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Huo Ri Bao

Search documents
分析人士:债券“牛市”难言反转
Qi Huo Ri Bao· 2025-07-25 03:08
申银万国期货金融期货研究部经理唐广华进一步分析称,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上半年累计增长 5.3%,均高于全年5%的目标;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回升至6.8%,出口同比增长7.2%;6月及上半年 居民和企业新增贷款也显著回升,政府债券融资处于高位,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这些数据均表 明经济延续恢复向好势头,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 近期,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7月以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 1.64%上行至1.7%以上,3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突破1.9%;国债期货各品种连续3周下跌,其中10年期 主力合约和30年期主力合约累计跌幅分别为2%和0.65%。 剖析此次债市调整的原因,受访人士均提到国内经济展现较强韧性。光大期货宏观金融研究总监朱金涛 表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呈现出生产强、消费升、出口稳、投资缓、地产弱的特 征,经济结构持续向高质量方向转型,经济"稳"的基础较为牢固,为债市调整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展望后市,上述受访人士均认为,短期债市将偏空运行。朱金涛表示,在经济具有韧性、降息预期较 低、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债市短期面临压力。唐广华也认为,"反 ...
短线波动加大
Qi Huo Ri Bao· 2025-07-25 03:07
7月以来,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股市持续走强、"反内卷"提振商品市场等因素对债市构成一定压力。如 何看待此轮股债切换?"债牛"趋势是否终结?笔者认为,短期债市波动加大,但长期上行基础并未发生 变化。 其一,从股债"跷跷板"效应的持续时间看,资产轮动仍偏短期,能否持续有待验证。股市方面,7月中 旬以来,上证指数先后突破3500点、3600点关口,成交额于7月22日放大至1.93万亿元,创下3月7日以 来的新高。指数和量能同步回升,显示A股市场信心增强,进而推动债市连续调整。不过,债市并未出 现恐慌性下跌行情。截至7月23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月内仅上行5.45个基点,幅度有限。究其 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对传统的驱动股债格局切换的增长与通胀因素仍偏谨慎。 观察股市表现可见,今年A股走强主要由银行股和小盘股驱动,而强周期的钢材、煤炭、地产、消费等 板块表现滞后。虽然7月以来"反内卷"政策信号频出,叠加雅江下游水电站开发项目提振市场对经济基 本面的预期,并带动周期股上行,但考虑到去产能政策执行的难度较大,且当前需求侧缺乏2015年至 2016年地产强势表现的配合,未来实际落地情况有待观察,周期股和商品的上涨持续性存 ...
锰硅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Qi Huo Ri Bao· 2025-07-25 00:42
7月锰硅期现价格延续上涨态势,主力合约期价由月初最低5576元/吨震荡上行并突破6000元/吨整数关 口,创下近4个月新高。相应的主流地区现货价格同样走强,内蒙古、宁夏地区现货价格同期分别上涨 200元/吨、290元/吨,涨幅低于期货,基差有所走弱。 7月权益市场与商品市场均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利好预期。不过,"反内卷"仅是黑色 金属上涨的触发因素,本轮上行具备产业和宏观层面的基础。具体来看,黑色产业在淡季的矛盾累积有 限,部分品种价格跌至边际成本附近。叠加"反内卷"引发市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品种低价与政 策预期共同引燃了市场看多情绪,推动黑色金属触底回升。拉长周期看,与2015—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不同,本轮过剩主要集中在汽车、光伏等终端制造业,"反内卷"对煤焦钢等上游原料而言或构成 潜在利空。在需求难有持续上行动能、供应相对过剩的背景下,锰硅反弹空间或受限制,后续走势有待 政策出台及执行力度的配合,同时需关注下游行业对原料涨价的承接能力。 回归到锰硅产业格局来看,本轮黑色系上涨过程中双焦表现最强,为锰硅提供了成本端支撑。得益于超 跌修复及贸易环节的正向反馈,焦煤期现价格自低 ...
