiving various forms of reprimand and education [3]. Case 2: Fujian Province - Xiamen's local government accumulated hidden debt of 68.396 billion yuan throug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land development and housing projects [4]. - Multiple officials faced disciplinary actions, including severe warnings and reprimands [4]. Case 3: Shandong Province - Dezhou's Lingcheng District added hidden debt of 14.5 million yuan for a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financed by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5]. - Relevant officials received various penalties, including reprimands and warnings [5]. Case 4: Hubei Province - Wuhan's East Lake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incurred hidden debt of 10.385 billion yuan throug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6][7]. - Several officials were reprimanded and required to submit written checks [6][7]. Case 5: Chongqing Province - Wulong District borrowed 16 million yuan from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resulting in hidden debt [8]. - Officials involved faced various disciplinary actions, including warnings and reprimands [8]. Case 6: Sichuan Province - Chengdu accumulated hidden debt of 61.408 billion yuan throug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urban renewal and public projects [9]. - Numerous officials were held accountable, with some facing severe penalties due to serious violations [9]. Conclusion - The six cases reveal issues with leadership accountability and adherence to financial discipline, impa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idden debt risk prevention [10]. - The article calls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learn from these cases and strengthen their risk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10].
青岛银行半年快报出炉:规模效益双增,发力区域特色金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1:01
从整体规模上看,截至2 0 2 5年6月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站上7 4 3 0亿元新台阶,较上年末增 长7 . 6 9%,延续了多年来的稳健扩张势头。业务根基更加扎实,客户贷款总额达3 6 8 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 . 1 4%;客户存款总额为4 6 6 1亿元,增幅达7 . 9%,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充沛的源 头活水。 在规模稳健提升的同时,青岛银行的盈利能力表现也十分亮眼。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7 7亿元,同比增长7 . 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超3 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 6 . 0 5%, 展现出优异的效益转化能力。 资产规模突破7430亿元、净利润增速超16%、不良率降至1.12%——2025年上半年,作为山东省唯 一"A+H"双上市银行,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再度以"规模、效益、质量"三升的硬核答 卷彰显发展韧性。 上半年,青岛银行持续深耕区域经济沃土,围绕"五篇大文章"战略蓝图发力特色金融,并且 通过打造国际化"金融快车道",实现跨境支付" 1 0分钟极速到账",实打实降低企业跨境经营 成本,不断将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金融活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宗馥莉暂不得挪用18亿美元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1:01
记者丨 张伟泽 实习生王艺之 香港报道 编辑丨朱丽娜 江佩佩 8月1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遗产纠纷案在香港高等法院做出判决。 宗馥莉暂不得挪用香港汇丰1 8亿美元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香港高等法院获悉, 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宗庆后遗产案中原告资产保全 请求,对汇丰银行账户资产(约18亿美元)作出限制。 禁止令有效期将持续到杭州中级人民 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根据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提供 的手写信证据,宗庆后曾委托第三方为三人分别设立每人7亿美金的信托,仅能使用利息收 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宗庆后遗产纠纷案判案书中了解到, 宗继昌在2025年6月16日提交的宣 誓书中提到,宗馥莉对原告一方家庭怀有"严重敌意" ,并一直在与原告一方的家庭进行系统 性的家族资产控制权争夺 。法官认为,作为公平起见,被告应该有机会对首次提出的这些具 体情况作出回应。 被告设立3个境外信托,宗庆后未将宗继昌等列为受益人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香港高等法院新闻及公共关系组获得宗庆后遗产纠纷案判案书复 印件。该复印件罗列了当事双方的证据,公开了信托设立等相关细节。 根据文件,被告作为 设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