多空分歧 原油震荡整理
Qi Huo Ri Bao· 2025-07-25 00:15
尽管OPEC+延续加速扩产的趋势,但随着前期削减的产能逐步得到修复,未来进一步扩产的空间有限。与此同时,全 球三大能源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的原油需求预期。不过,当前正处于北半球的消费旺季,油市供需基本面多空分歧较大。 受此影响,近期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其中,国内原油期货2509合约价格维持500~520元/桶区间波 动,上下运行空间均受限。 宏观因素推动原油金融属性增强 上周五,美国稳定币法案在众议院投票中顺利通过,距离正式生效仅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该法案规定稳定币需以美 元或美国短期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强化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近期国内"反内卷"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乐观情绪传导至其他商品期货领域。在新 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的推动下,近期国内黑色系商品板块与建材系商品板块联袂大幅上涨,这无疑激发了能化商 品多头的热情。随着国内外宏观因素趋于改善,原油等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增强,溢价优势凸显。 OPEC+产能释放提速但存在分歧 当前,OPEC+加快增产速度的决策,凸显出其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相互交织的局面,其战略重心已从先前保障原油市 场价格,全面转向保 ...
期指总持仓量继续攀升
Qi Huo Ri Bao· 2025-07-24 00:06
Group 1 - The A-share market experienced wide fluctuations on July 23, with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reaching a year-high of 3613.02 points before closing at 3582.3 points [1] - All four main contracts of the futures index (IF, IH, IC, IM) saw gains, with increases of 0.31%, 0.48%, 0.13%, and 0.06% respectively [1] - The total open interest in the futures market increased by 13,345 contracts, reaching 936,327 contracts, indicating a growing interest in futures trading [1] Group 2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p 20 positions in futures contracts showed mixed results, with IF's net short position rising to 25,505 contracts, while IH's net short position slightly decreased to 16,153 contracts [2] - Specific changes in positions includ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long positions for IM, which saw an increase of 16,839 contracts, while IC's net short position rose to 14,381 contracts [2] - The overal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market divergence is increasing, and the short-term upward momentum in futures indices may slow down [2]
A股呈现“技术性牛市”特征
Qi Huo Ri Bao· 2025-07-23 23:18
供给侧"反内卷"与需求侧基建发力"双管齐下",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交易层面,大类资产的市场定 价程度及节奏呈现"商品>股市>债市"的特征。 不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大。关税、地缘等扰动升温,但市场相对脱敏。7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 令,将对非中美经济体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并陆续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送函件,宣布 新的关税税率将于8月1日生效。目前,达成或部分达成协议的有英国、日本、印尼、越南。后续看,关 税谈判进展不确定性仍大,且不排除反复的可能性。而从交易角度看,极端情况大概率已在4月出现, 市场反应钝化,"TACO"交易持续。关税对基本面的影响存在时滞,且取决于后续应对政策。 总体来看,重磅会议临近,市场对大规模增量政策的预期不高,关注"反内卷"、扩内需(消费及投 资)、城市更新政策的延续和强化。政策预期反转的概率较低,股市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同时需关注 中报期业绩披露情况、中美谈判进展。期指交易上,建议顺势而为,适当持有多单。 (作者单位:广州期货) A股市场本轮上涨行情的核心驱动是政策预期升温带来市场风险偏好回升。7月以来政策密集发布,中 央政策框架明晰,主要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反内 ...
债市 阶段线做陡收益率曲线
Qi Huo Ri Bao· 2025-07-23 22:57
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近期债市连续调整。截至7月23日收盘,TL主力合约日内跌0.21%,T主力合 约跌0.11%,TF主力合约跌0.09%,TS主力合约跌0.03%。 宏观指标具有韧性,但结构仍有分化 二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5.2%,略超市场预期和年初设定目标,经济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边际上 看,生产端依旧稳健,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同比回升1.1个百分点,至9.7%。外需端支撑仍在,海关口径下,6月,我国货物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 5.8%,同样优于预期。从出口目的地看,"转口"特征明显,对美出口增速虽有反弹但绝对值偏低,而对 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8%,维持相对高增状态。 不过,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0.1%,罕见转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12.9%, 制造业、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也出现回落。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回落1.6个 百分点,同样不及预期。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优于预期。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对整体社融构成 支撑。当月,政府债券融资13508亿元,同比增加503 ...
隐含波动率处于低位
Qi Huo Ri Bao· 2025-07-23 22:57
7月23日,沪深两市冲高回落,全天成交18645亿元。四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50指数涨0.32%,沪深 300指数涨0.02%,中证500指数跌0.27%,中证1000指数跌0.45%。 当日,期权市场交投活跃度整体上升,持仓量延续增长态势。具体到品种上,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为 2055628张,持仓量为1462832张,成交额为8亿元;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为2037994张,持仓 量为1333801张,成交额为11.4亿元;上交所中证500ETF期权成交量为1811686张,持仓量为1255531 张,成交额为16.55亿元;华夏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为1293067张,持仓量为2057911张,成交额为3.78 亿元;易方达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为378426张,持仓量为602532张,成交额为0.93亿元;创业板ETF 期权成交量为1802539张,持仓量为1565804张,成交额为8.24亿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为 175596张,持仓量为212298张,成交额为1.03亿元;深交所中证500ETF期权成交量为192585张,持仓 量为258080张,成交额为0.83 ...
中证商品期货指数上半年窄幅震荡
Qi Huo Ri Bao· 2025-07-23 22:48
从中证商品期货指数(下称中证商品指数)和两个板块指数——中证监控中国工业品期货指数和中证监控中国农产品期货指数来看, 2025年上半年商品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态势。年度来看,中证商品指数微涨0.20%,振幅为10.27%。具体来说,中证商品指数开年强势上 冲后回落整理,4月初跳空大幅下跌后触底反弹,随后展开一个月左右的震荡偏弱走势,6月强势上冲修复前期跳空缺口后再次回落。 市场行情回顾 2025年上半年,宏观事件型驱动频现,商品市场波动加剧。由于全球经济仍然在筑底过程中,整体需求端表现疲软,商品市场尤其是工 业品走势偏弱。但在宏观"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商品市场难以走出流畅趋势,更多表现为震荡式和脉冲式行情。具体来看,整个上半年 发生了三次宏观"黑天鹅"事件,年初拜登政府制裁俄原油,能化板块受到带动;4月初全球关税风暴引发商品迅速走弱后又出现反弹;6 月中下旬以伊冲突造成能化系的普遍冲高回落。 观察2025年上半年的走势,商品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产品和工业品表现明显分化。农产品的需求端相对稳定,其价格往往 由供应端边际变化决定;反观工业品,需求端往往是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上半年整体需求相对一般,工业品 ...
尿素“反内卷”行情还能走多久
Qi Huo Ri Bao· 2025-07-23 07:58
7月18日,工信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成功让"反内卷"延伸到各个行业。受 此影响,商品期货连续上涨,尿素行情也顺势走强。那么,未来尿素的"反内卷"行情还能走多久? 从数据统计来看,2025年尿素产量维持在近十年的高位水平,当前日产量仍在19万吨以上,同比高出1 万~1.5万吨,且下半年仍会有部分新增产能投放,产量将进一步增加。卓创最新数据显示,企业库存 在74.1万吨,同比高50万吨以上。高供应将压制尿素情绪上涨的高度。 需求端暂不支持持续上涨 从需求端来看,暂不支持持续上涨。一方面,农业夏季需求已经结束,且秋季农业肥以高磷肥为主,尿 素用量会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复合肥秋季生产尚未完全展开,最新数据显示,复合肥开工率仅在24% 左右,同时复合肥秋季生产原料可用氯化铵代替尿素,也会减少尿素用量,而其他工业需求整体表现一 般。综合来讲,需求端暂时并不支持行情持续上涨。 整体来看,尿素供应端暂不支撑产能的退出,需求端缺少长期有效支撑。因此,尿素此轮由"反内卷"带 来的上涨行情,空间或相对有限。不过,后期仍有一定变数:一是煤炭价格是否会大幅反弹带来成本抬 升,二是出口端是否会在未来持续发力。 近 ...